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绒毛膜癌误诊病例分析

陈可芳

关键词:输卵管绒毛膜癌, 误诊, 不规则阴道流血, 住院, 患者, 病历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42岁,住院号0305143.孕2产1,因停经2个月后,不规则阴道流血40d,于2003年5月30日入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颈癌的分期及治疗

    1分期1.1 FIGO分期目前,国际上常使用的宫颈癌分期是FIGO于1995制定,2003年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对该分期进行了细微修改,见表1.

    作者:林仲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评价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0年4月至2003年7月间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对妇科门诊行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涂片检查2023例,异常涂片230例(11.37%),行阴道镜检查239例,206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子宫颈鳞癌8例(0.39%);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73例,其中CINⅠ 33例(1.63%),CINⅡ21例(1.03%),CINⅢ19例(0.93%);HPV感染13例(0.64%);急慢性宫颈炎112例(5.53%).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CIN符合率为75.55%,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符合率为90.4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性为90.41%,特异性为84.00%.结论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癌前病变.

    作者:纪燕琴;黄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宫颈癌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态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癌组织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态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2001年7月至2003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及辽宁省肿瘤医院应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硝酸银银染技术,检测60例宫颈癌组织3p染色体3个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与HPV感染状态.结果23例宫颈癌组织存在微卫星不稳定(38.3%),微卫星不稳定性与分期、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有关,与HPV感染无关.结论微卫星不稳定性是一个独立于HPV感染之外的因素,在宫颈癌尤其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宫颈癌预后有关.

    作者:刘岿然;林蓓;张淑兰;宋扬;于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宫颈的解剖与生理

    子宫颈作为子宫下段的一部分,在女性的一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参与受精、妊娠及分娩的过程,并且与妇科多种疾病如炎症、肿瘤密切相关.由于宫颈自身解剖与生理的特点,又易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阐述与肿瘤及炎症形成有关的宫颈解剖与生理.

    作者:薛凤霞;成争先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宫颈癌合并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1概述宫颈癌合并妊娠虽然少见,但在恶性肿瘤合并妊娠中为常见,其有关发生率报道差异较大,约占妊娠的0.02%~0.40%[1,2],差异较大原因与宫颈癌合并妊娠定义尚不统一有关.

    作者:张忠福;李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宫颈少见疾病

    近年来,子宫颈疾病诊疗学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发展,如宫颈细胞学的诊断标准已由原来的巴氏五级分类改为TBS诊断系统;涂片及制片方法已发展成液基细胞超薄涂片;传统的宫颈锥切将被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代替;宫颈癌的病因也确定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等,使宫颈疾病的临床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作者:罗新;金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宫颈内口松弛症的诊断与处理

    宫颈内口松弛症(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incompetence)是反复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原因,发生率约为0.27%~1.84%[1].

    作者:杨慧霞;赵瑞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抗肿瘤血管生成与卵巢癌基因治疗

    由于卵巢癌起病隐匿,又缺乏早期诊断手段,其疗效一直困扰着妇科肿瘤医生.卵巢癌的基因治疗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尤其是以肿瘤血管为靶向的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前沿性课题.

    作者:韩世愈;贾长茹;郑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应用左炔诺孕酮硅胶棒避孕者后代细胞遗传学研究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硅胶棒对应用者后代细胞遗传学的影响.方法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沈阳市生殖医学中心等检测了平均埋棒3.86年、取药1.01年后妊娠夫妇的后代及正常夫妇的后代染色体随体联合发生率及细胞分裂指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染色体随体联合率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细胞分裂指数的平均值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由于观察组淋巴细胞分裂指数平均值高于对照组,所以在统计学上虽然有意义,却无临床意义.结论左炔诺孕酮硅胶棒对应用者后代不产生潜在的细胞遗传学损伤效应.

    作者:孙晓玲;王彦;汪海燕;李应戌;翁宁;于洪君;赵丽芬;朴颖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研究

    目的探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方法在中国人群中的运用,确定地域人群各孕周中位数.方法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采用全自动时间荧光免疫分辨技术,对广州市妇婴医院产前检查孕9~20周的7501例妇女进行血清标志物--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free β-HCG)检测,并利用非线性加权回归计算中位数.结果筛查出6例唐氏综合征,1例假阴性.建立了地域性人群孕早、中期各孕周唐氏综合征筛查指标的中位数值,其孕周变化趋势与文献报道一致,用修改后的中位数重新分析,7例唐氏患儿全部检出.结论孕妇血清筛查唐氏综合征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中国人,人种对标志物有影响,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中位数,提高筛查效率.

    作者:卓乐雯;廖灿;宋淑本;涂新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FIGO IGCS妇癌分期和临床实践指南(之五)

    卵巢癌卵巢癌约占所有妇科肿瘤的23%,死亡率却占女性生殖道疾病的47%.卵巢的恶性肿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20岁以下的女性常见的类型是生殖细胞肿瘤,上皮性卵巢癌则多见于年龄大于50岁的妇女,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多见于60~64岁年龄组.

    作者:林仲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经会阴盆腔腹膜阴道成形术10例分析

    目的探讨一种损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好的先天性无阴道的阴道成形术.方法1997年4月至2003年10月间共行经会阴盆腔腹膜阴道成形术10例.用水压造穴法形成阴道腔穴,采用腹腔充气及注入美蓝液寻找盆腔腹膜,经阴道腔穴游离盆腔腹膜,覆盖腔穴创面.结果手术时间短[(65±23)min],出血量少[(80.0±21.5)mL],住院费用低,无明显并发症,所形成的阴道效果好.结论经会阴盆腔腹膜阴道成形术实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柳晓春;谢庆煌;卢海英;陈龙;林育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p16和nm2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p16及nm23基因表达及其与宫颈癌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宫颈癌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16和nm23的表达.结果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18例呈p16阳性表达(90.0%),19例呈nm23阳性表达(95.0%);69例宫颈癌中p16和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1%(38/69)和52.2%(36/69);p16和nm23阳性表达均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或<0.05),均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及年龄无关(P>0.05).结论p16和nm23的表达缺失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p16和nm23检测对进一步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淑桂;王祥珍;孙显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诊治盆腔假性囊肿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盆腔假性囊肿的发病机制、术前诊断、预防对策和腹腔镜对其诊治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3年7月间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经腹腔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8例盆腔假性囊肿的患者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盆腔假性囊肿术前诊断率低,只有15.8%.38例术后经1~3年随访,仅1例复发,治愈率达97.3%.结论盆腔包块行腹腔镜探查术是一种确切的确诊方法,盆腔假性囊肿多继发于术后或感染后,术中正确处理是预防其发生的主要对策,腹腔镜手术对其诊治有一定优势.

    作者:王静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子宫颈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患者女性,42岁.下腹胀、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就诊.无发热、盗汗及体重下降,既往月经正常.

    作者:乐江华;曾思恩;乐承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和经腹部切除术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非脱垂子宫行经阴道切除术(TVH)128例,与同期指征相近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160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TVH组手术均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和伤口疼痛程度均小于TAH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VH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林琼;曾荔萍;李素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50万左右的新发病例,严重威胁妇女健康.

    作者:刘植华;李悦;李英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年第5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答案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29例临床分析

    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早期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嬿;石红;王春晶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局部与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的比较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术(人流)的需求越来越多,为寻找更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2003年6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将目前临床常用的2种无痛人流术即局部封闭麻醉及静脉推注异丙酚进行比较与总结.

    作者:魏莹;于静;汪桂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