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

李梅

关键词:低度恶性, 子宫切除术, 双侧附件切除术, 不规则阴道流血, 肿瘤, 术后随访, 内膜间质肉瘤, 腹式筋膜外, 组织来源, 子宫肌瘤, 胸片检查, 术后病理, 石蜡切片, 免疫组化, 病例介绍, 冰冻切片, 表面光滑, 腹胀痛, 中行, 盆腔
摘要:1 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不规则阴道流血1+月,伴下腹胀痛半年.妇检:宫颈光滑,子宫增大如孕3+月大小,表面光滑,质硬,宫旁无增厚、压痛,双附件未触及包块.术前肿瘤4项及胸片检查无异常,B超示子宫肌瘤.术中行腹式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术中未行冰冻切片,术后病理常规石蜡切片示肿瘤组织来源不清,免疫组化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半月,入院补充行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随访至今,肿瘤4项及盆腔B超未见异常.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研究

    官外孕(ectopic pregnancy,EP)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占妊娠总数的2%,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我们对近3年来我院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EP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

    作者:甘红霞;张新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护士工作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工作倦怠是由于持续的工作压力引起“严重紧张”的反应所导致的一组综合症状群,是一种职业性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成就感降低的现象.护理作为一种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护士工作倦怠成为医疗领域关注的内容.我们在了解我院护士工作倦怠现象和程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护士工作倦怠的原因,探究相关的应对措施.

    作者:许亚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不规则阴道流血1+月,伴下腹胀痛半年.妇检:宫颈光滑,子宫增大如孕3+月大小,表面光滑,质硬,宫旁无增厚、压痛,双附件未触及包块.术前肿瘤4项及胸片检查无异常,B超示子宫肌瘤.术中行腹式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术中未行冰冻切片,术后病理常规石蜡切片示肿瘤组织来源不清,免疫组化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半月,入院补充行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随访至今,肿瘤4项及盆腔B超未见异常.

    作者:李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专用穿刺探头导向下介入治疗肾囊肿30例效果分析

    肾囊肿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尤以老年患者居多,较大囊肿会产生压迫症状,超声引导下抽液硬化是首选治疗方法.我们总结了30例采用专用穿刺探头超声引导和60例采用穿刺架引导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病例的资料,从两种方式穿刺的一针到位率、针尖显示率、针道显示率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专用穿刺探头介入治疗肾囊肿的价值.

    作者:刘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普外科治疗中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的应用研究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主要是指针对那些严重创伤病人,改变以往在一开始就进行复杂、完整手术的策略;而采用分期手术的方法,首先以快捷、简单的操作,维护病人的生理机制,控制伤情的进一步恶化,使遭受严重创伤的病人获得复苏的时间和机会,然后再进行完整、合理的手术或分期手术[1].DCS的理论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到目前的临床广泛实践只有二十年的时间,但发展之快超出人们的想像,其应用范围已覆盖至战伤、创伤及非创伤疾病的救治,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以普外科治疗为例对其进行综述.

    作者:梁红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为了解我院近年抗菌药物的真实使用情况,我们采用医院药房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收集近3年内抗菌药物的门诊、住院处方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开展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马细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痔疮手术患者120例护理体会

    痔疮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为便血、疼痛、内痔脱出、粘液外溢、便秘等.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手术是目前常见、彻底的治疗方法.术前术后正确妥善的护理,可促进手术创口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毛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动力髋螺钉与伽马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小切口伽马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DHS及小切口伽马钉方法治疗粗隆间骨折94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采用Harris评定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DHS组长于伽马钉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血量及输血量伽马钉组明显少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按Harris标准评定,DHS优良率92.5%,伽马钉优良率92.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动力髋及伽马钉均是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小切口伽马钉在手术创伤及术后恢复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赵正据;张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ICK1/AMPA在药物成瘾后伏隔核突触可塑性中的研究进展

    药物成瘾是由依赖性药物(如吗啡、海洛因、可卡因或酒精等)与大脑奖赏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慢性、复发性脑病,主要表现为强迫性用药和对药物的持续性渴求,中脑-边缘多巴胺奖赏系统中的伏隔核( Nucleus accumbens,NAc)和腹侧被盖区是参与药物成瘾重要的两个核团.

    作者:蔡飞;张俊杰;袁维刚;朱敏;阮必刚;丁雨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甲磺酸酚妥拉明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69例疗效观察

    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采用甲磺酸酚妥拉明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6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同小萍;鲁军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尿毒症并发消化溃疡出血39例疗效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很常见的急症,而且往往因出血速度快和(或)出血量大而致患者病情恶化,因此紧急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重要的临床止血措施.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镜及药物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出血发生率[1].

    作者:石胜利;丁德良;戴小华;沈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22例临床分析

    脾破裂是常见的腹部损伤之一.现回顾分析我院2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及可行性.

    作者:孙婕;王卫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肾脏损害36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时期肺炎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咳嗽、喘息等;还可以引起多系统并发症,例如心肌炎、皮肤损害、肾脏损害等[1].我科近5年共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肾脏损害患儿36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赵开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O2激光治疗腋臭50例疗效观察

    腋臭俗称“狐臭”,是整形美容外科门诊的常见病.目前临床治疗腋臭的方法较多,大致可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手术治疗虽然效果肯定,复发率低,但易出血,且瘢痕挛缩影响上臂外展.我们采用重庆京渝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的CO2激光治疗腋臭患者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华;金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膈疝胸片误诊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1岁,因“胸痛,咳嗽3d”收入院.既往体健,近三天出现胸痛、咳嗽、咳痰.X线胸片检查示左中下肺野大片致密影,上缘外高内低,提示左侧胸腔积液.拟胸腔穿刺行超声探查定位检查,无明确胸腔积液征象.CT检查见左侧胸腔大片脂肪密度影,内见积气结肠征象,钡剂灌肠证实结肠疝人左侧胸腔.

    作者:李四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阑尾巨大粘液囊肿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8岁,发现右下腹包块1月余入院.查体:右下腹可触及1包块,质软,可推移.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甲胎蛋白4.1 ng/ml,癌胚抗原5.8ng/ml.CT表现:右下腹髂窝区可见一巨大“鱼钩状”囊性肿块,其远端已达中线的左侧,大小约10.3cm ×5.1cm ×4.5cm,CT值约20HU.边缘光滑清晰,其外侧基底部可见“蛋壳状”钙化.周围脂肪间隙清晰,盲肠壁受压形成半月形弧迹,肠腔变窄,肠壁未见明显增厚.膀胱右侧壁亦轻度受压.增强囊腔未见强化,囊壁轻度强化.

    作者:方胜平;周刚;樊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30例临床研究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目前结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迅速.我们通过总结30例采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资料,与同期30例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病例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腹腔镜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涂晓辉;姚智;张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肌瘤剔除术使用于35岁以下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或患者本人对切除子宫有很大顾虑者.我们就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徐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22例分析

    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9年10月收治22例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均因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D)、皮质激素、抗凝剂等所致,并经胃镜检查确诊,现分析如下.

    作者:任小华;李晓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胃镜检查患者检查前焦虑情绪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胃镜检查是辅助诊断上消化道疾病可靠的方法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检查前出现焦虑情绪,妨碍检查的顺利进行.为了有效地进行干预,笔者对80例胃镜检查患者进行了检查前焦虑情绪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英香;陈碧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