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8例毛母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魏敏

关键词:毛母质瘤, 临床, 钙化上皮瘤, 细胞分化, 特殊表现, 分析报告, 易误诊, 资料, 肿瘤, 症状, 收集
摘要: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是来源于毛母质细胞分化的一种常见的毛源性肿瘤,临床上由于无特殊表现及症状,常易误诊.本文收集我院68例毛母质瘤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的病理形态与浸润深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的病理形态学指标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自1985年以来所做255例胃癌手术根治标本,经肉眼检查后取样,常规切片,HE染色,部分病例加做VG及银染,光镜观察.分别观测其肿块大小、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和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分析浸润深度与其他几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经秩和检验分析,证实癌的浸润深度与肿块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2.0cm者和>8.0cm者分别与其它几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0.01);癌的浸润深度与肉眼观类型及组织学类型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浅表型和局限溃疡型分别与浸润溃疡型、结节型、弥漫浸润型比较,它们之间差异显著(P<0.01);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与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等其它类型比较,它们的浸润深度不尽一致,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浸润深度与癌的分化程度关系密切,分化差者,浸润得较深;随着肿块的增大,浸润深度有增加的趋势,但当肿块达到一定的大小时,浸润深度不再有差别.

    作者:程水良;赵红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

    我院眼科于1998-2001年,采取睫状体平坦部切口放液或玻璃体抽吸联合巩膜瓣下咬切、相应周边虹膜切除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2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莉;柯国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雌性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ER与ChAT的共存

    目的探讨雌性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ER与ChAT共存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双重标记技术,用鼠抗ER血清和羊抗ChAT血清分别孵育切片,葡萄糖氧化酶-硫酸镍胺或DAB/AP-red试剂盒呈色,前者的反应产物呈黑兰色或棕黄色,后者的反应产物呈鲜红色.结果在ER/ChAT双重免疫组织化学反应下可见两种细胞:①ER/ChAT双标细胞:胞核为ER-IR阳性,反应产物棕黄色,胞浆为ChAT-IR阳性,反应产物鲜红色;②ChAT单标细胞:胞浆为ChAT-IR阳性,反应产物鲜红色,胞核未见着色;在ER和ChAT双重染色的切片上没有发现ER的单标细胞;ER-IR阳性神经元约占ChAT-IR神经元总数的27%.结论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ER-IR阳性神经元均为胆碱能神经元.

    作者:陈小武;祝善乐;范玉华;赵小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54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常见的新生儿危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新生儿窒息仍是新生儿五大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与孕期保健、分娩时产科质量及新生儿处理的质量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对154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找出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陈晓姣;田会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96例临床分析

    我院从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行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9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96例,其中子宫肌瘤58例,子宫腺肌病26例,功血12例.同时随机选择传统式子宫全切术58例,其中子宫肌瘤30例,子宫腺肌病20例,功血8例,两组在年龄、病种方面相似.

    作者:张爱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伴有心衰的快速房颤48例临床分析

    快速房颤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急诊心律失常之一.自2000年起我院对伴有心衰的快速房颤,在常规使用扩管、利尿、洋地黄类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美托洛尔,达到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天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循证医学与临床医疗

    随着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临床医学正面临着从传统的生物医学向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循证医学强调医疗行为的制定应将个人的临床经验与现有的可信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完善结合,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化,对医疗实践起指导作用.循证医学模式与临床医生的决策息息相关,对临床医生的医疗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程芳洲;余细球;唐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68例毛母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是来源于毛母质细胞分化的一种常见的毛源性肿瘤,临床上由于无特殊表现及症状,常易误诊.本文收集我院68例毛母质瘤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魏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咸宁市医保运行效果分析

    咸宁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实施以来,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两阶段运行模式各不相同,运行效果也不同.本文对咸宁市医保不同模式运行效果进行分析,期望能为促进咸宁市医保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陈子敏;叶启凡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特急性颅内血肿的围手术期护理

    特急性颅内血肿,一般是指伤后意识迅速恶化或有中间清醒期,并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其特点是:病情急剧,病程发展迅速,常与原发性颅脑损伤并存,如不及时抢救,往往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因而,采取及时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的环节.我科从1999年至2002年,共收治特急性颅内血肿并术后证实62例,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钱玖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TGF-β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含量检测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体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及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对48例2型糖尿病肾病(G1组)患者尿液、血液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HA体外刺激培养上清液(CPBMCs)中TGF-β1含量进行检测,并与46例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G2组)及48例健康人(G3组)比较.结果 G1组尿液和血浆中的TGF-β1含量明显升高,其尿液中含量(450.29±99.75fg*L-1)与G2组(74.72±18.57fg*L-1)和G3组(59.90±9.55fg·L-1)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01.血浆中含量(387.45±82.06fg·L-1)与G2组(58.91±11.03fg·L-1)和G3组(47.25±6.22fg*L-1)比较,分别为P<0.05和P<0.01.G2组与G3组之间比较,尿液及血浆中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G1组患者CPBMCs中的TGF-β1含量与G2组、G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尿液和血浆中TGF-β1含量检测可能作为判断DN病情活动的一项有意义指标.

    作者:李伟民;徐魁;余亚娟;贺冶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转染MKP1质粒72h后,收集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利用P42/P44磷酸化抗MAPK抗体通过免疫印迹法测定MAPK活性,用流试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素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MKP1质粒后,MAPK活性明显下降,VSMC阻滞于G0-G1期,同时抑制了细胞周期素D、E的表达,P27蛋白表达却明显增加.结论MKP1抑制VSMC增殖可能是通过降低MAPK活性,抑制细胞周期素表达和增加P27蛋白表达途径实现的.

    作者:贾光宏;马业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18例体会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病情变化大,死亡率及致残率高.1999-2002年,我院采用为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18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慢性捆绑应激对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I-B4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在应激中的作用.方法把大鼠分为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应激组大鼠每天捆绑6h,持续21d,然后用Y迷宫测试两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两组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I-B4的表达.结果应激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P<0.05),其海马小胶质细胞I-B4免疫阳性产物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慢性捆绑致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可能与海马小胶质细胞I-B4表达增加有关.

    作者:廖敏;陈世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粘附分子CD44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肿瘤和肿瘤转移仍然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近研究发现,粘附分子CD44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

    作者:卫琴;谭锦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药品调剂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医院药学工作,有着技术专业性、社会经济性、管理法规性,在医院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着医院的发展,体现着医院的整体水平.医院药学工作包括药品管理、药品调配、制剂生产、药品质量控制、临床药学等,其中药品调配,是医院药学的根本任务、不可或缺的主题工作,是药学监护的具体举措,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和病人用药水平.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对药品调剂工作进行一下探讨.

    作者:余祥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鲁南欣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单硝酸异山梨酯(商品名:鲁南欣康,为山东鲁南制药厂生产)属于长效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作用与硝酸甘油相似,但其通过扩张外周血管,增加静脉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而减少心肌氧耗量的作用较缓释硝酸甘油、缓释硝酸异山梨酯为优,同时还可促进心肌血流重新分布而改善缺血区血液供应.本文旨在观察鲁南欣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并与硝酸甘油作对比.

    作者:镇海涛;贾光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号避孕药与探亲53号滴丸联用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80例临床观察

    我院于2001年6月-2002年6月,应用1号避孕药、探亲53号滴丸及维生素B6口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简称功血)8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丹参酮对阿尔茨海默病样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目的探讨丹参酮(Tan)对阿尔茨海默病(AD)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凝聚态β-淀粉样肽(Aβ1-40)在大鼠双侧海马齿状回背侧细胞带微量注射以建立拟人类AD样动物模型,灌胃给予AD样大鼠Tan (100,50 mg/kg),采用明暗箱被动回避法、穿梭法检测Tan对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治疗作用.结果海马内注射Aβ1-40 (20 μg ) 14 d 后,经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障碍,而给予Tan 100、50 mg/kg可以不同程度的延长大鼠进洞潜伏期(P<0.01, P<0.05),50 mg/kg 剂量组能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大鼠主动回避次数(P<0.05),减少逃避失败次数(P<0.05).结论 Tan对Aβ1-40诱导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具有显著改善作用,Tan剂量在50 mg/kg时效果好.

    作者:刘彤云;李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26例误诊分析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tourette,TS)是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多发于儿童时期,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冲动及行为异常为特点,常无特异病症,易被诊误.笔者总结了我科于1998年8月-2003年8月误诊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2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夏汉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