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的腔内治疗

曾昭昌;万跃平;刘卓文;王可兵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结石,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气压弹道碎石术
摘要: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62例BPH并膀胱结石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处理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 TURP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是BPH并膀胱结石的一种微创、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剪切力在内皮细胞病理生理中的作用

    剪切在内皮细胞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调节内皮细胞的增殖与生长周期;影响内皮细胞在血管重构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并通过以上环节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叶旭;杨永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生存的重要因子--BCL11A和BCL11B

    BCL11A和BCL11B基因是BCL家族的新成员,分别是与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密切相关的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对其基因结构和功能特点已有初步的认识,其异常的表达与淋巴细胞恶性转化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扬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ilon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胫骨Pilon 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随访胫骨Pilon骨折46例,平均随访18.2个月.骨折根据Ruedi和Allgower分型,Ⅱ型27例,Ⅲ型19例.跟骨牵引结合小夹板外固定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21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16例.结果按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11例,良22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71.7%.结论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局部的软组织条件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复位的质量、软组织损伤的程度、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早期的康复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莫茅;叶劲;邓永高;胡万钧;廖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治疗进展

    肺动脉高压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内皮功能受损所致,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为治疗开辟了新思路,提出了如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蛋白激酶C抑制剂、PDE-5抑制剂和血栓素抑制等治疗方法.

    作者:陈芳;汤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99mTc-CPF制备及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炎症显像剂99mTc-环丙沙星(99mTc-CPF)在小鼠体内分布的特点,评价其作为新型炎症显像剂的价值.方法制备99mTc-CPF,并测定其放化纯度和标记率.制作小白鼠炎症模型,并经尾静脉注入0.1ml99mTc-CPF,分别于0.5、1、4、6、12h处死小白鼠,取血样和部分器官组织,测量其放射性.结果 99mTc-CPE标记率>90%,室温下6h内化合物的放化纯稳定.小白鼠炎症组织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高,注射后1、4、6、12h,炎症组织与对侧正常组织比值分别为3.48、4.30、4.17、4.16.99mTc-CPF主要由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血液清除较快.结论 99mTc-CPE是一种灵敏度高的炎症灶显像剂,且制备方法简单、方便.

    作者:张弘;蒋宁一;陈梅;朱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利用ELISA技术检测尘螨变应原的生物活性

    目的分析尘螨变应原溶液中抗原含量与ELISA结果的关系,探索利用ELISA技术分析变应原生物活性的方法.方法采用ELISA技术对变应原的生物活性进行动态分析, 利用Excel软件分析抗原浓度与变应原活性的关系.结果当抗原含量在一定范围时,抗原含量与ELISA结果成正相关,利用双对数曲线分析抗原浓度与ELISA结果的关系,既能反映变应原的相对含量和活性,又能预测不同变应原溶液中变应原组成成分的差异.结论该方法可以用来比较尘螨变应原溶液的生物活性.

    作者:李文;赵绮华;王锡忠;赖荷;刘永平;陈丽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儿肺栓塞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液流动阻塞血管管腔,这种现象称为栓塞(embolism).文献报道[1]肺栓塞(PE)病因和诱因:成人的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危险因素.小儿则以中心静脉插管,长期卧床,心脏疾病,脑积水分流术,损伤、肿瘤、手术、感染、脱水、休克、肥胖等常见.

    作者:张美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的CT表现.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腔外型胃平滑肌瘤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特点.结果 30例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病变位于胃体部27例,胃窦部3例,CT平扫表现为与胃壁关系密切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病变与胃壁呈钝角或锐角,19例密度均匀,11例内见低密度灶,增强扫描14例无强化,16例轻至中度强化,右侧卧位扫描肿块出现牵拉征14例,抱球征12例.结论 CT在显示腔外型胃平滑肌瘤较其他检查方法有明显优势,对病变的正确诊断有重大意义.

    作者:赖寿伟;杨华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308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308 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50例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NF水平, 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NF-α-308 基因片段,NcoI内切酶进行限制性酶切反应.结果 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TNF-α-308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而血浆中TNF水平,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性反应在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病程中有重要作用,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无关联.

    作者:周芸;李锦玉;宋禄茵;周明;陈盛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广谱抗菌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革兰阴性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而肺炎克雷伯菌为了不被杀灭产生对喹诺酮耐药的分子机制成为细菌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肺炎克雷伯耐喹诺酮的主要机制及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韩菊梅;叶晓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Nucleofection转染过程对Jurkat细胞BCL11b水平的影响

    目的了解核转染(Nucleofection)过程对Jurkat细胞中BCL11b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分析经不同程序Nucleofection过程和不同时间培养的Jurkat细胞的BCL11b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经Nucleofector的C-16、S-18和G-10+siRNA程序处理后,C-16与S-18组细胞培养2h的BCL11b水平明显升高(p<0.05),C-16、S-18和G-10+siRNA三组细胞培养10h后BCL11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16和S-18组细胞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在2~24h之间),BCL11b水平降低(p<0.05),而在G-10+siRNA处理组,直到培养48h BCL11b水平才有所下降.结论 Nucleofection处理过程对Jurkat细胞BCL11b表达有一定的影响,但有一定的时效性.

    作者:李扬秋;杨力建;陈少华;陈青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硬化后脾脏增大的研究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在正常脾脏与肝硬化后脾肿大间的差异.方法对12例正常志愿者及20例肝硬化脾肿大者行常规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正常脾脏平均ADC值为1.45×10-3mm2/s,肿大脾平均ADC值为1.49×10-3mm2/s.结论正常脾脏与肝硬化后脾肿大的ADC值间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刘玉品;凌毅泰;刘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氟喹诺酮体外诱导肺炎克雷伯菌外排蛋白表达差异的研究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体外诱导肺炎克雷伯菌外排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取临床分离对喹诺酮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20株,分2组,每组10株,1组作对照组,观察组将应用不同浓度梯度环丙沙星逐级诱导,后成为耐药株,观察2组细菌在不同浓度抗生素应用后的差异,并比较观察组的10株敏感菌和诱导后耐药菌在应用外排泵抑制剂前后低抑菌浓度(MIC)及SDS-PAGE电泳外排泵膜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环丙沙星从小至大剂量体外诱导出高度耐药株的出现,其53KDa外膜蛋白TolC表达增多.应用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后,70%诱导耐药菌MIC有明显下降.结论喹诺酮体外诱导可使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出现,TolC表达增多表明外排泵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外排泵抑制剂的应用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作者:韩菊梅;叶晓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电子气管镜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

    报道了8例经电子气管镜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例,电子气管镜下形态表现多样性,单纯型:粘膜充血肿胀;混合型:粘膜表面破溃,糜烂、结痂、坏死、隆起、管腔狭窄.8例患者在全身抗结核治疗下进行经电子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早期(单纯型)支气管内膜结核疗效更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令儒;陈卫民;戚应静;王贵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腹腔镜探查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目的探讨腹腔镜再腹部外科再次手术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以腹腔镜电切松解粘连及切除粘连带.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尚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甄景志;崔建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震荡证实为颅内血肿或轻度脑挫裂伤CT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脑震荡经CT证实为颅内血肿或轻度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分析91例脑震荡经CT证实为颅内血肿或轻度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及CT扫描发现.结果 91例脑震荡经CT证实为颅内血肿或轻度脑挫裂伤的病例,全部治愈,无致残及死亡病例.结论按诊断标准诊断为脑震荡的部分病例,在不同时间窗经CT扫描发现为颅内血肿或轻度脑挫裂伤.本组中治疗后3~14d经CT发现异常的占81.3%.对该类病例,宜动态CT扫描,以降低误诊率,使患者能及时得到治疗.

    作者:林林辉;林海林;陈伟民;陈少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QT离散度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左室肥厚与QT 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 ial, VLP)之间的联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0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LVH组与非LVH组.均测QTd及VLP.LVH组接受比索洛尔治疗2个月,并比较治疗前后QTd及VLP情况.结果①LVH组与非LVH组VLP阳性检出率与QTd差异具有显著性;②LVH组治疗后VLP阳性检出率与QTd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QTd及VLP可成为早期检测高血压并LVH患者重要指标,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发生.

    作者:梁利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亚秒级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检查中的成像方法

    目的研究亚秒级螺旋CT对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成像方法、技巧.方法对20例临床上疑肺动脉栓塞的病例先行常规平扫,后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运用螺旋CT快速薄层扫描,并通过工作站三维重建技术对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进行CTPA成像,研究肺动脉成像的佳参数及操作技术,探索该成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疾病检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20例患者检出7例肺动脉栓塞病人,栓塞表现肺动脉主干或分支腔内充盈缺损.结论亚秒级螺旋CT肺动脉造影技术(CTPA)是急性肺动脉栓塞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在成像技术完全可行,且安全、迅速、有效、无创.

    作者:步军;曾旭文;梁治平;陈松;李国耀;袁六英;曾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150例EEG分析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波改变,探讨脑电图(EEG)与颅脑损伤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EG对150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描记,脑震荡患者每人EEG描记总次数为3次,脑挫裂伤患者每人EEG描记总次数为4次,分析其结果.结果 150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脑震荡109例,EEG异常46例,脑挫裂伤41例,EEG均异常,EEG的改变与大脑皮层损伤的实际情况相平行,脑损伤越重,EEG异常率越高.小儿EEG异常程度与临床表现不成比例,且EEG异常率明显高于成人.结论 EEG可客观反映颅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变化,为临床指导治疗及估计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闫丽红;欧阳迪茵;孟兵;黄先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血压人群氧化应激水平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人群氧化应激状况,以期为临床高血压病人抗氧化治疗提供理论研究基础.结果在高血压人群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低于非高血压人群,而MDA含量高于非高血压人群,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而作为主要抗氧化因素的SOD和Vit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血压病人处于高氧化应激水平,临床应用抗氧化药物治疗高血压可能有一定疗效.

    作者:刘录山;匡希斌;危当恒;王佐;唐朝克;任重;万载阳;杨保堂;银兴锋;易光辉;王贵学;杨永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