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对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李艳

关键词:舒适护理, 前列腺腹腔镜根治术患者, 心理状况, 并发症, 作用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改善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和降低其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其SAS与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的程度更显著(P<0.05),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于改善前列腺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均有显著效果。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分析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1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及多索茶碱组各56例。常规组采用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多索茶碱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多索茶碱,比较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大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EF、FEV1均明显改善(P<0.05),且多索茶碱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L-13、TNF-α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痰液IL-13、TNF-α均明显降低(P<0.05),且多索茶碱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临床治疗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戴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肺泡灌洗生理盐水辅助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肺泡灌洗氨溴索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以及用力肺活量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朱旭华;李佳;张倩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在尿道会师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腔道内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临床资料。结果我院22例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效果均满意,获得治愈,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较传统的尿道会师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熟练的掌握操作技术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饶志刚;郭宗华;孔东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对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改善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和降低其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其SAS与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的程度更显著(P<0.05),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于改善前列腺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均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喉异物致死6例报告

    1病例报告例1,男,8岁,在与同学玩时,另一同学将苍耳籽丢入口中,当即无呼吸困难,无其他不适,之后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并伴有声嘶,6d后来我院就诊,病儿Ⅱ°吸气时呼吸困难,喉镜检查声门裂一白色球状物,仅前联合处一小缝隙,诊断为喉异物,急送手术室,待全麻后,患儿Ⅲ°呼吸困难,即给氧,人工呼吸,经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在气管镜下从气管(分叉上方)取出一异物(苍耳籽)。

    作者:吴峰;杨柳;吴立连;黄玉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阴囊鲍温病1例分析

    1病例介绍患者,男,45岁,因发现阴囊皮肤多个新生物3月余入院。一周前在门诊切除左侧阴囊处新生物两枚,术后病检结果提示阴囊鲍温病;否认性病及冶游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及类似病史。查体:右侧阴囊与腹股沟交界处可见四枚大小约0.5cm ×1 cm疣状新生物,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无红肿触痛。盆腔CT提示盆腔软组织间隙清晰,盆腔淋巴结未见肿大。于2012年2月18日在连硬外麻下行阴囊皮肤新生物切除术,术中见病变未侵及皮下组织,将新生物连同周围2 cm处皮肤切除,深度达精索内筋膜层,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病理提示右侧阴囊鲍温病,随访3年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

    作者:喻翔翔;黄蕤;镇樱树;万陶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死中患者血浆胱抑素 C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通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脑梗死且急性发病48 h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行TOAST卒中分型;以同期住院的无急性新发脑梗死但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次日晨采血行Cys C及其它各项常规生化检查,并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血清Cys C水平和脑梗死各指标之间关系。结果观察组Cys 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各亚型组Cys 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ys C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尿酸、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性(P<0.05),而与血脂、血糖均无相关性(P>0.05);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饮酒、纤维蛋白原及Cys C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有临床意义的脑梗死危险因素再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年龄、性别、高血压、饮酒、Cys C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中Cys 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血清Cys C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促进脑梗死发生。

    作者:王文静;胡华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造影在绝经后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肌瘤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点。方法选取在我院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且行子宫肌瘤超声造影的患者7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为绝经后的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为绝经前的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比较两组常规超声、造影扫查资料,同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收缩期大血流速度( PSV)与舒张期大血流速度(EDV)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但其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常规超声对绝经后子宫肌瘤的检出率仅为73.68%,较对照组(81.58%)明显降低,进行超声造影后,可将其准确检出率提高至94.74%。结论超声造影可有效提高子宫肌瘤的准确检出率。

    作者:刘珊珊;蔡少雨;李锐锋;韩咏峰;区美珍;李玉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改变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计数及亚型改变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及非脓毒症患者各45例,比较其入科24 h内第一次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T细胞亚型比例,包括CD4+、CD8+及CD4+/CD8+比值,辅助Th1、Th2比例及其比值。结果脓毒症患者中淋巴细胞计数下降(1.03±0.87 vs 2.61±0.5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CR)明显升高(8.62±1.98 vs 3.25±2.01),NLCR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0.687,P<0.05)。脓毒症患者中CD4+细胞比例为(45.92±8.26)%,较非脓毒症组(63.47±9.85)%明显下降, CD4+/CD8+比例明显下降(1.21±0.34 vs 1.88±0.55),Th1及Th1/Th2明显低于非脓毒症组,Th2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 CD4+/CD8+、Th1/Th2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明显减少,T细胞亚群改变,功能性T细胞比例下降,其变化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卢星文;吴阳;张东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丹参酮ⅡA 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丹参酮ⅡA治疗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5μM)、丹参酮ⅡA中剂量组(10μM)、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20μM)。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OD值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二乙醇胺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丹参酮ⅡA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OD值明显增加(P<0.05、P<0.01),提示其可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中、高剂量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凋亡率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参酮ⅡA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成骨细胞的凋亡,为其临床上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叶茂;郑勇;刘艳西;陈明;胡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检测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 CRP)与降钙素原( PCT)的检测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RMP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住院RMPP患儿36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35例患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RP和PC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CRP水平及PC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CRP和PCT的测定有助于RMPP的诊断。

    作者:王思齐;周青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误诊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1例慢性动脉瘤临床病理分析

    1病例介绍患者,男,41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间断性胀痛,以剑突下疼痛明显,近感症状加重,外院检查提示上腹包块。我院门诊以“腹部包块性质待查”于2015年11月30日收治。2015年11月17日(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多发隆起性病变,慢性胃炎;病检示:胃窦浅表黏膜急慢性炎,HP(++);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15年11月24日增强CT示:胰颈部占位性病变,浆液性囊腺瘤可能性大。查体:血压106/64 mmHg,腹平软,肠鸣音正常,上腹部剑突下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86×1012/L,血红蛋白54g/L,均低于正常值,胱抑素C 0.66 mg/L,TG 1.80 mmol/L,LDL 2.97mmol/L均在正常值范围。术中见腹膜后,于屈氏韧带处有一约7cm ×6cm大小包块,包膜完整,表面较光滑,呈暗红色,质地硬。分离肿块,发现肿块位于胰腺,中结肠动脉及腹主动脉间,与胰腺、中结肠动脉及腹主动脉均粘连。松解粘连,发现其营养血管支来自中结肠动脉,完整切除肿块送病检。对送检肿块行常规取材制片及HE染色观察,含钙区域行脱钙处理后行常规制片及 HE 染色观察。

    作者:黄海燕;刘细荣;李小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城关和乡镇幼儿园儿童龋齿分析

    目的:了解通山县城关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儿童乳牙龋齿发生情况,利于采取干预措施。方法对2012年城关幼儿园(3~5月)和乡镇幼儿园(7~9月)体检结果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城乡总患龋率比较,乡镇26.66%明显低于城关43.19%,差异有显著性( P<0.01)。男女患龋率比较,城关男43.88%稍多于女42.25%差异无显著性(P>0.05),乡镇女29.49%明显多于男24.24%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年龄组患龋率比较,乡镇明显低于城关,差异有显著性(2岁组P<0.05,3~5岁组均P<0.01)。城乡患龋率均随年龄递增,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乡镇幼儿患龋率明显低于城关,患龋率有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的趋势。

    作者:程江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及游泳训练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及游泳训练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儿科高危儿患者9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育儿,观察组从患儿出生第3 d开始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和游泳训练。结果与6个月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明显增加(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个月、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更高(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12个月时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P<0.05)。结论早期干预治疗及游泳训练对高危儿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程洪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药物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药物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以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皮肤瘙痒的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相同,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干预,以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瘙痒程度,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干预8周,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比护理干预前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药物能有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情况。

    作者:陈晓霞;潘智鹍;陈远珍;许武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内皮细胞、血清尿酸与脓毒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脓毒症( sepsis)是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发展可导致脓毒症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 VEC )损伤和微循环障碍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核心环节[1],其中炎症介质的启动和释放对刺激内皮细胞的活化、损伤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脓毒症发生的启动因子,还参与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就脓毒症时内皮细胞的活化、损伤与尿酸的相关性、一致性及两者协同加重脓毒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肖瑶;何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忧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忧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甘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例留置10年输尿管内支架取出的经验与教训

    1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主诉:间断右腰腹疼痛1月余。既往10年前因“泌尿系结石”在南昌某医院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右腰腹疼痛不适,间断发作;3d前再发右腰腹部疼痛不适,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伴尿频、尿急、尿痛,未见明显肉眼血尿,伴恶心,无呕吐,无畏寒、发热。急赴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CT示:右侧肾盂、输尿管、膀胱改变,考虑为内置管术后并发结石可能;右侧输尿管炎性改变;未行其他治疗,来我院求诊,门诊检查后以“①右侧尿路内支架管术后多年;②右肾结石并右肾中重度积液;③膀胱结石;④左肾小结石;⑤尿路感染”收入院。查体:T 37.0℃, P 72次/min,R 20次/min,BP 120/80mmHg。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辅检:泌尿系彩超示:右肾结石、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 CT示:右侧肾盂、输尿管、膀胱改变,考虑为内置管术后并发结石可能;右侧输尿管炎性改变。我院泌尿系彩超示:①右肾多发结石并右肾中重度积水;②膀胱结石;③右侧尿路内支架管置入术后;④左肾小结石。尿液分析示:血3+,尿蛋白2+,白细胞3+。腹透+KUB +IVP示:①右肾盏肾盂结石并右肾积水;②膀胱结石、右侧尿路内支架管置入术后;③右肾泌尿功能减退。肝功能示:总胆红素20.2μmol/L,直接胆红素7.5μmol/L,间接胆红素12.7μmol/L;余结果无明显异常。临床诊断:①右肾多发铸型结石并右肾中重度积水;②膀胱结石;③右侧尿路内支架管置入术后;④左肾小结石;⑤泌尿系感染。

    作者:董卫胜;石珺;徐忠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数字化 X线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在诊断乳腺疾病方面的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在诊断乳腺疾病方面的价值。方法常规摄影及联合局部加压摄影检查并手术病检100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体位摄影检查,对常规摄影不能明确诊断的病灶进一步采取局部加压放大摄影,使用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BI-RADS)对病变诊断评价分类,统计分析方法采用χ2检验,比较局部加压前后两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结果10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病理诊断71例良性及29例恶性。常规体位明确诊断43例,诊断良性病变31例及恶性病变12例,需要活检43例,14例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价,诊断恶性病变病理符合率41.3%,诊断良性病变病理符合率43.6%;经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后明确诊断81例,诊断良性病变57例及恶性病变24例,需要活检16例,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价3例,诊断恶性病变病理符合率82.7%,较常规摄影提高41.4%,诊断良性病变病理符合率80.2%,较常规摄影提高36.6%。两组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数字化X线局部加压放大摄影较常规体位摄影可提高良恶性病变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常规体位摄影提供有效补充。

    作者:陈婉秋;汪秀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