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秀;严燕芳
剪切在内皮细胞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调节内皮细胞的增殖与生长周期;影响内皮细胞在血管重构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并通过以上环节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叶旭;杨永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时血清磷脂酶A2(PLA2)的水平变化及其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6例新生儿休克患儿[6例单器官衰竭(SOF)和1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的PLA2水平及测量血小板计数、动脉血氧、乳酸,同期测量2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结果休克组新生儿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SOF组PLA2水平明显高于SOF组(p<0.01).结论血清PLA2与新生儿休克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对评估新生儿休克的预后和转归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伟强;黄小红;黄灼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的CT表现.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腔外型胃平滑肌瘤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特点.结果 30例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病变位于胃体部27例,胃窦部3例,CT平扫表现为与胃壁关系密切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病变与胃壁呈钝角或锐角,19例密度均匀,11例内见低密度灶,增强扫描14例无强化,16例轻至中度强化,右侧卧位扫描肿块出现牵拉征14例,抱球征12例.结论 CT在显示腔外型胃平滑肌瘤较其他检查方法有明显优势,对病变的正确诊断有重大意义.
作者:赖寿伟;杨华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了38例妊娠剧吐病人的心理护理情况.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及其对妊娠剧吐的影响,采用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表明,采取正确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不但密切了护患关系,而且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使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心理护理是促使妊娠剧吐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保证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石磊;李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氟马西尼拮抗咪达唑仑镇静效应时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并探讨氟马西尼的合理用量.方法 ASA Ⅰ或Ⅱ级成年手术患者48例,椎管内联合麻醉效果确切.手术开始时静脉持续输注咪达唑仑,保持BIS值在50~55.手术结束时按停止输注咪达唑仑后的处理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例.Ⅰ组不用氟马西尼;Ⅱ、Ⅲ、Ⅳ组分别静脉注射氟马西尼首量0.1、0.2、0.3mg,根据OAA/S评分结果每隔1min追加氟马西尼0.1mg,直至OAA/S评分达4分.记录应用氟马西尼首量后1、2、3、5、10、15和20 min时的BIS值和OAA/S评分.结果手术结束停止输注咪达唑仑时四组患者的BIS值保持在50~55之间,所有患者OAA/S评分均为1分.Ⅰ组停用咪达唑仑后15~20min BIS值上升到60以上,OAA/S评估达到3分.Ⅱ组给予氟马西尼后1min时,BIS均值上升到58,OAA/S评估已达到3分.Ⅲ组和Ⅳ组给予氟马西尼后1~2min时,BIS均值已超过65,OAA/S评估达到4分,恢复速度比Ⅱ组明显快(p<0.05).Ⅱ组75%的患者需追加两次氟马西尼后,BIS值和OAA/S评分才迅速恢复.结论氟马西尼能有效地拮抗咪达唑仑的镇静效应,首量0.3mg能获得迅速和完善的镇静拮抗效果.
作者:赵子良;叶靖;董庆龙;欧阳葆怡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人群氧化应激状况,以期为临床高血压病人抗氧化治疗提供理论研究基础.结果在高血压人群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低于非高血压人群,而MDA含量高于非高血压人群,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而作为主要抗氧化因素的SOD和Vit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血压病人处于高氧化应激水平,临床应用抗氧化药物治疗高血压可能有一定疗效.
作者:刘录山;匡希斌;危当恒;王佐;唐朝克;任重;万载阳;杨保堂;银兴锋;易光辉;王贵学;杨永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近20年收治的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8例胃肠道异位胰腺患者进行了外科治疗,并对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病变部位分布及治疗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患者表现为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9例,消化道出血7例,腹部包块1例,无明显症状1例.异位胰腺分布部位:胃7例,十二指肠5例, 空肠3例,回肠3例,其中美克尔憩室内2例.术前误诊11例,漏诊6例,仅1例确诊.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1~10年异位胰腺无复发,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胃肠道异位胰腺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检查手段,易漏诊和误诊;一旦发现,均应早期手术治疗,以明确诊断及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严红;巴明臣;黄祥成;闻英;卿三华;李国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广谱抗菌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革兰阴性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而肺炎克雷伯菌为了不被杀灭产生对喹诺酮耐药的分子机制成为细菌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肺炎克雷伯耐喹诺酮的主要机制及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韩菊梅;叶晓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亚秒级螺旋CT对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成像方法、技巧.方法对20例临床上疑肺动脉栓塞的病例先行常规平扫,后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运用螺旋CT快速薄层扫描,并通过工作站三维重建技术对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进行CTPA成像,研究肺动脉成像的佳参数及操作技术,探索该成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疾病检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20例患者检出7例肺动脉栓塞病人,栓塞表现肺动脉主干或分支腔内充盈缺损.结论亚秒级螺旋CT肺动脉造影技术(CTPA)是急性肺动脉栓塞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在成像技术完全可行,且安全、迅速、有效、无创.
作者:步军;曾旭文;梁治平;陈松;李国耀;袁六英;曾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研究是当前细胞生命活动研究的重要课题,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多样性、细胞内、胞浆、胞核和跨膜等过程,有不同的信息分子转导.细胞信号转导的结构、功能、途径的导常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时正确的诊断是积极治疗的基础.一直以来,X线肺动脉造影由于属创伤性检查,其应用受到限制.随着影像技术及诊断的发展,学者们探索出多种PE无创性检查方法,包括核素、CT、MR等,本文将对这些检查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各自特点作一综述.
作者:梁治平;步军;曾旭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肺部(VATS)手术后近期出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处理方案.方法肺部手术242例,其中手术后近期出血8例.结果对手术后再次出血者,均经再次剖胸手术,止血效果均良好,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要避免VATS术后大出血,在术中严格按照常规操作,使用器械要正确、规范,并且根据VATS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区域检查.发现活动性出血及时早期手术处理
作者:李国鹏;吴俊峰;段俊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戴OK镜后不同时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情况.方法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 28例( 56眼)戴OK镜者,在戴镜前、戴镜后3个月及6个月作角膜内皮细胞照相观察.结果戴镜前、戴镜后3个月及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243±168)个/mm2;(3231±172)个/mm2及(3226±181)个/mm2 (p>0.05).戴镜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未见异常变化,未见黑区出现.结论轻、中度近视患者戴OK镜后不会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带来影响.正确使用OK镜是安全的.
作者:苏小波;胡群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62例BPH并膀胱结石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处理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 TURP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是BPH并膀胱结石的一种微创、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曾昭昌;万跃平;刘卓文;王可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PE的20例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SCTA).结果 20例患者中确诊 PE 7例.7例PE SCTA 直接征象: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内混合性、附壁性、中心性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胸腔积液等.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准确、快速、无创性的优点,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曾旭文;步军;梁治平;曾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BCL11A和BCL11B基因是BCL家族的新成员,分别是与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密切相关的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对其基因结构和功能特点已有初步的认识,其异常的表达与淋巴细胞恶性转化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扬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肺动脉高压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内皮功能受损所致,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为治疗开辟了新思路,提出了如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蛋白激酶C抑制剂、PDE-5抑制剂和血栓素抑制等治疗方法.
作者:陈芳;汤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报道了8例经电子气管镜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例,电子气管镜下形态表现多样性,单纯型:粘膜充血肿胀;混合型:粘膜表面破溃,糜烂、结痂、坏死、隆起、管腔狭窄.8例患者在全身抗结核治疗下进行经电子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早期(单纯型)支气管内膜结核疗效更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令儒;陈卫民;戚应静;王贵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再腹部外科再次手术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以腹腔镜电切松解粘连及切除粘连带.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尚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甄景志;崔建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胫骨Pilon 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随访胫骨Pilon骨折46例,平均随访18.2个月.骨折根据Ruedi和Allgower分型,Ⅱ型27例,Ⅲ型19例.跟骨牵引结合小夹板外固定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21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16例.结果按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11例,良22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71.7%.结论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局部的软组织条件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复位的质量、软组织损伤的程度、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早期的康复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莫茅;叶劲;邓永高;胡万钧;廖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