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方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0例临床观察

伍豫军

关键词:补肾方剂,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钙离子
摘要:目的 观察补肾方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方剂,疗程3个月,比较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骨密度及血清Ca2+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骨密度14.67±0.15g/cm2、血清Ca2+浓度2.46±0.03mmol/L,对照组分别为66.7%、12.14±0.15g/cm2、2.09±0.03mmol/L,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补肾方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TPPA、TPAB及TRUST三种方法对梅毒的诊断和监控意义

    我们对2009年1~6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要求查梅毒项目者共计576例进行研究.用TPAB(ELISA)和TPPA法对病人进行梅毒检测,用TRUST法测定其滴度,以探讨TPPA、TRUST 和TPAB(ELISA)联合检测对梅毒病人的诊断及监控意义.

    作者:陈胜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产科原因分析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生与产科因素有密切关系.现将2007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3例HIE新生患儿的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徐冬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顺尔宁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口服佐治毛细支气管炎28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对象为2007年11月至2008 年2月在我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4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年龄2~16个月.除外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及支气管异物等疾病,且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 例,男16 例,女12 例,年龄2~15个月,平均7个月;对照组20 例,男11 例,女9 例,年龄3~16个月,平均8个月.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杨世雄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齐拉西酮与氯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齐拉西酮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属苯异噻唑哌嗪类衍生物,临床研究证实对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疗效[1~4].我们以氯氮平作对照,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段武钢;祝峰;商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食道癌根治术后的护理

    食道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食道中段.手术是治疗早中期食道癌的首选方法.我院2003~2009年对29例食道癌患者行根治术,通过术后科学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汪红玲;汪爱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检测

    耐药菌株较难用单一的药敏方法检测.我们现介绍一种简易快速地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法的药敏试验法.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来源100株大肠埃希菌、20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和10株催产克雷伯氏菌全部由本院门诊及病房各科送检标本分离所得.其中痰标本分离86株、尿标本分离24株、伤口分泌物分离20株.均经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仪器由合肥恒星公司提供.

    作者:董焕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06例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结肠镜诊断

    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因复杂.结肠镜检查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判断出血部位和病因.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0年来我院106例老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病例资料和结肠镜检查结果,以帮助认识其病因.

    作者:董黎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轮状病毒感染29例误诊原因分析

    我们对我院收治的29例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其在基层医院就诊时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作者:金越;尹延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补肾方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方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方剂,疗程3个月,比较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骨密度及血清Ca2+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骨密度14.67±0.15g/cm2、血清Ca2+浓度2.46±0.03mmol/L,对照组分别为66.7%、12.14±0.15g/cm2、2.09±0.03mmol/L,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补肾方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伍豫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654-2涂剂联合卤米松软膏治疗局限性白癜风42例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654-2(山莨菪碱)涂剂联合卤米松软膏治疗白癜风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我科门诊治疗了42例局限性白癜风患者.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10~49岁,平均23岁;病程3~12个月.白斑部位均在面、颈、手部.皮损1片者12例,2片者13例,3片者17例.皮损面积小0.5cm×0.5cm,大4.0cm×8.0cm.

    作者:蒋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骶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探讨X线平片、CT及MRI对骶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3例骶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骶骨巨细胞瘤的X线及CT均表现为骶骨上部偏心性生长、皂泡样膨胀性溶骨性破坏,部分骨壳破坏中断,向前形成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MRI表现为T1WI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呈等/高不均匀信号;出血偶见,表现为T1WI、T2WI呈高信号,可出现单发/多发液-液平面.结论 X线平片及CT扫描对骶骨巨细胞瘤有较重要诊断价值;MRI虽无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但可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作者:彭峰;徐培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交通事故性十二指肠损伤32例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交通事故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32例交通事故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29例(90.63%),死亡3例(9.38%);术前确诊10例,术中确诊2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结论 重视交通事故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杨吉乡;单爱军;刘海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手术中输尿管穿孔3例

    我院开展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以来,出现输尿管穿孔3例,经过处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平均43.3岁,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直径大小0.8~1.3cm,碎石结束后发现输尿管穿孔,穿孔大小约0.4cm,约输尿管镜镜头大小,镜头穿越发现穿孔.其中1例腹膜后明显积液,腰腹部隆起,另2例腰部无明显体征.

    作者:赵克栋;邹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加味四妙丸治疗痛风20例临床观察

    2008年我们采用加味四妙丸治疗痛风2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例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5~65岁,病程3个月至20年,均为原发性痛风.主要临床表现:下肢单个或多个小关节突然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其中10例初次发病在跖趾关节,2例在踝关节,8例多个关节受累.有家族史者15例,17例急性发作者都与食用动物内脏、辛辣食物及饮酒有关.诊断标准参照王金铠主编的<免疫风湿病诊断与鉴定诊断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作者:陈会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行中期妊娠引产100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行中期妊娠引产100例,以观察两药配伍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身体健康、年龄16~45岁,停经16~28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无使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禁忌证.随机将符合引产条件的100例患者分两组:米非司酮配伍组50例,利凡诺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吉芳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6-姜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SGK1和FAS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6-姜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GK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假手术组、6-姜酚小剂量组(2mg/kg)、6-姜酚大剂量组(4mg/kg).缺血2h,再灌注24h后处死动物,于缺血前30min和再灌注前30min舌下静脉给药.采用排水法测定脑梗死体积,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组织SGK1和凋亡相关基因FAS的表达.结果 6-姜酚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脑梗死体积缩小,脑组织SGK1表达上调,凋亡相关基因FAS表达减少.结论 6-姜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SGK1表达及抑制凋亡相关基因FAS的表达有关.

    作者:任贤俊;蔡飞;夏斌;袁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运用(附48例报告)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临床上广泛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血标本采集、静脉高营养患者.我科于2008年6月开始对需作多疗程大剂量化疗的48例患者,应用PICC技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忠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5例诊治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呼吸衰竭,包括急性胆碱能危象的早期呼吸衰竭和重度中间综合征的迟发呼吸衰竭,是有机磷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早诊断,正确的抢救措施是治疗的关键.现将我院5例较典型病例在诊治中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程冬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西比灵联合地巴唑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86例疗效观察

    我们通过观察西比灵联合地巴唑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观察对象为2004年3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内科门诊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172例.其中男92例,女80例;年龄20~58(33.4±7.2)岁;病程1~10年61例,10~20年86例,20年以上25例,平均8.6年.均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的诊断标准[1];同时排除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癫痫、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感染、紧张性头痛、头面部神经痛;排除眼科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甘受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低血钾致严重心律失常11例诊治分析

    低血钾致严重心律失常病例临床并非少见,但常因病史复杂易误诊或漏诊,若及时抢救可使患者转危为安,否则易造成患者死亡.我院2004年2月至2008年3月抢救低血钾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绪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