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月经的生理及调节

朱小明;黄荷凤

关键词:月经, 生理性, 周期性变化, 女性生殖功能, 子宫内膜, 卵巢激素, 妊娠, 出血, 标志
摘要:月经(menstruation)是非妊娠子宫内膜生理性的周期性剥脱和出血,是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1,2].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与正常孕妇血清铬含量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血清铬含量的测定,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是否缺铬.方法 2000~2001年,选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0例,正常孕妇47例,以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两组孕妇血清铬含量.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铬含量较正常孕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建议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适量补铬.

    作者:蒋鉴芬;王彦林;邵玉芬;黄宗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下丘脑性闭经14例分析

    下丘脑性闭经(hypothalamic amenorrhea,HA)是常见的一种闭经形式,约占继发性闭经的48%[1].其病因复杂,本文即是对14例HA患者的病因和内分泌表现进行分析.

    作者:陆湘;汪玉宝;高敏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97例受孕妇女的妊娠结局

    目的探讨采用辅助生殖技术(ART)后受孕妇女的妊娠结局.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2年8月间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后妊娠的9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ART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ART者发生流产率23.71%(23/97),异位妊娠6.19%(6/97),多胎24.64%(17/69),早产17.65%(12/68),分娩方式以选择性剖宫产者较多,占58.82%(40/68).新生儿结局良好,低体重儿比例高,占29.76%(25/84).结论经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受孕的妇女病理妊娠发生率增高,为高危孕妇,故要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监护.

    作者:程玲慧;曹云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及酮症酸中毒时对母儿健康危害较大,尤其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如不及时抢救或处理不当,则孕产妇死亡率高且围产儿死亡率亦高达35%[1].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及酮症酸中毒8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董玉英;翁剑蓉;江明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低水平β-HCG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低水平β-HCG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1年1月至2003年1月间6例低水平β-HCG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 6例中侵蚀性葡萄胎3例,绒癌2例,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1例.先行妊娠葡萄胎3例,足月产3例;先行妊娠至诊断时间2~18个月;5例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5例超声提示滋养细胞肿瘤;崖-HCG 1.1~2.7IU/L.结论低水平β-HCG滋养细胞肿瘤可能与滋养细胞的类型及分布有关,其临床特点主要为不规则阴道出血,超声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有利于防止病情恶化.

    作者:陆李霓;陶春莲;郑楚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无痛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1年5月起将无痛技术广泛应用于妇科门诊的多种手术操作中,均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张丽洁;王艳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病因及其病理生理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分为排卵性功血和无排卵性功血,以后者多见,并以青春期和绝经前期多发.

    作者:朱楣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和处理

    1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概念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系因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所致,是月经失调中常见的一种,可发生于长期无排卵月经、产生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多囊卵巢及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替代治疗等.以往将子宫内膜增生分为腺囊型增生、腺瘤型增生及不典型增生.1987年国际妇科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Pathologist,ISGP)将子宫内膜增生分为简单型增生(simple hyperplasia,SH)、复杂型增生(complex hyperplasia,CH)和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三大类.细胞不典型可发生于简单型增生或复杂型增生中,一旦腺上皮细胞有不典型增生则划入不典型增生范畴,分别成为简单不典型增生(simple atypical hyperplasia,SAH)、复杂不典型增生(complex atypical hyperplasia,CAH).临床资料表明AH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远远高于SH和CH.因此,目前认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

    作者:曹斌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FIGO IGCS妇癌分期和临床实践指南(之二)阴道癌

    阴道癌指原发部位在阴道的癌症,大多数发生于绝经后或老年妇女.原发性阴道癌是罕见的妇科肿瘤,占妇科恶性肿瘤的1%以下.然而,不管是宫颈或外阴肿瘤的直接扩散,还是子宫内膜癌和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经淋巴或静脉转移,阴道均是常见的转移部位.阴道的转移肿瘤也可来源自非妇科部位如膀胱、尿道或尿道旁腺,少数源于乳癌或肺癌.故应排除来源于生殖器官或生殖道外的阴道的继发性肿瘤.肿物生长或扩散到宫颈外口应属宫颈癌.生长局限于尿道者属尿道癌.累及外阴属外阴癌.诊断需有组织学证据.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包括肺、肝、骨.约95%的原发性阴道癌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很少.分期原则与宫颈癌相似.阴道癌分期见表1.

    作者:林仲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细胞凋亡调控蛋白Bcl-2/Bax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近年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在细胞骨架成分、上皮粘蛋白、雌孕激素受体及免疫活性细胞表达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使大量具有存活能力的内膜细胞得以在盆腔内粘附、种植、增殖[1],形成EMS.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细胞凋亡及调控蛋白Bcl-2/Bax在EMS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性激素受体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作者:姜桦;曹斌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年第2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答案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后妊娠2例分析

    例1.患者42岁,住院号3195.因月经紊乱4年,药物治疗无效,于2002年3月于我院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应患者要求行宫腔镜下部分子宫内膜电切术(切至宫颈内口),切除物术后病理送检诊断为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过长.患者术后1年内每月有点滴状月经,1年后经量增多,多时每天约40mL,经期3d.末次月经2003年5月3日,于2003年6月23日,在我院B超拟诊早孕,孕囊位于子宫下部,在B超监护下行人流术,经过顺利.

    作者:吕爱群;钱文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相关检查及其意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其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与卵巢功能相关的一些辅助检查.

    作者:周灿权;钟依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VCE取材 TBS报告对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VCE取材[取材顺序:阴道侧壁上1/3(V)、宫颈鳞-柱细胞交界处(C)、宫颈管(E)]、TBS描述性报告对诊断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重要性.方法 1998年6月至2003年5月对4840例门诊患者进行妇科细胞学检查,行VCE取材、TBS描述性报告与以往单纯宫颈刮片、巴氏5级报告对比,并对部分报告异常的患者跟踪随访.结果 4840例患者检出子宫颈鳞癌50例(占1.03%)、腺癌15例(占0.31%,包括宫颈腺癌10例、子宫内膜癌4例、卵巢癌1例),检出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30例(占0.62%)、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43例(占0.89%)、不典型鳞状细胞性质未定45例(占0.93%)、不典型腺细胞性质未定6例(占0.12%)、炎症3653例(占75.48%)、正常998例(占20.62%).结论 VCE取材、TBS描述性报告与单纯宫颈刮片、巴氏5级报告对比,此方法除了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有重要意义之外,对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诊断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韩淑梅;冯丽华;文继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输卵管妊娠葡萄胎1例

    患者37岁,病历号114236.因停经40d,下腹疼痛7d,加重3h,于2002年11月12日急诊住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量中等,痛经史10余年,G2P1,末次月经2002年10月1日,入院前1周出现左下腹胀痛,持续性,伴阴道少量出血,未治疗.入院前3h突发左下腹撕裂样疼痛,伴头晕、恶心、胸闷,来我院急诊就诊.B超提示:(1)盆腔积液.(2)子宫肌瘤.(3)左附件包块(异位妊娠不除外).血HCG 75000IU/L,急诊收入院.入院查体:T 36.5℃,P 96/min,R 20/min,BP 10.6/6.0kPa,重度贫血貌,心肺无异常,全腹压痛、反跳痛,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阴道内有少量暗红血液,宫颈略着色,举痛明显.子宫稍增大,漂浮感,质软,无压痛,双侧附件未及明显异常包块.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5mL,血常规:WBC 6.2×109/L,RBC 2.66×1012/L,Hb 76g/L.诊断为:(1)异位妊娠破裂.(2)失血性休克.(3)中度失血性贫血.立即在抗休克的同时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内出血及血凝块共约2000mL,子宫增大如孕40d大小.于子宫左侧前壁近宫角处可见一苍白色哑铃形肿物.肿物长、短径分别为3cm及2cm.左输卵管峡部有一直径约1cm破裂口,破口处可见绒毛及蜕膜样组织堵塞,无活动性出血,左卵巢及右附件未见明显异常.遂行左输卵管切除术及子宫前壁肿物挖除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输血800mL,术毕剖视切除标本:(左)输卵管长约6.5cm,断端增粗,直径2.5cm,管腔扩张,其内可见凝血块及水泡状组织,其中水泡大的如黄豆粒,小的如小米及针尖大,送病理.术后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恢复良好,病理回报(病理号02-1251):(1)异位妊娠-左侧输卵管水泡状胎块(滋养叶上皮细胞轻-中度增生),妊娠破裂.(2)子宫前壁挖除物符合子宫腺肌病,如期出院,现仍在随访中.

    作者:刘清华;周奕琳;李秋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葡萄胎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及其与葡萄胎恶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CD44v6的表达与葡萄胎恶变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97~2001年93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s,GTD)石蜡标本中CD44v6表达情况.结果 93例滋养细胞疾病标本中,CD44v6表达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滋养细胞肿瘤(P<0.01);71例葡萄胎组织中恶变组CD44v6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恶变组(P<0.05);滋养细胞由轻度至重度增生过程中,CD44v6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中重度组的CD44v6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轻度增生组(P<0.01).结论在不同类型GTD中CD44v6表达率不同,恶变组葡萄胎组织的CD44v6表达明显高于未恶变的葡萄胎组织.葡萄胎组织中CD44v6过度表达者恶性程度相对增高.

    作者:王芳;康旭;庞江琳;李英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各种物理疗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价值

    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针对子宫内膜的去除性治疗技术已开始广泛运用,其中通过物理疗法使子宫内膜发生局部组织蛋白凝固变性、坏死脱落,局部瘢痕形成而达到子宫内膜去除的方法越来越多,称之为子宫内膜物理治疗.

    作者:闻安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尿儿茶酚胺变化及其与病变程度的关系

    外周血中的儿茶酚胺(CA)有缩血管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孕妇血中CA含量与PIH有关[1],我们建立了稳定可靠的HPLC-FD法检测尿CA,并收集24h尿量,根据尿量和测得的尿中CA浓度推算出24h尿CA排泄量,同时监测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以探讨PIH患者尿CA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邢艳霞;任慕兰;余卫平;杜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外阴透明细胞汗腺瘤1例

    患者40岁,住院号267674.因发现外阴肿物6年,疼痛7d,于2002年11月14日入院.患者于6年前无意间发现外阴阴阜有一肿物,豆粒大小,无疼痛,未治疗,肿物渐增大至鸡卵大小.7d前开始感觉肿物疼痛,呈阵发性针刺感,近4d肿物表面破溃,有脓血性分泌物流出,无发热、畏寒等不适.妇科检查:外阴阴阜上方可见一约4cm×4cm×4cm大小的囊实性肿物.肿物光滑、红肿、压痛,表面有一破溃口,有脓血性分泌物溢出.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大小正常,双附件区无异常.入院后予抗感染治疗,局麻下行肿瘤切除术.剖开肿物见内有一空腔,腔壁有烂肉样组织,呈乳头状.术后病理(病理号20020450):透明细胞汗腺瘤.

    作者:邹君兰;黄秀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宫颈原位癌并卵巢海绵状血管瘤1例

    患者33岁,孕4产1,住院号0481.因宫颈CIN Ⅲ期,左附件肿物,于2001年1月5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则,血量中等,无痛经.自1994年置节育环后,经血量较前增多,月经周期(7~10)/30d.从2000年初起,性交后有少量出血,此后经血量明显增多,并伴有大量血块.入院查体:贫血貌,心肺正常,腹部平坦,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肥大,重度糜烂,触血(+),宫体后位孕6周大,活动,无压痛.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左侧附件区触及5cm×5cm质中肿块,活动一般,界限清,无触痛.宫颈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宫颈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B超显示:宫内节育器、左侧附件区混合性包块.术前诊断:宫颈CIN Ⅲ、附件肿物性质待查.于2001年1月15日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作者:李凡;李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