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红;蔡以中;丁建文;余建华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用CGMS监测32例患者血糖,每人监测72 h,其间医生每6 h输入患者手指血糖1次,医生指导患者输入大事件,患者记载降糖药物、饮食量及饮食结构、运动、不适等情况.每1~2天下载1次系统软件数据,做出血糖曲线及分析图.分析患者血糖特点及正常血糖、低血糖、高血糖比例,依下载信息调整用药、饮食量及饮食结构、运动,以利患者后期血糖控制.结果①初24 h血糖控制理想比例达75.9%,经过调整后第3个24 h上升至92.1%.②低血糖平均值上升,高血糖平均值下降.③初24 h发现低血糖总发生率为3.4%,其中有症状者17例次,无症状者12例次,苏木杰现象发生9例次,经过调整后低血糖总发生率为1.1%.④黎明现象发生8例次.⑤经过调整后,空腹及三餐后血糖明显改善.⑥影响血糖的因素依次为:药物、饮食量、运动、饮食结构.结论 CGMS可全面、客观地反映各时间的血糖水平;可良好评价药物、饮食、运动的影响,有利血糖控制;发现低血糖及发生原因并指导治疗;有利于患者动态了解自身血糖影响因素,增强治疗依从性.
作者:黄淑玉;管晓峰;赵涛;邹毅;黄凤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方法 78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IgG、IgA、IgM检测结果与40例健康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胃癌、肠癌、肺癌的IgG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胃癌患者的IgA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癌患者的IgG、IgA、IgM值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恶性肿瘤的IgG、IgA、IgM值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肠癌、肺癌及肝癌等疾病对其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存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耿新;张美莲;陈传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硬膜外给药用于剖宫产手术对麻醉和术后镇痛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病人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均在 L2~3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麻醉药为1.6%利多卡因和0.2%丁卡因混合液13~ 15 ml,以控制麻醉平面上界至T8为限.Ⅰ、Ⅱ组首次剂量中按 0.3 mg / kg加用氯胺酮,Ⅲ、Ⅳ组不加.手术结束后,除Ⅰ组外,Ⅱ、Ⅲ、Ⅳ组采用PCEA镇痛,镇痛液中Ⅱ、Ⅳ组含吗啡20 μg / ml,Ⅲ组含吗啡30 μg/ml .观察术中病人对牵拉子宫的反应;监测麻醉前、手术切皮至手术结束、术后24 h各时间点的血浆皮质醇及血糖值,以及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的变化.记录术后24 h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血浆皮质醇和血糖值在手术开始后随手术的进展而逐步升高,于切开子宫取胎儿时达峰值,但Ⅰ、Ⅱ组较Ⅲ、Ⅳ组上升幅度小(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Ⅰ、Ⅱ组与Ⅲ、Ⅳ组比较,MAP下降幅度小,心率上升幅度也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期血浆皮质醇和血糖值变化Ⅱ组较Ⅰ、Ⅲ、Ⅳ组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加用小剂量氯胺酮能有效地抑制手术牵拉导致的应激反应,提高围术期麻醉质量及术后镇痛的效果.
作者:吴昱;丰新民;毕好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相关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方法测定209例中、老年患者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抗体,同时测量身高、体重,了解与某些病症的患病相关性.结果老年患者组中的高胰岛素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中年期患者(P<0.05);高胰岛素血症组MS检出率明显高于胰岛素浓度正常组(P<0.01);肥胖组MS患病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P<0.01).结论老年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期患者,MS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孙立敏;薛存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日趋增高,西方国家约20%的人群存在MS的多种危险因素,在60~90岁老年人群中高达50%.我国关于MS流行状况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不多,1999 ~ 2004年对北京、上海、广州一些社区、工厂进行了调查,其结果为:20岁以上人群具有MS多项危险因素者占11.3%~16.1%,年龄>60岁的人群中约占30% ~35%.患病率的升高与体重超常有密切的关系.MS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遗传异常、肥胖、缺乏运动、拮抗激素的作用、药物等许多因素均可导致胰岛素抵抗,而肥胖尤其是中心型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始动原因.
作者:金之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组)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检测胰岛β细胞功能,并随访观察早期胰岛素治疗对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胰岛素组较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P<0.05),随访1~4年,胰岛素组仅通过饮食控制或小剂量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就可获得长时间良好的血糖控制,而对照组大部分需要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或联合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并可获得长时间良好的血糖控制,延缓糖尿病病程的进展.
作者:曾娇娥;万靖;瞿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65 例T2DM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32例)和单纯糖尿病组(33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结论 CRP增高与T2DM大血管病变间存在着明显相关性.
作者:游小华;赵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2年6月~2004年7月收治的9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入院24 h内进行血电解质测定,对血清钠低于130 mmol/L的患儿予以补钠治疗.结果病毒性脑炎合并低钠血症患儿经补钠治疗后,部分患儿嗜睡、抽搐、皮肤花斑纹、尿少等症状迅速缓解.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应及时监测血钠,对合并低钠血症的患儿应予及时纠正,以免低钠血症加重患儿脑水肿,减轻患儿的脑损害,从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张芙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脑蛋白水解物(奥迪金)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奥迪金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奥迪金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迪金治疗.结果奥迪金组有效率为90.6%,后遗症发生率13.3%,而对照组有效率为71.9%,后遗症发生率3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意识恢复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快(P<0.01).结论奥迪金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纯;郭建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CD62P、CD63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有微血管病变者42例,无微血管病变者34例)及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活化血小板标志物CD62P、CD63的表达.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CD62P、CD63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有微血管病变组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活化血小板表达明显增高,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与活化血小板的高表达有密切关联.
作者:孙明谨;李雪锋;胡清;朱大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例1男,14岁,因胸部枪弹伤4h入院.查体:脉搏128次/min,血压84/50 mmHg,颈静脉怒张,心前区有一弹伤入口,未见出口.X线摄片示心影范围内有一金属异物,心包腔内大量积液.术中见心包腔内大量积血,心包腔内未见弹片;右室前壁有一伤口,检查右室、右房内未见弹片,室间隔也未见伤口.
作者:董军;李延;王晓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患者分为两组,Ⅰ组38例,Ⅱ组40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及磺脲类和/或双胍类降血糖治疗, Ⅰ组另加盐酸吡格列酮,疗程6个月.结果在血糖控制满意的情况下, Ⅰ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高密度脂蛋白(HD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Ⅱ组治疗前后TC、TG、HDL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
作者:李志强;张美春;刘亚力;徐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寻求提高消化性溃疡疗效的方法.方法十二指肠溃疡(Du)370例,随机分为Du联合(微波加药物)组200例和Du对照(单纯药物)组170例;胃溃疡(Gu)150例随机分为Gu联合组80例和Gu对照组70例.在胃镜下微波治疗后,观察溃疡愈合、疼痛缓解和复发情况,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两个联合组的溃疡愈合率、疼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下微波结合药物治疗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
作者:王建刚;陶萍;龙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手术后出现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2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2例中,10例接受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死亡5例,存活7例.结论心脏外科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起病隐匿,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高洪锋;姚尚龙;袁世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测定在慢性舒张性心衰和无症状性心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35例症状性舒张性心衰和31例无症状性心衰患者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并另选31例非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结果症状性患者的血浆B-型钠尿肽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 (P<0.05),无症状性心衰患者的血浆B-型钠尿肽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B-型钠尿肽是舒张性心衰敏感而特异的生化指标,临床表现结合心脏超声及B-型钠尿肽可以较准确地诊断舒张性心衰.
作者:卜殷中;张大维;刘奇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妇科下腹部横切口手术中不缝合皮下脂肪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下腹部横切口手术中不缝合皮下脂肪的243例与缝合皮下脂肪的445例进行比较.结果不缝合皮下脂肪的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的发生率较缝合皮下脂肪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切口裂开及皮下血肿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妇科下腹部横切口手术中不缝合皮下脂肪的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的发生率低,建议不必常规缝合皮下脂肪.
作者:熊宙芳;董卫红;王泽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组织脂肪变性,其发病与长期饮酒、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药物等因素有关,因年龄、代谢、营养状态等不同,其病因也不同.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肝病之一.本文通过对69例脂肪肝的资料分析,探讨其患病相关因素.
作者:苏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40例新诊断T2DM患者与80例查体非糖尿病者空腹血清脂联素浓度,同时测定血糖、血脂、血压,分析各指标与血清脂联素的相关性.结果①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②T2DM患者MS患病率显著增高.③随着MS组分的增多,脂联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④DM组中血清脂联素与MS、男性、体重指数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脂联素浓度与MS密切相关,低脂联素血症是MS的又一特征,在其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初明峰;郭立新;潘琦;李铭;刘小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图像及彩色血流显示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美国ATL HDI超九彩色多普勒电脑超声仪,探头频率为7.5MHz,直接接触.对120例乳腺肿块进行分析,并与病理对照.结果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8.5%(23/26),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4.7%(89/94).与乳腺良性肿块相比,恶性肿瘤的血流显示率为87.5%(21/24),平均大流速34.12cm/s,阻力指数(RI):0.73±0.08;良性肿块血流显示率为25.8%(25/97),平均大流速20.51 cm/s,RI:0.64±0.07.结论病变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类型和后方回声特征,结合彩色血流显示情况,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兆仙;董应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的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三组阑尾炎病儿(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3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8例)和疑似病儿(72例)血CRP和WBC水平进行比较.结果①三组急性阑尾炎病儿与疑似病儿相比较,血CRP和WBC水平均较疑似病儿明显升高(P<0.01);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相比较,血CRP和WBC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麦氏点压痛及WBC升高的基础上,结合血CRP的测定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孙青海;方翠琴;李其元;焦次来;王宇翔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