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
目的:对我院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方法依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利用医院计算机系统检索我院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DDDs排序统计情况等,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我院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选药不合理、注射剂使用率过高、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I类切口围手术用药时机不当等。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张红梅;傅萍;金彩辉;周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采用中西药相结合方式治疗心绞痛疾病,观察其疗效。方法从某医院心内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随机抽出2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0例为对照组,120例为治疗组。对照组单纯使用消心痛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入红花黄色素80 mg和丹参酮50 mg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相结合进行治疗,治疗效率超过单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
作者:钱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脐带脱垂的发生率、治疗措施及母婴预后。方法对18例脐带脱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脐带脱垂患者中1例因入院时胎心微弱仅20~25bpm,家属决定放弃胎儿,采取阴道分娩,分娩一早产死婴;余17例在臀高脚低位、上托胎先露减轻及解除脐带受压后行剖宫产术,其中1例新生儿死亡,16例新生儿预后良好;母亲均预后良好。结论规范到位的产前检查、及早识别脐带脱垂的易发因素,对患者加强产前教育,对隐性脐带脱垂者采用恰当的措施,均可降低显性脐带脱垂的发生率。发现显性脐带脱垂后,及时采取头低臀高位,上托胎先露解除脐带受压,恢复血循环后及时进行剖宫产分娩,多数母儿预后良好。
作者:朱启娟;张雪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整体护理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MDR-TB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采用症状评价表,对两组患者入院48 h内和入院后2个月分别进行心理和生理评价。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整体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有很大的帮助,可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采用指导合理用药、心理护理、规范管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护理措施,消除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使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出现明显的改善,对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余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化疗栓塞术后护理模式的规范化应用,提高患者介入术后的舒适度。方法50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肝癌介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的理论,结合文献归纳整理并制定出优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晚期肝癌介入术后循证护理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春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93.02%)与对照组(83.7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适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痊愈的速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成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 PPH)治疗21例痔疮患者。结果21例患者全部治愈,平均住院3.8(2~6) d;手术时间25~50min;术中吻合口有活动性出血6例,局部吻合钉松脱1例,均经“8”字缝合达到止血和固定目的;无1例术后出血;术后肛门胀痛不适7例,术后尿潴溜者5例。结论PPH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操作简单,易于被医生掌握,很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刘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初步探讨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的抑制作用,为龋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抑菌环实验观察EGCG对变形链球菌生长的影响,检测其对变形链球菌产酸能力的影响。结果EGCG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低抑菌浓度为6.25 mg/L,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菌圈直径越大,pH值变化越小。结论EGCG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菌、防龋药物。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情景剧表演对我院低年资护士护理应急预案学习中的培训效果。方法对我院低年资护士采取理论授课与观摩表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培训结束后考核并发放问卷调查培训效果。结果98.97%的护士认为提高了对应急预案认识的重要性,97.17%的护士认为情景剧表演可激发护士学习的兴趣,88.68%的护士认为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演练后考核成绩总合格率为98.97%。结论情景剧表演式学习方法有利于护士学习应急预案,激发了护士应急预案培训的兴趣,加强了低年资护士对护理安全风险意识、防范措施和预案流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标准化培训计划的实施合格率。
作者:陈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α-硫辛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硫辛酸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 TNBS)制备大鼠UC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硫辛酸组于造模后给予α-硫辛酸盐液100mg/(kg· d)腹腔注射。生化方法检查大鼠结肠组织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 GSH)和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同时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 DAI)、肠道大体形态及组织学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粘膜MDA、MPO含量显著增高(P<0.01),SOD活性和GSH含量明显降低(P<0.01),大鼠DAI及肠道大体形态、组织学评分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硫辛酸组大鼠肠组织MDA、MPO含量,DAI 及肠道大体形态、组织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和GSH明显升高(P<0.01)。结论α-硫辛酸通过抗氧化作用对UC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军华;周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分析咸宁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6年就诊的Ⅲ级狂犬病暴露者的防治效果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前来门诊就医的154例被动物Ⅲ级致伤者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根据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进行局部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疫苗三管齐下的原则进行处理,全程免疫后15~25 d采集静脉血液测定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结果暴露人群男性高于女性,7~15岁所占比例高;73.38%的Ⅲ级致伤者在乡镇和城乡结合部;咬伤部位多为下肢,伤口以2处以上常见;致伤动物以犬常见,占85.72%;所有病例均在2 h以内就诊及处理伤口;154例患者经过疫苗免疫后均产生≥0.52 U/ml的中和抗体,抗体阳转率100%。跟踪观察1年,所有伤者均健康存活,存活率100%。结论及时、规范彻底的处置伤口,足量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全程接种狂犬疫苗能有效地预防Ⅲ级狂犬病暴露者发生狂犬病,其保护效力达100%。
作者:刘琼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类风湿关节炎服用含有大剂量雷公藤的中药10 d 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5℃,入院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特征:发热(体温>39.5℃),双扁桃体Ⅰ°肿大,左侧扁桃体脓点,双肺呼吸音粗,白细胞急剧下降为0.58×109/L,中性粒细胞为0.02×109/L,ALT 91 U/L,AST 69U/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痰培养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骨髓象见粒细胞缺乏(再障型)髓象,考虑为雷公藤中毒后致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入院后停止服用含雷公藤的中药,给予一级护理,告病重,物理降温,持续心电监护,间断低流量吸氧,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均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同时对患者实施保护性隔离,并使用特治星4.5gQ8h抗炎,里亚金300μg升白细胞,间断输注血小板,多烯磷脂酰胆碱护肝,果糖营养心肌,卡文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复查白细胞4.03×109/L,中性粒细胞2.80×109/L,ALT 43U/L,AST 40U/L,骨髓象恢复正常。住院期间未发生继发感染,一月余患者治愈出院。
作者:胡金兰;胡聂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提高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的诊治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应用活力碘、达克宁霜在耳内镜下诊治真菌性外耳道炎69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随访6~12个月,治愈45例,显效16例,好转5例,无效3例,有效率95.65%。结论耳内镜下活力碘与达克宁霜联合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确切。
作者:费永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医药分开”是我国的一项体制改革,其实质不是将医药机构分开或医药管理分开,而是要消除医疗机构扩大药品销售的利益驱动,同时改革医药人事分配制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医药分开”后,医院只有个别科室设有药房(如艾滋病、肿瘤、儿科)。笔者认为,现阶段医院药学不但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医院离不开药师的服务。
作者:汪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配伍使用立止血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首次应用奥曲肽100μg静脉推注,再以25μg/h,维持3~5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立止血1 kU静脉推注同时肌注1 kU,然后每8h肌注1kU,3d后改为12h肌注1 kU。分别观察6、12、24、48、72h的止血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6、12、24、48和72 h止血率,对照组分别为38.7%、48.4%、54.8%、58.1%和61.3%;观察组分别为52.9%、64.7%、76.5%、91.1%和94.1%;两组6、12和24h止血率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48和72h止血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曲肽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较好的近期疗效,配伍使用立止血效果更佳。
作者:谢先火;程景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80岁。患者一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痛、肛门坠胀痛,大便不能排出,在当地对症治疗,痛可减轻,但是持续阵发性加剧,无发热咳嗽,小便好,纳差,有时肛门排气。既往有膀胱炎病史,平时便秘。体格检查:T 36.8℃、R19次、P73次、BP 130/80 mmHg ,神智清楚,精神欠佳,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项软,双肺无罗音;心率:73次,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肠型,左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未扪及异常包块,肝脾不大,双肾区(-),肠鸣音亢进,脊柱四肢无异常。门诊资料:B超无异常包块。心腹联透:左上腹及中右腹见肠腔积气。门诊拟诊断:直肠炎,痔疮?不完全性肠梗阻?入院后给予抗感染、通便、支持治疗无好转。查血:RBC 3.83×1012、WBC 7.78×109、GRAN 0.699、LYM 0.19、MID 0.11、PLT 124×109、GLU 6.1mmol/L、K4.54 mmol/L、Na 138.50 mmol/L、Cl 104.80 mmol/L、 Ca 1.3 mmol/L。肝功能正常。心电图:窦性心率房性早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即行多次灌肠清洁肠腔,结肠镜检查中有不清洁的肠腔,镜下用盐水清洗,以保证肠腔的视野清晰,结肠镜检查结果:插致乙状结肠,肠腔呈圆筒状改变,粘膜充血水肿,血管网紊乱,距离肛门约17 cm左右可见一息肉,25 cm处可见一巨大肿块嵌顿肠腔,呈黑色,表面有核桃样花纹,质硬,固定,内镜不能通过,镜下取石失败。结论:结肠粪石?肿瘤?结肠息肉、肠梗阻。转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见乙状结肠和直肠交界处可见一巨大粪石嵌顿,大小约5.0cm ×4.0 cm ,全乙状结肠炎性水肿增厚,切开肠管取石,同时切除息肉。术后诊断:肠梗阻,粪石嵌顿。结肠息肉住院10 d后痊愈出院。
作者:李永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得安联合螺内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将4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的患者止血后分成两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口服螺内酯预防再出血,治疗组患者应用螺内酯联合心得安治疗预防再出血,观察并记录有无黑便、呕血、大便隐血阳性,随访1年,如有出血即停止观察住院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再出血率及再出血死亡风险性大大的低于对照组。结论心得安联合螺内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能有效预防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再出血,减少再住院的次数。
作者:侯君;皮志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总结度洛西汀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2例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在采用控制血糖的基础治疗前提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治疗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进行疼痛视觉评分,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相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观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应用于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疗效与阿米替林相近,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晏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太和医院耳鼻咽喉门诊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就诊的9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泮托拉唑组)、B组(铝碳酸镁组)、C组(联合用药组),每组30例,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A组与B 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 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B 组(P<0.01);3组患者治疗前反流症状指数量表( RSI)和反流检查积分量表( RF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RSI和RF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A、B组与同期C组比较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咽喉炎优于单一用药,值得推广。
作者:任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2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0~2013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26例患者症状缓解,好转出院,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可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