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沙美特罗吸入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吴素文

关键词:沙美特罗吸入剂, 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支气管哮喘
摘要:目的::了解小儿支气管哮喘接受沙美特罗吸入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某院2011~2014年收治接受沙美特罗吸入剂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同期收治应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0%,相对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76.0%,对照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改善程度对比对照组患儿有显著优越性,对照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其不良反应情况相对于对照组患儿有明显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在儿童中属于常见疾病,对患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而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沙美特罗吸入剂治疗可收到满意临床治疗效果,对患儿肺功能改善程度更具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加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西咪替丁与复方丹参联合对患有过敏性紫癜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某院就诊的86例患有过敏性紫癜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疗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西咪替丁与复方丹参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过敏性紫癜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过敏性紫癜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西咪替丁与复方丹参联合对患有过敏性紫癜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谭启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Ⅰ期内痔出血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由槐花、地榆、当归、黄芩、荆芥、防风组成)口服治疗1期内痔出血的疗效。方法:120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以自拟中药汤剂口服并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照组予槐角丸并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1期内痔出血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芳;尚锦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性冠脉综合症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本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50例,分别统计入住重症监护室后7d 死亡者(死亡组)和生存者(生存组),给予两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动态监测,记录监测结果,探讨乳酸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入 ICU 后第1d、2d、3d、5d、7d 生存组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3.53±2.32)mmol/L、(3.79±1.5)mmol/L、(3.96±1.75)mmol/L、(4.16±1.21)mmol/L、(4.56±2.11)mmol/L,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是判断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作者:努尔巴哈提;妮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诊绿色通道手术对创伤休克病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诊绿色通道手术对创伤休克病人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48例创伤休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诊科室检查以及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准备时间、各科室有关人员的准备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为100.00%(24/24),对照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为83.33%(20/24),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手术方式对于治疗创伤休克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急救准备时间和各科室人员的准备时间,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廖玉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血清检测方法用于梅毒检验临床价值对比研究

    目的::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2012年6月~2014年1月到某院皮肤科就诊的75例梅毒患者,作为梅毒组,以同期就诊的50例非梅毒患者为对照组,分别用三种梅毒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种血清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TRUST 法与 ELISA 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RUST 法与 TPPA 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LISA 法与 TPPA 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RUST 的灵敏度为78.8%,ELISA 为97.3%, TPPA 为100.0%。结论:ELISA 法可用于筛查标本;TRUST 法可用于疾病治疗的观察;TPPA 法可用于确诊试验,有些情况必要下可多种方法联用。

    作者:张宝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药学分析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心血管疾病患者(均为心肌梗死病例)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应用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心肌梗死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获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各级医院应用。

    作者:罗瑞兰;叶瑞绿;龙娜;冯文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讨福松联合番泻叶对于癌症患者重度便秘的临床观察与效果

    目的::探讨福松联合番泻叶治疗癌症患者重度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重度便秘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 组)40例,给予福松10g,2次/d,番泻叶3~5g,1次/d,首次排便后停用番泻叶;对照组又分为 B 组和 C 组,B 组38例,给予福松10g,2次/d,C 组42例,给予番泻叶3~5g,1次/d,连续治疗2周,当大便次数>3次/日或水样便时均减量服用或停用。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3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2.0d,4d,3.5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80.56%,55%,显效率分别为78.95%,52.78%,10%,A 组和 B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C 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1),B 组和 C 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1)。3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肠鸣、腹泻、腹痛,药物经过减量后不良反应均可得到缓解。结论:福松联合番泻叶是治疗癌症患者重度便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不孕症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2例不孕症患者,根据患者病症,分为原发组与继发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诊疗,并且观察与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原发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继发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5.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不孕症的诊断明确、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成为了诊疗不孕症的主要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珍;杨桂春;唐玲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计算机实验室使用还原卡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还原卡在计算机实验室中已经被广泛应用。还原卡所具有的各项实用功能可以使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针对使用还原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几种常见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由此大大提高的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质量。

    作者:郭峘;胡昌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数理医药学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山莨菪碱注射液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弥漫性食管痉挛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注射液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弥漫性食管痉挛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某院自2010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诊的128例弥漫性食管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4例)和对照组(n=64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山莨菪碱注射液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以治疗总有效率、痉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来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痉挛缓解时间(2.07±0.74)h 明显短于对照组(5.38±1.26)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明显低于对照组(15.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山莨菪碱注射液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弥漫性食管痉挛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痉挛缓解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芳;张林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病人安全管理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病人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收治的2300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对其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对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不安全事件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应用后均优于应用前(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率,对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英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90例阑尾炎手术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目的::研究实施阑尾炎治疗术之后,引起病人创口感染的根源及防控感染的方式。方法:从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在某医院接受阑尾炎治疗手术的病人中任意抽出90例病人的档案,从中研究引起手术创口感染的多种根源。结果:通过对病例手术期间的档案记录进行研究证实,麦氏切口因素和感染情况的关联系数为3.098,病人的体质和感染发生的关联系数是2.984,手术耗时和发生感染的关联系数为2.841,手术期间有多种因素和感染情况存在关联,关联系数接近(P >0.05)。结论:由于实施阑尾炎治疗术之后,多种根源会对创口造成综合性影响并引发感染情况,所以医师必须对引发感染的多种根源实施调查,并针对关键原因进行感染防控。

    作者:陈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是因脑部血供异常,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坏死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梗死是临床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CVD)之一,约占 CVD 的70%,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且其致残率也居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首位,临床死亡率仅次于心肌梗死,脑梗死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治疗直接影响着病人的预后转归,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急性脑梗死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热点,美国卒中研究所公布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近年来有了突破性进展。大量临床研究开始探索更多的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本文就急性脑梗死近年来的主要治疗方法、药物及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张秋月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应用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无明显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妇科盆腔炎采用抗生素结合臭氧妇科治疗仪的效果初评

    目的::分析和评价在妇科盆腔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抗生素结合臭氧妇科治疗仪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妇科盆腔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进行口服抗生素或者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臭氧妇科治疗仪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妇科盆腔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生素结合臭氧妇科治疗仪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小梅;刘小平;丘清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恒温箱暴露法联合外涂炉甘石洗剂在新生儿脓疱疮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恒温箱暴露法联合外涂炉甘石洗剂治疗在新生儿脓疱疮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方法:抽取某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脓疱疮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取炉甘石洗剂外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恒温箱暴露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皮肤受损个数与直径变化情况以及皮疹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皮肤受损个数与直径分别为(2.03±0.81)个、(0.09±0.01)cm,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入院治疗时间为(4.86±0.68)d,较对照组(7.84±0.72)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恒温箱暴露法联合外涂炉甘石洗剂治疗新生儿脓疱疮,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缩短住院时间,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适于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凤云;赵敏君;李光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UC)伴抑郁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UC)伴抑郁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某院接受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伴抑郁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平均每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前后的抑郁情况。结果:试验组 SDS 评分(39.21±9.65)分、对照组 SDS 评分(40.32±11.21)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 SDS 评分(26.54±8.29)分;试验组护理后的 SDS 评分(23.32±6.9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 SDS 评分(36.65±10.13)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溃疡性结肠炎(UC)伴抑郁中,可以有效减轻抑郁,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谢育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某院妇产科在2013年1月1日~2014年9月31日这段期间内收治的366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为1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记录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知识掌握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以此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7.02±1.87)d 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2476.63±847.84)元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率86.34%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良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知识掌握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且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术后的健康恢复具有保障,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喻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迟缓性瘫痪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迟缓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4年3月某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迟缓性瘫痪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常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运动治疗以及蜡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高压氧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效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00%,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 Barthel 指数评分无统计学意义(t=0.361,P >0.05),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t =12.078,P <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迟缓性瘫痪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永生;严健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