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君华;孙星;罗芸葆;陆友国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1岁,2005年9月22日入院,末次月经2004年12月14日,预产期2005年9月21日.曾于2004年9月20日因右侧间质部妊娠行间质部切除术.体格检查:T37.0℃、Bp110/63mmHg(1mmHg=0.1333kPa),心肺部未及异常,腹膨隆呈孕期腹型,无压痛及反跳痛.产检:腹围90cm,宫高29cm,胎方位头位未及胎心.肛查:宫口未开,胎膜未破,胎先露浮.
作者:王细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运动损伤一直困扰着运动员和教练员,运动损伤的发生给运动员的学习、训练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我们对100名13~17岁业余体校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找出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一些方法.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血栓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后遗症多,患者常产生恐惧、自悲心理.这种病态心理的长期刺激,可使患者病情由轻变重甚至发生脑出血以致死亡.因此,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变化,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防止病情恶化,争取早日康复的手段之一.
作者:文瑞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8例,经积极的冶疗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邹碧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急性胆管损伤是外科急症,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造成损伤部狭窄,出现反复胆道感染、胆道梗阻、黄疸及肝功能损害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而再次手术.我们2002~2005年手术处理11例急性胆管损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天送;吴续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整体化护理模式中护患关系区别于其他人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是以满足患者需要为前提,护患关系的共同基础是治疗疾病,促进健康.因此,转变观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顺利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莉;庞红;刘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和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全组36例患者,采用卡培他滨1250mg/(m2·d),连用14d;紫杉醇90mg/(m2·d)静滴,第1、8d;草酸铂100mg/(m2·d)静滴,第1、8d;21d为1周期,用药2~6个周期后进行评估.结果 全组34例可评价,获得CR 1例,PR 21例,SD 8例,PD 3例,有效率(CR+PR)为69.5%,中位TTP为9个月(2~1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2~38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多为Ⅰ~Ⅱ度毒性反应,Ⅲ~Ⅳ度毒性反应主要为口腔炎、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所有患者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和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国勇;胡娟;杨建国;丁岩冰;吴健;肖炜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们采用鼻腔及鼻窦正压冲洗配合中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16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平;刘小芳;陈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们对照115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下诊断与病理学结果,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徐晶;包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2001~2005年间行胃内窥镜检查患者8680例,发现内脏反转移位2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女,38岁,因上腹部隐痛、恶心6年,加重3周来我院行内窥镜检查.查前无内脏移位提示,采取常规左侧卧位,内镜到达贲门后,见胃底穹隆部于贲门右侧,粘膜增粗,呈条索状充血,经多次进镜失败.改为坐位后进镜成功,胃至十二指肠粘膜未见异常.胃镜诊断为:①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底部);②内脏反转移位.检查完毕再次了解患者病情,患者自诉是右位心,此前上消化道钡餐、腹部B超诊断为内脏全反胃.
作者:陈碧华;孙龙宜;卢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们对老年子宫萎缩致节育环嵌顿10例患者取环术前应用米非司酮,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玉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静脉补充维生素C(Vit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12例MHD患者在每次透析开始后静脉注射VitC 300mg,每周3次,连续4周,选用同年龄、性别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实验前和实验组4周后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HD患者MDA含量升高,SOD、GSH-Px含量降低(P<0.05);补充VitC 4周后,SOD、GSH-Px含量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DA含量有所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HD患者氧化应激明显,静脉补充VitC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氧化应激的水平.
作者:林凤平;鲁力;陈雄;陈勇;郑益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们随机抽查了我院内科2005年1~6月的内科出院病历874份,对其中使用了口服降血糖药的病历进行了药物利用的统计分析,旨在了解我院医生使用降血糖药的用药习惯、合理性及用药趋势.
作者:黄清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内脏器官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脂糖舒(0.5g/kg和1.0g/kg)灌胃,连续8周,并取健康大鼠作正常对照.采用病理学检验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心肌、肾脏和肝脏等器官的病理学变化,并计算出心肌、肾脏和肝脏的器官系数.结果 模型组心肌纤维水变性,结构松散,胞浆内见较多细小颗粒.肾小球毛细血管轻度增生,呈分叶状.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管腔内可见蛋白样渗出物.肝小叶结构不清,肝索、肝窦比例失调,肝细胞胞浆疏松化,部分区域肝细胞索解高,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灶性坏死.肝和肾的器官系数较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而经脂糖舒处理后,大剂量组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系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对心、肾和肝脏结构损伤的改善作用较其小剂量组明显.结论 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内脏结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舒思洁;赵红刚;甘亚平;舒慧;李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病毒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胆囊壁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9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的ALT值及60例健康体检者的ALT值进行检测,同时进行腹部B超检查,测定其胆囊壁厚度.结果 98例患者在ALT高峰期有76.23%出现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经治疗后ALT值恢复正常时,仅有2.04%患者胆囊壁增厚.ALT高峰期患者胆囊壁厚度与ALT恢复后患者及健康检查者胆囊壁厚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血清ALT水平与胆囊壁厚度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吴娟;熊建光;程正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们采用胰岛素和庆大霉素配入10%葡萄糖液中予以局部换药,治疗妇产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41例,其疗效满意.
作者:杨成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自2002年以来在门诊无痛人流手术中采用丙泊酚伍用不同麻醉镇痛药进行静脉麻醉,旨在探讨相对完善的麻醉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斌;梁是;陈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岁,2001年9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下睑处一圆形包块,迅速增大,质中,表面光滑,边界清晰,眼球活动受限,且推向上方,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左眼眶脂肪瘤.于9月28日在基础麻醉加局麻下行左眼眶肿瘤摘除术,术中见肿瘤包膜完整,质中,切开包膜后呈菜花样,未做病检,1周后肿块复发,生长迅速.转入湖北省人民医院眼科治疗,检查左眼下睑,肿胀明显,结膜水肿、充血,眼球推向上方,运动受限,压痛存在,肿块边界触诊光滑,边界清楚,质偏硬.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明显,CT表现为左眼眶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1.8~2.0mm.诊断:左眼眶肿块待查.于2001年10月24日上午行左眶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肌锥外,包膜完整,光滑,内容物为菜花样,质软.
作者:刘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7月对200例初产妇实施罗派卡因分娩镇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明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医院药学的不断发展,治疗药物监测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04年我院治疗药物监测室开展了地高辛、磺胺和庆大霉素的血药浓度监测.为积累经验,现对我院开展情况作监测分析.
作者:夏松柏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