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观察

江英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近两年某院收治的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分别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及 MRI 诊断,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定位率,并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特点及优势。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率与 MRI 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定位率亦与 MRI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可作为准确的参考。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实性结节的初步分析

    目的::对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患有甲状腺实性结节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某院就诊的患有甲状腺实性结节疾病的患者72例,首先在常规超声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定义为对照组;然后再次超声造影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定义为研究组。所有患者的病情术后均通过病理学检查定性。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性质诊断与病理学符合率,并分析抽样患者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研究组患者超声诊断与病理学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甲状腺实性结节主要超声造影表现为无增强、不均匀低增强、均匀等增强、均匀高增强等4种形式。结论: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患有甲状腺实性结节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长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某院妇产科在2013年1月1日~2014年9月31日这段期间内收治的366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为1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记录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知识掌握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以此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7.02±1.87)d 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2476.63±847.84)元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率86.34%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良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知识掌握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且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术后的健康恢复具有保障,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喻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改善重症手足口患儿预后中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患儿(HFMD)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在某院治疗的重症 HFMD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皮肤及口腔护理、消毒隔离、症状护理等;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在住院时间、康复情况、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2.85±0.85)、肢体抖动(4.56±0.91)、头痛伴呕吐(3.53±0.46)等临床症状的康复时间及发生继发感染的概率(10%)均好于对照组患儿(3.66±0.79、5.43±0.94、4.2±0.43、20%),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减少重症 HFMD 患儿的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及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永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计算机实验室使用还原卡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还原卡在计算机实验室中已经被广泛应用。还原卡所具有的各项实用功能可以使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针对使用还原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几种常见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由此大大提高的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质量。

    作者:郭峘;胡昌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肺结核咯血病人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舒适护理研究分析

    目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舒适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某院8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照组43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适症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方法,结合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巫晓华;陈碧仪;龚忠霞;黄丽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中效果比较。方法:对某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8例诊断明确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2.3±6.5)ml 显著低于对照组(54.3±5.8)ml,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对照组(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庆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输卵管妊娠后不孕患者采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妊娠后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对象共100例,均为某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后不孕患者,入院后都进行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术后妊娠38例(38.0%)。其中流产3例(3.0%);正常宫内妊娠30例(30.0%),29例足月分娩,1例早产;异位妊娠5例(5.0%)。轻度粘连患者术后正常妊娠率明显高于中度和重度粘连患者(P <0.05),而中度粘连患者术后正常妊娠率又明显高于重度粘连患者(P <0.05),输卵管粘连越轻,术后妊娠率越高。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粘连与堵塞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受孕率。

    作者:蔡敏;郭蓉;贺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大肠杆菌菌株四环素耐药基因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细菌不断增多,耐药范围扩大,程度加强,不断出现多重耐药菌株。研究表明,细菌在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下,获取外源性的耐药基因是常用、有效的抵抗抗生素的方式。因此,调查耐药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流行以及耐药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细菌耐药机理和耐药性相关基因已经发展到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PCR 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直观、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好等优点,能实现多重反应,自动化程度高,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目前这一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致病菌、动物感染和食品微生物的检测上。

    作者:孙泽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某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埃索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胃部烧灼感、上腹疼痛、嗳气、腹胀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综合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相比,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胃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展现状研究

    原发性肝癌作为我国癌症的高发病是国家需要重点投入研究的病种。选取了 SooPAT 的专利网为数据源,从专利数据的整体情况、法律状态、申请国省情况、重点专利技术、申请人和专利企业专利权人地区分五个方面对原发性肝癌中国专利数据进行分析。从总体趋势看,原发性肝癌专利申请量目前处在增长阶段;从法律状态看,“有权”为58件,“审中”有46件,“无权”有112件;从专利量的地区分布来看,上海、北京等地的申请量较高,而美国是在华申请专利多的国家;从重点专利技术看,AK61(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是原发性肝癌研发的热点技术领域;从企业专利密度看,各个地区数值均不高,四川第一,上海第二。

    作者:许吉;方肇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陈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其血压情况和生活质量有何改变,并分析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社区在2013年5月~2014年4月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老年患者220例,在本社区医护人员的参与下对220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然后进行随访,观察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前后老年患者血压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有何不同。结果:与护理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显著降低,日常行为健康率和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保持血压的平稳,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健康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应该在社区大力推广,广泛应用。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性冠脉综合症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本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50例,分别统计入住重症监护室后7d 死亡者(死亡组)和生存者(生存组),给予两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动态监测,记录监测结果,探讨乳酸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入 ICU 后第1d、2d、3d、5d、7d 生存组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3.53±2.32)mmol/L、(3.79±1.5)mmol/L、(3.96±1.75)mmol/L、(4.16±1.21)mmol/L、(4.56±2.11)mmol/L,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是判断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作者:努尔巴哈提;妮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儿童哮喘的心理辅导结合中药治疗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中药治疗在儿童哮喘中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符合标准的儿童哮喘病例共220例,共分为单纯西药组、心理辅导结合西药组、单纯中药组、心理辅导结合中药组4组,4组人数各55例。在规范治疗之后,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4组病例的疗效、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行为进行问答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疗效上,单纯中药组较单纯西药组好,心理辅导结合中药组较单纯中药组好,心理辅导结合西药组较单纯西药组好,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行为方面,单纯西药组、单纯中药组的患儿明显不喜欢学校和学习,好朋友明显较少,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喜欢与陌生人交往,而心理辅导结合西药组、心理辅导结合中药组的患儿心理状态评分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型哮喘,疗效确切。结合心理辅导的哮喘儿童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较未给予心理干预的哮喘患儿强。

    作者:刘珈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中医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共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n =52)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n=55)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健康教育干预护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达98.18%(54/5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43/52),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区珮嘉;廖颖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接收的50例老年肾衰竭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存活率68.0%相比于对照组存活率16.0%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52.0%,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存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被确诊为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2例,试验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药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配合特殊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护理后,试验组 FBG(7.26±1.59)mmol/L,HbAlc(7.16±1.03)%,P2hBG (13.49±3.25)mmol/L 的水平与对照组 FBG(10.43±3.21)mmol/L,HbAlc(9.67±1.48)%,P2hBG(9.68±2.31)mmol/L 相比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对社区护理干预的满意度(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1.43%),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维珍;梁美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在常规对应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用药,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药,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临床主症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疗效确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患者肺功能得到良好改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亚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近两年某院收治的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分别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及 MRI 诊断,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定位率,并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特点及优势。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率与 MRI 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定位率亦与 MRI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可作为准确的参考。

    作者:江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试论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6例卵巢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技术进行疾病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26例)与良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与超声造影图像。结果:26例恶性肿瘤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96.2%,30例良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3%。结论: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卢先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