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复异位妊娠27例临床分析

王春茶

关键词:重复异位妊娠, 诊断和治疗方法, 再次异位妊娠, 相关因素, 临床资料, 保守性, 手术, 患者
摘要:重复异位妊娠是指首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或保守性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者.为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27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肩难产的预防及处理

    肩难产(shoulder dystocia)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虽然不高,但由于较难预测,往往猝然发生导致措手不及.处理不当会导致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锁骨及上肢骨折、胸锁乳突肌撕裂、颅内出血、死产等严重后果.

    作者:陈惠池;肖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细胞凋亡因子在早破胎膜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8、9在自发性胎膜早破中的作用.方法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于2004年3月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例自发性胎膜早破、8例阴道分娩、8例择期剖宫产产妇胎膜中Caspase-3、8、9的表达及定位.观察胎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胎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1)Caspase3、9在胎膜早破组、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中的表达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5);Caspase8 在3组表达均很低.(2)Caspase-3、9主要表达于羊膜上皮细胞、绒毛膜滋养层细胞胞浆,少数表达于网状细胞和纤维细胞胞浆.(3)光镜下胎膜早破组胎膜组织形态学改变明显,电镜下可见凋亡细胞.结论 Caspase-3、9在胎膜早破组表达明显增高,可能在加速胎膜细胞凋亡的同时减少了细胞基质的产生,终加速胎膜的破裂.

    作者:王红琳;周春;张元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宫颈癌术前动脉化疗的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及临床结局

    目的观察宫颈癌术前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的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及临床结局,探讨二次治疗时机的选择. 方法 1999年6月至2004年12月,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例菜花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介入治疗),化疗药物卡铂(CBP)300mg/m2、博来霉素(BLM)45mg,应用药物总量的2/3进行灌注、1/3药物溶于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直径1~3mm)中进行栓塞;术后全部病例按以下时间:1、9、24、48h,7、16d及行根治术时观察癌灶的肉眼变化并取材进行癌组织病理学的动态观察.结果 (1)介入治疗后肉眼观察癌灶在早期呈紫黑色,中期呈灰白色烂肉状,晚期部分病例病灶完全消失,未消失的癌灶质地变硬.(2)介入治疗后1h在电镜下即可见癌细胞早期缺氧表现.(3)介入治疗后9h在光镜下可见癌细胞出现结构松散,24h癌细胞出现核固缩,48h见明显坏死,16~21d残存的癌细胞出现形态异常.(4) 介入治疗后16~21d对Ⅱa期2例(2/2)、Ⅱb 期13例(13/13)、Ⅲa期2例(2/2),Ⅲb 期1例(1/2)共18例患者成功实施宫颈癌根治术.结论宫颈癌组织介入治疗后出现明显的变性坏死,残存的癌细胞被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二次治疗的合适时机为介入后14~21d;介入治疗可明显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

    作者:刘萍;陈春林;曾北蓝;马奔;张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软产道异常致梗阻性难产及处理

    软产道由子宫体、子宫下段、宫颈、盆底软组织、阴道、外阴构成.生殖器官的病变可导致难产,盆腹腔的包块可以引起产道的梗阻而发生难产,其发生率均较低.软产道异常多在产前诊断,部分孕产妇临产后方才发现,也有极少数直至分娩时才得以确诊.因此,易造成不良后果[1].生殖器官病变可由先天性发育畸形和后天疾病所引起;盆腹腔内病变包括卵巢、肠道、膀胱等器官的肿瘤.

    作者:王谢桐;李继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癌PTEN PCNA和C-erbB-2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原癌基因(C-erbB-2)在正常子宫内膜(NE)、非典型增生内膜(AHE)及癌性组织(CE)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于2003年9月至2005年3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35例NE,38例AHE和65例CE中PTEN、PCNA和C-erbB-2的蛋白表达.结果在NE、AHE和CE中PTEN表达缺失为0、28.9%和55.4%;PCNA表达阳性率为8.6%、47.4%和78.5%;C-erbB-2阳性率为14.3%、23.7%和40.0%.PTEN的缺失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PCNA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和淋巴转移相关;C-erbB-2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和淋巴转移相关.结论 PTEN、PCNA和C-erbB-2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伊铁忠;糜若然;朱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双胎妊娠致梗阻性难产的预防

    双胎妊娠时孕妇并发症较多,围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高,其中10%~30%的双胎妊娠可能经阴道分娩[1],而梗阻性难产是双胎妊娠阴道分娩时必须考虑的困难,阴道分娩时及时识别难产并进行正确处理,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漆洪波;李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头位分娩评分预防梗阻性难产的临床价值

    头位分娩占分娩总数的95%.头位难产占总分娩数的12.56%,超过难产总发生(18.33%)的2/3以上[1].如不能早诊断、及时处理可致梗阻性难产,造成母儿严重并发症.

    作者:曹玉莲;饶惠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在异位妊娠手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腹腔镜因其损伤小、恢复快、无明显瘢痕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我院近4年来,应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74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香珍;郭家彬;汪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重复异位妊娠27例临床分析

    重复异位妊娠是指首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或保守性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者.为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27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骨产道异常与梗阻性难产

    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在分娩三大因素中占重要地位,特别是骨产道的大小与形态能否适应胎儿是决定分娩顺利与否的关键.骨盆某个径线或某几个径线过短,骨盆形状异常,下肢、髋关节、脊柱病变影响骨盆发育,骨盆骨折或肿瘤以及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骨盆病变,均可致使骨产道异常.

    作者:乔福元;刘玉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提高阴道分娩质量降低难产发生率

    梗阻性难产处理不当所造成的母婴伤害已成为产科纠纷中的主要问题.高剖宫产率使产科医生忽略了对阴道分娩质量的关注,年轻医生失去了处理阴道分娩经验的积累机会,降低了阴道分娩处理的能力.剖宫产率也因此继续跃升,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提高妇产科医生、助产士对阴道分娩的处理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黄醒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胎头位置异常与梗阻性难产

    胎头位置异常是引起难产的首要原因.根据1985年国内19个协作单位33182例分娩资料统计,头位难产占分娩总数的23.98%,又占难产总数的81.63%,另据我院头位难产资料统计,胎头位置异常占85%[1].以胎头为先露分娩时,正常和异常的界限有时难以截然划分,常常需要在产程中才能发现.因此,在处理头位分娩时,应注意头位难产,警惕胎头位置异常,以做到及早诊断和及时处理胎头位置异常,这对减少母儿损害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周玮;蔡汉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梗阻性难产对围生儿的影响

    分娩是由产力、产道及胎儿三大因素所决定,其中单一因素严重异常或三因素相对异常且相互影响可导致梗阻性难产发生.梗阻性难产可引起胎儿缺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伤等,并且增加手术产机会,使围生儿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作者:顾蔚蓉;李笑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寄语新一代妇产科医生

    作为一名从事妇产科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想借此机会和年轻的同志、同行们谈谈心.你们生在一个令人羡慕、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时代.现在正是培养人才、启用人才、依靠人才、科技创新的时代.你们重任在肩,将成为妇产科领域中的骨干力量,妇产科的未来要靠你们.我成长的年代和你们所处的年代不同,对妇产科的认识、工作的体会和人生道路的感受亦有所不同,我们之间需要沟通.

    作者:张丽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红素氧合酶在子癎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本文对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 HO)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疒间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陈萱;成海燕;娄阁;徐爱丽;孟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梗阻性难产的诊断及治疗

    难产是产科面临的大挑战之一.造成难产的因素可以分为:产力(宫缩乏力)、产道(包括:骨产道和软产道)和胎儿因素(包括:巨大儿、胎位异常和胎儿异常).

    作者:高劲松;盖铭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梗阻性难产的产程图特点

    异常分娩(dystocia)是希腊语,俗称难产[1].难产的定义为由于产力(子宫收缩力或母体排出力)异常、胎儿(胎方位、大小和先露)异常及产道(骨产道、软产道)异常所致的异常分娩[2].

    作者:姚天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结核性腹膜炎并子宫肌瘤尿潴留1例误诊分析

    1 病例简介 患者75岁.因排尿困难3年,尿滴沥1年,腹胀1个月,于2003年 5月15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感腹胀,食欲不振,体重下降2.5kg,既往无肿瘤、结核病及其接触史.绝经23年,孕9产7.

    作者:刘卫;李健;杨邵文;林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呋噻米冲击治疗重症子癎前期尿闭1例

    患者28岁.住院号:9800.平素身体健康,末次月经2003年9月1日,停经40余天,有恶心、呕吐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12孕周建立孕册,体检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停经5个月初感胎动,一直活跃,于34孕周出现下肢水肿,休息后不消失,尿常规蛋白微量,血压140/90mmHg,口服镇静药地西泮2.5mg,日3次,病情无好转,水肿延至大腿,血压突然升高至180/120mmHg,时而头疼,尿常规蛋白(+++),以孕1产0、妊娠36周、重度子疒间前期收入院治疗.

    作者:白慧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自1972年美国病理学家Kerr等首先提出细胞凋亡的概念以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通过对细胞凋亡控制的研究,认识到可以通过基因调控实现细胞凋亡的可能性,由此掀起了对细胞凋亡的研究热潮.

    作者:吴建红;方马荣;徐丛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