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梅
目的探索组织工程化尿道黏膜类似组织体外培养条件.方法取雄性大耳白兔幼兔的膀胱壁组织,分别用Ⅱ型胶原酶和Dispase Ⅱ处理后,胰蛋白酶消化获得单细胞悬液,接种后用含有或不含有表皮生长因子的培养液培养并传代,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生长增殖的不同情况,并对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用Ⅱ型胶原酶处理的标本在有表皮生长因子存在的情况下,细胞生长良好,混杂少量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可传10代以上,成活30天以上.结论Ⅱ型胶原酶处理的幼兔膀胱黏膜上皮细胞纯度较高,可在体外培养一定时间并保持增殖能力,表皮生长因子是必要条件.
作者:张洁;李东;李健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由肉毒杆菌产生的肉毒毒素是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剂,其作用原理是使肌肉纤维失去运动神经的支配,导致肌肉麻痹和萎缩.自2002年肉毒毒素被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可以用于面部除皱后,肉毒毒素因其使用简便,效果显著,安全可靠而被广为接受.
作者:夏炜;刘自芳;刘丹;潘宝华;郭树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肩胛皮瓣修复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设计以旋肩胛动脉及其皮支为供血系统的肩胛皮瓣,采用岛状皮瓣、吻合的游离皮瓣及借助知名动脉吻合携带的皮瓣修复头面、腋胸部及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10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患者局部外形及功能均比较满意.结论肩胛皮瓣的供瓣区较大,血供稳定充足,具有多种形式皮瓣移植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供瓣区.
作者:张静琦;刘宁;曹建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开发面部轮廓修复的快速测量、美学分析及诊断的数字化平台.方法对依据东方经典美学标准,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 SP4+OCX进行编程.结果成功建立了快速诊断平台,该平台的测量分析结果与手工测量结果没有明显差异;测量速度比手工测量快34~37倍.结论面部轮廓可以用精确数字进行量化描述;可以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实现对面部轮廓进行快速测量并自动进行美学分析和综合评价.
作者:齐向东;秦建增;钟世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1998年至2004年7月,我科共收治小腿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性溃疡44例,全部采用溃疡周围经皮错位环扎术,溃疡切除加自体皮移植的方法治疗,创面全部愈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颉黄峰;陈骅;方高峰;赵轶君;季正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皮瓣移植作为一种修残补缺的手段,在创面修复中应用广泛,多用于皮片移植难以修复的创面,例如:骨关节、肌腱、重要脏器、大血管和神经干裸露,且无法利用周围皮肤直接拉拢缝合的创面;遭受磨压部位或局部营养不良创面;颊、鼻等处洞穿性缺损等.
作者:邢新;杨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1997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们收治5例大面积瘢痕性秃发患者,采用扩张后旋转、推进皮瓣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东;卢振铎;孟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NF)又称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如局限在某一部位称为神经纤维瘤),是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常累及神经、肌肉、骨骼、内脏、皮肤的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疾病,发病率为0.00029%~0.00033%.15%~19.87%的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其他恶性肿瘤[1,2].
作者:章建林;江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法国伊凡露皮肤填充材料用于除皱、填充凹陷性瘢痕及面部塑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伊凡露注射于需填充的部位并适当塑形,运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满意率的差异、受术者年龄别满意率差异.结果共120例受术者,术后随访18个月,总满意率为95.8%.两组各60例,术后满意率分别为96.7%和95%, 两组间满意率差异及各组满意率与总满意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受术者年龄别满意率差异亦无显著意义.结论伊凡露皮肤填充材料用于注射填充面部皱纹和凹陷性瘢痕,操作简便,美容效果好,受术者满意率高.
作者:孙瑛;陈振宇;孙玉萍;王雁梨;匡瑞霞;张维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波长Q开关激光治疗太田痣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中、后太田痣真皮黑素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对300例太田痣浅在型、深在型及弥漫型患者,采用1064 nm(A组)和755 nm(B组)两种波长治疗,并对其中9例太田痣患者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不同波长激光治疗不同类型太田痣6次后治愈率为:浅在型,A组100%,B组98%;深在型,A组84%,B组36%;弥漫型,A组70%,B组16%.电镜下太田痣真皮黑素细胞内含有体积较大圆形或椭圆形Ⅲ、Ⅳ期黑素小体,激光照射中可见黑素小体崩解,呈细颗粒状.色素消退后真皮黑素细胞内仍可见少量Ⅱ期黑素小体.结论不同波长Q开关激光治疗太田痣安全、有效,同一波长激光对不同类型太田痣的疗效不同.因此,根据不同病变类型选择不同波长的激光治疗太田痣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杨军;郑孝勤;李红;李景南;杨洪艳;丁淑芬;尹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睑袋整形术是头面部美容整形外科手术中较常见的手术之一.笔者自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对380例受术者行睑袋整形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许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我们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10例,均获得良好的疗效,现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任学伟;徐权;任学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深低温冻储在同种异体气管移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近交系Lewis大鼠自体气管移植(L-L组),及F344和Lewis行未冻储(F-L组)、冻储(CF-L组)同种异体气管移植,分别在术后2、7、30天观察各组移植段光镜下免疫排斥反应变化.结果①CF-L组在移植术后各时间点与F-L组相比较,炎细胞浸润程度及上皮下组织增殖相比显著降低(P<0.05).②CF-L组PBMC内γ-IFN表达量在术后2、7、30天均明显低于F-L组(P<0.01).③F-L组在移植术后2、7、30天,凋亡细胞计数均较L-L组和CF-L组高(P>0.05).结论深低温冻储可能通过调节同种异体气管移植术后Th型细胞因子的变化和移植物细胞凋亡,从而抑制了免疫排斥反应.
作者:高静;周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七总甙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和细胞周期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并应用三七总甙进行干预,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观察TGF-β1的表达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三七总甙能够显著抑制细胞TGF-β1的表达,并使细胞停滞于S期, 而G0-G1期、G2-M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三七总甙改变细胞周期和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可能成为防治增生性瘢痕的药物.
作者:姚恒;李世荣;刘剑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骨组织缺损是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植骨术已成为仅次于输血术的组织移植技术.但目前主要应用的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及人工替代品移植技术难以满足临床上各种骨缺损修复的需要.
作者:邱涛;王飏;刘晓燕;李万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联合靶控输注在整形外科局麻手术中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在皮肤切开前,静脉输注咪唑安定0.05 mg/kg,瑞芬太尼1 μg/kg,术中同时开始泵入瑞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药物.瑞芬太尼2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咪唑安定20 mg稀释至50 ml,根据BIS,MAP,HR调整药物输注速度,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观察麻醉前,皮肤切开前,手术30,60,120 min,停药时、停药后10 min时的MAP、HR、BIS、HRV、SpO2、ECG及镇静程度.结果与基础值相比,皮肤切开前MAP降低(P<0.05),麻醉中各时段HR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中各时段BIS均降低(P<0.01);皮肤切开前,HRV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中镇静、镇痛充分,镇静评分主要维持在3~5级.结论瑞芬太尼、咪唑安定联合TCI在整形外科局麻手术中的镇痛、镇静效果佳,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金玄玉;张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上睑皮肤松垂是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的现象,重者影响视觉功能,且加深眼角皱纹.为矫正上睑皮肤松垂及减轻鱼尾纹,自1997年开始,我们采取平卧位与坐位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去皮量,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illard唇裂修复术式改良的优点.方法应用改进的Millard唇裂修复方法:健侧干燥红唇的不足通过患侧干燥红唇的三角瓣来补充;形成L瓣修复鼻孔坎的外侧;应用多角延长瓣延长唇高.结果 31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双侧唇高相等,唇弓形态自然,效果满意.结论该术式弥补了传统的Millard唇裂修复术后出现唇高不足的缺陷,避免了干燥唇红与湿润红唇的交错,使鼻唇畸形的修整更趋近于外形美观的要求.
作者:张艳萍;梁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优选修复足跟部组织缺损的供区皮瓣,使修复后的创面在功能和形态上得到更好的恢复.方法采用8.0 cm×4.0cm的圆形足底带神经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6例患者,随访长时间6年,术后效果满意.结论用足内侧带神经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在形态及功能上接近于原有组织,感觉得到恢复,不易形成溃疡,效果良好.
作者:文小泉;金铸;余江;高景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应用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处理急性皮肤软组织创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体表皮肤软组织急性创伤进行严格清创,根据创面情况选择适当的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进行处理.不伴组织缺损的普通裂伤应用整形外科精细缝合法关闭伤口,伴有组织器官缺损的创面应用组织移植方法进行修复,包括皮片、皮瓣移植等常用的整形外科技术.结果本组共治疗2000例患者,1988例伤口Ⅰ期愈合,随访6个月至1年,无明显瘢痕增生,无功能障碍,不需要Ⅱ期修复,美容效果良好.结论应用整形外科基本原则和技术处理各种急性皮肤软组织创伤,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小雷;滕利;季滢;冯国平;吴国平;丁波;任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