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秋兰;王振国;张宏珍;孙树汉;王若薇
官颈微偏性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为肿瘤腺体及细胞无论在细胞形态学上还是在组织结构上不典型性变化很小,诊断困难.由于本病常被临床及病理误诊为良性,故对本病认识甚为重要.
作者:王晓彬;任力;王伊洵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子宫切除术在生育年龄组妇女接受的手术中占第2位.美国每年约完成60万例子宫切除术[1].传统子宫切除术多经开腹完成.大的缺点是腹部创伤大,对腹腔干扰多,术后病人恢复较慢.
作者:朱兰;郎景和;刘珠凤;孙大为;冷金花;孙智晶;周希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卵巢与直肠解剖学上关系密切,卵巢恶性肿瘤容易压迫、侵犯直肠,当瘤体较大时导致直肠梗阻,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们从2000年11月至2002年7月间采用支架植入和动脉化疗栓塞两种介入方法治疗了此类患者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宗贵;刘旭;尹各平;张绪平;易玉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妇科疼痛分急性和慢性,疼痛是妇科急腹症中的主要症状之一,急腹症系急性腹部疾病的简称,已成为通用的医学临床术语,但并非单一疾病的名称,它包含多种腹部急症.
作者:施永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凋亡调控基因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2000~2001年应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erninal deoxynucleotitv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子宫肌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P<0.01).子宫肌瘤组织中PCNA蛋白阳性率高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P<0.01).凋亡细胞多分布在PCNA蛋白阴性区,阳性区仅有少量分布,且PCNA阴性区细胞凋亡指数高于阳性区.结论细胞凋亡失控在子宫肌瘤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CNA蛋白表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子宫平滑肌瘤的细胞增殖信息,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增殖和(或)凋亡失衡密切相关.
作者:陈文雪;李彦群;吴小华;杨慧钗;郭霞;田素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一个世纪前医学专家就发现女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可能对一些肿瘤的发生有影响.大约40年前应用雌、孕激素联合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因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及骨、心血管、脑等系统的保护作用而大为推广,甚至有人提出要终生替代.
作者:柴芸;谢幸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67ku层粘连蛋白受体(67LR)基因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990~2001年收治的44例子宫内膜癌、15例子宫内膜增殖症、47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67LR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定量检测2000~2001年收治的24例子宫内膜癌、16例子宫内膜增殖症、29例正常子宫内膜新鲜组织67LR mRNA水平.结果67LR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殖症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均明显增高(P<0.001),但前两组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中分化子宫内膜腺癌67LR表达较低分化者为高(P<0.05);但高、中、低分化组病例67LRmR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67LRmRNA水平与免疫组化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67LR蛋白过度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67LR mRNA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无相关.
作者:岳天孚;张颖;王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例1.患者23岁,住院号130426.已婚,因月经不规则6年,发现盆腔肿块2个月于1994年3月28日入院.婚后1年未孕,曾做诊刮,病理回报:增殖期子宫内膜.
作者:卢士燕;邢盈;徐春琳;王振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异位妊娠破裂、黄体破裂、卵泡破裂是伴有腹腔内出血的常见妇科急症.大量出血能危及患者生命,及时手术止血并快速输血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而大量腹腔内积血的再利用,是直接、快速的供血源.
作者:吕秋兰;王振国;张宏珍;孙树汉;王若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54岁,住院号176620.因发现盆腔包块3个月,于2003年3月14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3年3月3日,量少淋漓不尽11天.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下腹包块,约手拳大小,因无症状故未治疗.
作者:王洁净;鹿卿;刘岿然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非脱垂、良性病变的子宫实施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42例患良性子宫疾病,且为非脱垂子宫,并排除宫颈恶性疾病,要求保留宫颈的患者,实施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手术.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性生活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出血量85mL,平均住院时间是5d.3例术后发热,6例术后有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3~5d自行好转.21例术后12个月随访性生活满意.结论非脱垂、良性病变子宫小于10孕周大小者,实施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汪星星;袁匀;郑菊香;安静;杨敏仪;顾雅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巢平滑肌瘤(leiomyoma of the ovary)临床上较罕见,其临床特点和组织来源不甚明确,易于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珧;林芳;袁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孕期中药治疗对巨细胞病毒(CMV)活动性感染孕妇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1996年1月至2002年6月,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从有异常妊娠史的孕妇中筛查出CMV活动性感染孕妇24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122例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118例不给予治疗,比较两组孕妇转阴率、胎盘和胎儿感染率以及子代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CMV IgM和CMV mRNA转阴率77.05%(94/122)、胎盘感染率48.98%(48/98)、宫内传播率21.74%(10/46),对照组分别为38.14%(45/118)、67.50%(54/80)和52.63%(20/38),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子代出生时35例正常,11例异常;对照组20例正常,18例异常(P<0.01).观察组6月龄婴儿智力发育指数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中药治疗在改善CMV活动性感染孕妇子代生长发育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陈素华;闻良珍;王迎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许多妇科疾病是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给病人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而对疼痛的处理也是妇科医生较为棘手的问题.了解其临床基础,对正确处理妇科疼痛,以小的代价,取得佳的效果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拟对妇科疼痛的临床解剖基础做一分析.
作者:郑英如;陈竹钦;李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残角子宫妊娠是极为罕见的一种异位妊娠,误诊率很高,常因不能及时诊断、延误手术而造成破裂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现将20余年我们诊治的7例残角子宫妊娠病例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陈秀玲;郑雅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仅有病人自述许多性质不定、部位各异的症状,却没有相关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症候群称之为不定陈述综合征(u-nidentified complaints syndrome).
作者:崔健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妊娠期妇女用药不仅影响孕妇本身,而且还涉及到下一代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故给孕妇用药时,不仅应考虑药物对孕妇本人的作用,更应考虑药物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后,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赵润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55岁,病例号:126306.因子宫脱垂Ⅰ度于2001年5月在外院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反复不规则阴道流血、流液,虽经多次门诊治疗,但效果欠佳,于2002年6月18日入我院.
作者:凌关莲;李冬义;梁佩洪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为了解健康产妇分娩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对在我院分娩的245例产妇分别于分娩前后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和评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郁锦花;丁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妇产科术后疼痛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一般根据疼痛出现时间:术后7d内、术后1个月后,分别称为术后近期疼痛、术后远期疼痛.恰当处理术后疼痛,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质量十分重要.
作者:马晓艳;朱凤全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