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玉屏风颗粒在治疗尖锐湿疣中的作用观察

蓝祖连;张媛;汤家荣

关键词:尖锐湿疣, 玉屏风颗粒, 干扰素凝胶, CO2 激光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在治疗尖锐湿疣中的作用。方法以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9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行CO2激光治疗术后,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用;观察组行CO2激光治疗术后,口服玉屏风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外用。观察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2%,低于观察组的93.33%,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6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18.75%、31.2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76%、1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进行CO2激光治疗术后,给予口服玉屏风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用治疗,能显著提升疗效,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加以推广应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对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对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80例甲状腺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行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把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情绪的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薛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附43例报告)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2015年收治的86例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运用左氧氟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65.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对照组为25.58%,两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用药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戴斌;杨颖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卵巢肿瘤蒂扭转保留卵巢手术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的手术方式。方法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21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13例行蒂复位,8例蒂复位后成功保留卵巢,回顾性分析8例病例资料。结果8例蒂复位后变色的卵巢组织颜色回复或接近正常,剔除卵巢肿瘤,保留卵巢。卵巢肿瘤送快速冰冻切片提示成熟性畸胎瘤4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单纯性囊肿2例,黄体囊肿1例。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6±27)min,平均失血量(30±25)mL。术后无血栓形成,所有病例术后2个月内月经来潮,复查性激素水平正常;7例患者术后2个月及4个月复查彩超卵巢恢复血供,并有成熟卵泡发育和排卵,1例患者彩超提示卵巢血供减少,未见明显卵泡发育和排卵。结论对年轻、良性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行蒂复位后行肿瘤剔除保留卵巢是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余晓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咸宁市中心医院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对咸宁市中心医院的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该院抗高血压药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方法采用机械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咸宁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高血压患者病历256例,分析统计各类抗高血压药物选择、各型高血压用药方案及合并其他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治疗方案。结果①256例病例中利尿剂使用率39.06%;钙通道阻滞剂( CCB )使用率89.4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使用率27.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Ⅱ阻滞剂(ARB)使用率49.59%;β-受体阻断剂使用率37.43%。②256例病例单独使用一种降压药占14.8%;联用两种降压药占36.5%;联用三种降压药治疗占32.4%,联用四种降压药治疗占16.3%。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等心脏疾病95例,主要选用钙通道阻滞剂和ACEI/ARB治疗;高血压合并脑病33例,主要选择ACEI/ARB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17例,主要选择ACEI/ARB治疗;高血压合并肾脏疾病12例,主要选择ACEI/ARB和钙通道阻滞剂联合治疗。结论本院高血压患者主要使用CCB、ARB、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ACEI五类一线降压药物治疗,治疗方案上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药物及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遵循了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平稳降压、个体化治疗、保护靶器官等治疗原则,用药科学、合理。

    作者:寻亚慧;陈辉;葛雄;郑敏;王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玉屏风颗粒在治疗尖锐湿疣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在治疗尖锐湿疣中的作用。方法以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9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行CO2激光治疗术后,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用;观察组行CO2激光治疗术后,口服玉屏风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外用。观察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2%,低于观察组的93.33%,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6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18.75%、31.2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76%、1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进行CO2激光治疗术后,给予口服玉屏风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用治疗,能显著提升疗效,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蓝祖连;张媛;汤家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误诊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1例慢性动脉瘤临床病理分析

    1病例介绍患者,男,41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间断性胀痛,以剑突下疼痛明显,近感症状加重,外院检查提示上腹包块。我院门诊以“腹部包块性质待查”于2015年11月30日收治。2015年11月17日(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多发隆起性病变,慢性胃炎;病检示:胃窦浅表黏膜急慢性炎,HP(++);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15年11月24日增强CT示:胰颈部占位性病变,浆液性囊腺瘤可能性大。查体:血压106/64 mmHg,腹平软,肠鸣音正常,上腹部剑突下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86×1012/L,血红蛋白54g/L,均低于正常值,胱抑素C 0.66 mg/L,TG 1.80 mmol/L,LDL 2.97mmol/L均在正常值范围。术中见腹膜后,于屈氏韧带处有一约7cm ×6cm大小包块,包膜完整,表面较光滑,呈暗红色,质地硬。分离肿块,发现肿块位于胰腺,中结肠动脉及腹主动脉间,与胰腺、中结肠动脉及腹主动脉均粘连。松解粘连,发现其营养血管支来自中结肠动脉,完整切除肿块送病检。对送检肿块行常规取材制片及HE染色观察,含钙区域行脱钙处理后行常规制片及 HE 染色观察。

    作者:黄海燕;刘细荣;李小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数字化 X线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在诊断乳腺疾病方面的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在诊断乳腺疾病方面的价值。方法常规摄影及联合局部加压摄影检查并手术病检100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体位摄影检查,对常规摄影不能明确诊断的病灶进一步采取局部加压放大摄影,使用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BI-RADS)对病变诊断评价分类,统计分析方法采用χ2检验,比较局部加压前后两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结果10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病理诊断71例良性及29例恶性。常规体位明确诊断43例,诊断良性病变31例及恶性病变12例,需要活检43例,14例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价,诊断恶性病变病理符合率41.3%,诊断良性病变病理符合率43.6%;经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后明确诊断81例,诊断良性病变57例及恶性病变24例,需要活检16例,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价3例,诊断恶性病变病理符合率82.7%,较常规摄影提高41.4%,诊断良性病变病理符合率80.2%,较常规摄影提高36.6%。两组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数字化X线局部加压放大摄影较常规体位摄影可提高良恶性病变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常规体位摄影提供有效补充。

    作者:陈婉秋;汪秀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对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改善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和降低其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其SAS与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的程度更显著(P<0.05),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于改善前列腺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均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 Peg-IFNα,PI)和阿德福韦酯( ADV)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80例分为3个组,其中PI/ADV组25例,采用PI(180μg/周或1.0-1.5μg/kg/周,皮下)联合ADV(10 mg/d,口服);单用PI组20例;单用ADV组35例。比较治疗48周后三组谷丙转氨酶( 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500 IU/mL)、HBsAg和HBeAg阴转率以及血清学转换率;HBsAg和HBeAg下降水平。结果治疗48周时,PI/ADV组ALT复常率(84%)与PI组(55%)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I/ADV组与ADV组(85.71%)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PI/ADV组(76.0%)HBVDNA转阴率与PI组(45.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DV组(8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PI/ADV组、PI组、ADV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阴转率分别为28.0%、25.0%、8.5%;32.0%、30.0%、14.28%,无统计学意义(P>0.05)。 HBsAg消失率PI/ADV组4.0%,PI组5.0%,ADV组0%,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PI/ADV组、PI组HBeAg和HBsAg平均较基线下降分别为(312.23±288.36)S/CO、(347.70±294.81)S/CO;(7045.8±4173)IU/mL、(5495.2±1664.4)IU/m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DV组[(178.48±91.59)S/CO、(3071.8±2421.97)IU/mL]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ADV组比PI组有较高的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PI/ADV组较ADV组HBsAg、HBeAg下降较快;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熊清芳;黄平;钟艳丹;冯晓宁;王华利;杨永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肺挫伤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人的胸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结构,包括胸壁软组织、胸廓、胸膜、肺、食道、气管和心脏等,其中肺为人体其他器官和组织提供氧气的重要脏器。肺部损伤如肺挫伤是指暴力等原因作用于肺,引起肺组织的损伤,会对心、肺、腹腔脏器等造成严重的合并伤,并且会因缺氧导致多个脏器出现功能障碍。对肺挫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在很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相反,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与护理,会引起休克,甚至死亡。本文就前人对不同类型的肺挫伤进行的护理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作者:刘连;熊杰;周洋;吴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方式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和CRP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和CRP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全肠外营养,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Ransons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CRP、血浆内毒素水平。记录两组患者的腹泻腹胀、多器官功能不全、高糖血以及感染等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Ranson评分和APACHEⅡ评分、CRP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显著减少其体内的CRP和血浆内毒素含量,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因此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及游泳训练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及游泳训练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儿科高危儿患者9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育儿,观察组从患儿出生第3 d开始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和游泳训练。结果与6个月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明显增加(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个月、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更高(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12个月时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P<0.05)。结论早期干预治疗及游泳训练对高危儿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程洪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及分析对盆腔炎住院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行盆腔炎治疗的41例住院患者纳入本组研究,基于不同护理对策分成两组,其中20例患者是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另外21例患者是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65.00%),且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97.36±8.25)分、对照组为(88.42±5.97)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且P<0.05;随访1~3个月,观察组患者腰痛VAS评分(5.20±0.24)分低于对照组(8.01±1.02)分,且P<0.05。结论对盆腔炎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张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间苯三酚联合萘普生栓治疗肾绞痛46例分析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萘普生栓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肾绞痛患者中随机抽取了126例,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 A组46例,静滴间苯三酚160 mg联合萘普生栓1颗(0.25g)纳肛;B组40例,肌注山莨菪碱针(654-2)10 mg联合肌注吗啡针10mg;C组40例,肌注黄体酮40mg联合静滴山莨菪碱针(654-2)20 mg。比较三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97.5%和77.5%,不良反应比率分别为10.9%、67.5%和57.5%,A组和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间苯三酚联合萘普生栓治疗肾绞痛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无成瘾依耐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稿约

    作者:《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分析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1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及多索茶碱组各56例。常规组采用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多索茶碱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多索茶碱,比较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大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EF、FEV1均明显改善(P<0.05),且多索茶碱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L-13、TNF-α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痰液IL-13、TNF-α均明显降低(P<0.05),且多索茶碱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临床治疗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戴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丹参酮ⅡA 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丹参酮ⅡA治疗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5μM)、丹参酮ⅡA中剂量组(10μM)、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20μM)。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OD值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二乙醇胺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丹参酮ⅡA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OD值明显增加(P<0.05、P<0.01),提示其可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中、高剂量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凋亡率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参酮ⅡA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成骨细胞的凋亡,为其临床上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叶茂;郑勇;刘艳西;陈明;胡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利福平粉针治疗初治涂阳患者情况观察

    目的:观察利福平粉针在治疗初治涂阳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初治痰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强化期分别用异烟肼片( H)、乙胺丁醇片( Z)、吡嗪酰胺片( E)加利福平粉针(治疗组)和HZE加利福平胶囊(对照组)的治疗方案。观察前三个月的痰菌转阴情况,X线吸收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前三个月治疗涂阳患者强化期痰菌转阴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X线病灶吸收率和肝功能异常者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胃肠功能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福平粉针剂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近期效果与利福平胶囊疗效相当,但其副反应小,患者接受程度好。

    作者:梅珍珍;焦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内皮细胞、血清尿酸与脓毒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脓毒症( sepsis)是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发展可导致脓毒症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 VEC )损伤和微循环障碍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核心环节[1],其中炎症介质的启动和释放对刺激内皮细胞的活化、损伤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脓毒症发生的启动因子,还参与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就脓毒症时内皮细胞的活化、损伤与尿酸的相关性、一致性及两者协同加重脓毒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肖瑶;何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