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鹏;吴俊峰;段俊峰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液流动阻塞血管管腔,这种现象称为栓塞(embolism).文献报道[1]肺栓塞(PE)病因和诱因:成人的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危险因素.小儿则以中心静脉插管,长期卧床,心脏疾病,脑积水分流术,损伤、肿瘤、手术、感染、脱水、休克、肥胖等常见.
作者:张美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时正确的诊断是积极治疗的基础.一直以来,X线肺动脉造影由于属创伤性检查,其应用受到限制.随着影像技术及诊断的发展,学者们探索出多种PE无创性检查方法,包括核素、CT、MR等,本文将对这些检查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各自特点作一综述.
作者:梁治平;步军;曾旭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近20年收治的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8例胃肠道异位胰腺患者进行了外科治疗,并对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病变部位分布及治疗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患者表现为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9例,消化道出血7例,腹部包块1例,无明显症状1例.异位胰腺分布部位:胃7例,十二指肠5例, 空肠3例,回肠3例,其中美克尔憩室内2例.术前误诊11例,漏诊6例,仅1例确诊.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1~10年异位胰腺无复发,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胃肠道异位胰腺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检查手段,易漏诊和误诊;一旦发现,均应早期手术治疗,以明确诊断及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严红;巴明臣;黄祥成;闻英;卿三华;李国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肺栓塞为一种常见病,其临床死亡率及误诊率较高.影像检查是肺栓塞诊断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使得肺栓塞的影像诊断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使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及准确率明显提高.本文对近年来CT在肺栓塞诊断技术、时展及价值进行相关文献综述.
作者:刘玉品;刘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时血清磷脂酶A2(PLA2)的水平变化及其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6例新生儿休克患儿[6例单器官衰竭(SOF)和1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的PLA2水平及测量血小板计数、动脉血氧、乳酸,同期测量2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结果休克组新生儿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SOF组PLA2水平明显高于SOF组(p<0.01).结论血清PLA2与新生儿休克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对评估新生儿休克的预后和转归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伟强;黄小红;黄灼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扁桃体残体方法与传统手术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对56例扁桃体残体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鼻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的剥离术,观察术中失血量、手术耗时、创面修复时间、术后伤口反应和4周后疗效更佳.结果治疗组术中失血量、手术耗时、创面修复时间较对照组少(p<0.01),治疗组术后伤口反应较轻(p<0.01),而疗效更佳(p<0.01).结论鼻内镜联合射频治疗扁桃体残体的手术方法有视野清晰,定位准确,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安全彻底,副反应低,疗效显著等优点.
作者:官树雄;蔡建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炎症显像剂99mTc-环丙沙星(99mTc-CPF)在小鼠体内分布的特点,评价其作为新型炎症显像剂的价值.方法制备99mTc-CPF,并测定其放化纯度和标记率.制作小白鼠炎症模型,并经尾静脉注入0.1ml99mTc-CPF,分别于0.5、1、4、6、12h处死小白鼠,取血样和部分器官组织,测量其放射性.结果 99mTc-CPE标记率>90%,室温下6h内化合物的放化纯稳定.小白鼠炎症组织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高,注射后1、4、6、12h,炎症组织与对侧正常组织比值分别为3.48、4.30、4.17、4.16.99mTc-CPF主要由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血液清除较快.结论 99mTc-CPE是一种灵敏度高的炎症灶显像剂,且制备方法简单、方便.
作者:张弘;蒋宁一;陈梅;朱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在正常脾脏与肝硬化后脾肿大间的差异.方法对12例正常志愿者及20例肝硬化脾肿大者行常规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正常脾脏平均ADC值为1.45×10-3mm2/s,肿大脾平均ADC值为1.49×10-3mm2/s.结论正常脾脏与肝硬化后脾肿大的ADC值间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刘玉品;凌毅泰;刘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戴OK镜后不同时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情况.方法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 28例( 56眼)戴OK镜者,在戴镜前、戴镜后3个月及6个月作角膜内皮细胞照相观察.结果戴镜前、戴镜后3个月及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243±168)个/mm2;(3231±172)个/mm2及(3226±181)个/mm2 (p>0.05).戴镜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未见异常变化,未见黑区出现.结论轻、中度近视患者戴OK镜后不会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带来影响.正确使用OK镜是安全的.
作者:苏小波;胡群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研究是当前细胞生命活动研究的重要课题,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多样性、细胞内、胞浆、胞核和跨膜等过程,有不同的信息分子转导.细胞信号转导的结构、功能、途径的导常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肺动脉高压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内皮功能受损所致,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为治疗开辟了新思路,提出了如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蛋白激酶C抑制剂、PDE-5抑制剂和血栓素抑制等治疗方法.
作者:陈芳;汤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核转染(Nucleofection)过程对Jurkat细胞中BCL11b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分析经不同程序Nucleofection过程和不同时间培养的Jurkat细胞的BCL11b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经Nucleofector的C-16、S-18和G-10+siRNA程序处理后,C-16与S-18组细胞培养2h的BCL11b水平明显升高(p<0.05),C-16、S-18和G-10+siRNA三组细胞培养10h后BCL11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16和S-18组细胞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在2~24h之间),BCL11b水平降低(p<0.05),而在G-10+siRNA处理组,直到培养48h BCL11b水平才有所下降.结论 Nucleofection处理过程对Jurkat细胞BCL11b表达有一定的影响,但有一定的时效性.
作者:李扬秋;杨力建;陈少华;陈青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广谱抗菌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革兰阴性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而肺炎克雷伯菌为了不被杀灭产生对喹诺酮耐药的分子机制成为细菌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肺炎克雷伯耐喹诺酮的主要机制及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韩菊梅;叶晓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再腹部外科再次手术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以腹腔镜电切松解粘连及切除粘连带.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尚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甄景志;崔建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尘螨变应原溶液中抗原含量与ELISA结果的关系,探索利用ELISA技术分析变应原生物活性的方法.方法采用ELISA技术对变应原的生物活性进行动态分析, 利用Excel软件分析抗原浓度与变应原活性的关系.结果当抗原含量在一定范围时,抗原含量与ELISA结果成正相关,利用双对数曲线分析抗原浓度与ELISA结果的关系,既能反映变应原的相对含量和活性,又能预测不同变应原溶液中变应原组成成分的差异.结论该方法可以用来比较尘螨变应原溶液的生物活性.
作者:李文;赵绮华;王锡忠;赖荷;刘永平;陈丽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波改变,探讨脑电图(EEG)与颅脑损伤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EG对150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描记,脑震荡患者每人EEG描记总次数为3次,脑挫裂伤患者每人EEG描记总次数为4次,分析其结果.结果 150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脑震荡109例,EEG异常46例,脑挫裂伤41例,EEG均异常,EEG的改变与大脑皮层损伤的实际情况相平行,脑损伤越重,EEG异常率越高.小儿EEG异常程度与临床表现不成比例,且EEG异常率明显高于成人.结论 EEG可客观反映颅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变化,为临床指导治疗及估计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闫丽红;欧阳迪茵;孟兵;黄先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氟马西尼拮抗咪达唑仑镇静效应时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并探讨氟马西尼的合理用量.方法 ASA Ⅰ或Ⅱ级成年手术患者48例,椎管内联合麻醉效果确切.手术开始时静脉持续输注咪达唑仑,保持BIS值在50~55.手术结束时按停止输注咪达唑仑后的处理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例.Ⅰ组不用氟马西尼;Ⅱ、Ⅲ、Ⅳ组分别静脉注射氟马西尼首量0.1、0.2、0.3mg,根据OAA/S评分结果每隔1min追加氟马西尼0.1mg,直至OAA/S评分达4分.记录应用氟马西尼首量后1、2、3、5、10、15和20 min时的BIS值和OAA/S评分.结果手术结束停止输注咪达唑仑时四组患者的BIS值保持在50~55之间,所有患者OAA/S评分均为1分.Ⅰ组停用咪达唑仑后15~20min BIS值上升到60以上,OAA/S评估达到3分.Ⅱ组给予氟马西尼后1min时,BIS均值上升到58,OAA/S评估已达到3分.Ⅲ组和Ⅳ组给予氟马西尼后1~2min时,BIS均值已超过65,OAA/S评估达到4分,恢复速度比Ⅱ组明显快(p<0.05).Ⅱ组75%的患者需追加两次氟马西尼后,BIS值和OAA/S评分才迅速恢复.结论氟马西尼能有效地拮抗咪达唑仑的镇静效应,首量0.3mg能获得迅速和完善的镇静拮抗效果.
作者:赵子良;叶靖;董庆龙;欧阳葆怡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胫骨Pilon 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随访胫骨Pilon骨折46例,平均随访18.2个月.骨折根据Ruedi和Allgower分型,Ⅱ型27例,Ⅲ型19例.跟骨牵引结合小夹板外固定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21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16例.结果按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11例,良22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71.7%.结论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局部的软组织条件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复位的质量、软组织损伤的程度、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早期的康复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莫茅;叶劲;邓永高;胡万钧;廖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亚秒级螺旋CT对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成像方法、技巧.方法对20例临床上疑肺动脉栓塞的病例先行常规平扫,后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运用螺旋CT快速薄层扫描,并通过工作站三维重建技术对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进行CTPA成像,研究肺动脉成像的佳参数及操作技术,探索该成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疾病检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20例患者检出7例肺动脉栓塞病人,栓塞表现肺动脉主干或分支腔内充盈缺损.结论亚秒级螺旋CT肺动脉造影技术(CTPA)是急性肺动脉栓塞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在成像技术完全可行,且安全、迅速、有效、无创.
作者:步军;曾旭文;梁治平;陈松;李国耀;袁六英;曾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体外诱导肺炎克雷伯菌外排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取临床分离对喹诺酮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20株,分2组,每组10株,1组作对照组,观察组将应用不同浓度梯度环丙沙星逐级诱导,后成为耐药株,观察2组细菌在不同浓度抗生素应用后的差异,并比较观察组的10株敏感菌和诱导后耐药菌在应用外排泵抑制剂前后低抑菌浓度(MIC)及SDS-PAGE电泳外排泵膜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环丙沙星从小至大剂量体外诱导出高度耐药株的出现,其53KDa外膜蛋白TolC表达增多.应用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后,70%诱导耐药菌MIC有明显下降.结论喹诺酮体外诱导可使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出现,TolC表达增多表明外排泵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外排泵抑制剂的应用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作者:韩菊梅;叶晓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