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颖;Andrew W Tweel;胡光元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对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所起的积极作用。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骨折病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微信平台辅助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微信平台辅助传统健康教育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姚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 CT 能谱成像技术在胰腺癌生物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胰腺癌患者,运用能谱扫描模式(GSI)进行增强扫描,运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3.5 mL/s 注射流率给予患者肘正中静脉注射80ml 的320 mgI/mL 碘克沙醇或350 mgI/mL 碘海醇,注射后25、60s 对患者进行门脉期和动脉期扫描。生物治疗前后运用相同的扫描方法及模式对患者进行扫描,然后对生物治疗前后患者的碘含量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物治疗前患者的碘含量为(3.05±0.42)g/L,生物治疗后患者的碘含量为(1.89±0.33)g/L,治疗前后的差值为(1.17±0.27)g/L。生物治疗后患者的碘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结论:CT 能谱成像技术能够通过对肿瘤内碘含量变化的测量对胰腺癌生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从而将一定的参考依据提供给临床对肿瘤治疗效果的判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汤陌生;曾碧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儿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200例儿科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健康教育、心里护理、生活护理质量、家长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研究结果证实,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护理,有助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作者:孙书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近两年某院收治的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分别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及 MRI 诊断,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定位率,并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特点及优势。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率与 MRI 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定位率亦与 MRI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可作为准确的参考。
作者:江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索犬子宫移植的可行性及方法,旨在为未来的临床子宫移植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方法:选18条健康雌犬进行实验。结果:(1)犬子宫移植过程中完全阻断血运1h 以内不会发生子宫不可逆性坏死;(2)3例24h 内死亡,5例超过24h 死亡。结论:了解了失败原因,基本掌握了犬子宫移植的整体过程,对犬子宫移植的方法及技巧有了初步的认识,熟悉了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相应处理方法。
作者:回迎春;张为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其临床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48例进行内固定手术的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予以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记录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好,其生命体征变化幅度较之对照组患者更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舒适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某院8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照组43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适症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方法,结合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巫晓华;陈碧仪;龚忠霞;黄丽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还原卡在计算机实验室中已经被广泛应用。还原卡所具有的各项实用功能可以使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针对使用还原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几种常见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由此大大提高的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质量。
作者:郭峘;胡昌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在临床上的观察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某院32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上的观察和护理,总结观察方法及护理经验。结果:通过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病人全部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
作者:肖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阴道分泌物涂片分析,了解妇女阴道分泌物的病原菌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4800例阴道分泌物进行滴虫,霉菌,细菌性阴道病(BV)及清洁度检查。结果:4800例阴道分泌物涂片分析检出病原体阳性1795例,阳性率37.4%,其中霉菌性阴道炎606例,阳性率为12.6%,滴虫性阴道炎185例,阳性率为3.9%,BV1004例,阳性率为20.9%。进一步统计分析,将清洁度Ⅲ度以上,滴虫,霉菌,BV 定为有意义的阳性,20~30岁阳性感染率为65%,>30~40岁阳性感染率为62%,>40~50岁阳性感染率为75%,>50~60岁阳性感染率为90%(统计数据中有多例混合感染的患者)。结论:妇女阴道炎发病率比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应做好定期检查,普及健康卫生知识,降低发病率,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李功军;邹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迟缓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4年3月某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迟缓性瘫痪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常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运动治疗以及蜡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高压氧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效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00%,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 Barthel 指数评分无统计学意义(t=0.361,P >0.05),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t =12.078,P <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迟缓性瘫痪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永生;严健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急性胃穿孔的治疗方法,对比胃大部切除与单纯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使用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使用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所用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5.83%,远高于对照组77.08%,P <0.05;且在术后并发症上仅为8.33%,与对照组的6.25%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对于急性胃穿孔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胡江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妊娠后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对象共100例,均为某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后不孕患者,入院后都进行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术后妊娠38例(38.0%)。其中流产3例(3.0%);正常宫内妊娠30例(30.0%),29例足月分娩,1例早产;异位妊娠5例(5.0%)。轻度粘连患者术后正常妊娠率明显高于中度和重度粘连患者(P <0.05),而中度粘连患者术后正常妊娠率又明显高于重度粘连患者(P <0.05),输卵管粘连越轻,术后妊娠率越高。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粘连与堵塞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受孕率。
作者:蔡敏;郭蓉;贺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6例卵巢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技术进行疾病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26例)与良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与超声造影图像。结果:26例恶性肿瘤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96.2%,30例良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3%。结论: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卢先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结合调查统计资料认真分析并探讨出脑瘤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随机选取522例脑瘤患者进行全面排查并统计分析,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护理,进行记录。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心理护理,522例患者都能以轻松的心态去面临手术。结论:针对手术前患者心理压力问题应当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尽大的努力消除患者术前所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从而让患者积极地配合手术,来获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闫凡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患儿(HFMD)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在某院治疗的重症 HFMD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皮肤及口腔护理、消毒隔离、症状护理等;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在住院时间、康复情况、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2.85±0.85)、肢体抖动(4.56±0.91)、头痛伴呕吐(3.53±0.46)等临床症状的康复时间及发生继发感染的概率(10%)均好于对照组患儿(3.66±0.79、5.43±0.94、4.2±0.43、20%),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减少重症 HFMD 患儿的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及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永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持续性腹膜透析(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某院肾病科住院并进行 PD 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2年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透析依从性、腹膜炎发生率、再住院率、恢复劳动能力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透析依从性、恢复劳动能力及患者满意度,有效降低腹膜炎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小儿支气管哮喘接受沙美特罗吸入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某院2011~2014年收治接受沙美特罗吸入剂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同期收治应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0%,相对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76.0%,对照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改善程度对比对照组患儿有显著优越性,对照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其不良反应情况相对于对照组患儿有明显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在儿童中属于常见疾病,对患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而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沙美特罗吸入剂治疗可收到满意临床治疗效果,对患儿肺功能改善程度更具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素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对策,以此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方法:选取某院检验科各项指标正常的血液样本100份进行免疫检验,将这些血样都分为两份,一份作为实验样本(实验组),另一份为参照样本(对照组),运用散射免疫比浊法进行检验,以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和补体(C3、C4)为观察指标,并将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免疫球蛋白与补体的平均指数差异显著,实验组的平均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严格控制免疫检验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欧阳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