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哮喘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熊华英

关键词:焦虑, 哮喘, 护理, 干预
摘要:目的 评价为哮喘合并焦虑症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服务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治疗的91例哮喘合并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焦虑患者时应用心理干预、基础干预与健康宣教的护理方法.结果 护理前患者SAS量表评分为(80.2±5.1)分,护理后为(35.4±7.3)分;护理前哮喘患者生活质量(AOLQ)量表评分为(129.53±2.49)分,护理后为(160.03±10.47)分,护理前后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治疗哮喘合并焦虑症患者时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沙美特罗联合福替卡松对中重度COPD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吸入沙美特罗联合福替卡松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6月成宁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8例中重度COPD的患者进行观察,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茶碱以及常规的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吸入沙美特罗联合福替卡松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血气分析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分,SGRQ)、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FVC、FEV1、PaO2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5),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更接近正常水平;两组治疗后SGRQ评分、PaCO2均显著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更接近正常水平;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 沙美特罗联合福替卡松治疗中重度COPD的患者,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戴斌;杨颖乔;徐旭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诊断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2岁,以右侧腰痛伴肉眼血尿就医.自诉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胀痛,肉眼血尿伴轻度尿频,小便时刺痛等症.来我院超声所见:右肾形态轮廓尚规整,大小约9.4cm×4.8cm,包膜完整.肾窦上部见一大小约3.5cm×2.5cm×2.4cm类圆形低回声团,边缘欠清晰,形态欠规则,部分与肾实质相邻近,内部回声不均匀,见不规则强回声斑与小液性暗区,肿块前方是细带状液性暗区.

    作者:周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个体化舒适护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个体化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一年内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以及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实施个体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住院天数,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阿司匹林肠溶片对妊高症高危人群的干预作用(附25例报告)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妊高症高危人群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在妊高症高危人群中筛选出50例,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干预,对照组应用同剂量的安慰剂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 观察组妊高症发病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凝血指标的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高症高危人群应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预防妊高症的发生.

    作者:马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方式治疗儿童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附40例报告)

    目的 观察不同方式治疗儿童副鼻窦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入院收治40例副鼻窦支气管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鼻窦穿刺、鼻腔吸入激素、腺样体和扁桃体手术等局部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87.2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副鼻窦支气管炎的治疗应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鼻或咽等部位同时进行治疗效果佳;如果病程长且有反复现象的患儿需要加长治疗时间.

    作者:熊受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有创及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48h、治疗72h后的PaO2、Sa02、pH等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上升,PaC02、RR、HR均有明显下降,和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各个时间点的PaO2、PaCO2、SaO2、pH、RR、HR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撤机失败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启龙;石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三种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比较(附120例报告)

    目的 对比分析3种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A、B、C3组,每组各40例.其中A组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B组进行逆行输尿管镜碎石,C组进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对比观察3种微创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B、C两组(P<0.05);C组的一次治疗成功率和一个月结石清除率明显优于A、B两组(P<0.05).结论 三种微创手术均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在临床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谌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胃贲门腺癌p-cadherin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p-钙粘蛋白(p-cadherin)在胃贲门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表达情况,探讨p-cadhenn蛋白在胃癌中表达是否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相关病理参数有关联.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1例胃贲门腺癌及40例相应癌旁正常胃黏膜p-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cadher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为阴性表达;在中高分化胃腺癌组织阳性表达较高(22/24,92%),高于低分化腺癌(58/79,73%),与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5/18,28%)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p-cadherin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胃贲门腺癌分化程度呈明显相关性.

    作者:甘亚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崇阳县高中生肝炎感染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崇阳县高中学生的乙肝感染状况.方法 对崇阳一中、龙阳高中、崇阳职校等3所高中学龄段8384名学生开展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感染和抗体阳性检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结果 崇阳县高中学生HBsAg平均阳性率为7.32%,感染率仍较高,15~19岁各年龄组段学生HBsAg阳性感染率有差异,分别为4.91%、6.36%、7.76%、8.44%、8.20%;城区学生HBsAg阳性率比乡村学生阳性率高;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结论 乙肝疾病防治应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共同参与,以达到控制乙肝流行的目的.

    作者:程琪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桡骨远端骨折掌背侧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掌背侧不同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2015年于我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行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腕掌侧入路切开复位进行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随访痊愈率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26.47%,对照组为23.5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开始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很高应用价值,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治愈状况,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恢复身体机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建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00例咸宁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后期管理及康复效果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措施对成宁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后期管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纳入管理收治的10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后期管理及康复治疗措施如药物干预、心理指导、应急处置等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都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很大程度的改善,且患者的劳动能力也明显提升,患者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后期管理及实施综合性的干预措施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极大程度的改善和控制,减少复发率,降低肇事肇祸率,对于维护成宁市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学价值.

    作者:徐良雄;高卉;刘祖松;曾德志;黄翠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舒利迭及孟鲁司特联合治疗中重度慢阻肺非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舒利迭及孟鲁司特联合治疗中重度慢阻肺(COPD)非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中重度慢阻肺非急性发作期患者,根据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64例.联合组患者给予舒利迭及孟鲁司特进行联合治疗,单一组仅给予舒利迭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肺功能改善、MRC评分及ADL评分、血气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访1年内,联合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效果明显提高,而住院次数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舒利迭和孟鲁斯特联合治疗中重度COPD非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可以减少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效果,降低住院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421例儿科住院患者入院时营养状况评价

    目的 初步评估本院病患儿童营养风险检出率与营养不良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以本院儿科病患儿童42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状况及生长障碍工具即STRONGkids对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以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量表作为参考标准,入院时对患儿进行体格测量,辅以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提供的免费统计软件Epi Info 3.3版分别计算年龄别身高Z值(HAZ)、年龄别体重Z值(WAZ)、身高别体重Z值(WHZ),进行Z值评分,评估病患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 患儿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为21.1%,营养风险检出率为65.6%,营养不良检出率和营养风险检出率间相关系数(0R)为1.951,P=0.014.结论 STRONGkids工具用于住院患儿营养评估,对营养不良的发生有一定的预示作用,有助于指导临床及时进行营养支持.

    作者:陈想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7例球形肺炎的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收治的7例球形肺炎的X线、CT及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7例均经过X线摄片、CT扫描、临床化验及抗炎治疗后复查,其中2例做过支气管纤维镜检查,1例进行手术.结果 球形肺炎多发于中下叶,可有三轴线不等长、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长毛刺征等.结论 球形肺炎的影像表现多种多样,X线缺乏特征性表现,CT获得的信息更加丰富,对诊断意义较大,抗炎治疗后复查是简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方学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三种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

    目的 比较糖原显色法、胶体金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检测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方法 按要求收集标本,并按试剂操作说明书操作,观察结果.结果 患者沙眼衣原体阳性检出率为36.9%,糖原显色法、胶体金法、PCR法的灵敏度分别为80.1%、53.2%、91.2%,约登指数分别为65.4%、52.2%、89.5%,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8.0%、78.3%、95.0%,胶体金法的此三指标明显低于糖原显色法、PCR法(P<0.01).结论 PCR作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其灵敏度、特异性等在临床常用方法中接近理想诊断方法标准,其检测仪器化、自动化,利于结果的质量控制,在有条件的医院应推广.耱原显色法成本低,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大批量标本的筛查检测.胶体金法灵敏度低,但假阳性率低,可辅助糖原显法对可疑病例进行复查,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作者:王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和研究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使用社区康复护理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价值.方法 收集某社区医院的脑卒中患者共115例,分为54例对照组和61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社区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均<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结合社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露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99例老年肺结核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老年肺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通城疾控中心2014年收治的99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症状以慢性咳嗽、咳稠痰、气促、呼吸困难为主.99例患者中78.78% (78/99)的患者合并内科疾病,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为常见占35.35% (35/99),其次为糖尿病18.18% (18/99).肺部病灶以中下肺野片状,斑片状阴影为主及中下肺野空洞性病变较多见.痰菌阳性患者经过治疗后痰菌阴转率为76.92% (20/26),治愈率为65.65%(65/99).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以肝损害为主占15.15% (15/99).结论 99例老年结核病症状以咳嗽、咳稠痰、气促、呼吸困难为主.病灶以中下肺野为主,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几率高,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为主,老年肺结核的治疗应个体化.

    作者:刘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艾塞那肽对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对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培养48h的原代心肌细胞分为5个组:正常组、模型组、小剂量组(10nmol/L)、大剂量组(20nmol/L)、甘露醇组,培养24h后,用western blot检测Sirt1、p-p38蛋白的表达、ELISA测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等炎症因子.结果 模型组Sirt1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组,p-p38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给予艾塞那肽处理后,Sirt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p38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但仍然高于正常组.甘露醇组的蛋白表达量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艾塞那肽对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的炎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Sirt1、p-p38蛋白的表达量来发挥作用的.

    作者:骆晓艳;周宇;鲍翠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对行全麻的手术患者实施麻醉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麻醉护理对行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70例行全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麻醉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前后的心率、血压和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在苏醒后的心率和血压均比苏醒前高,但观察组的心率和血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麻醉护理对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降低心率和血压的波动幅度,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朱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哮喘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为哮喘合并焦虑症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服务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治疗的91例哮喘合并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焦虑患者时应用心理干预、基础干预与健康宣教的护理方法.结果 护理前患者SAS量表评分为(80.2±5.1)分,护理后为(35.4±7.3)分;护理前哮喘患者生活质量(AOLQ)量表评分为(129.53±2.49)分,护理后为(160.03±10.47)分,护理前后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治疗哮喘合并焦虑症患者时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作者:熊华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