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水良;赵红刚
目的探讨胃癌的病理形态学指标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自1985年以来所做255例胃癌手术根治标本,经肉眼检查后取样,常规切片,HE染色,部分病例加做VG及银染,光镜观察.分别观测其肿块大小、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和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分析浸润深度与其他几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经秩和检验分析,证实癌的浸润深度与肿块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2.0cm者和>8.0cm者分别与其它几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0.01);癌的浸润深度与肉眼观类型及组织学类型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浅表型和局限溃疡型分别与浸润溃疡型、结节型、弥漫浸润型比较,它们之间差异显著(P<0.01);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与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等其它类型比较,它们的浸润深度不尽一致,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浸润深度与癌的分化程度关系密切,分化差者,浸润得较深;随着肿块的增大,浸润深度有增加的趋势,但当肿块达到一定的大小时,浸润深度不再有差别.
作者:程水良;赵红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们自1998-2002年采用上颌窦根治加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及上颌窦内翻性乳状瘤2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胡卫东;费文彬;刘维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从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行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9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96例,其中子宫肌瘤58例,子宫腺肌病26例,功血12例.同时随机选择传统式子宫全切术58例,其中子宫肌瘤30例,子宫腺肌病20例,功血8例,两组在年龄、病种方面相似.
作者:张爱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我们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国产医用胶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眼科于1998-2001年,采取睫状体平坦部切口放液或玻璃体抽吸联合巩膜瓣下咬切、相应周边虹膜切除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2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莉;柯国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到目前为止,肿瘤和肿瘤转移仍然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近研究发现,粘附分子CD44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
作者:卫琴;谭锦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十二指肠损伤临床少见,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我院自1990-2001年共收治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10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喜松;李朝安;李仕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于2001-2002年应用B超监视,对卵巢巧克力囊肿进行穿刺抽液并注入乙醇疗法5例,均治愈,特报道如下.
作者:何赋荣;王翠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心力衰竭是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心功能受损的一种病理状态,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综合征.20世纪80年代前,血流动力学异常一直被认为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机制.然而,异常血流动力学的纠正尽管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但仍不能改善心力衰竭病程及长期预后.80年代后,随着分子生物化学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对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机制深入研究,认识到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实质是心室重构和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激活.本文就国内外文献报道,对这一机制加以综述.
作者:杨光敏;唐国华;曹林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雌性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ER与ChAT共存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双重标记技术,用鼠抗ER血清和羊抗ChAT血清分别孵育切片,葡萄糖氧化酶-硫酸镍胺或DAB/AP-red试剂盒呈色,前者的反应产物呈黑兰色或棕黄色,后者的反应产物呈鲜红色.结果在ER/ChAT双重免疫组织化学反应下可见两种细胞:①ER/ChAT双标细胞:胞核为ER-IR阳性,反应产物棕黄色,胞浆为ChAT-IR阳性,反应产物鲜红色;②ChAT单标细胞:胞浆为ChAT-IR阳性,反应产物鲜红色,胞核未见着色;在ER和ChAT双重染色的切片上没有发现ER的单标细胞;ER-IR阳性神经元约占ChAT-IR神经元总数的27%.结论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ER-IR阳性神经元均为胆碱能神经元.
作者:陈小武;祝善乐;范玉华;赵小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在应激中的作用.方法把大鼠分为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应激组大鼠每天捆绑6h,持续21d,然后用Y迷宫测试两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两组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I-B4的表达.结果应激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P<0.05),其海马小胶质细胞I-B4免疫阳性产物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慢性捆绑致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可能与海马小胶质细胞I-B4表达增加有关.
作者:廖敏;陈世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脂质胞壁酸(LTA)诱导的延迟预适应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后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腹腔注射LTA(1mg/kg)后24h,观察其对离体心脏停搏4h后和心脏停灌30min后再灌注30min及60min时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及冠脉流量(CF)的影响.结果LTA预适应能显著改善再灌注后心功能,而同时给予LTA和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G-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能取消预适应对心功能的改善效应.结论LTA预适应能显著改善心脏I/R所致的心功能障碍,而内源性NO在介导LTA预适应中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
作者:马世玉;吴基良;向继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于2001年6月-2002年6月,应用1号避孕药、探亲53号滴丸及维生素B6口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简称功血)8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的、综合性的.室内空气消毒对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室内空气消毒的方法日趋增多,效果不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室内空气消毒方法的实际杀菌效果,我们于2003年9月至11月在实验室对常用的四种空气消毒方法进行了现场消毒试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应惠芳;梁莹;王志刚;王小圆;邓毛子;孙剑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是来源于毛母质细胞分化的一种常见的毛源性肿瘤,临床上由于无特殊表现及症状,常易误诊.本文收集我院68例毛母质瘤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魏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tourette,TS)是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多发于儿童时期,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冲动及行为异常为特点,常无特异病症,易被诊误.笔者总结了我科于1998年8月-2003年8月误诊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2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夏汉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临床操作和重要的给药方法之一,特别是在紧急抢救病人中的地位更为突出.为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给抢救赢得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现将几种难穿刺静脉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谈惠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辣椒素(CAP)对大鼠面部皮肤CGRP、NOS免疫反应性神经纤维(IRF)的影响,探讨CAP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镇痛机理.方法把CAP配成30mM浓溶液备用,按用量分成四组(A组20μl、B组30μl、C组50μl和D组100μl),分别皮下注射处理大鼠三叉神经眶下支,24h取材,切片,免疫组化染色,镜检,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经方差分析,除CGRP平均光密度的对照组和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它各组之间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用药量的增加其差异也更大.结论 CAP对大鼠面部皮肤CGRP、NOS免疫反应性神经有明显的影响,CGRP、NOS参与口面部的痛与镇痛.
作者:丁继固;关春保;茹立强;殷光甫;曹福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试(PPD)对吸毒肺结核病人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设立吸毒组(G1)和非吸毒组(G2),两组均为临床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给予PPD皮肤试验.结果 G1 PPD皮试阳性率较G2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PPD皮试强阳性率亦较G2为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吸毒的肺结核可疑患者尽管其PPD试验阴性,仍应常规行胸片及痰涂片检测,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徐旭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常见的新生儿危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新生儿窒息仍是新生儿五大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与孕期保健、分娩时产科质量及新生儿处理的质量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对154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找出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陈晓姣;田会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