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6例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结肠镜诊断

董黎娟

关键词:老年人, 下消化道出血, 结肠镜检查, 病因, 回顾性分析, 诊断方法, 检查结果, 出血部位, 病例资料, 认识, 临床, 患者
摘要: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因复杂.结肠镜检查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判断出血部位和病因.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0年来我院106例老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病例资料和结肠镜检查结果,以帮助认识其病因.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频谱分析

    听性脑干反应(ABR)对新生儿听力学评价及神经学监测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ABR测试参量的研究已超越时域范围.我们对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的ABR平均功率谱进行分析,试图从病理因素影响的新生儿ABR平均功率谱变化特征中,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国会;吴立连;余惠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7例临床分析

    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抢救患者和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结合心电图等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非典型症状患者,容易引起误诊并延误病情.一般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占1/6~1/3,而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比例更高.我们通过对本院收治的27例病例进行分析,对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早期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周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改良式结肠造瘘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附76例报告)

    我们回顾性分析76例行结肠造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改良式结肠造瘘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1999年9月至2002年9月共完成结肠造瘘76例,均采用改良式结肠造瘘.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14~78岁,平均58.6岁;直肠癌36例,结肠癌30例,结肠损伤10例;单腔造口42例,双腔造口34例;乙状结肠造口48例,横结肠造口28例;择期手术56例,急诊手术20例.

    作者:雷鞭;孙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改变与气虚血瘀热郁证的相关性分析

    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很多有气虚血瘀热郁证的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各个病理阶段与气虚血瘀热郁证的相关性如何,尚未见报道.我们分析气虚血瘀热郁证与胃黏膜各阶段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寻找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热郁证的实质,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王全博;樊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行中期妊娠引产100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行中期妊娠引产100例,以观察两药配伍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身体健康、年龄16~45岁,停经16~28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无使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禁忌证.随机将符合引产条件的100例患者分两组:米非司酮配伍组50例,利凡诺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吉芳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压氧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治疗中的应用(附65例报告)

    我们回顾性分析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职工医院2003~2008年收治的12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高压氧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治疗中应用的效果.

    作者:王灵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腰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进展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指腰椎的骨与软组织因某些原因发生形态与组织结构方面的变化,导致神经根和(或)马尾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LSS的发病率将逐年增加,成为引起老年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单靠保守治疗难以彻底缓解症状,手术是治疗LSS的主要方法.笔者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胡永召;胡建山;李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06例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结肠镜诊断

    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因复杂.结肠镜检查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判断出血部位和病因.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0年来我院106例老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病例资料和结肠镜检查结果,以帮助认识其病因.

    作者:董黎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促进婴幼儿科学喂养的意义

    我们通过调查大冶市部分婴幼儿喂养现状,发现4个月龄纯母乳喂养率低、辅食添加的时间不合理、各类辅食构成比不合理、辅食添加频率不科学、辅食的制作方法和添加顺序不科学.针对喂养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对婴儿喂养者实施护理干预,并评价护理干预对促进婴幼儿科学喂养的意义.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654-2涂剂联合卤米松软膏治疗局限性白癜风42例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654-2(山莨菪碱)涂剂联合卤米松软膏治疗白癜风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我科门诊治疗了42例局限性白癜风患者.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10~49岁,平均23岁;病程3~12个月.白斑部位均在面、颈、手部.皮损1片者12例,2片者13例,3片者17例.皮损面积小0.5cm×0.5cm,大4.0cm×8.0cm.

    作者:蒋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长时间保留灌肠疗法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19例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病,为自限性疾病,但一般病程较长,中途患儿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酸中毒等.我们采用长时间保留灌肠疗法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径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氟西汀治疗32例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西汀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近期疗效.方法 按照罗马Ⅲ标准选择32例难治性腹泻型IBS患者,采用自身对照临床试验,给予氟西汀20mg/d,疗程12周,治疗过程中评定患者IBS主要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 治疗后患者消化道主要症状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指标呈逐周下降,按意图治疗(ITT)和方案分析(PP),治愈率分别为50.0%和51.6%,总有效率为分别96.8%和100.0%.结论 心理因素在IB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氟西汀可显著改善难治性IBS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及精神状态.

    作者:程正位;熊建光;刘启胜;王柳青;吴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诊疗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岁,主诉发热20余天确诊白血病10余天,于2009年4月22日收住我院.患者因发热38.5℃左右经他院相关检查提示血象异常,在湖北省人民医院骨髓穿刺后确诊为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作者:周胜利;徐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管钳在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手术之一.我科自2008年采用两把血管钳替代扁桃体抓钳及剥离器行扁桃体摘除术156例,效果较好.患者中男96例,女60例,年龄7~52岁,均符合慢性扁桃体炎诊断标准和手术适应证.所有患者术前均做常规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及胸片检查.手术时用镰状刀常规切开前后弓黏膜层,用血管钳钳住扁桃体一侧上极包膜,另一把血管钳沿切口小心分离切口组织,暴露扁桃体包膜,再用血管钳钳住干棉球或湿棉球沿包膜分离,血管钳捣开后弓,圈套器完整摘除扁桃体.术后患者出血2例(1.3%),纱球压迫后止血,余顺利无并发症.

    作者:丁海峰;岑瑞祥;刘维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抗生素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疗效比较

    牙根未发育完善的年轻恒牙因外伤、畸形或龋病等各种原因所致的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炎影响牙根的继续发育.为促使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牙根继续发育,保持牙颌系统的完整,临床上一直以来使用氢氧化钙糊剂作为诱导剂促进牙根继续发育.我们以复方抗生素为诱导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浓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6.6%(糖尿病控制良好的评价标准)为临界,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组,比较两组Hcy浓度的差异,并分析两组Hcy浓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Hcy值血糖控制良好组为(12.54±2.59)μmol/L,血糖控制不良组为(18.67±3.3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两者相关系数0.823,血糖控制良好组两者相关系数0.568,Hcy浓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监测血浆Hcy浓度,积极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莉萍;陈国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竹节参总皂苷抗炎机制的研究

    目的 观察竹节参的有效成分竹节参总皂苷(TSPJ)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抗炎机理.方法 采用小鼠巴豆油耳肿胀实验、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及小鼠角叉菜胶足肿胀实验观察TSPJ的抗炎作用,检测小鼠腹膜炎时血清MDA、SOD、GSH-PX值.结果 TSPJ(75、150、300mg·kg-1) 灌胃能显著抑制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冰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和角叉菜胶所致的小鼠足肿胀,可减少血中MDA的生成,恢复小鼠胸膜炎血清SOD、GSH-PX的活力.结论 TSPJ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部位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生成有关.

    作者:闵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检测

    耐药菌株较难用单一的药敏方法检测.我们现介绍一种简易快速地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法的药敏试验法.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来源100株大肠埃希菌、20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和10株催产克雷伯氏菌全部由本院门诊及病房各科送检标本分离所得.其中痰标本分离86株、尿标本分离24株、伤口分泌物分离20株.均经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仪器由合肥恒星公司提供.

    作者:董焕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24例临床观察

    我院对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辅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脂蛋白(α)水平与炎症的关系探讨

    我们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脂蛋白(α)[LP(α)]水平及其与炎症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探讨LP(α)在RA 患者心血管病发生中的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内科2006~2008年门诊及住院RA患者51例,均符合风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18例,女33例;年龄32~80岁,平均44.6岁;病程1~30年;活动性RA患者23例(ESR≥28mm/h,CRP≥10mg/L),非活动性RA患者28例.正常对照组为无RA、无心血管疾病的体检者50例,年龄、性别与RA组相匹配.早晨空腹采血,3000转/min离心5min分离血浆.

    作者:陈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