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成芳

关键词:常规护理, 护理干预, 老年性阴道炎,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93.02%)与对照组(83.7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适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痊愈的速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中西药相结合方式治疗心绞痛疾病,观察其疗效。方法从某医院心内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随机抽出2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0例为对照组,120例为治疗组。对照组单纯使用消心痛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入红花黄色素80 mg和丹参酮50 mg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相结合进行治疗,治疗效率超过单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

    作者:钱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情景剧表演在护理应急预案培训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情景剧表演对我院低年资护士护理应急预案学习中的培训效果。方法对我院低年资护士采取理论授课与观摩表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培训结束后考核并发放问卷调查培训效果。结果98.97%的护士认为提高了对应急预案认识的重要性,97.17%的护士认为情景剧表演可激发护士学习的兴趣,88.68%的护士认为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演练后考核成绩总合格率为98.97%。结论情景剧表演式学习方法有利于护士学习应急预案,激发了护士应急预案培训的兴趣,加强了低年资护士对护理安全风险意识、防范措施和预案流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标准化培训计划的实施合格率。

    作者:陈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传统教具与自动分娩模型在妇产科实践教学中的结合应用

    目的:探讨传统教具与自动分娩模型在妇产科实践教学中结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名临床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教具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传统教具组采用传统的示教法教学,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具与自动分娩模型相结合方法教学。结果观察组本科生临床操作技能、理论成绩高于传统教具组(P<0.05),观察组本科生认为传统教具与自动分娩模型在妇产科实践教学中的结合应用有利于妇产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妇产科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结论传统教具与自动分娩模型在妇产科实践教学中的结合应用统一了见习的虚拟性与教育的真实性;该方式还可将学习的自主性与可控性统一起来。

    作者:甘望农;施玲;蔡惠兰;李慧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3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治疗体会,为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有效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2月治疗的39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使用100 ml 50%的葡萄糖溶液静注,再使用10%的葡萄糖静滴,给予吸氧等对症处理,积极治疗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对颅内压升高者采用降颅压和脑细胞营养治疗。观察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3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发病诱因:药物服用不当12例,过度劳累15例,饮食不当7例,不明原因5例。经治疗后患者的血糖均恢复正常或偏高的水平,血糖为7.2~12.3mmol/L,平均血糖为(9.0±0.6) 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经治疗后5~25min内恢复意识,经观察1d病情均无复发,无患者死亡。结论应重视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健康危害及识别方法,并及时采用药物治疗。对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作者:张跃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充分发挥科室职能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服务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为有效应对医疗纠纷,增进医患关系和谐,我院于2012年4月份正式成立了医疗安全科,其前身是先前设立的医患沟通办公室。医疗安全科作为医院的行政职能科室,是处理医患关系的专职“硬件”,对于疏导医患沟通不畅、化解医患纠纷、修复某些濒临破碎的医患关系起到了后一道关口“弥补”的作用。可以说,医疗安全科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活动中发挥着“维稳器”、“镇定剂”的特殊功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医疗安全科如何充分发挥科室职能,服务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罗海霞;黄勇;王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晚期肝癌介入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化疗栓塞术后护理模式的规范化应用,提高患者介入术后的舒适度。方法50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肝癌介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的理论,结合文献归纳整理并制定出优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晚期肝癌介入术后循证护理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春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绿茶提取物EGCG抑制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的实验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的抑制作用,为龋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抑菌环实验观察EGCG对变形链球菌生长的影响,检测其对变形链球菌产酸能力的影响。结果EGCG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低抑菌浓度为6.25 mg/L,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菌圈直径越大,pH值变化越小。结论EGCG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菌、防龋药物。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院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目的:分析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缺陷的原因,探讨持续改进的对策。方法通过二级医院评审评定工作,查找出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结果按照等级病历标准,300份病历中符合甲级病历298份(99.3%),乙级病历(主要因为涂改)2份(0.7%)。存在缺陷病历78份(26.0%),存在的缺陷:记录内容过于简单,首次护理记录不完整,记录描述不到位,记录单有凃改,记录单有错别字,记录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等。结论迎评促建实践证明,领导重视病历书写,护理人员从法律角度认识病历书写的重要性,评建后的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分层负责,层层把关,发现缺陷,立即整改,书写质量显著提高,护士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黄池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品管圈在 CSSD 细节管理中提高临床满意度效果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品管圈( QCC)在CSSD细节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改善器械消毒质量,提高临床满意度。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2年1月采用了QCC的活动,比较实施QCC活动前后各两年,随机选择满意度调查表各5000例,并对缺点差错和投诉次数等方面进行分组比较,对相关结果运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实行QCC活动后,员工服务态度明显好转,被投诉明显减少,器械质量无一例不合格。结论在CSSD中,运用QCC活动进行细节管理,器械消毒质量明显改善,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连续五年1605株小于5岁儿童来源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小于5岁儿童肺炎链球菌抗生素耐药性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E-test法检测SP对青霉素和头孢曲松的MIC,K-B法检测其他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CLSI 2008年标准判断抗生素敏感性,用Whonet软件统计分析2009~2013年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临床分离自5岁以下儿童肺炎链球菌( SP)相关性疾病( PD)来源的SP抗生素耐药性。结果近五年共分离1605株SP,多重耐药菌比例高达86.8%,常见的耐药模式为: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对万古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和98.8%;对青霉素和头孢曲松的MIC50/90分别为1/2和0.75/2,连续五年MIC50稳定波动,MIC90略有上升趋势;按非脑膜炎标准未检测出耐青霉素SP( PRSP),按脑膜炎标准和口服标准对青霉素耐药性显著增加分别为88.6%、39.2%;按脑膜炎标准和非脑膜炎标准,SP对头胞曲松的耐药性分别为25.6%和5.5%。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小于5岁儿童SP多重耐药比例高,应避免使用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治疗PD,非脑膜炎感染SP应尽量选用青霉素,避免选择压力,保护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脑膜炎感染SP则需参考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作者:吴丽娟;邹建话;刘小月;王飞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78例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有效提升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改善了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成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ICAM-1、VCAM-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VCAM-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确诊的ACS患者与1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搜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同时随访ACS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MACCE)发生情况;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超敏反应蛋白(hsCRP)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VCAM-1和sICAM-1含量;分析VCAM-1和ICAM-1水平与ACS的关系。结果ACS患者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CS患者中MACCE发生者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也均显著高于非MACCE者(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sVCAM-1是ACS患者发生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单因素:RR=4.63,95%CI:1.87-11.52,P<0.001;多因素:RR=4.88,95%CI:1.39-12.67,P<0.001)。结论血清sVCAM-1水平可能与ACS发病有关,并且可以预测ACS患者的不良预后。

    作者:杨群芳;严伟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B 超监护下采用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B超监护下采用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B超监护下采用宫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月经周期恢复时间及复发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监护下采用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卢平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奥曲肽配伍立止血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配伍使用立止血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首次应用奥曲肽100μg静脉推注,再以25μg/h,维持3~5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立止血1 kU静脉推注同时肌注1 kU,然后每8h肌注1kU,3d后改为12h肌注1 kU。分别观察6、12、24、48、72h的止血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6、12、24、48和72 h止血率,对照组分别为38.7%、48.4%、54.8%、58.1%和61.3%;观察组分别为52.9%、64.7%、76.5%、91.1%和94.1%;两组6、12和24h止血率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48和72h止血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曲肽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较好的近期疗效,配伍使用立止血效果更佳。

    作者:谢先火;程景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Ⅲ级狂犬病暴露人群免疫接种效果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咸宁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6年就诊的Ⅲ级狂犬病暴露者的防治效果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前来门诊就医的154例被动物Ⅲ级致伤者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根据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进行局部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疫苗三管齐下的原则进行处理,全程免疫后15~25 d采集静脉血液测定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结果暴露人群男性高于女性,7~15岁所占比例高;73.38%的Ⅲ级致伤者在乡镇和城乡结合部;咬伤部位多为下肢,伤口以2处以上常见;致伤动物以犬常见,占85.72%;所有病例均在2 h以内就诊及处理伤口;154例患者经过疫苗免疫后均产生≥0.52 U/ml的中和抗体,抗体阳转率100%。跟踪观察1年,所有伤者均健康存活,存活率100%。结论及时、规范彻底的处置伤口,足量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全程接种狂犬疫苗能有效地预防Ⅲ级狂犬病暴露者发生狂犬病,其保护效力达100%。

    作者:刘琼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得安联合螺内酯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再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心得安联合螺内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将4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的患者止血后分成两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口服螺内酯预防再出血,治疗组患者应用螺内酯联合心得安治疗预防再出血,观察并记录有无黑便、呕血、大便隐血阳性,随访1年,如有出血即停止观察住院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再出血率及再出血死亡风险性大大的低于对照组。结论心得安联合螺内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能有效预防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再出血,减少再住院的次数。

    作者:侯君;皮志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析医院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医药分开”是我国的一项体制改革,其实质不是将医药机构分开或医药管理分开,而是要消除医疗机构扩大药品销售的利益驱动,同时改革医药人事分配制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医药分开”后,医院只有个别科室设有药房(如艾滋病、肿瘤、儿科)。笔者认为,现阶段医院药学不但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医院离不开药师的服务。

    作者:汪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顽固性血尿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双侧膀胱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DSA)及经导管动脉周围型栓塞联合中央型栓塞治疗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顽固性血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急诊双侧髂内-膀胱动脉选择性插管,对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致顽固性血尿31例患者行DSA检查,并选用300~700μm 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条)、弹簧圈等材料行双侧膀胱动脉及髂内动脉内化疗栓塞术,分析 DSA 表现与介入化疗栓塞的疗效。结果28例(90.3%)经DSA明确其出血靶血管,3例(9.7%)未见典型造影剂外溢征象。所有病例均完成动脉内栓塞治疗;27例(87.1%)于24 h内血尿停止,4例(12.9%)出血量较术前减少,经保守治疗后停止出血。术后平均随访3~36个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肉眼血尿复发3例,重复栓塞治疗后好转。结论DSA是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顽固性血尿的“金标准”检查,尤其对高龄患者,急诊经导管动脉内超选择性血管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是一种首选、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途径。

    作者:杜希剑;余开湖;章凯敏;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度窒息临床抢救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儿4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两组重度窒息新生儿均经及时抢救后,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成功抢救率(86.96%)高于对照组(73.91%);干预组并发症率(13.04%)低于对照组(47.83%)。结论对新生儿进行及时抢救能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抢救后采取干预护理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朱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扩张型心肌病28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2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0~2013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26例患者症状缓解,好转出院,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可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