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桂英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已在国内普遍开展,据报道完全流产率可达90%以上[1,2],由于本法安全简便,并可避免手术操作的痛苦,在部分城市中选择药物流产的人数已超过吸宫术.但是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一直是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为缩短药流后出血时间,我们采取宫血宁治疗本症,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就宫血宁胶囊治疗药流后出血作一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小红;方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一种避孕效果良好、安全、使用简便、经济、作用可逆的长效避孕方法.根据国家计生委2000年的统计资料,我国使用IUD的妇女约占育龄夫妇采取避孕措施的45%左右.随着人们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进一步开展,预计在今后几年间,IUD的使用还会有进一步增加.
作者:吴尚纯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防治妊高征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5例妊高征性心脏病进行分析.结果妊高征性心脏病发生率为0.39%,占同期妊高征的3.64%.孕产妇病死率0.22‰,占妊高征的首位.围生儿病死率为114.29‰.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对妊高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并发症.
作者:张竹亭;王新梅;张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1ike growth factor-1,IGF-1)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对38例正常儿、20例母体糖尿病新生儿和15例巨大儿的足月分娩前母血及脐血进行IGF-1测定,明确IGF-1与新生儿体重和身长的关系.结果正常足月分娩的脐血IGF-1值平均为70μg/L,脐血IGF-1和新生儿体重和身长均呈正相关.母血IGF-1是脐血IGF-1的2.87倍,母血IGF-1和脐血IGF-1呈明显正相关.糖尿病组母血和脐血的IGF-1均高于正常组,巨大儿组的母血lGF-1高于正常组.结论 IGF-1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一种细胞因子.孕期母血IGF-1监测可以预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作者:朱兰;边旭明;钱美伦;樊庆泊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25mg和10mg用于紧急避孕的有效性、副反应及可接受性.方法采用双盲随机比较试验方法,共接纳合格妇女200例1次无防护性交后72小时内随机进入Ⅰ组(n=100)和Ⅱ组(n=100),予以治疗.Ⅰ组一次性服用米非司酮1片(每片25mg)及安慰剂1片;Ⅱ组一次性服用米非司酮2片(每片5mg),总量为10mg.于预期下次月经日期的第7天随访,了解避孕效果、副反应及月经的变化.结果两组各发生1例妊娠,失败率均为1%,避孕有效率分别为89.65%和90.40%,P>0.05,无统计学差异;各种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均在10%以内,两组相近;月经趋于正常者两组分别为86%和88%,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25mg,乃至10mg用于紧急避孕同样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素贞;黄志琨;李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例1.患者32岁,住院号320035,孕1产0.1993年5月自然流产1次后一直未孕,1998年11月在我院经腹腔镜确诊为双侧输卵管阻塞.于1999年3月在我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成功.妊娠早期无阴道流血,孕24周开始出现四肢皮肤瘙痒伴轻微腹泻,查血清甘胆酸>3000μg/L.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予保肝、支持治疗,孕28周开始出现无痛性少量阴道流血.B超检查:三胞胎,中央型前置胎盘.予住院期待治疗.
作者:谢微波;邵勇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瘦素是肥胖基因的蛋白产物,主要由脂肪组织合成和分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并与瘦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本研究采用放免法对正常孕妇和新生儿脐血中的瘦素水平进行测定,目的在于探索瘦素与胎儿发育的关系
作者:高红;于月新;鲁海鸥;尚丽新;高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UM)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岁以上的妇女中,其发生率约为20%以上.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院自1999年以来,对2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刘秉霞;李红瑜;曹坤利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 生殖健康的概念 生殖侵康是在1994年开罗会议上提出的.它的含义深刻,内容广泛,具有丰富的内涵,其特点是服务面广,量大,要求高,并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计划生育是指节育,避孕,优生优育,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
作者:范光升;乌毓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患者(A组,123个周期)、1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B组,25个周期)和16例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内异症患者(C组,20个周期)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情况.结果B组的获卵数为(7.1±5.9)个,非常显著地少于A组的(11.6±8.4)个和C组的(12.1±7.8)个,P<0.01;B组和C组的受精率分别为69.5%和70.3%,均显著地低于A组的77.5%,P<0.05;A、B、C三组的卵裂率、子宫内膜的厚度与类型、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别.结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影响卵巢对超排卵的反应,内异症影响卵子的受精,但不影响受精卵的分裂、子宫内膜容受力、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作者:刘见桥;龙晓林;陈元本;陈欣洁;孙筱放;黄艳仪;张伟良;姚瑞芬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醋酸甲羟孕酮(DMPA)用于哺乳期妇女避孕对其避孕效果、副反应发生率及停用原因的影响.方法将受试对象按剂量随机分为120mg和150mg两组,排除不符合研究标准者,纳入研究对象共计173例,120mg组87例,150mg组86例.每3个月深部肌肉注射1次,共4次.结果两组避孕成功率均为100.00%;发生副反应中,点滴出血120mg组为6.90%,明显低于150mg组的16.28%(P<0.05).结论120mg DMPA用于哺乳期妇女避孕不影响其有效性,且可减少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蒋丽芳;王鹏辉;陈予梅;李培全;张安嵩;孙静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10周前孕妇)发热与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感染的关系及对要求继续妊娠孕妇的孕期监护方法.方法观察组为120例(孕10周前)发热(体温38℃以上)孕妇,对照组为无异常的门诊产检早孕(孕10周前)孕妇33例,两组用ELISA方法检测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弓形虫(TOX)IgM抗体.结果观察组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孕中晚期若胎儿发育异常可考虑引产.结论孕10周前孕妇中度以上发热与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感染无直接相关关系.结合血清学检测后,有重点、针对性地对本组孕妇孕期采用B超多次对胎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能及早发现孕期胎儿异常情况并予及时相应处理,是孕妇可接受的、非侵入性且有利于发现胎儿异常并减少畸形儿出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浩生;林静吟;郭珠爱;阳伟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本文就我院1985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收治的5例宫颈妊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姜桂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我们采用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相关病原体特异性标志酶(脯氨酸氨基肽酶)的新型、简便、快速的方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BV相关病原体,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廖渝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994年首次发现肥胖基因(ob)及其产物瘦素(1eptin).瘦素是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由16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其分子质量为15872u.瘦素通过多种组织及其多种形式的瘦素受体作用于中枢及外围组织的多个位点,影响着机体许多生理功能和代谢通路.已知瘦素与神经内分泌之间组成了一个双向闭合环路.一方面它作用于下丘脑、胰腺、肾上腺、甲状腺、性腺发挥调节功能;
作者:李春芳;邹余粮;苟文丽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输卵管介入治疗的新方法,并与其它药物治疗方法比较.方法在X线透视下,选用球茎导管引导3F微细导管配0.045cm白金头导丝,经阴道、宫腔插入输卵管,对输卵管妊娠的孕囊进行穿刺,并注入甲氨蝶呤.结果28例患者插管均一次成功,24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5.71%.4例患者因故转手术治疗,占14.29%.28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5例患者术后复查,患侧输卵管通畅.结论输卵管介入治疗是一种可行性的新方法,较其它药物保守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且安全、经济,疗效高.术后部分惠侧输卵管通畅,保留了生育能力.
作者:李强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避孕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避孕法,一次放置能长期避孕,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亿妇女使用IUD避孕,而我国占其总人数的80%.尽管采用此法避孕的并发症不高,但实际发生人数却不容忽视.现就IUD的并发症及防治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唐良萏;刘淑文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29岁,住院号14117,孕4产0.孕37+2周,B超发现胎儿右侧胸腔积液1周,于2000年10月18日入院.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此次孕早期阴道少量流血,给予黄体酮及中药保胎治疗,以后孕期平顺,定期产前检查,无放射线及毒物接触史.孕19周时B超示胎儿无异常,孕36周B超发现胎儿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孕妇无不适主诉.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T 36.7℃,P 86/min,BP 13.3/9.3kPa,心肺正常.宫高35cm,腹围102cm,枕前位,胎心144/min.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B超:双顶径9.4cm,股骨长6.6cm,羊水6.6cm,胎盘左后壁,胎盘Ⅱ级,胎儿右侧胸腔较大面积暗区.诊断:孕4产0,孕37+2周,LOA,待产;胎儿胸腔积液.
作者:郭凯;孟然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43岁,住院号115074.因自阴道脱出一肿块,伴流血、流脓2月余,于1999年5月20日入院.既往月经周期规律,经量正常.末次分娩17年前.查体:轻度贫血貌、消瘦,精神差.T 38℃,P 88/min,BP 15/9kPa.妇科检查:阴道口外可见肿块,脱出部分约儿头大,扁圆形,舌状脱出,肉样,实质感.表面灰红色脓痂覆盖.阴道极度扩张,内被肿物塞满.穹窿部有大量脓血积液,奇臭,外流困难.宫颈管明显扩张,后唇与肿物之间无界限.可触及约3横指宽、1横指厚的瘤蒂.B超提示:子宫体大小形态正常.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兰州,730050)
作者:卢清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