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各种阴道炎的实验室检查

吕时铭

关键词:滴虫阴道炎, 实验室检查, 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女性生殖道感染, 细菌性阴道病, 病原体, 生殖器疱疹, 临床治疗, 尖锐湿疣, 病原诊断, 支原体, 衣原体, 寄生虫, 常见病, 真菌, 原虫, 选择, 性病, 淋病, 经典
摘要:多种病原体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真菌、寄生虫、病毒、衣原体、支原体、原虫、细菌等.涉及的疾病有: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等常见病;也包括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经典的性病.在这些阴道炎的病原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准确、及时的实验室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具有决定的意义.一般而言阴道炎取材方便,但选择实验室检查的项目则需因病而异.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与不良围生结局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生殖道感染,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多项研究表明妊娠期BV与多种不良围生结局有关.

    作者:史玉林;牛菊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农村育龄妇女阴道炎滴虫、假丝酵母菌感染状况及求医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农村育龄妇女阴道滴虫、假丝酵母菌反复感染者的病因及加强防治措施.方法 2003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对124例阴道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了解她们滴虫性和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患病情况及求医状况和就医环境.结果两种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16.13%和24.19%,其中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非白化严重(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86.67%),对常见抗真菌药敏感性降低;病人就诊率较高,但复诊率较低,病人的就医环境较差.结论加强基层卫生工作者的培训、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宣传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赵丁源;肖敦振;高俊;姚念;苏南;沈继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为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约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然而,我们对本病的真正认识还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以往因对其病原的认识不同而曾有许多命名,如嗜血杆菌阴道炎(haemophilus vaginitis)、棒状杆菌阴道炎(corynebacterium vaginitis)、非特异性阴道炎(non-specific vaginitis)、加德纳菌阴道炎(gardnerella vaginitis)和厌氧性阴道病(anaerobic vaginosis)等.直至1984年在瑞典召开的专题国际会议上,一致同意使用细菌性阴道病这个名称.

    作者:沙玉成;马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p16INK4A过表达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现普遍认为宫颈癌变与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p16INK4A基因产物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物(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DKI),参与了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病变发展[1].近来的研究证实,p16INK4A在几乎100%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过表达[1~20],其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标志物对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旻;潘秦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几种常见阴道炎的诊治进展

    阴道炎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疾病,多种病原微生物均可以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随着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型药物的出现,各种阴道炎得到了满意的治疗.但由于新的病原微生物以及耐药性的出现,存在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使阴道各种炎症的治疗受到挑战.本文将重点介绍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及幼女性阴道炎近年来的诊治进展.

    作者:郝敏;高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结局.方法 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对60例经尿动力学证实为压力性尿失禁(其中4例为混合性尿失禁)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盆底器官膨出患者进行了TVT术及相关妇科手术,采用标准化前瞻、开放研究对术前、后进行评估.结果单行TVT平均手术时间27.5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6.12mL,平均住院天数1.86d.未发生术中严重并发症,16.7%患者发生尿潴留的近期并发症;患者年龄≥50岁组比<50岁组易发生尿潴留(P<0.01);2例(3.3%)发生远期并发症;其他妇科手术与TVT术同时进行无术后病率的发生;以患者主观感觉评价,平均随诊12.38个月,96.7%患者治愈,3.3%主观改善明显,无一例无效,随访未见患者有复发的征兆.结论 TVT术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其他妇科手术与TVT术同时操作是可行的.

    作者:朱兰;郎景和;李艳;肖河;刘珠凤;李永强;李汉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31例临床分析

    以往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多限于子宫脱垂的小子宫患者.现总结我院开展的31例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旨在探讨非脱垂子宫TVH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敏;高山;朱楠;孙颖;张忠福;陆景明;郭文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致病菌研究

    目的了解中国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致病菌种,并评价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400mg 3日疗法与200mg 7日疗法对VVC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开放性研究,对2003年1月至7月全国6家医院250例VVC患者进行阴道假丝酵母菌的培养,并比较硝酸咪康唑400mg 3日疗法与200mg 7日疗法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1)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造成VVC常见的致病菌,占88.4%,而其他一些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依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5.2%)、伪热带假丝酵母菌(1.6%)、星型假丝酵母菌(1.2%)、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2%)、平滑假丝酵母菌(0.8%)及季也蒙假丝酵母菌(0.8%)等.(2)停药10~14d时,400mg组真菌阴转率为89.9%,200mg组真菌阴转率为89.7% (P>0.05).停药28~35d时,400mg组真菌阴转率为96.1%,200mg组真菌阴转率为93.1% (P>0.05).结论 (1)VVC的常见致病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机体的免疫异常及阴道环境的改变是VVC发生的重要原因.(2)硝酸咪康唑400mg 3日疗法与200mg 7日疗法在治疗效果上差异无显著意义.

    作者:刘朝晖;廖秦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天津市妊娠糖尿病发病率及分析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出现或发现糖尿病.GDM不仅会增加母婴围生期疾病的危险,而且产后转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国外报道一致提示华裔是GDM的高危人群,但国内未见到大人群的GDM发病率的报道.我所于1998年12月至1999年12月在天津市内六区进行有关GDM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肠扭转误诊为胎盘早剥1例

    患者32岁,住院号20040929.因宫内孕足月第2胎,水肿20d,腹痛3h,未见红,未破膜,于2004年7月13日入院.预产期2004年7月8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孕4个月自感胎动至今,孕7个月查血压、胎位均正常.20d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经休息后不消退,未治疗.

    作者:杜丰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与女性生殖道感染

    生殖道感染(RTIs)在全球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它是男女生殖系统受到细菌、病毒、假丝酵母菌、滴虫、衣原体、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的感染的总称.其中属于性传播性病原体引起的女性生殖道感染主要包括淋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以及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等.而苍白螺旋体和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虽也属性传播,但它们不是以生殖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在此就不加赘述.

    作者:张帝开;杨冬梓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葛根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研究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母婴结局和血浆中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方法 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用葛根素(A组)和硫酸镁(B组)分别治疗50例重度子疒间前期的患者,观察两组平均动脉压、尿蛋白、胎心率异常、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羊水混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浆NO、TXB2、ET、6-Keto-PGF1α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25.5±13.3)mmHg(1mmHg=0.133kPa)和(103.0±15.4)mmHg,血压有显著性下降(P<0.05),B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为(123.0±12.3)mmHg和(119.0±13.7)mmHg,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分别为A组(3.91±0.46)g和(1.53±0.61)g;B组(3.89±0.39)g和(1.50±0.35)g,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血浆细胞因子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B组胎心异常率为22%,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能有效降低平均动脉压,改善母血中NO、TXB2、ET、6-Keto-PGF1α的水平,对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一俏;温济英;赵少飞;赖有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几种少见阴道炎的诊治

    当临床医师发现某些患者反复出现阴道炎症状,其病因不能明确诊断,且对通常治疗缺乏反应,即应考虑可能为少见类型的阴道炎,例如由感染引起的阿米巴性、气肿性阴道炎,或非感染因素导致的过敏性、化学性或放射性阴道炎.

    作者:顾美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调查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临床药敏情况.方法 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对768例妇科门诊患者进行了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标本做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768例中支原体阳性为433例,感染率为56.4%,其中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占51.0%(221例)、10.9%(47例)、38.1%(165例).药物敏感情况:UU单一感染高为克拉霉素(86.0%),MH单一感染高为美满霉素(76.6%),混合感染为美满霉素56.95%.结论在本研究中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为56.4%,克拉霉素是治疗UU感染的首选药,美满霉素是治疗MH和混合感染的首选药.

    作者:董丽军;邓永诚;朱东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9504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天津市近20年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病趋势和病理特点,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材料选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1981~2000年间临床外检病理档案中的全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例.以Microsoft excel表格形式储存,将数据导入SPSS 11.0版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9504例,占全部肿瘤病例的19.93%,包括良性肿瘤7354例,恶性肿瘤2150例.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多发部位集中在子宫、宫颈和卵巢,子宫和卵巢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高发,宫颈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高发.良性肿瘤发病中位年龄42岁,恶性肿瘤发病中位年龄56岁;良恶性肿瘤均有逐渐增加趋势.结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明显增加,需具体分析各相关因素以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作者:孙翠云;王新允;赵敏;王爱香;吴兴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介入治疗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致大量腹水1例

    患者31岁,未婚,住院号172129.1年前发现下腹部包块,近2个月增大明显,月经周期及经量无明显改变,于2003年10月5日在当地医院行腹部B超及CT检查示:(1)巨大子宫浆膜下肌瘤(17.6cm×18.3cm×8.4cm).

    作者:周荣向;戴凯明;孙成玲;王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宫腔超声造影术对诊断宫腔内病变的作用

    宫腔内各种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先天性子宫畸形及宫腔粘连是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不孕及习惯性流产的常见病因.对其治疗主要为经腹、经阴道常规手术及宫腔镜手术.其治疗方式的选择对于手术的成功率,术后症状缓解程度和妊娠结局等有决定性的影响.目前经腹超声(TAS)和经阴道超声(TVS)是宫内病变诊断的首选方法,但其敏感性、特异性较低,不能辨别病变的细节,不能为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其他如: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诊刮术(D&C)及诊断性宫腔镜都有其局限性.本文通过对61例患者进行宫腔超声造影术(sonohysterography,SHG)检查,探索SHG对宫腔内病变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利;杨延林;杨太珠;谭欣;陈杰;雷巍;罗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凋亡指数和肿瘤微血管密度与肿瘤复发的关系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凋亡、增殖状态和肿瘤微血管生成及其与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96年10月至1999年10月间45例上皮性卵巢癌石蜡组织切片采用DNA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应用FⅧ相关抗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采用SABC法,检测卵巢癌中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细胞增殖状态(PI).结果不同的组织类别,临床分期,组织分级中AI、PI差异无显著性(P>0.05).卵巢癌中的AI/PI平均值为0.0621±0.0281,临床Ⅲ~Ⅳ期肿瘤AI/PI显著低于临床Ⅰ~Ⅱ期肿瘤(P<0.05);MVD在不同组织类别,不同临床分期中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例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AI/PI与MVD均高于未复发者.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凋亡的发生远低于细胞的增殖,细胞凋亡的相对减少与细胞增殖共同参与了肿瘤的发展.随着卵巢癌的进展,肿瘤血管生成是增多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AI/PI与MVD均高于未复发者.

    作者:汪宏波;王泽华;林美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宫颈癌根治术中腹膜代阴道术12例分析

    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其发病又逐渐趋向于年轻化.随着对该病的不断认识和治疗的不断完善,生存质量与宫颈癌治疗方法的选择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妇科医师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为此,我院对早期宫颈癌患者(Ⅰa期~Ⅱa期)在根治术中采用腹膜代阴道法,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烈宏;张建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治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为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约有10%的非妊娠妇女,30%的妊娠妇女阴道中有假丝酵母菌寄生而无症状.70%妇女一生中至少感染过一次.白色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是主要病原体(80%~90%),其他如光滑假丝酵母菌(candida glabrata)、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近平滑假丝酵母菌(candida parasilosis)等占少数.

    作者:郑建华;王宇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