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麦粒灸治疗腰痛(肾虚型)临床研究

李晓飞;罗高国;吴沂旎

关键词:麦粒灸, 腰痛, 效果, 肿瘤坏死因子-α, 肾虚型
摘要:目的:观察麦粒灸治疗肾虚型腰痛效果及对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症状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清6-酮-前列腺素E1α(6-keto-PGE1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肾虚型腰痛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之上增加麦粒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治疗前后JOA评分、血清TNF-α和6-keto-PGE1α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6-keto-PGE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治疗肾虚型腰痛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提高JOA评分,改善患者腰痛症状,降低患者血清TNF-α、6-keto-PGE1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傣药“芽害巴”(珠子草)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珠子草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探讨其抗病毒和肝保护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不同极性溶剂萃取,提取物用各种柱层析方法,结合制备液相色谱技术进行系统分离,通过波谱解析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木栓酮(2)、珠子草脂素(3)、珠子草次素(4)、珠子草素(5)、β-胡萝卜苷(6)、羽扇豆醇(7)、芦丁(8)、山奈酚-3-O-芸香糖苷(9)、短叶苏木酚(10)、没食子酸(11)、鞣花酸(12)、柯里拉京(13)、老鹳草素(14).结论:木脂素和多酚类成分可能是珠子草临床用于肝病治疗的物质基础.

    作者:李晓花;杨文玉;王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椭圆叶花锚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椭圆叶花锚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Cl4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组,椭圆叶花锚醇提物和水提物高、中、低(0.5、2.5、12.5 g/kg)剂量组.1周后测定小鼠血清中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和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各药物组均可使肝损伤小鼠体内的ALT、AST和MDA含量降低.除水提取物低剂量组效果不明显外,其他药物组均效果显著.乙醇提取物比水提取物的保肝作用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椭圆叶花锚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现量效关系,且乙醇提取物的效果略优于水提取物.

    作者:段向兰;王洋;尚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顽痹清丸治疗湿热痹阻证强直性脊柱炎33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顽痹清丸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片,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顽痹清丸口服,1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IL-33等实验室指标,VAS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同时回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各脱落3例,终各入组33例.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实验室检查指标、VAS评分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痹清丸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口服柳氮磺吡啶,可显著控制患者病情,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啸;李无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靳锋主任医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由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其病程漫长、缠绵难愈,西医治疗远期疗效欠佳.靳锋主任医师对该病的中医诊治有其独到见解,认为皮下瘀点、瘀斑为辨证之要点,治疗当以凉血活血为大法,兼以宣肺祛风、清热化湿、补益脾肾,临证辨治,辄获显效.

    作者:王凡;连粉红;靳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骨炎托毒丸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慢性感染创面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骨炎托毒丸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慢性感染创面正虚邪恋证的疗效.方法:选取骨科下肢创面感染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经病灶清除给以VSD治疗,二期行植皮或皮瓣覆盖;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服用骨炎托毒丸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严格遵照抗生素应用原则进行抗感染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天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中医证候积分、创面生长情况,以及创面愈合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4天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生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炎托毒丸联合VSD治疗骨科下肢慢性感染创面,能够局部与整体兼重、内外兼治,从而提高疗效,改善症状,缩短疗程.

    作者:钟文龙;杨思敏;郭再冉;王新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性腹泻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主要是针对腹泻症状对症治疗以及采取经验性治疗,远期疗效不佳.中医学把糖尿病性腹泻归于“消渴”和“泄泻”范畴,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为脾虚湿盛、脾失健运而致,通过运用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其他一些疗法(针刺、隔姜灸、耳穴贴压、中药灌肠),并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能从根本上改善其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崔丽;杜丽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浊瘀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8例

    目的:寻找治疗浊瘀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观察2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辨证为浊瘀痹阻型的患者,给予中药四妙散加味结合放血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结果:28例患者经过治疗显效10例(35.71%),好转15例(53.57%),无效3例(10.71%),总有效率为89.28%.结论:应用中药结合针刺放血治疗浊瘀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育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埋针疗法联合艾灸对TKA术后早期恢复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埋针疗法联合艾灸治疗对改善TKA术后疼痛、早期关节功能及血清PGE2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64膝)TKA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KA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TKA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埋针疗法联合艾灸治疗.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HSS评分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评分,抽血检查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及血清PGE2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及血清PGE2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针疗法配合艾灸治疗对TKA术后早期恢复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周长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浊点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知母药材中铁元素含量

    目的:测定知母药材中铁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NO3-H2 O2消解知母药材,使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测定铁元素含量.结果:拟合得到工作曲线:A=0.360 3c-0.017 3,相关系数r=0.999 2,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在96.2%~103.1%之间,RSD为2.74%.测得知母药材中铁元素含量为170.8μg/g.结论:湿法消解结合浊点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知母药材中铁元素含量,结果较准确,为知母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妹珍;陈锋烨;冯毅凡;吴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何平教授运用《滇南本草》治验举隅

    《滇南本草》是地方性特色著作,是当地人民与疾病抗争的智慧结晶.介绍何平教授运用《滇南本草》中的姜味草、马鞭草、山土瓜、蓝花参治疗儿科常见疾病如厌食、紫癜、抽动症等病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黄秋凤;陆毓;郭奎廷;何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平乐正骨理筋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平乐正骨理筋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与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结合平乐正骨理筋手法和功能锻炼治疗,采用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及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和6个月随访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及6个月随访的VAS及WOMAC评分中疼痛、僵硬、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乐正骨理筋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KOA疗效较好,治疗KOA要注重筋骨平衡.

    作者:王振亚;郭嘉宜;李峰;张云飞;范仪铭;郭艳幸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降黄散熏蒸治疗湿热蕴蒸型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降黄散熏蒸治疗湿热蕴蒸型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茵栀黄颗粒及妈咪爱口服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降黄散熏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经皮、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及中医症状积分等.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经皮、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黄散熏蒸治疗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可降低胆红素水平,加快黄疸消退,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且操作简单,经济方便,患儿及家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瑞莲;王晓燕;高雅;何森辉;刘丽平;张艳梅;何洁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黄芪与红芪临床使用异同点探析

    目的:探讨黄芪与红芪临床使用中的异同点,为黄芪与红芪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历史沿革、性状成分、药理药效对黄芪与红芪进行梳理,比较黄芪与红芪临床使用的异同点.结果及结论:黄芪与红芪为同科异属,性味、功效、主治相似,黄芪药用历史久于红芪;二者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主要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强度稍有差别;临床常规处方用药中应以黄芪为主,但在治疗气虚、血瘀、精亏等以自由基为诱因的疾病及提高患者免疫力时,建议优先选用红芪.

    作者:俞雯雯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三种工艺提取丹参有效成分及丹酚酸B分离纯化研究

    目的:建立同时提取丹参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两种主要活性成分的方法及丹酚酸B的纯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的提取率和药效实验中血液流变参数为评价指标,考察佳提取方法;并进一步用大孔树脂优选出丹酚酸B的优分离纯化工艺.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SFE-CO2萃取法对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明显高于乙醇超声提取;3种提取液都具有较好的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组间比较,乙醇超声提取和SFE-CO2萃取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明显优于不同浓度乙醇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的分离、纯化选用SIPI905大孔树脂,丹酚酸B的大上样量(即比吸附量)为9.20mg/g,洗脱剂为20%乙醇,用量为150mL,总固形物得率为5.56%,丹酚酸B得量占固体物量的64.98%.结论:综合3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率以及药效实验结果,考虑降低成本、简化工艺和质量稳定,宜采用乙醇超声提取;SIPI905大孔树脂具备的优良特性适用于丹参中丹酚酸B的分离、纯化.

    作者:邹蔓姝;韩远山;王宇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米杰教授加减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肾性水肿经验

    苓桂术甘汤组方严谨,配伍得当,广泛应用于肾系疾病的治疗中,各种类型的肾病合并水饮表现时均可应用,且组方灵活,随证加减.米杰教授着眼于此,同时注重顾护脾胃,活血化瘀,补气养阴,辨证施治,药石并用,收效颇著.

    作者:潘亚楼;米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扶阳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扶阳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慢疲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扶阳灸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以脾肾阳虚辨证取穴为脾俞(双侧)、肾俞(双侧)、百会、内关(双侧)、气海、关元等.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疲劳量表-14(FS-14量表)及脾肾阳虚症状分级量化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有效改善疲劳及脾肾阳虚症状(均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疲劳及脾肾阳虚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53.33%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不良反应均可自行缓解.结论:扶阳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玳红;黄琼;王玉妹;吕细华;唐纯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参芪活血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参芪活血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参芪活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舌脉、心电图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为50.00%,优于对照组的4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活血汤加减对改善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有明显疗效,可提高患者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畅;刘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藏象论治及其健康管理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已经成为困扰广大青春期少女的难题,临床目前多采用激素疗法,长期用药副作用较大.因此,针对此病特点和青春期生理特点,临床医家多从肾肝脾三脏着手论治,采取滋养肾精、疏肝解郁、健脾化痰等治法.针对青春期女孩的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心理疏导方案,开展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治疗管理.

    作者:车勇智;马宏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大健康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思考与构建

    随着“大健康时代”到来,中医药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契机,同时新时代背景也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有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存在着传统文化底蕴不深、中医经典学习不足、现代科技手段及研究方法掌握不够、临床实践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以及人才培养新要求,对如何深度构建中医药人才培养新体系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了“传统文化+中医思维+现代科技与人文知识+临床能力+N”五位一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思路.

    作者:倪昊翔;孙源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大血藤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中的应用

    大血藤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抑菌、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抗炎免疫活性等作用,诸多医家亦将其广泛应用于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中.通过分析总结中医文献及现代药理研究资料,简要阐述大血藤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中的应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作者:郭星瑶;刘卉;冯智敏;湛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