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简单催化模型感染力的进一步讨论

万颖;李文潮;刘烁;徐清华;赵清波;吴克坚

关键词:催化模型, 感染力, 函数, 判别方法
摘要:简单催化模型中感染力函数的确定与判别是模型应用是否合理的关键.对感染力函数的分类、判别以及确定作了进一步地分析,为合理应用该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对各种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相应算法.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室模型药物体内释放(溶出)速率估计的半参数随机模型

    目的:为药物体内释放(溶出)动力学研究提供一种半参数随机模型.方法:在生物药剂学意义上,同一药物的受试制剂(test preparation,TP)与参比制剂(reference preparation,RP)的纯吸收及处置过程相同,所需时间相等.将TP总驻留时间(Th)视为TP体内释放(溶出)时间(Tf)与RP总驻留时间(Tg)之和,Tf与Tg相互独立,Th、Tf及Tg均为非负且连续型随机变量.对TP:假设Tf概率分布未知,故Th亦服从由一次血管外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数值方法求得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的数值解的某一未知概率分布(非参数模型).对RP:由于无释放(溶出)过程或释放(溶出)过程可忽略不计(相对于TP),故假设药动学呈一室模型分布、一级吸收(速率常数为Ka)与一级消除(速率常数为K)特征,即吸收时间与消除时间均服从指数分布,则Tg的PDF为{Ka K /(Ka - K){[exp(-Kt) - exp(-Ka t)]}(参数模型).根据卷积公式,得卷积型Volterra积分方程,运用数值反卷积分法求解,得到TP体内各时间段平均释放(溶出)速率值.结果:半参数随机模型可估计出TP体内释放(溶出)速率、TP的PDF之数值解及RP的PDF的函数结构与参数估计值.结论:半参数随机模型可用于体内药物释放(溶出)与(或)吸收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进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丙酸氟替卡松与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或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防治作用.方法:将48例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每组24例,进行8周治疗,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A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早晚各一次,每次一撳,治疗B组口服孟鲁司特4mg,每晚一次.8周的观察期内家长记录哮喘日记,包括白天、夜间症状评分、无症状天数及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等.结果:两组在治疗8周后患儿日夜间症状评分、无症状天数及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的喷数均显著减少,无症状天数显著增加且无副作用.结论:吸入丙酸氟替卡松与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均有较好疗效.

    作者:边俊梅;徐兆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逻辑斯谛曲线的五个阶段

    用四个关键的点将逻辑斯谛曲线分为五个阶段,并指出在应用中,这五个阶段分别具有不同的含义.

    作者:孙桂秋;凌高宏;黄爱武;张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产前超声诊断双胎绒毛膜性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双胎绒毛膜性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72例经产后病理证实的双胎绒毛膜性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在172例双胎中,其超声图像特点为:首诊孕周≤7孕周均可通过孕囊记数的方法诊断绒毛膜性,诊断符合率为100%,但很难确定羊膜囊性.首诊孕周为8~10孕周可通过记数来判断绒毛膜性和羊膜性,其诊断符合率为100%.首诊孕周为11~14孕周、14~28孕周及>28孕周可通过胎盘的记数、双胎峰征(A)字征、T字征及分隔膜的有无和厚度来判断绒毛膜性,其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83.8%、51.9%(P分别>0.05、>0.05、<0.05).结论:8~10孕周和11~14孕周是超声诊断双胎绒毛膜性的佳时期.

    作者:薛敏;曲侠;胡海云;张雁;张晶莉;张习武;王宏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道地丹皮与非道地丹皮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作用研究

    目的:比较传统道地药材凤丹皮水提物与非道地药材亳州丹皮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不同作用.方法: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高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复制雄性昆明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灌胃给药28天后,测定小鼠血清中各项生化指标.结果:给药后凤丹皮和亳州丹皮水提物都能显著地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GLU)(P<0.01)、TC(P<0.05)、MDA(P<0.05),并能显著升高2型糖病小鼠的SOD(P<0.01)活性.结论:凤丹皮和亳州丹皮水提物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并有一定的调节血脂代谢和抗氧化的作用.凤丹皮降糖、降脂作用较亳州丹皮强(P<0.05),抗氧化作用较亳州丹皮差,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鉴于两者作用效果的差异,在对不同产地药材的选用上,应加以区别和质控.

    作者:殷莉;乐智勇;陈桂林;王松笛;余尚工;方念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溶剂质量一定的稀溶液蒸气压下降数值Δρ≈ρθA·MA1000·bB

    稀溶液蒸气压下降数值在医药专业的<无机化学>或<基础化学>上都可见到,如文献[1]、[2]、[3]上就均可见到,但笔者认为其推导错误,笔者认为应如下推导:首先,我们要这样定义:若甲溶液的溶质丙的质量浓度较乙溶液的溶质丙的质量浓度大(或小),则称甲溶液较乙溶液的浓度大(或小),也可俗称甲溶液较乙溶液浓(或稀).

    作者:梁自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补脾益肾、清利化浊法治疗岭南地区CKD2-3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补脾益肾、清利化浊法配合治疗岭南地区慢性肾脏病2~3期脾肾气虚,湿热内蕴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CKD2-3期脾肾气虚,湿热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脾益肾、清利化浊中药)30例与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30例,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肾功能(eGFR、Scr、BUN)、24h尿蛋白定量(Upr)、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肝功能(ALT、AST)、电解质(K+、Na+、Cl-、Ca2+)、心电图、肾脏B超及中医症状、体征及症候积分的变化等指标.结果:试验组肾功能、Hb、Alb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趋势;两组治疗后24h Upr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两组肝功能、电解质等指标较治疗前差值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较对照组能够明显减少各症状积分.结论:补脾益肾、清利化浊法可以有效改善岭南地区早中期CKD脾肾气虚,湿热内蕴者患者的肾功能,改善贫血,降低24h尿蛋白定量,改善中医症候,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冯涛;陈杰彬;李成杰;吕佩佳;王明;王艳靖;魏连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提高生物信息学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高等数学是生物信息学专业重要的一门数学基础课,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生物信息学人才的培养,还会影响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现代化进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作者:王世缘;姜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药研究中高维列联表资料的分析及SPSS实现

    目的:探讨医学研究中高维列联表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方法:结合医药科研中的实例阐述Mantel Haenszel分层分析、对数线性模型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处理医药研究中高维列联表资料的原理和步骤,并加以比较.结果与结论:Mantel Haenszel分层分析、对数线性模型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都是处理高维列联表资料的有效方法,三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适用条件.

    作者:李新;关红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护士开展护理科研选题的思考:统计与分析

    目的:探索护士开展护理科研选题的途径,介绍一种护士开展护理科研选题的实用方法.方法:建立等时距观测数据序列,计算灰色关联度.结果:利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值,分析引起患者病情变化的因素.结论:护士开展护理科研选题,应该着眼日常护理工作、立足于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临床工作.

    作者:何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1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60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兼血瘀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益气养阴化瘀法结合传统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单纯传统治疗组)74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治疗后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大于60分的患者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阳和汤对哮喘大鼠IL-4、IFN-γ及N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阳和汤改善哮喘大鼠肺部炎症反应的进一步机制.方法:用卵蛋白攻击复制哮喘大鼠模型,用ELISA法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IFN)-γ;用RT-PCR 方法检测肺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表达水平.结果:阳和汤能下调哮喘大鼠IL-4,上调IFN-γ水平,下调两者比例;能抑制NGF-mRNA的表达.结论:阳和汤对哮喘有效的机理可能与下调IL-4,上调IFN-γ水平,抑制Th1/Th2漂移,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肺部组织NGF-mRNA的抑制表达有关.

    作者:李德顺;胡作为;袁艇;王世友;田代志;周桢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研究中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P)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PubMed 数据库)、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荷兰医学与

    作者:周洪伟;吴强;周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取环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取环术中的作用.方法:128例绝经后取环妇女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在术前术中给予丙泊酚,B组采用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观察宫颈软化程度、取环的效果、出血量及术中疼痛情况.结果:两组取环成功率达100%,B组顺利取环率较高、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杏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狗皮膏中铅体外吸收数据的灰色GM(1,1)拟合研究

    目的:对传统制剂狗皮膏中铅透皮吸收数据进行灰色GM(1,1)模型拟合并与相关模型进行比较.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通过累加生成建立透皮吸收数据的灰色GM(1,1)模型.结果:以平均相对误差和灰色绝对关联度为评价标准进行拟合精度的比较,以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作预测精度的比较.结论:灰色GM(1,1)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可进行短期预测.

    作者:曾勇;王平;马熙;孟宪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天然甘蓝色素作为酒精饮品添加剂的稳定性研究

    甘蓝色素是很好的水溶性色素,尝试研究其作为酒精饮料着色剂使用的稳定性,并观察了其与NaCl、蔗糖、琼脂、环糊精同时作为酒精饮品添加剂使用时的色泽变化.结果表明,该色素在酒精溶液中有较好的稳定性,NaCl、蔗糖对其有增色作用,琼脂、环糊精对其基本上没有影响.

    作者:白慧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数学实验课的实践与研究

    介绍我院在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开设数学实验课的认识和体会,提出数学实验的课程观和所遵循的原则,强调数学实验课必须有特色和实效性,并结合数学实验课的教学实例分析进行数学实验的方法,后,提出数学实验课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作者:张绍阁;徐宁;于洁;许广涛;周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镇静抗焦虑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的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镇静抗焦虑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溶栓治疗后QT离散度( QTd),校正后离散度(QTcd)及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0月住院AMI溶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胸痛时给予镇痛剂镇痛治疗,治疗组即在常规处理溶栓过程中静脉镇静抗焦虑治疗,术后继续给予口服3天,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QTd、QTcd.结果:治疗组QTd、QTcd较对照组缩短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AMI患者抗焦虑治疗与溶栓治疗后QTd、QTcd具有相关性.

    作者:郭璠;杨波;谢彬;杨国康;黄仲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从能量角度理解物理化学课程中表面张力和

    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能量的角度阐述了<物理化学>课程中表面张力和弯曲液面附加压力的概念,并进一步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毛细现象.相对于从力学角度的分析,从能量角度分析更宜于学生全面把握这两个概念.

    作者:苗永霞;刘建平;杨新丽;杨喜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于灰色新息模型的南宁市梅毒发病中长期预测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灰色系统新息模型持续预测梅毒发病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灰色新息模型对广西南宁市2005~2009年、2005~2010年梅毒年发病率数据进行建模拟合,并进行外推预测研究.结果:建立的广西南宁市2005~2009年及2005~2010年梅毒年发病率GM(1,1)新息预测模型,拟合精度高(C≈0.3652,P=1;C≈0.2812,P=1),可用于外推预测.结论:灰色系统一阶新息GM(1,1)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和预测梅毒发病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将其应用于梅毒发病持续预测是可行的.

    作者:梁红慧;杨力;郭亮永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