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 循环在预防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杨丹丹;徐永芬;何立

关键词:PDCA循环, 重症颅脑外伤,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 下呼吸道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预防和控制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60例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后(观察组)的患者进行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质量管理,并与常规护理(对照组)的87例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6%(χ2=6.35,P<0.05)。结论PD-CA循环质量管理可有效降低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2013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对我院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方法依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利用医院计算机系统检索我院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DDDs排序统计情况等,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我院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选药不合理、注射剂使用率过高、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I类切口围手术用药时机不当等。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张红梅;傅萍;金彩辉;周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多西紫杉醇修饰的人工晶体对眼组织相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修饰的人工晶体对眼组织相容性的影响,为人工晶体的新型生物材料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空气等离子技术,用多西紫杉醇对疏水性人工晶体表面进行修饰处理。1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对照组:手术植入疏水性人工晶体;实验组:手术植入表面经多西紫杉醇修饰后疏水性人工晶体。比较人工晶体经多西紫杉醇处理后和处理前其表面亲水性的变化,两组均在手术后24 h通过闪耀斑发生情况评估炎症感染程度,光镜下观察人工晶体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多西紫杉醇处理前后的人工晶体亲水性改变,结果显示经过多西紫杉醇处理后晶体的亲水性明显增加,主要表现是接触角差异(78±6°VS 158±9°),与A组比较,B组的闪耀斑明显低于A组(230±10 VS 260±13);与A组比较,B组在术后24h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周围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计数结果明显低于A组(11±6 VS 103±22)。结论多西紫杉醇可通过等离子技术修饰人工晶体表面以增加其亲水性,进而增加了人工晶体和眼组织的组织相容性。

    作者:余琦;周炼红;田明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析医院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医药分开”是我国的一项体制改革,其实质不是将医药机构分开或医药管理分开,而是要消除医疗机构扩大药品销售的利益驱动,同时改革医药人事分配制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医药分开”后,医院只有个别科室设有药房(如艾滋病、肿瘤、儿科)。笔者认为,现阶段医院药学不但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医院离不开药师的服务。

    作者:汪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中西药相结合方式治疗心绞痛疾病,观察其疗效。方法从某医院心内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随机抽出2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0例为对照组,120例为治疗组。对照组单纯使用消心痛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入红花黄色素80 mg和丹参酮50 mg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相结合进行治疗,治疗效率超过单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

    作者:钱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例雷公藤致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

    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类风湿关节炎服用含有大剂量雷公藤的中药10 d 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5℃,入院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特征:发热(体温>39.5℃),双扁桃体Ⅰ°肿大,左侧扁桃体脓点,双肺呼吸音粗,白细胞急剧下降为0.58×109/L,中性粒细胞为0.02×109/L,ALT 91 U/L,AST 69U/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痰培养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骨髓象见粒细胞缺乏(再障型)髓象,考虑为雷公藤中毒后致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入院后停止服用含雷公藤的中药,给予一级护理,告病重,物理降温,持续心电监护,间断低流量吸氧,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均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同时对患者实施保护性隔离,并使用特治星4.5gQ8h抗炎,里亚金300μg升白细胞,间断输注血小板,多烯磷脂酰胆碱护肝,果糖营养心肌,卡文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复查白细胞4.03×109/L,中性粒细胞2.80×109/L,ALT 43U/L,AST 40U/L,骨髓象恢复正常。住院期间未发生继发感染,一月余患者治愈出院。

    作者:胡金兰;胡聂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起乡村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此次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结果居住当地的村民1020人中发病89人,罹患率8.73%。病例主要分布在地理位置偏僻但相对集中的村组,病毒分离、核酸检测( RT-PCR法)证实为乙型( B型)流感病毒。结论此次流感暴发疫情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农村地区亦应加强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张丽;张志霞;周红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α-硫辛酸对溃疡性结肠大鼠模型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α-硫辛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硫辛酸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 TNBS)制备大鼠UC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硫辛酸组于造模后给予α-硫辛酸盐液100mg/(kg· d)腹腔注射。生化方法检查大鼠结肠组织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 GSH)和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同时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 DAI)、肠道大体形态及组织学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粘膜MDA、MPO含量显著增高(P<0.01),SOD活性和GSH含量明显降低(P<0.01),大鼠DAI及肠道大体形态、组织学评分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硫辛酸组大鼠肠组织MDA、MPO含量,DAI 及肠道大体形态、组织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和GSH明显升高(P<0.01)。结论α-硫辛酸通过抗氧化作用对UC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军华;周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产儿不同肠外营养策略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早产儿实施不同的肠外营养策略,探讨和分析其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所收治的75例早产儿,根据其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组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对早产儿较晚地给其进行少量营养支持。试验组: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定量肠外营养支持。结果经过肠外营养支持后,试验组的生理性体重出现下降和恢复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体重日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对照组发生电解质紊乱和低血糖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发生高血糖和低血钙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早产儿实施早期定量肠外营养,能够促进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进而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作者:徐燕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Irisin 在运动干预对于肥胖的预防与治疗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肥胖症是与代谢直接相关的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摄入过多的脂肪相堆积以及脂类的代谢紊乱造成;脂肪的过多堆积出现在发病的初始阶段,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和脂肪堆积的加剧,便会出现伴随的代谢紊乱,而且无论脂类代谢紊乱还是糖代谢的紊乱,往往是引发多种疾病的原因[1,2],如:内脏脂肪过多、高血压、血脂障碍、糖尿病、肿瘤、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等多种慢性病。大量研究表明,运动锻练,尤其是有氧运动能改善与肥胖有关的因子如瘦素( Leptin,LEP)、神经肽( Neuropeptide )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在血中的浓度变化,调节代谢功能,增加热能消耗,促进脂肪的分解[3]。另有研究证实,有氧运动还可以抑制脂肪的合成,促进其异化[4]。基于大量文献报道运动对减肥的作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运动这一绿色环保的健康减肥方式。但是运动减肥的机制却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作者:袁红;张淑芳;贾绍辉;陈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度洛西汀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总结度洛西汀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2例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在采用控制血糖的基础治疗前提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治疗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进行疼痛视觉评分,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相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观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应用于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疗效与阿米替林相近,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晏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ICAM-1、VCAM-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VCAM-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确诊的ACS患者与1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搜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同时随访ACS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MACCE)发生情况;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超敏反应蛋白(hsCRP)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VCAM-1和sICAM-1含量;分析VCAM-1和ICAM-1水平与ACS的关系。结果ACS患者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CS患者中MACCE发生者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也均显著高于非MACCE者(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sVCAM-1是ACS患者发生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单因素:RR=4.63,95%CI:1.87-11.52,P<0.001;多因素:RR=4.88,95%CI:1.39-12.67,P<0.001)。结论血清sVCAM-1水平可能与ACS发病有关,并且可以预测ACS患者的不良预后。

    作者:杨群芳;严伟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颞下颌关节盘的生物力学表现

    颞下颌关节(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 TMJ )是人体为复杂、精细的关节之一,左右各一,双侧联动,构成一功能单位,共同完成咀嚼、吞咽、语言、表情等功能活动。关节盘是人体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缓冲震荡、分散载荷、稳定关节的作用[1]。从1980年以来出现了许多关于颞下颌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通过各种实验的、机械的、数值的研究方法进行TMJ的生物力学研究,并且有实验与动物模型的研究证实了颞下颌关节在受到载荷的时候所行使的功能[2],但是关于更详细的关节载荷的分布数据还是不完整。人体颞下颌关节咀嚼系统的数学模型对于预测关节在行使功能时所受到的载荷仍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3],随着生物力学学科的迅猛发展,有很多关于TMJ生物力学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并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

    作者:宋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胎盘因素产科出血急症子宫切除术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盘因素产科出血高子宫切除率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何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胎盘因素产科出血急症子宫切除术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出血急症子宫切除术13例,占总分娩例数的0.10%。胎盘因素产科出血子宫切除术8例,占子宫切除总数的61.5%居首位;胎盘因素8例中,人工流产比率100%(8/8);剖宫产比率75%(6/8)。结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首要原因是胎盘因素所致的产科出血。降低人工流产率和剖宫产率,提高产后出血的预警和救治能力,可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子宫切除率。

    作者:苏东方;罗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外伤56例的麻醉分析

    目的:对脑外伤患者的临床麻醉选择及处理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外科脑外伤手术患者56例,在术前均做好充分准备,对这些患者均采用全麻处理,用异丙酚、琥珀胆碱进行诱导插管,麻醉深度控制为浅-中度,术中对患者呼吸进行控制,让血液动力学保持稳定,并注意预防颅内压升高,确保脑部正常供血。结果56例脑外伤患者手术及麻醉效果满意,手术期间没有出现意外情况,也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和药物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前提,在术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颅内压升高及发生脑缺氧情况,才能大限度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作者:王华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78例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有效提升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改善了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成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耳内镜下活力碘与达克宁霜联合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69例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的诊治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应用活力碘、达克宁霜在耳内镜下诊治真菌性外耳道炎69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随访6~12个月,治愈45例,显效16例,好转5例,无效3例,有效率95.65%。结论耳内镜下活力碘与达克宁霜联合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确切。

    作者:费永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扩张型心肌病28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2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0~2013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26例患者症状缓解,好转出院,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可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植物日光性皮炎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31岁。面部、左手肿胀伴瘙痒、灼痛3 d。3 d前患者进食野油菜后在田间日光下劳作,约2h后自觉面部瘙痒,4h后面部及左手背弥漫潮红、肿胀,并伴剧烈瘙痒、灼痛及紧张感。右手因佩戴手套,无明显皮疹。发病后患者无发热、头痛,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就诊于我科门诊并收入院。既往体健,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79次,呼吸20次,血压130/90mmHg。咽不红,双扁桃体不大,心肺腹无特殊。专科情况:颜面部、左手背弥漫潮红,非凹陷性肿胀,表面散在紫红色瘀点、瘀斑,无糜烂及渗液;双眼睑肿胀,睁眼困难,口唇外翻,张口受限。诊断为植物日光性皮炎。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80 mg静滴,1次/d,并根据病情逐步减量;口服枸地氯雷他定胶囊8.8mg,1次/d;外用生理盐水湿敷。治疗13 d后,面部及左手背肿胀消退。出院后随访2周无复发。

    作者:熊炜;田敏;张庆波;肖玉凤;陈利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晚期肝癌介入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化疗栓塞术后护理模式的规范化应用,提高患者介入术后的舒适度。方法50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肝癌介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的理论,结合文献归纳整理并制定出优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晚期肝癌介入术后循证护理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春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在耐多药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整体护理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MDR-TB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采用症状评价表,对两组患者入院48 h内和入院后2个月分别进行心理和生理评价。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整体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有很大的帮助,可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采用指导合理用药、心理护理、规范管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护理措施,消除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使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出现明显的改善,对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余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