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及游泳训练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

程洪源

关键词:早期干预治疗, 游泳训练, 高危儿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及游泳训练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儿科高危儿患者9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育儿,观察组从患儿出生第3 d开始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和游泳训练。结果与6个月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明显增加(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个月、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更高(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12个月时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P<0.05)。结论早期干预治疗及游泳训练对高危儿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死中患者血浆胱抑素 C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通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脑梗死且急性发病48 h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行TOAST卒中分型;以同期住院的无急性新发脑梗死但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次日晨采血行Cys C及其它各项常规生化检查,并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血清Cys C水平和脑梗死各指标之间关系。结果观察组Cys 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各亚型组Cys 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ys C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尿酸、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性(P<0.05),而与血脂、血糖均无相关性(P>0.05);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饮酒、纤维蛋白原及Cys C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有临床意义的脑梗死危险因素再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年龄、性别、高血压、饮酒、Cys C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中Cys 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血清Cys C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促进脑梗死发生。

    作者:王文静;胡华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肺挫伤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人的胸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结构,包括胸壁软组织、胸廓、胸膜、肺、食道、气管和心脏等,其中肺为人体其他器官和组织提供氧气的重要脏器。肺部损伤如肺挫伤是指暴力等原因作用于肺,引起肺组织的损伤,会对心、肺、腹腔脏器等造成严重的合并伤,并且会因缺氧导致多个脏器出现功能障碍。对肺挫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在很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相反,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与护理,会引起休克,甚至死亡。本文就前人对不同类型的肺挫伤进行的护理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作者:刘连;熊杰;周洋;吴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误诊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1例慢性动脉瘤临床病理分析

    1病例介绍患者,男,41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间断性胀痛,以剑突下疼痛明显,近感症状加重,外院检查提示上腹包块。我院门诊以“腹部包块性质待查”于2015年11月30日收治。2015年11月17日(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多发隆起性病变,慢性胃炎;病检示:胃窦浅表黏膜急慢性炎,HP(++);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15年11月24日增强CT示:胰颈部占位性病变,浆液性囊腺瘤可能性大。查体:血压106/64 mmHg,腹平软,肠鸣音正常,上腹部剑突下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86×1012/L,血红蛋白54g/L,均低于正常值,胱抑素C 0.66 mg/L,TG 1.80 mmol/L,LDL 2.97mmol/L均在正常值范围。术中见腹膜后,于屈氏韧带处有一约7cm ×6cm大小包块,包膜完整,表面较光滑,呈暗红色,质地硬。分离肿块,发现肿块位于胰腺,中结肠动脉及腹主动脉间,与胰腺、中结肠动脉及腹主动脉均粘连。松解粘连,发现其营养血管支来自中结肠动脉,完整切除肿块送病检。对送检肿块行常规取材制片及HE染色观察,含钙区域行脱钙处理后行常规制片及 HE 染色观察。

    作者:黄海燕;刘细荣;李小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利福平粉针治疗初治涂阳患者情况观察

    目的:观察利福平粉针在治疗初治涂阳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初治痰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强化期分别用异烟肼片( H)、乙胺丁醇片( Z)、吡嗪酰胺片( E)加利福平粉针(治疗组)和HZE加利福平胶囊(对照组)的治疗方案。观察前三个月的痰菌转阴情况,X线吸收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前三个月治疗涂阳患者强化期痰菌转阴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X线病灶吸收率和肝功能异常者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胃肠功能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福平粉针剂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近期效果与利福平胶囊疗效相当,但其副反应小,患者接受程度好。

    作者:梅珍珍;焦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症状与雌激素水平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与雌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将其分为轻度组(A组)43例,中度组(B组)38例,重度组( C组)39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育龄阶段健康女性4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四组研究对象的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探讨其与更年期妇女综合征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组FS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组FSH明显高于A组(P<0.05),E2明显低于A组(P<0.05);C组FSH明显高于B组(P<0.05),E2明显低于B组(P<0.05)。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FSH呈正相关( P<0.05),与E2呈负相关( P<0.05)。结论血清FSH升高,以及E2降低会增加更年期综合征患病的风险以及女性相关更年期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利用FSH和E2可以对女性更年期临床症状的治疗和改善进行指导和评价。

    作者:周文景;于清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亚甲减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将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结果分成两组:合并亚甲减组(60例)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52例),记录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 BMI)、尿蛋白排泄率、眼底和周围神经检查等,比较两组各项检查的差异,探讨亚甲减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结果两组在病程、体重指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上比较均无差异(P>0.05)。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组女性较多,尿蛋白排泄率升高,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减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率有一定影响,是增加糖尿病肾病发病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光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改变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计数及亚型改变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及非脓毒症患者各45例,比较其入科24 h内第一次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T细胞亚型比例,包括CD4+、CD8+及CD4+/CD8+比值,辅助Th1、Th2比例及其比值。结果脓毒症患者中淋巴细胞计数下降(1.03±0.87 vs 2.61±0.5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CR)明显升高(8.62±1.98 vs 3.25±2.01),NLCR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0.687,P<0.05)。脓毒症患者中CD4+细胞比例为(45.92±8.26)%,较非脓毒症组(63.47±9.85)%明显下降, CD4+/CD8+比例明显下降(1.21±0.34 vs 1.88±0.55),Th1及Th1/Th2明显低于非脓毒症组,Th2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 CD4+/CD8+、Th1/Th2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明显减少,T细胞亚群改变,功能性T细胞比例下降,其变化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卢星文;吴阳;张东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稿约

    作者:《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法医学死因鉴定在医疗纠纷案件调处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医疗纠纷案例越来越多,老百姓只要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结果不满意都可能导致医疗纠纷,轻则扯皮,重则拉尸闹事,对医疗机构打砸,甚至伤害医务人员,影响医疗工作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发生医疗纠纷后如何合理、合法、公平、公正地进行调处,保护医患双方正当的合法权益,则是医疗机构,各级政府及政法机关感到很棘手的问题。目前医疗纠纷处理的方式不外乎以下三种途径:①医患双方协商解决;②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否属医疗事故,然后根据鉴定结果向法院起诉;③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提请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再行裁决。但不管通过哪种途径处理,对于涉及患者死亡的医疗纠纷先必须查明死因,根据死因再分析判断死亡与治疗护理的关系,分清责任,才能实事求是、科学客观、合理合法地调处。要查明死因必须及时进行法医学死因鉴定。据笔者所知,发生医疗纠纷后,医患双方能积极主动申请死因鉴定的案例很少,笔者对下面4起医疗纠纷案例因进行了法医死因鉴定,后来案件处理结果与鉴定前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现报导如下。

    作者:周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室上速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室上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分别予以普罗帕酮和胺碘酮静脉注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复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普罗帕酮组复律时间短于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和复律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别予以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后,普罗帕酮见效快、但患者对其耐受差,适用于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或心功能正常者,胺碘酮则见效慢,不良反应低,适应症广。

    作者:吴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附43例报告)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2015年收治的86例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运用左氧氟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65.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对照组为25.58%,两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用药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戴斌;杨颖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及游泳训练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及游泳训练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儿科高危儿患者9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育儿,观察组从患儿出生第3 d开始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和游泳训练。结果与6个月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明显增加(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个月、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更高(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12个月时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P<0.05)。结论早期干预治疗及游泳训练对高危儿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程洪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玉屏风颗粒在治疗尖锐湿疣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在治疗尖锐湿疣中的作用。方法以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9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行CO2激光治疗术后,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用;观察组行CO2激光治疗术后,口服玉屏风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外用。观察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2%,低于观察组的93.33%,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6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18.75%、31.2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76%、1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进行CO2激光治疗术后,给予口服玉屏风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用治疗,能显著提升疗效,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蓝祖连;张媛;汤家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急性心肌梗死案例分析与治疗体会

    1病例介绍患者,男,58岁,于2002年初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颜面、唇色发紫,伴头晕、乏力,无胸闷、胸痛,就诊于我院血液科,查血常规示红细胞明显增多,诊断考虑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olycythemia vera , PV),间断予以羟基脲治疗半月余,症状无明显改善。随后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行相关检查:JAK2基因、V617 F突变型阳性,骨髓细胞学示粒系比值增高,成熟阶段粒细胞比值偏高,余未见明显异常,确诊为PV,予以干扰素治疗,头晕、乏力改善,后不规律使用羟基脲治疗。多次复查血常规示红细胞升高。自2011年起患者每于红细胞明显升高时,在我院予以红细胞单采术治疗,间断头昏、乏力,偶胸闷、胸痛。2014年3月11日患者因“持续胸痛1h余”入我院。血常规示:红细胞5.59×109/L,血红蛋白173g/L,白细胞14.18×109/L,血小板630×109/L,心电图示下壁导联ST段下移0.2mv,心肌酶:肌酸激酶560U/L、肌酸激酶同工酶68U/L,诊断为“①冠心病,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③PV”。入院时给予拜阿司匹林片300mg,嚼服,替格瑞洛片180 mg嚼服,后继续经抗血小板聚集(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片,1次/d;替格瑞洛片90mg/片,2次/d,1片/次)、稳定斑块(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 ,每晚1次)及抑制骨髓过度增生治疗(羟基脲1次/d,2片/次)等处理后,患者症状缓解,一周后在局麻下行冠脉造影术,示前降支中段弥漫狭窄重90%,回旋支无明显狭窄,右冠中段约60%狭窄,远段管状狭窄重约80%, TIMI血流均Ⅲ级。考虑患者血小板高,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大,未行支架置入术。出院后继续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及羟基脲治疗,期间偶有劳力性胸痛。两个月后复查血常规:红细胞4.59×109/L,血红蛋白153g/L,白细胞10.18×109/L,血小板350×109/L。再次行冠脉造影(病变血管较前无明显变化),于前降支串联植入2枚支架( BUMA 2.5×35 mm、BUMA 3.0×15mm),右冠状动脉远段植入一枚支架( BUMA 2.75×30 mm)。后一直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次/d,1片/次;替格瑞洛片,2次/d,1片/次,1年后停用;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 ,每晚1片;羟基脲1次/d ,0.5~1片/次。支架植入后半年复查冠脉造影无支架内血栓形成,随访至今,患者无胸闷胸痛出现,定期复查血常规:红细胞、血小板等均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张小梅;李炎坤;邓士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分析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1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及多索茶碱组各56例。常规组采用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多索茶碱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多索茶碱,比较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大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EF、FEV1均明显改善(P<0.05),且多索茶碱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L-13、TNF-α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痰液IL-13、TNF-α均明显降低(P<0.05),且多索茶碱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临床治疗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戴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伐斯汀胶囊治疗玫瑰糠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口服阿伐斯汀胶囊与窄谱中波紫外线( NB-UVB)照射联合使用对玫瑰糠疹的治疗疗效。方法将观察组的36例采用阿伐斯汀胶囊口服联合NB-UVB照射,而对照组的36例单独服用阿伐斯汀胶囊,同时两组均外用地奈德软膏,将实验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0.56%,对照组有效率为5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伐斯汀胶囊口服联合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余璐;张禁;甑伟;薛敬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检测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 CRP)与降钙素原( PCT)的检测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RMP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住院RMPP患儿36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35例患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RP和PC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CRP水平及PC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CRP和PCT的测定有助于RMPP的诊断。

    作者:王思齐;周青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脂肪源性干细胞体外培养和鉴定研究

    目的:建立人脂肪源性干细胞分离、体外培养及鉴定方法,以期为组织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细胞来源。方法通过脂肪抽吸术获取人腹壁下脂肪组织,经过PBS液反复冲洗,I型胶原酶消化,采用直接贴壁筛选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扩增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一般形态学特征,应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检测 CD34、CD45、CD44、CD90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志物CD34、CD45表达阴性,CD44、CD90表达阳性。结论采用直接贴壁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可获得生长稳定、增殖能力强的脂肪干细胞。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城关和乡镇幼儿园儿童龋齿分析

    目的:了解通山县城关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儿童乳牙龋齿发生情况,利于采取干预措施。方法对2012年城关幼儿园(3~5月)和乡镇幼儿园(7~9月)体检结果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城乡总患龋率比较,乡镇26.66%明显低于城关43.19%,差异有显著性( P<0.01)。男女患龋率比较,城关男43.88%稍多于女42.25%差异无显著性(P>0.05),乡镇女29.49%明显多于男24.24%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年龄组患龋率比较,乡镇明显低于城关,差异有显著性(2岁组P<0.05,3~5岁组均P<0.01)。城乡患龋率均随年龄递增,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乡镇幼儿患龋率明显低于城关,患龋率有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的趋势。

    作者:程江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肺泡灌洗生理盐水辅助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肺泡灌洗氨溴索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以及用力肺活量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朱旭华;李佳;张倩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