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齿龈阿米巴感染合并阴道菌群失调致阴道病1例

崔茜

关键词:齿龈, 阿米巴原虫, 原虫感染, 阴道菌群失调, 阴道分泌物, 溶组织内阿米巴, 绿脓假单胞菌, 人型支原体, 脆弱类杆菌, 直接涂片, 诊断标准, 阴道涂片, 阴道黏膜, 线索细胞, 细菌数量, 外阴瘙痒, 乳酸杆菌, 染色镜检, 葡萄球菌, 流感杆菌
摘要:患者21岁.外阴瘙痒1个月余,并白带黄色、量多,有异味,阴道隐痛,性交痛.月经无异常.窥阴器检查见阴道黏膜充血,近阴道口1/3段阴道壁有散在溃疡,边缘不整齐,表面覆有污秽的棕黄色坏死物.追问性生活史,有多位性伴其中不乏口交性行为者.无宫内置环史.阴道pH为6.2,胺试验阳性,阴道涂片可见线索细胞.阴道分泌物镜检发现运动活泼、半透明、近圆形小体,疑为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取材送本院寄生虫学检验室鉴定,确定为齿龈内阿米巴原虫.取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按微生态诊断标准,确定疑似细菌数量,分别为:乳酸杆菌(+),加特纳菌(++),脆弱类杆菌(+++),mobiluncus菌(+),副流感杆菌(++),绿脓假单胞菌(+),肺炎克氏菌(++),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人型支原体(+).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抗凝剂在防治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中的应用

    妇产科血栓形成可发生在妊娠或非妊娠期的手术后,大多数是盆腔和下肢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常见两种类型,即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后者血栓与管壁粘着较松,易于脱落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由于这两种疾病可由炎症引起或继发感染,因此可能是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故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1].目前有文献报道本病在中国人的发病率并非低于西方白人,只是病变部位有些差别[2].

    作者:董彦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输卵管绒癌误诊1例

    患者33岁,孕2产1,住院号525098.因下腹痛10d,加重1d于2004年7月27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不规律,5~6/35~50d,末次月经为2004年7月10日.10d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痛,阵发性,伴恶心、呕吐、腰痛及排尿困难,1d前患者腹痛加重,不能耐受.体格检查:左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无移动性浊音,肝脾肾区正常.

    作者:李爱华;靳卫国;张润玲;任玉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肾绞痛58例临床处理

    山东省梁山县人民医院于1994年6月至2004年11月共诊治妊娠合并肾绞痛5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桂荣;王晓丽;赵庆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Survivin Ki67在卵巢原发癌与转移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卵巢原发癌和转移癌组织中Survivin mRNA、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985~200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妇科收治的38例卵巢原发癌、36例卵巢转移癌、16例卵巢良性肿瘤病例组织标本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蛋白标记指数,并对其与临床各因素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Survivin、Ki67在卵巢原发癌和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卵巢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P<0.01).Ki67表达与年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与卵巢原发癌和转移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卵巢转移癌的预后密切相关.Survivin表达与Ki67表达具有一定关联性,呈正相关关系(r=0.498).结论Survivin和Ki67的高表达在卵巢原发癌及转移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可作为评价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依据,并可评估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宋和存;向征;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产科医师

    编辑部邀我写一篇关于对年轻医生的期望和如何培养年轻医生的文章,回想自己从事妇产科专业60余年来的感受,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里既有自己付出的辛苦,也有抢救病人成功后的喜悦,更有党和国家给予的许许多多荣誉和奖励,所以我便欣然接受了邀请.我在从医的这些年中,医治了数万例病人,亲手迎接了数万名新生命来到人间,所以我更愿意将我的经历和感受讲给大家,便于年轻医师们借鉴.

    作者:王淑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子癎前期和子癎出凝血功能改变的特点及其防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妇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不明,至今尚无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许多研究表明,孕妇的出凝血功能改变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孕妇的出凝血功能,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可为并发症的预测和防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就子癎前期和子癎的出凝血功能改变特点及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熊钰;李笑天;马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44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伴有失血性休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1月至2005年6月在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采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174例,其中44例异位妊娠伴有失血性休克为休克组,其余130例为无休克组.入院后在有效纠正休克的同时,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根据病变情况及患者是否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分别采取输卵管切除术或开窗术.结果休克组术前腹腔内出血量均大于1000 mL,高达2600mL.术中发现,伴出血性休克的异位妊娠中,异位妊娠部位仅2例在输卵管间质部,6例在峡部,36例在壶腹部.其中34例行输卵管切除术,10例行开窗术.休克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与无休克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穿刺及气腹有关的并发症及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结论在有效抗休克的同时熟练地行腹腔镜手术操作,术中做好严密的监测,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能够顺利完成,并且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作者:欧阳煜宏;孟丽娟;咸永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杂交捕获二代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的意义

    目的探索杂交捕获二代(HC-Ⅱ)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的意义.方法2003年3~6月在武汉同济医院妇产科采用HC-Ⅱ法检测150例门诊患者的高危型HPV DNA,以阴道镜辅助活检为金标准,比较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约登指数及Kappa值.结果高危型HPV阳性率为14.67%,HC-Ⅱ法检测高危型HPV DN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Kappa值依次为:88.89%,91.78%,91.21%,72.73%,97.10%,0.8067,0.7444.假阳性率为6.59%,假阴性率为2.19%.结论HC-Ⅱ法检测高危型HPV DNA阴性预测值高,与金标准有较好的符合率,诊断价值高,为一种很好的早期筛查方法.

    作者:邬素芳;易诚青;徐茜;王薇;辜海念;卢运萍;马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65例临床分析

    宫腔镜电切术是在宫腔镜直视下,通过镜内电切环对子宫内良性病变进行手术治疗的微创外科新技术.我院自2000年4月至2005年3月应用宫腔镜切除黏膜下子宫肌瘤65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胡超峰;何纳新;钟超;王海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齿龈阿米巴感染合并阴道菌群失调致阴道病1例

    患者21岁.外阴瘙痒1个月余,并白带黄色、量多,有异味,阴道隐痛,性交痛.月经无异常.窥阴器检查见阴道黏膜充血,近阴道口1/3段阴道壁有散在溃疡,边缘不整齐,表面覆有污秽的棕黄色坏死物.追问性生活史,有多位性伴其中不乏口交性行为者.无宫内置环史.阴道pH为6.2,胺试验阳性,阴道涂片可见线索细胞.阴道分泌物镜检发现运动活泼、半透明、近圆形小体,疑为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取材送本院寄生虫学检验室鉴定,确定为齿龈内阿米巴原虫.取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按微生态诊断标准,确定疑似细菌数量,分别为:乳酸杆菌(+),加特纳菌(++),脆弱类杆菌(+++),mobiluncus菌(+),副流感杆菌(++),绿脓假单胞菌(+),肺炎克氏菌(++),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人型支原体(+).

    作者:崔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的安全性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中子宫浆膜面温度和病理变化评价MEA的安全性.方法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14例月经过多患者在月经后早卵泡期,分别行离体及在体子宫MEA.设置MEA的作用时间为4min,MEA过程中测量宫底、宫角、后壁、前壁下段的浆膜面温度;并将作用后的子宫标本进行HE、尼可酰胺腺嘌呤核苷酸-黄递酶(NADH-d)染色,观察组织热损伤改变.结果离体子宫浆膜面的高温度在后壁为50.9℃,大损伤深度在宫底为8.1mm,占宫壁厚度的36.9%;在体子宫浆膜面的高温度在后壁和宫角为37.6℃,大损伤深度在后壁为5.6mm,占宫壁厚度的30.6%.结论MEA在有效去除子宫内膜的同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精确了解子宫壁各部位的厚度和防止手术时间过长可以提高MEA的安全性.

    作者:董晓瑜;王惠兰;韩翠欣;王丽丽;杨玉风;袁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疗效观察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AEH)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一种,属于子宫内膜癌前病变,临床上可引起月经过多,少数病例可以缓慢发展为癌.既往AEH的治疗,对年轻妇女多采用药物治疗,而对年龄较大者(如40岁以上者)则采用子宫切除手术.而有严重内科合并症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患者,手术风险大,治疗较为棘手.本文报道5例因各种原因无法实施子宫切除术,而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去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endometrium,TCRE)治疗AEH的初步体会.探讨对少数特殊AEH病例,以TCRE替代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和效果.

    作者:隋龙;曹斌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胎盘血管瘤9例临床分析

    胎盘血管瘤又称绒毛膜血管瘤,是由绒毛膜间胚叶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现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在产前超声及产后胎盘病检中发现的9例胎盘血管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皓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清囊液和腹水中CA125对上皮性卵巢肿瘤病情监测的比较分析

    近20年来,有研究者对肿瘤标志物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病情检测中的作用做了有关探索.癌抗原125(CA125)是上皮性卵巢肿瘤常用的肿瘤标志物.虽然CA125不能单独作为筛选或早期诊断,但对已经确诊为上皮性卵巢肿瘤的患者,不失为追踪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CA125水平的升降与上皮性卵巢肿瘤疾病状态密切相关.本文就血清、腹水、囊液中CA125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病情检测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舒淑娟;石一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宫腔镜检查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本文通过将宫腔镜检查(HS)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以及后的病理诊断进行比较,旨在分析宫腔镜检查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童剑倩;王玉东;罗来敏;陆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抗凝剂对子癎前期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先兆子癎是以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人类妊娠期特有的高血压疾病.其发病率约为5%~10%,是严重威胁母儿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凝血相关并发症(DIC、脑血管意外、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及肾功能衰竭等)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直接原因,也是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死胎和死产的常见原因.有研究发现重度子癎前期患者有67%存在血栓形成倾向,且高凝状态的轻重与患者疾病的轻重程度一致[1].

    作者:林其德;滕银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抗凝疗法在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治疗中的应用

    1关于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肿瘤,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肌瘤变性.当子宫肌瘤局部的血流供应不足时常发生各种子宫肌瘤退行性变.红色变性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子宫肌瘤变性方式,多发生于妊娠期或产褥期,可能由于肌瘤内小血管退行性变,引起血栓或溶血所致.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发生率国内外分别为2.5%~3.5%[1,2]、7%~8%[3].文献报道妊娠期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的比例相差较大,约13.3%~40.0%[3,4].相关研究报道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占同期全部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的29%和20%[1,3].变性绝大多数发生在大肌瘤,部位以肌壁间多,在妊娠期则多以浆膜下肌瘤变性为主,病理改变大体表现为囊腔形成,典型半熟的牛肉样改变,质地变软,漩涡状结构消失.曾有病例报道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肌瘤自发穿孔[5].肌瘤红色变性常发生月经改变、腹痛,腹痛多为下腹隐痛不适,亦有剧烈腹痛伴发热、呕吐者,发热时体温多在(38.0±0.5)℃,多数有腹痛症状的患者可出现肌瘤压痛,尤其是妊娠期间发生的肌瘤变性可诱发流产或早产;但多数无典型临床表现,于术后病理发现.

    作者:宋薇薇;张世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抗凝剂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应用

    有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治疗较为棘手,而涉及抗凝剂在ICP中的应用报道更少.在内科领域,国内外均有研究显示肝素能有效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因此,总结并评价肝素在ICP中的应用价值很有必要.

    作者:贺晶;韩秀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抗凝剂在妊娠及分娩并发症中的应用

    近年来,抗凝剂在产科方面的临床应用有明显增加的趋势[1].其原因为:(1)孕妇血液中血小板及多种血浆凝血因子(因子Ⅰ、Ⅱ、Ⅴ、Ⅷ、Ⅸ、Ⅹ及Ⅻ等)增多,而具有抗凝作用及纤溶活性的物质(如ATⅢ、纤溶酶原活化素及尿中尿激酶等)降低,来自胎盘的纤溶抑制物增多,孕妇血液开始逐渐趋向高凝状态,到妊娠末期为明显[2].(2)围产医学的发展认识到胎盘局部梗塞与孕产妇患病及围生儿死亡息息相关[3].(3)多种新的、有效的、副反应低的抗凝剂的出现为抗凝剂在产科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目前,在产科领域里常用的抗凝剂主要有:肝素、阿司匹林、中药丹参等.

    作者:陈敦金;余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抗凝剂在产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抗感染治疗及支持治疗是产科感染性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同样抗凝治疗即抗凝血药物的应用在治疗产科感染性疾病,促进母婴健康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作者:孙丽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