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咸宁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恶性肿瘤疾病构成分析

田有功;蒋汝刚;陈子敏;范杉;刘复兴;宁志丰

关键词:恶性肿瘤, 住院患者, 疾病构成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变化趋势等特点,分析咸宁市中心医院恶性肿瘤疾病的构成,为制定肿瘤的防治策略和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提取咸宁市中心医院病历数据库中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的病种分布、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及疾病的变化趋势.结果 咸宁市中心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恶性肿瘤患者住院病例数为1929例,其中多见的10种恶性肿瘤例数为1435例,占恶性肿瘤总数的74.34%,分别是支气管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胃癌、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肝胆恶性肿瘤、白血病、甲状腺癌、鼻咽癌、食管癌;肿瘤患者存在着年龄和性别差异,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0∶1.结论 贯彻“三早防治”方针,采用多渠道、广角度的肿瘤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充分体现政府提高人们对癌症的重视程度和预防意识的职责,从而降低癌症对人群的危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松针中有效物质提取及药理作用研究

    松针(pinus needles)为松属科植物的针叶,松科植物一年四季常青,是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松针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莽草酸、木质素、粗纤维、可溶性多糖、粗蛋白、氨基酸、叶绿素、维生素、矿质元素等.松针在医药保健、饲料、工业原料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医学研究,松针提取物具有镇静催眠、抗衰老、抗疲劳、抗氧化、抗菌、降血糖、降血脂、保肝、抗肿瘤、改善血液循环等药理作用[1].因此松针的深度研发具有特大意义.

    作者:孙海军;要辉;陈洪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小纱球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应用小纱球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至2015年4年间开展的118例(135只眼)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采用小纱球经鼻腔顶部压中鼻道骨窗处鼻黏膜压迫止血,同时致骨及骨膜凸起,突出手术部位以利于做瓣及缝合.结果 118例(135只眼)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应用小纱球,无1例大出血,手术时间均不足1h,无误伤鼻中隔及复发情况.128眼(94.81%)治愈,7眼(5.19%)好转.结论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小纱球能有效防止鼻黏膜出血,便于作瓣及吻合,防止手术刀误切鼻中隔,且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该方法简单易行,能有效减少术后肉芽形成引起复发,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黎波;刘杰成;黎雄豪;吴清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姜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110只,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其余100只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35 mg/kg,给药72h随机血糖≥16.7mmol/L为造模成功.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姜黄素治疗组(DN+ Cur组).测定血清肌酐(Crea)、尿素氮(BUN)水平,测定肾脏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测定24h尿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TGF-β1、LC3-Ⅱ、P62蛋白表达.结果 姜黄素治疗后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所致的大鼠血清中Crea、BUN升高变化,抑制肾脏中MDA的产生,并升高SOD、GSH-Px、CAT活性,减少24h尿蛋白含量,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TGF-β1、P62的蛋白表达,上调LC3-Ⅱ蛋白的表达.结论 姜黄素对大鼠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可能与TGF-β1调控自噬有关.

    作者:赵辛元;李丹;柯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Notch 1和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Notch 1和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Notch 1与VEGF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5例结直肠癌和41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Notch 1蛋白和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中Notch 1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5%和60.0%,显著高于癌旁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12.2% (P =0.000)和19.5% (P=0.000).在结直肠癌中,Noch 1和VEGF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Notch 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Notch 1和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6,P<0.01).结论 Notch 1和VEGF在结直肠癌中呈高表达且互相相关,提示两者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促进和协同作用.

    作者:卢葵;徐艳超;姚俊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手术60例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2015年在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20例腹股沟疝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把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临床护理,对于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离床时间、不良反应、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的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138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硫()镁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71%,观察组为95.6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协同治疗妊娠高血压具有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98例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入我院就诊的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观察组使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对照组使用吗丁啉进行治疗.治疗期限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35%明显低于观察组87.5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患侧忽略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忽略现象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深圳某医院普外科80例伴有患侧忽略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行为疗法护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感觉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感觉功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行为疗法能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患侧忽略现象,加强患侧忽略强化训练,有助于改善患侧感觉功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滕晓荣;郑敏;李珏;肖剑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附20例报告)

    目的 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患者多发性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我院行PVP治疗20例患者,经术前心理护理,做好设备、仪器及特殊材料的充分准备,术中重视手术体位的正确安置,规范操控“C”臂机,注意掌握骨水泥的调配方法、注入时机以及注入的量.观察术后疼痛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20例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均成功,疼痛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均降低,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PVP术前准备充分,器械设备的检查调试,以及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控,手术人员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会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视频喉镜辅助下气管导管套囊充气经鼻插管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视频喉镜辅助下气管导管套囊充气经鼻插管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需手术治疗的肥胖患者2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采用视频喉镜辅助下气管导管套囊充气经鼻插管,记录插管期间SBP、DBP、HR变化,插管用时,操作难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插管时SBP、DBP、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插管成功率100%.插管耗时(76.3±13.4)s,发生鼻咽出血2例,咽喉部不适3例.结论 视频喉镜辅助下气管导管套囊充气经鼻插管成功率高,应激反应轻,耗时短.

    作者:叶强;欧阳七五;缪迪;梁德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肝纤维化大鼠中microRNA-29b的表达变化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成模前后肝组织中microRNA-29b的表达,探讨牛磺酸和microRNA-29b在小鼠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5只大鼠处理后分为正常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给药组(牛磺酸400mg/kg).给药两个月后,称重,测血糖;取样称量肝重,计算肝脏系数;肝脏组织切片进行HE和Masson染色法;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HF-β1)和miRNA-29b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系数增加,肝组织中TGF-β1水平升高,染色结果明显,miRNA-29b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肝脏系数降低(P<0.05),大鼠肝组织中TGF-β1水平降低,miRNA-29b上调明显,纤维化较模型组减轻.结论 2型糖尿病小鼠肝纤维化可通过牛磺酸上调microRNA-29b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汪丽娜;叶华山;郑敏;寻亚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七氟烷吸入麻醉对下肢骨折手术患儿血气指标及麻醉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下肢骨折手术患儿血气指标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小儿骨科行手术治疗的72例下肢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烷复合骶麻,比较两组患儿麻醉中血气指标、麻醉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血气指标:麻醉后两组患儿PaO2均有所下降,PaCO2均有所升高;切皮及置入内固定时,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质量:两组患儿麻醉完成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七氟烷吸入麻醉能维持下肢骨折手术患儿血气指标稳定,提高麻醉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赵飞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播散型环状肉芽肿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9岁.因全身起丘疹2月余于2014年12月就诊.2月前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后手部皮肤出现绿豆大小肤色丘疹,渐发展至全身,呈环状排列,瘙痒剧烈.外院考虑过敏性皮炎予药物静滴治疗1周(具体不详),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本科就诊.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作者:李成瑞;甑伟;张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进行性血胸优势分析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进行性血胸的优势.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62例进行性血胸的患者施行电视胸腔镜手术为观察组,另外回顾性分析62例行传统开胸手术的进行性血胸患者为对照组,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疼药的使用、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并在术后进行随访,对其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疼药的使用、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方面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随访中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进行性血胸的治疗中,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有着传统开胸手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值得广泛开展.

    作者:郑松柏;石峰;赵茂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咸宁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恶性肿瘤疾病构成分析

    目的 通过研究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变化趋势等特点,分析咸宁市中心医院恶性肿瘤疾病的构成,为制定肿瘤的防治策略和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提取咸宁市中心医院病历数据库中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的病种分布、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及疾病的变化趋势.结果 咸宁市中心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恶性肿瘤患者住院病例数为1929例,其中多见的10种恶性肿瘤例数为1435例,占恶性肿瘤总数的74.34%,分别是支气管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胃癌、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肝胆恶性肿瘤、白血病、甲状腺癌、鼻咽癌、食管癌;肿瘤患者存在着年龄和性别差异,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0∶1.结论 贯彻“三早防治”方针,采用多渠道、广角度的肿瘤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充分体现政府提高人们对癌症的重视程度和预防意识的职责,从而降低癌症对人群的危害.

    作者:田有功;蒋汝刚;陈子敏;范杉;刘复兴;宁志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实施了护理之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86%,对照组为22.86%,两组相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丁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SIRT1与糖尿病关系研究进展

    组蛋白(histone)是一组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质中,在进化上非常保守的碱性蛋白质.其乙酰化和去乙酰化的动态平衡状态与正常的细胞周期、细胞代谢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是催化组蛋白去乙酰化的关键酶.目前,在哺乳动物中至少发现了18种HDACs,分为4类.

    作者:孟祥雯;张飞雪;郭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 观察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接收的肝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43例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归入观察组,43例行常规护理归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住院时间、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12.28±1.32)d少于对照组(18.65±2.55)d(P <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74.42%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27.91%(P<0.05).结论 在肝病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能够提升依从性,加快恢复,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推荐使用.

    作者:彭克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对残余肾功能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程度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患者,根据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程度分为高甲状旁腺激素组(高PTH组,PTH >500 ng/L)和低甲状旁腺激素组(低PTH组,PTH< 500 ng/L),两组患者分别于血液透析治疗前及透析治疗半年后进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检测,同期进行肾功能各项指标检测,如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r)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PTH水平均于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后显著升高,且高PTH组患者的PTH水平升高幅度显著高于低PTH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透析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UN及Scr水平均显著升高,同时两组患者的Ccr均普遍降低,且高PTH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显著高于低PTH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肾衰血透患者治疗过程中往往伴发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且其升高幅度越大对患者残余肾功能的损害作用越显著.

    作者:薛海燕;蒋红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加强无菌操作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本次选取手术室患者100例,为我院2015年1~6月收治,在手术室护理中加强无菌操作管理,设为观察组,就院内感染情况与2014年7~12月收治的手术室常规护理的患者100例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院内感率(3.0%)、无菌操作优秀率(97.0%)、总体满意度(8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重视手术室护理,加强无菌操作管理,对降低院内感染率,保障无菌操作的质量,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