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梅毒备孕患者的疗效分析

罗新霁;秦倩

关键词:匹多莫德, 梅毒, 备孕,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梅毒备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阳性梅毒备孕患者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卞星青霉素及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单纯卞星青霉素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学变化.结果:3个月治疗后,TRUST滴度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6、9、12、18个月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随访24个月,治疗组转阴率84.2%高于对照组56.2%(P<0.05).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隐性梅毒备孕患者能加快血清TRUST滴度下降,可提升患者的TRUST滴度转阴率.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方法: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干预组(n=89).对照组予以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包括术前宣教、术后功能锻炼等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发生率、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满意度,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住院时间缩短,DVT发生率降低,Harris评分、DVT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

    作者:段艳丽;严前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家庭产房服务模式在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运用家庭化产房服务模式在初产妇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50例在某院家庭化产房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50例初产妇采用传统的分娩服务模式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于分娩前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产后6 周末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评. 结果:对照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差异较为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化产房服务模式的应用,能改善产妇产后抑郁情绪,显著降低了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母婴生存质量.

    作者:郑杏珊;欧阳知明;胡文娟;梁妮;叶永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地西他滨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地西他滨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某院接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地西他滨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具有疗效好的优点,值得广泛采用.

    作者:陈艳红;叶永斌;许晓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宫腔镜电切术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在月经期以及经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祁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底节区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侧裂入路手术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6年1月行侧裂入路手术的54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治疗组)与同期行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的50例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方面,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肿清除>90%比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0.37%、7.40%、70.37%,与对照组的50.00%、30.00%、42.00%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颞叶皮质入路手术,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近期预后等良好特点.

    作者:王欧洋;郑伟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在某院收治的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B、C 3组,分别给予100mg、200mg、300mg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3组疗效.结果:B、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B、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选用200mg/d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总体疗效更佳.

    作者:梁永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措施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措施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2月间某院接治的13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DS评分为(35.16±20.74)分、SAS评分为(33.16±16.28)分,WHOQQL-100评分为(89.86±13.15)分,护理满意度为92.6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淑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HMGBl结合白细胞介素-1β及脂多糖对RA患者FLS增殖、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目的:HMGBl结合白细胞介素-1β及脂多糖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炎症因子分泌影响.方法:将120例RA患者分作A、B、C3组,每组各40例,A组用小剂量HMGBl结合白细胞介素-1β及脂多糖联合检查,B组为中等剂量,C组为大剂量,对比3组检测结果.结果:3组FLS呈增值现象,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L-6、IL-8、MMp-3均增加,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GBl结合白细胞介素-1β及脂多糖,会促使RA患者FLS增殖、炎症因子分泌.

    作者:何知广;刘美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白内障超声摘除联合植入不同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植入不同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功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60例白内障并角膜散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植入球面人工晶状体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则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的基础上植入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后囊破裂、短暂性高眼压及角膜内皮水肿),特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及散光情况.结果:手术中和手术后并发症(后囊破裂、短暂性高眼压和角膜内皮水肿)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的视力、视觉质量(对比敏感度)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角膜散光小于对照组.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植入球面型人工晶体或散光型人工晶体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但联合散光型人工晶体则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散光,因此,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冯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胃痛胶囊质量研究

    目的:研究胃痛胶囊的质量.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川芎、当归和赤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牡荆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特征斑点明显清晰、专属性强.牡荆苷在0.0576~0.2880 μg(r=0.9998)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3%(RSD=2.1%,n=6).结论:所建标准适用于胃痛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辛振杰;李依信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六味地黄丸干预阿霉素小鼠肾病对p38MAPK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干预阿霉素小鼠肾病对p38MAPK及NF-κB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防治阿霉素肾病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27只,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5mg·kg-1造模,实验分正常组7只、模型组10只、六味地黄丸组10只,六味地黄丸组给予六味地黄丸,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持续灌胃28d.生化检测方法观察小鼠24h尿总蛋白(UTP)含量以及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光镜电镜观测肾组织形态变化;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yde dismutase, SOD)活性、丙二醛(Methane Dicarboxylic Aldehyde,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观察小鼠肾组织p38MAPK及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小鼠肾系数、24h尿总蛋白UTP、血TP、ALB升高;BUN、CHOL、TG均有显著降低(P<0.05);光镜和电镜显示肾脏病理改变改善;肾组织SOD活性明显增强,MDA含量明显下降;p-p38MAPK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38MAPK表达没有变化(P<0.05). 结论:六味地黄丸防治阿霉素小鼠肾病的作用,可能与其可能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降低p-p38MAPK以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作者:张瑞义;舒适;李志杰;徐中菊;陆海英;林敏;张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对尿道下裂的治疗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某院接受救治的尿道下裂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患者均给予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57例)患者则给予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同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率(98.2%)与对照组患者(80.7%)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5%)与对照组患者(22.8%)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防风通圣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从某院2013年6月~2015年11月儿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中抽取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使用防风通圣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两组均予相同的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6.36%和 82.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防风通圣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晓华;黄肇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某院选取7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的方式,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进行基础治疗.结果:使用血压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对于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张汉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醒脑静注射液用于6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析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其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来某院治疗脑梗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前提上加入醒脑静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较好,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用于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邓福珠;张立;唐丽容;朱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院外认知行为干预对强化妊娠糖尿病规范管理的作用

    目的:探讨院外认知行为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某院妊娠糖尿病孕妇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实行规范的管理,研究组除了实行规范管理之外,注重联合院外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血糖情况、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结果:两组干预后的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提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糖4项指标、妊娠结局以及围生结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外认知行为的干预可全面降低母婴并发症,进而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作者:李永红;梁银珠;林锦妹;邱淑琴;林子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梅毒备孕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梅毒备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阳性梅毒备孕患者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卞星青霉素及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单纯卞星青霉素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学变化.结果:3个月治疗后,TRUST滴度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6、9、12、18个月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随访24个月,治疗组转阴率84.2%高于对照组56.2%(P<0.05).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隐性梅毒备孕患者能加快血清TRUST滴度下降,可提升患者的TRUST滴度转阴率.

    作者:罗新霁;秦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产科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与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研究并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6月1日~8月31日,某院产科共有800例产妇分娩,按照产妇是否实施无痛分娩,将产妇分为对照组(500例,传统分娩)、观察组(300例,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会阴切开率、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其剖宫产率、会阴切开率、产后出血量明显更低(P<0.05),且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升高(P<0.05).结论:在产科分娩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可有效促进分娩的完成,促进阴道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张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伊立替康及顺铂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究伊立替康及顺铂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80例宫颈癌平均分组研究,参照组予以顺铂常规化疗,观察组予以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数据.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高于参照组,治疗后肿瘤直径及QOL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与参照组相当,P>0.05.结论:伊立替康及顺铂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佳,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赵阿敏;刘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泌尿系二维、三维成像的有关影像学表现和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泌尿系统二维成像和三维成像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某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全部患者均实施静脉肾盂造影成像检查和多层螺旋CT泌尿系二维、三维成像检查,观察比较患者在两种检查方法之下的结果差异.结果:多层螺旋CT泌尿系二维、三维检查的成像效果显著优于静脉肾盂造影成像的显影效果,组间数据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泌尿系二维、三维检查与静脉肾盂造影成像检查相比,具备更好水平的显影率,能够实现对患者泌尿系统生理结构的可靠显示,在结石疾病和泌尿系统肿瘤疾病的诊断过程具备显著的应用价值,应当引起广泛关注.

    作者:万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