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见无法伸展肢体X线投照技术

殷书芳

关键词:肢体, 投照技术, 工作实践, 放射技术, 生理性, 工作者, 初学者, 病理性, 外伤, 图像, 摄取, 理想, 解剖, 获取, 患者
摘要: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所摄取的肢体因生理性、病理性或外伤所致的难以伸展而达到正常解剖体位的患者,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常见无法伸展肢体X线投照技术,该项投照技术不但可以获取理想的图像,而且对从事放射技术的工作者,尤其是初学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手法整复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27例报告

    笔者于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门诊接治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幼儿27例,均采用推拿手法整复,复位成功率100%。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贻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颈舒颗粒联合电脑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5例疗效分析

    颈椎病临床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等,除脊髓型有明显脊髓受压症状,下肢无力者需尽早手术,其他类型颈椎病均可行保守治疗。我们自2008年以来使用颈舒颗粒联合电脑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孝雷;蒋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丹毒合并足癣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5岁,于2013年7月2日因“左小腿红肿疼痛2月余”就诊。患者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小腿红肿疼痛在当地私人诊所予以抗生素静滴治疗后略好转,后病情反复发作,特于今日来我院求治。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4.8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0.82%,血糖血脂均正常,肾功能电解质检查正常,足部真菌检查(+),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史及外伤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专科情况:皮损分布于左小腿,为略高出皮面的鲜红色水肿性斑,表面紧张发亮,边界较清楚,压痛明显,皮温高,足底可见多处皮屑,足趾间可见水泡伴瘙痒。诊断:丹毒合并足癣。治疗:给予青霉素960万 U 静滴7 d,外用炉甘石,长效抗菌材料(洁优神),夫西地酸外搽小腿皮损,复方羊蹄酊和克霉唑软膏搽足癣部位,1周后痊愈。

    作者:余璐;姜功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输尿管短镜配合肾盂切开取石6例体会

    随着泌尿外科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肾盂切开取石术逐渐被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所取代,部分患者由于先天性输尿管扭曲、畸形、肾旋转不良等原因,不能选择经皮肾手术。对于多发性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成为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对残石的处理,给患者后续治疗带来很大的麻烦。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对此类手术,术中应用输尿管短镜配合碎石取石,极大程度降低了术后结石的残留率。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效果观察

    国外众多社区成熟经验表明,有效利用社区卫生资源,不仅能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同时还可将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关口前移。为了积累和推广经验,本研究随机抽取本社区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200名自愿参加高血压综合防治三级管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社区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宫颈 TCT检查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附3250例报告)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 TCT )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它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我院近4年对3250例宫颈糜烂妇女进行宫颈TCT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秀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203例临床分析

    病毒性脑炎( VE )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以肠道病毒感染多见,3岁以内小儿发病率高。目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史来进行诊断,易出现漏诊误诊而延缓治疗,遗留下癫痫、肢体瘫痪、智力倒退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该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急性期主要是支持和对症处理。由于3岁以内小儿大脑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一旦患病若治疗不及时将造成脑细胞严重受损,脑组织功能无法恢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3例小儿VE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小儿VE的诊断方法。

    作者:程首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骨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手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应激,是患者焦虑抑郁产生的来源,患者多对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产生较大的担心等等,带来较大的心理问题。因此,探讨如何进行骨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的护理干预,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院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孔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种营养支持疗法的疗效分析

    急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多发病,患者创伤后较高的代谢水平会严重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重要脏器的功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水平低下、炎症反应加重,易加重病情、影响预后。而正确的临床营养支持疗法,能有效改善机体的代谢水平。本文探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案在改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水平方面的作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药疹128例临床分析

    药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是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随着日益增多的新药上市,药疹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本文对我院过去6年来收治的128例药疹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前纵隔肿瘤 CT 影像特征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前纵隔各类肿瘤的CT影像特征和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前纵隔肿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影像特征性表现。结果29例前纵隔肿瘤中,其中有胸腺肿瘤18例,包括侵袭性胸腺瘤7例,非侵袭性胸腺瘤11例;生殖细胞肿瘤9例,包括良性畸胎瘤8例,精原细胞瘤1例;淋巴瘤2例。不同前纵隔肿瘤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术前CT诊断准确率达93.1%(27/29)。结论CT检查对前纵隔肿瘤类型及良恶性的判断有很高的准确性,熟悉其影像特征对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云克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报告

    类风湿关节炎( RA )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发病,以关节滑膜侵蚀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侵蚀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致残率高,及时、规范的临床干预是治疗的关键[1]。我们应用云克和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 DMARDs)联合治疗RA,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吉芳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应用便携式B超对截瘫患者进行膀胱训练的体会

    截瘫患者多因脊髓损伤而导致控制膀胱功能的中枢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排尿功能障碍,属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目前公认科学有效的尿路管理办法是间歇性导尿[1,2]。理想的间歇性导尿应该以容量为基础,即在患者膀胱的安全容量范围内,尽可能使尿液达到大膀胱容量[3]。便携式B超可以准确的测量出患者膀胱内尿量,操作简单、安全,准确性和效率均较高。笔者在11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应用便携式B超对截瘫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找到佳导尿时机,降低了患者的不适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自主膀胱功能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绍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前尿路结石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0例疗效观察

    我院2011~2012年对20例前尿路结石患者使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系统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霉素聚乳酸微球的含量

    目的:建立阿霉素聚乳酸微球中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中阿霉素的含量。结果阿霉素溶液在7.5~15.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C=0.04007 A+0.00867,相关系数r=0.9997(n=6),阿霉素微球的平均载药量为5.93%,包封率为38.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阿霉素微球的含量。

    作者:罗斌华;丁洁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7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 intense pulsed light , IPL)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3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强脉冲光治疗后使用胶原贴敷料2周;对照组75例,单纯使用强脉冲光治疗。两组患者强脉冲光3周治疗1次,共治疗2次。治疗3、6周时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3周和6周时有效率分别为61.54%和87.1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5.33%和70.67%),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优于单纯强脉冲光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超;张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演变

    血吸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六大重点热带病之一,我国将其列入乙类传染病。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mekongi)和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1]。在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女尸和湖北江陵的西汉男尸(公元前163年)体内发现典型的日本血吸虫虫卵,由此推算,远在2160多年前我国已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隋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记载“蛊毒和蛊胀”,从流行地区、季节、感染方式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似为血吸虫病。1904年日本学者桂田氏首先在猫体内发现血吸虫成虫。我国于1905年在湖南常德经虫卵检查确诊第一例病人。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和阻碍疫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当前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张丽君;沈定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技巧的探讨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并发症,高者达13.3%[1]。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是有效的保护方法[2],尤其是从事甲状腺外科的医师应当熟练掌握显露喉返神经这一技术,为预防术中损伤喉返神经提供安全的可靠保障。

    作者:唐宗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ADV)与替比夫定(LDT)初始联合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找到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用药组和单独用药组,联合用药组服用阿德福韦酯及替比夫定,单独用药组服用恩替卡韦,每组43例,治疗疗程为48周,记录不同时间两组肝功能、肾功能、出凝血时间、HBV DNA定量的变化、CTP评分和MELD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单药组在治疗第24周、48周时ALT复常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4周、48周时,HBeAg阴转例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4周、48周时,两组HBV DNA低于检测值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DT与ADV初始联合更适用于临床,且联合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单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徐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清肠饮在骨科便秘患者手术前的应用(附100例报告)

    骨科患者尤其是下肢骨折、脊柱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等原因,常发生便秘。为了避免术中因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发生粪便污染以及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对于术前有便秘的择期手术患者,较简便的肠道准备方法是采用酚酞片口服,开塞露塞肛通便治疗,效果不佳者则采用肥皂水灌肠。鉴此,笔者对骨科手术前便秘患者给予中药制剂清肠饮口服作肠道准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春;张爱英;吕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