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血管瘤致引产术后反复大出血休克误诊1例

陈素明;邹洪敏

关键词:宫颈, 血管瘤, 引产术, 术后, 阴道大出血, 休克, 对症处理, 医院输血, 患者, 抗感染治疗, 组织抢救, 子宫收缩, 症状, 阴道出血, 胎盘组织, 输液治疗, 对症治疗, 病情稳定, 凝血块, 出血量
摘要:患者24岁,住院号4905,孕2产1.因引产术后54天,阴道大出血4次伴晕厥,于1996年9月30日入院.患者因孕26周,于1996年8月7日在当地医院行引产术,于8月9日在家自娩一死婴,自述胎盘胎膜娩出完整,出血约300mL,未行处理.术后8天阴道大出血伴凝血块约600mL,伴头昏、眼花、乏力,在当地医院行清官术(术中情况不详),输液对症治疗而好转.10天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经输O型血600mL,对症处理,病情好转.于9月9日发生第3次大出血,出血量约1000mL,病人昏迷,血压测不到,脉搏不清,阴道流出淡红色血液,经积极组织抢救,加压输血1200mL,对症处理病情稳定后再次清宫,刮出少许内膜及胎盘组织,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停止,继续抗感染治疗.9月29日,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经当地医院输血输液治疗后,急送我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前庭大腺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建三江中心医院(156300)

    患者32岁,住院号45732.因发现右侧外阴包块20余天,于1999年12月15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李玉宏;张莲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的具体环节探讨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患者(A组,123个周期)、1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B组,25个周期)和16例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内异症患者(C组,20个周期)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情况.结果B组的获卵数为(7.1±5.9)个,非常显著地少于A组的(11.6±8.4)个和C组的(12.1±7.8)个,P<0.01;B组和C组的受精率分别为69.5%和70.3%,均显著地低于A组的77.5%,P<0.05;A、B、C三组的卵裂率、子宫内膜的厚度与类型、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别.结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影响卵巢对超排卵的反应,内异症影响卵子的受精,但不影响受精卵的分裂、子宫内膜容受力、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作者:刘见桥;龙晓林;陈元本;陈欣洁;孙筱放;黄艳仪;张伟良;姚瑞芬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答题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输卵管妊娠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输卵管介入治疗的新方法,并与其它药物治疗方法比较.方法在X线透视下,选用球茎导管引导3F微细导管配0.045cm白金头导丝,经阴道、宫腔插入输卵管,对输卵管妊娠的孕囊进行穿刺,并注入甲氨蝶呤.结果28例患者插管均一次成功,24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5.71%.4例患者因故转手术治疗,占14.29%.28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5例患者术后复查,患侧输卵管通畅.结论输卵管介入治疗是一种可行性的新方法,较其它药物保守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且安全、经济,疗效高.术后部分惠侧输卵管通畅,保留了生育能力.

    作者:李强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甾体激素避孕药药代动力学与安全性

    自从Pincus于1956年首次报道女用甾体激素避孕药的临床试验结果以来,对甾体类激素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有效性及长期使用安全性进行了极为广泛深入的研究.国内各种类型的甾体避孕药中应用广、接受性高的仍是口服复方甾体避孕药.国内外的研究均致力于降低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含量.同时,继第1、第2代孕激素之后,更为安全的第3代孕激素也上市应用.

    作者:杨梅丽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妊高征性心脏病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防治妊高征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5例妊高征性心脏病进行分析.结果妊高征性心脏病发生率为0.39%,占同期妊高征的3.64%.孕产妇病死率0.22‰,占妊高征的首位.围生儿病死率为114.29‰.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对妊高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并发症.

    作者:张竹亭;王新梅;张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皮下埋植避孕技术进展

    皮下埋植避孕是指将避孕甾体放在硅橡胶容器中,或与硅橡胶混匀,植入皮下后药物缓慢、恒定地释放入血而起到长期避孕的作用,属于药物控制释放系统.根据携带药物的载体,埋植剂分为非生物降解和可生物降解两大类.

    作者:韩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细菌性阴道病快速诊断试剂盒临床应用探讨

    我们采用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相关病原体特异性标志酶(脯氨酸氨基肽酶)的新型、简便、快速的方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BV相关病原体,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廖渝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妊娠早期发热与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感染的关系及妊娠期监护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10周前孕妇)发热与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感染的关系及对要求继续妊娠孕妇的孕期监护方法.方法观察组为120例(孕10周前)发热(体温38℃以上)孕妇,对照组为无异常的门诊产检早孕(孕10周前)孕妇33例,两组用ELISA方法检测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弓形虫(TOX)IgM抗体.结果观察组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孕中晚期若胎儿发育异常可考虑引产.结论孕10周前孕妇中度以上发热与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感染无直接相关关系.结合血清学检测后,有重点、针对性地对本组孕妇孕期采用B超多次对胎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能及早发现孕期胎儿异常情况并予及时相应处理,是孕妇可接受的、非侵入性且有利于发现胎儿异常并减少畸形儿出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浩生;林静吟;郭珠爱;阳伟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一种避孕效果良好、安全、使用简便、经济、作用可逆的长效避孕方法.根据国家计生委2000年的统计资料,我国使用IUD的妇女约占育龄夫妇采取避孕措施的45%左右.随着人们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进一步开展,预计在今后几年间,IUD的使用还会有进一步增加.

    作者:吴尚纯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158例分析

    我们于1999年11月至2000年12月,应用电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15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敏;栾虹;刘芝;齐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醋酸甲羟孕酮用于哺乳期妇女避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醋酸甲羟孕酮(DMPA)用于哺乳期妇女避孕对其避孕效果、副反应发生率及停用原因的影响.方法将受试对象按剂量随机分为120mg和150mg两组,排除不符合研究标准者,纳入研究对象共计173例,120mg组87例,150mg组86例.每3个月深部肌肉注射1次,共4次.结果两组避孕成功率均为100.00%;发生副反应中,点滴出血120mg组为6.90%,明显低于150mg组的16.28%(P<0.05).结论120mg DMPA用于哺乳期妇女避孕不影响其有效性,且可减少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蒋丽芳;王鹏辉;陈予梅;李培全;张安嵩;孙静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子宫底部肌壁间妊娠引产致子宫破裂1例

    患者26岁,住院号10971.因引产后2天,腹痛10小时,头昏、乏力1小时,于2000年8月7日由外院急转我科.G5 P1,末次分娩后至今1年,月经一直未复潮.2天前于当地医院B超确诊妊娠4个月行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因无宫缩,10小时前给予米索前列醇25μg口服,宫缩加强,自觉腹痛,呈持续性.转院前1小时自感头昏、乏力,测血压下降.查体:T 36.3℃,P 120/min,R 26/min,BP6/4kPa.急性痛苦病容,贫血貌,呈淡漠状,全身皮肤、粘膜湿冷,双肺无干湿啰音,心率120/min,腹膜刺激征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有少量暗红色血迹,宫底平脐,轮廓欠光滑、压痛,双附件未满意扪及.WBC 24.5×109/L,RBC 2.47×1012/L,Hb 69g/L,BT 3min,CT 3min.

    作者:王晨笛;徐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测定双胎妊娠母体血清尿酸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母体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血压正常和29例患妊高征的双胎孕妇,85例正常血压和20例妊高征单胎孕妇测定血清尿酸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制作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以选择双胎孕妇的血清尿酸水平作为妊高征高危标志的佳临界值,以佳临界值为标准,计算其作为诊断妊高征的似然比.结果双胎孕妇的血清尿酸平均水平比单胎孕妇高,分别为(322.8±107.0)μmol/L和(254.6±64.6)μmol/L,P<0.01;患妊高征双胎孕妇的平均血清尿酸水平也比妊高征单胎孕妇的血清尿酸水平高,分别为(460.0±77.3)μmol/L和(365.0±80.4)μmol/L,P<0.01.应用ROC曲线,选定血清尿酸值400.0μmol/L作为诊断双胎妊高征指标之一,其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79%.当血尿酸值≥400.0 μmol/L时,患妊高征的阳性似然比为4.4.结论有无妊高征双胎妊娠孕妇其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有无妊高征单胎妊娠.双胎妊娠母体血尿酸水平≥400.0μmol/L时,可以作为识别该孕妇处于妊高征危险期的辅助方法之一.

    作者:丁依玲;林宜珍;朱付凡;陈桂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宫颈妊娠5例临床分析

    本文就我院1985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收治的5例宫颈妊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姜桂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22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UM)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岁以上的妇女中,其发生率约为20%以上.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院自1999年以来,对2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刘秉霞;李红瑜;曹坤利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孕妇及新生儿瘦素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瘦素是肥胖基因的蛋白产物,主要由脂肪组织合成和分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并与瘦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本研究采用放免法对正常孕妇和新生儿脐血中的瘦素水平进行测定,目的在于探索瘦素与胎儿发育的关系

    作者:高红;于月新;鲁海鸥;尚丽新;高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妇产科手术中尿路损伤29例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981 2000年我院共收治妇产科手术中尿路损伤29例(院外转入17例).其中单纯膀胱损伤14例,膀胱输尿管同时损伤4例,输尿管损伤11例.

    作者:罗中明;郭振仪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发生中央型前置胎盘2例

    1临床资料例1.患者32岁,住院号320035,孕1产0.1993年5月自然流产1次后一直未孕,1998年11月在我院经腹腔镜确诊为双侧输卵管阻塞.于1999年3月在我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成功.妊娠早期无阴道流血,孕24周开始出现四肢皮肤瘙痒伴轻微腹泻,查血清甘胆酸>3000μg/L.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予保肝、支持治疗,孕28周开始出现无痛性少量阴道流血.B超检查:三胞胎,中央型前置胎盘.予住院期待治疗.

    作者:谢微波;邵勇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