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丽;麦秀连;严越秀;乔萍;李南洋;区肇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处理剖宫产疤痕憩室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60例有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疤痕憩室患者,阴式手术组采用经阴道子宫疤痕憩室切除+子宫修补术,宫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腹镜下子宫疤痕憩室切除+子宫修补术,并比较两种术式术后月经的改变及疤痕憩室修复状况.结果:对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持续时间及憩室是否消失情况进行比较,在手术后6个月及12个月,阴式手术组患者的月经量的改变及子宫疤痕憩室的愈合显著高于宫腔镜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憩室修补术是CSD的有效、安全术式,适用于有症状、欲改善生活质量的患者,阴式手术疗效优于宫腹腔镜手术.
作者:林涛;潘琼慧;吴雪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品管圈对提升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水平的效果.方法:2014月4月~2015年10月,品管圈活动小组共同完成急诊救护患者87例,纳入观察组,同期按照急诊科常规优质护理服务路径,救护患者8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护理操作、健康宣教、安全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升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状,对综合保健方案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院自2013年1月~2016年3月所就诊的75例门诊更年期妇女,按照分段随机化法将更年期妇女分为常规指导组和综合保健组.常规指导组给予常规身体检查和指导,综合保健组增加心理保健、药物保健、生活保健等综合保健方案.评价指标:(1)护理工作满意率;(2)干预前后情绪状态(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3)围绝经期功血、骨质疏松、失眠等的发生率.结果:(1)综合保健组更年期妇女护理工作满意率比常规指导组高,比较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综合保健组干预后情绪状态(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显著与常规指导组相比更好,比较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综合保健组围绝经期功血、骨质疏松、失眠等的发生率显著与常规指导组比更低,比较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妇女给予心理保健、药物保健、生活保健等综合保健方案,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减少围绝经期功血、骨质疏松、失眠等的发生,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陆艳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并探讨手术的佳时机.方法:将选取的7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均分3组,Ⅰ组25例膝前正中入路+双钢板内固定,Ⅱ组25例膝前外侧入路+单钢板内固定,Ⅲ组25例膝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对比不同手术时机下并发症情况,以及不同手术方式下疗效情况.结果:手术时机选择6d≤X<8d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其他时机,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与内固定成功率方面,Ⅲ组>Ⅰ组>Ⅱ组;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Ⅲ组<Ⅰ组<Ⅱ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6~8d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佳时机,术后患者并发症少;手术方式应以联合入路为主,根据病情灵活选择内固定手段.
作者:严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微创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对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接受微创手术的的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的护理效果与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微创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桂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肠旋转不良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某院收治的肠旋转不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应激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血液、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应激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肠旋转不良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保证安全有效,让患者较快恢复,充分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恩就;龚志军;卿笃桔;刘虹;黎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期间某院手术的疝气患儿98例,按照手术时间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均等分为两组,参照组(n=49)以及实验组(n=49),前一组给予传统手术,后一组给予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显著低于参照组18.37%(9/49)(P<0.05).结论:给予疝气患儿此种手术,具有减少切口感染、阴囊肿胀等并发症的优点,值得疝气治疗中推荐.
作者:曾妃发;王永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复杂性肾结石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得复杂性肾结石疾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微创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复杂性肾结石疾病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微创手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复杂性肾结石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巧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实施产前护理方案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人,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产前综合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对两组妊娠性高血压综合征的有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同时,护理后试验组的满意度(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6.67%),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实施产前护理方案效果显著,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加大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春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留置胃管术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40例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上胃管前使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10~20ml用注射器推入咽喉部,5min咽下,同时在胃管上均匀的涂抹奥布卡因凝;对照组为常规使用医用液体石蜡油涂抹于胃管上操作.结果:实验组在给患者插管过程中无痛率达到了97.1%,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达100%,鼻咽喉部的刺激症状不明显达到94.3%,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应用于留置胃管术的患者可以明显减少插管后咽喉疼痛、恶心呕吐不适症状显著少于对照组,这样兼具麻醉及润滑作用,在插管的过程中无咽喉反射,避免恶心、呕吐等反应且进一步提高留置胃管术的成功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高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来自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80例.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药物三联组和药物四联组,药物三联组给予三联疗法,药物四联组给予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治疗总有效率;溃疡愈合、腹部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用药前和用药4周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药物四联组相较于药物三联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溃疡愈合、腹部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更短,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高,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邓忠耀;古丹丹;邓文轩;傅延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性梗阻性肾衰出现抗生素脑病病例临床表现、特点及有效治疗护理过程,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发生在某院的9例急性梗阻性肾衰出现抗生素脑病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共性、个性及主要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肾小球滤过率显著升高(P<0.05),且恢复为正常范围,同时收缩压与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急性梗阻性肾衰抗生素脑病临床相比慢性肾衰尿毒症抗生素脑病更加少见,易误诊漏诊,早期发现立即停药立即血液透析及精心护理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预后一般较好.
作者:徐深秋;邵长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用于小儿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法,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经过治疗与观察、记录,对比两组不同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高热、咳嗽等症状治疗所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改良取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院治疗的43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下应用传统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腹腔镜下应用改良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异位妊娠再发率实验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改良取胚方法治疗异位妊娠患者,较改良前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显著减少再次异位妊娠的几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燕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某院收治的糖尿病肾损伤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尿微量蛋白水平(主要包括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以及转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并针对性统计分析微量白蛋白水平,综合评价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阳性检出率均较对照组高,对照组所有微量蛋白阳性检出例数基本为0,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22.6±9.4),对照组为(9.3±3.1),统计学分析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临床诊断,其敏感性较高,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诊断的可靠指标.
作者:曾繁昌;曾繁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比例及其影响.方法:按治疗方式择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来某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0例(观察组)和腹膜透析的患者5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高压率、心脏指数与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动脉高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脏指数与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更容易合并肺动脉高压,其平均肺动脉收缩压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得到重视.
作者:胡菂菂;欧阳楚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白内障手术切口对患者眼表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71例(82眼)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白内障手术切口部位,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上方组(角膜上方切口组)与颞侧组(角膜颞侧切口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眼科检查结果.结果:(1)从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染色分级、泪河高度上看,两组在术前、术后7d末、术后30d末3个时间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就泪膜破裂时间、眼压、视力指标而言,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7d末、术后30d末3个时间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而言,选取角膜颞侧切口与角膜上方切口,都不会对患者眼表产生太大影响.
作者:黄雄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对比分析微波消融结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巨块型肝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经某院诊断并治疗的巨块型肝癌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8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微波消融结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巨块型肝癌,对照组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巨块型肝癌,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变化以及随访3年后患者生存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69.1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2.86%),治疗组3年随访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波消融结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巨块型肝癌,临床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书立;黄万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护理过程中选择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2016年6月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抑郁以及日常生活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抑郁状态评分、自评抑郁量表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基本相似,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方面均改善明显,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期护理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保证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山西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心理健康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来自山西省各城乡共512名55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测查.结果:山西省老年人在躯体化、抑郁和偏执三个因子其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70岁以上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得分显著低于70岁以下老年人;不同性别老年人在社会支持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老年人其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老年人.结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受年龄及收入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许学华;麻丽丽;李菲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