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大出血致席汉综合征1例

阳志军;俸艳英

关键词:阴道流血, 意识模糊, 胎儿娩出, 输血输液, 孕足月, 月经量, 卫生院, 住院, 治疗, 止血, 野外, 畏寒, 头晕, 胎盘, 抢救, 女婴, 患者, 产后, 闭经
摘要:患者38岁,孕4产4,住院号294100.因产后闭经进行性乏力、消瘦14年,于2000年8月31日入院.14年前因孕足月在野外自娩一活女婴,胎儿娩出10余分钟后自行牵拉出胎盘即发生阴道大流血,约5分钟左右出现头晕、眼花、畏寒、乏力,继而意识模糊,送至当地卫生院抢救,经输血输液止血等治疗1周阴道流血减少至月经量出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妊娠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输卵管介入治疗的新方法,并与其它药物治疗方法比较.方法在X线透视下,选用球茎导管引导3F微细导管配0.045cm白金头导丝,经阴道、宫腔插入输卵管,对输卵管妊娠的孕囊进行穿刺,并注入甲氨蝶呤.结果28例患者插管均一次成功,24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5.71%.4例患者因故转手术治疗,占14.29%.28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5例患者术后复查,患侧输卵管通畅.结论输卵管介入治疗是一种可行性的新方法,较其它药物保守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且安全、经济,疗效高.术后部分惠侧输卵管通畅,保留了生育能力.

    作者:李强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妊高征性心脏病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防治妊高征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5例妊高征性心脏病进行分析.结果妊高征性心脏病发生率为0.39%,占同期妊高征的3.64%.孕产妇病死率0.22‰,占妊高征的首位.围生儿病死率为114.29‰.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对妊高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并发症.

    作者:张竹亭;王新梅;张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发生中央型前置胎盘2例

    1临床资料例1.患者32岁,住院号320035,孕1产0.1993年5月自然流产1次后一直未孕,1998年11月在我院经腹腔镜确诊为双侧输卵管阻塞.于1999年3月在我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成功.妊娠早期无阴道流血,孕24周开始出现四肢皮肤瘙痒伴轻微腹泻,查血清甘胆酸>3000μg/L.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予保肝、支持治疗,孕28周开始出现无痛性少量阴道流血.B超检查:三胞胎,中央型前置胎盘.予住院期待治疗.

    作者:谢微波;邵勇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孕妇及新生儿瘦素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瘦素是肥胖基因的蛋白产物,主要由脂肪组织合成和分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并与瘦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本研究采用放免法对正常孕妇和新生儿脐血中的瘦素水平进行测定,目的在于探索瘦素与胎儿发育的关系

    作者:高红;于月新;鲁海鸥;尚丽新;高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答题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22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UM)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岁以上的妇女中,其发生率约为20%以上.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院自1999年以来,对2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刘秉霞;李红瑜;曹坤利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妇产科手术中尿路损伤29例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981 2000年我院共收治妇产科手术中尿路损伤29例(院外转入17例).其中单纯膀胱损伤14例,膀胱输尿管同时损伤4例,输尿管损伤11例.

    作者:罗中明;郭振仪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比较观察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25mg和10mg用于紧急避孕的有效性、副反应及可接受性.方法采用双盲随机比较试验方法,共接纳合格妇女200例1次无防护性交后72小时内随机进入Ⅰ组(n=100)和Ⅱ组(n=100),予以治疗.Ⅰ组一次性服用米非司酮1片(每片25mg)及安慰剂1片;Ⅱ组一次性服用米非司酮2片(每片5mg),总量为10mg.于预期下次月经日期的第7天随访,了解避孕效果、副反应及月经的变化.结果两组各发生1例妊娠,失败率均为1%,避孕有效率分别为89.65%和90.40%,P>0.05,无统计学差异;各种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均在10%以内,两组相近;月经趋于正常者两组分别为86%和88%,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25mg,乃至10mg用于紧急避孕同样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素贞;黄志琨;李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158例分析

    我们于1999年11月至2000年12月,应用电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15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敏;栾虹;刘芝;齐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妊娠36周发现胎儿胸腔积液1例

    患者29岁,住院号14117,孕4产0.孕37+2周,B超发现胎儿右侧胸腔积液1周,于2000年10月18日入院.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此次孕早期阴道少量流血,给予黄体酮及中药保胎治疗,以后孕期平顺,定期产前检查,无放射线及毒物接触史.孕19周时B超示胎儿无异常,孕36周B超发现胎儿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孕妇无不适主诉.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T 36.7℃,P 86/min,BP 13.3/9.3kPa,心肺正常.宫高35cm,腹围102cm,枕前位,胎心144/min.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B超:双顶径9.4cm,股骨长6.6cm,羊水6.6cm,胎盘左后壁,胎盘Ⅱ级,胎儿右侧胸腔较大面积暗区.诊断:孕4产0,孕37+2周,LOA,待产;胎儿胸腔积液.

    作者:郭凯;孟然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醋酸甲羟孕酮用于哺乳期妇女避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醋酸甲羟孕酮(DMPA)用于哺乳期妇女避孕对其避孕效果、副反应发生率及停用原因的影响.方法将受试对象按剂量随机分为120mg和150mg两组,排除不符合研究标准者,纳入研究对象共计173例,120mg组87例,150mg组86例.每3个月深部肌肉注射1次,共4次.结果两组避孕成功率均为100.00%;发生副反应中,点滴出血120mg组为6.90%,明显低于150mg组的16.28%(P<0.05).结论120mg DMPA用于哺乳期妇女避孕不影响其有效性,且可减少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蒋丽芳;王鹏辉;陈予梅;李培全;张安嵩;孙静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瘦素与妊娠胎儿发育及妊高征的关系

    1994年首次发现肥胖基因(ob)及其产物瘦素(1eptin).瘦素是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由16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其分子质量为15872u.瘦素通过多种组织及其多种形式的瘦素受体作用于中枢及外围组织的多个位点,影响着机体许多生理功能和代谢通路.已知瘦素与神经内分泌之间组成了一个双向闭合环路.一方面它作用于下丘脑、胰腺、肾上腺、甲状腺、性腺发挥调节功能;

    作者:李春芳;邹余粮;苟文丽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前庭大腺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建三江中心医院(156300)

    患者32岁,住院号45732.因发现右侧外阴包块20余天,于1999年12月15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李玉宏;张莲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的具体环节探讨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患者(A组,123个周期)、1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B组,25个周期)和16例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内异症患者(C组,20个周期)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情况.结果B组的获卵数为(7.1±5.9)个,非常显著地少于A组的(11.6±8.4)个和C组的(12.1±7.8)个,P<0.01;B组和C组的受精率分别为69.5%和70.3%,均显著地低于A组的77.5%,P<0.05;A、B、C三组的卵裂率、子宫内膜的厚度与类型、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别.结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影响卵巢对超排卵的反应,内异症影响卵子的受精,但不影响受精卵的分裂、子宫内膜容受力、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作者:刘见桥;龙晓林;陈元本;陈欣洁;孙筱放;黄艳仪;张伟良;姚瑞芬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宫颈血管瘤致引产术后反复大出血休克误诊1例

    患者24岁,住院号4905,孕2产1.因引产术后54天,阴道大出血4次伴晕厥,于1996年9月30日入院.患者因孕26周,于1996年8月7日在当地医院行引产术,于8月9日在家自娩一死婴,自述胎盘胎膜娩出完整,出血约300mL,未行处理.术后8天阴道大出血伴凝血块约600mL,伴头昏、眼花、乏力,在当地医院行清官术(术中情况不详),输液对症治疗而好转.10天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经输O型血600mL,对症处理,病情好转.于9月9日发生第3次大出血,出血量约1000mL,病人昏迷,血压测不到,脉搏不清,阴道流出淡红色血液,经积极组织抢救,加压输血1200mL,对症处理病情稳定后再次清宫,刮出少许内膜及胎盘组织,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停止,继续抗感染治疗.9月29日,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经当地医院输血输液治疗后,急送我院.

    作者:陈素明;邹洪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与胎儿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1ike growth factor-1,IGF-1)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对38例正常儿、20例母体糖尿病新生儿和15例巨大儿的足月分娩前母血及脐血进行IGF-1测定,明确IGF-1与新生儿体重和身长的关系.结果正常足月分娩的脐血IGF-1值平均为70μg/L,脐血IGF-1和新生儿体重和身长均呈正相关.母血IGF-1是脐血IGF-1的2.87倍,母血IGF-1和脐血IGF-1呈明显正相关.糖尿病组母血和脐血的IGF-1均高于正常组,巨大儿组的母血lGF-1高于正常组.结论 IGF-1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一种细胞因子.孕期母血IGF-1监测可以预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作者:朱兰;边旭明;钱美伦;樊庆泊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一种避孕效果良好、安全、使用简便、经济、作用可逆的长效避孕方法.根据国家计生委2000年的统计资料,我国使用IUD的妇女约占育龄夫妇采取避孕措施的45%左右.随着人们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进一步开展,预计在今后几年间,IUD的使用还会有进一步增加.

    作者:吴尚纯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

    1 生殖健康的概念 生殖侵康是在1994年开罗会议上提出的.它的含义深刻,内容广泛,具有丰富的内涵,其特点是服务面广,量大,要求高,并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计划生育是指节育,避孕,优生优育,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

    作者:范光升;乌毓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皮下埋植避孕技术进展

    皮下埋植避孕是指将避孕甾体放在硅橡胶容器中,或与硅橡胶混匀,植入皮下后药物缓慢、恒定地释放入血而起到长期避孕的作用,属于药物控制释放系统.根据携带药物的载体,埋植剂分为非生物降解和可生物降解两大类.

    作者:韩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