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雯雯
目的:建立陈皮药材和饮片黄酮类成分的特征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理论塔板数按橙皮苷计算应不低于2 000.结果:陈皮、新会陈皮药材与陈皮饮片有7个共有峰,说明有较多相同的成分,新会陈皮较陈皮药材少1个特征峰,陈皮饮片较陈皮药材少2个特征峰,说明陈皮药材与新会陈皮、陈皮饮片的特征图谱存在差异.结论:研究结果为陈皮药材和饮片特征图谱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都盼盼;白宗利;乐智勇;许冬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比较热敏灸治疗仪与艾条施灸颈型颈椎病患者所激发的热敏灸感阳性率差异,探讨热敏灸治疗仪代替艾条将热敏灸技术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方法:选取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热敏灸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艾条治疗.两组患者均于热敏化腧穴高发区中所选定的双侧风池(旁)、大椎(旁)3穴区处施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所激发热敏灸感的阳性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阳性率为50.0%,对照组为5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仪能够确切激发出热敏灸感,且与艾条比较无差异.
作者:张雪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消、托、补法是古代医家根据外科疾病的发展演变总结出来的治疗原则,被广泛运用于中医外科疾病的治疗.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在临床上运用此三法作为肛周脓肿术后调理法则,可收到较好疗效.通过病案举例,研究“消、托、补”法在肛周脓肿术后治疗中的作用,为治疗该病拓宽思路.
作者:冯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苓桂术甘汤组方严谨,配伍得当,广泛应用于肾系疾病的治疗中,各种类型的肾病合并水饮表现时均可应用,且组方灵活,随证加减.米杰教授着眼于此,同时注重顾护脾胃,活血化瘀,补气养阴,辨证施治,药石并用,收效颇著.
作者:潘亚楼;米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可以起到协助和提高治疗效果,缓解化疗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特殊情况下可延长患者寿命的作用.为了对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做更深入的研究,对近现代10余位名老中医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上的特色诊疗经验进行总结,发现名老中医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具有“原则性共识,个性突出”的特点,对指导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娜;章亭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走罐是在拔罐基础上,使罐吸拔在皮肤上以一定的动作沿着特定路线移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的优点,临床广泛运用于各科疾病,但目前对走罐的历史沿革,关注尚不足.该研究通过文献对走罐法的历史沿革及操作方法演变进行梳理,发现与走罐类似的操作方法“移罐”首见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走罐一词,之后医学教材多用“走罐”“推罐”为名称,从20世纪中叶诞生至今,已发展为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作者:蒙秀东;齐婧蕾;祝秋梅;陈波;陈泽林;黄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骨炎托毒丸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慢性感染创面正虚邪恋证的疗效.方法:选取骨科下肢创面感染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经病灶清除给以VSD治疗,二期行植皮或皮瓣覆盖;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服用骨炎托毒丸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严格遵照抗生素应用原则进行抗感染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天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中医证候积分、创面生长情况,以及创面愈合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4天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生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炎托毒丸联合VSD治疗骨科下肢慢性感染创面,能够局部与整体兼重、内外兼治,从而提高疗效,改善症状,缩短疗程.
作者:钟文龙;杨思敏;郭再冉;王新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作者:胡永胜;刘维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八段锦对老年人智力衰老的改善作用.方法:筛选24例老年志愿者,分为不习练八段锦的对照组和习练八段锦的干预组.进行6个月习练后观察与测定各项指标,并进行组间、组内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力、延迟回忆及语言能力分值明显提高,MMSE总分显著增加(P<0.05);干预组联想学习能力、理解记忆能力、背数能力及MoCA总分均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习练前后比较,MMSE和MoCA总分也有显著提高(P<0.05).习练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NSE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八段锦健身运动有显著的抗老年人智力衰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徐志立;张莹;张旭;王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名老中医梁栋富认为硬皮病隶属于中医学的“皮痹”范畴,其病因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脾肾阳虚、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标实主要为外感风寒湿邪、痹滞经络,病程迁延则累及诸脏.梁老师提出该病应“标本同治,针药结合”,以“补肾健脾、温经散寒、活血行气”为基本法则.列举梁老师临床医案二则,以飨同道.
作者:陈明芳;陈良华;蒋艺敏;梁栋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珠子草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探讨其抗病毒和肝保护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不同极性溶剂萃取,提取物用各种柱层析方法,结合制备液相色谱技术进行系统分离,通过波谱解析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木栓酮(2)、珠子草脂素(3)、珠子草次素(4)、珠子草素(5)、β-胡萝卜苷(6)、羽扇豆醇(7)、芦丁(8)、山奈酚-3-O-芸香糖苷(9)、短叶苏木酚(10)、没食子酸(11)、鞣花酸(12)、柯里拉京(13)、老鹳草素(14).结论:木脂素和多酚类成分可能是珠子草临床用于肝病治疗的物质基础.
作者:李晓花;杨文玉;王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结肠癌细胞HTC116抑制、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设置100、50、25 μg/mL莪术醇为高、中、低剂量组,不加药为空白对照组,顺铂5μmol/L为阳性药物组,药物干预24 h,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莪术醇对结肠癌细胞HTC116的抑制作用,采用FDA染色实验观察结肠癌细胞各组生长状态,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9的表达变化.结果:莪术醇能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形态学上,空白组生长密集,阳性药物组细胞稀疏,高、中、低莪术醇组分别呈密集到稀疏趋势.在凋亡方面,莪术醇能上调凋亡蛋白BAX、Caspase9的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莪术醇能明显抑制HCT116细胞的分化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凋亡蛋白BAX、Caspase9的表达,降低抗凋亡BCL-2的表达有关.
作者:梁乔芳;廖小林;吴洪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痹证范畴,由于当前该病的西医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医治缺乏针对性,疗效欠佳.导师吴荣主任医师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是糖尿病痛程日久,气阴两虚,病久入络,导致阴阳两虚、痰瘀阻络所致,临床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内服的同时运用药液足浴,内外同治,取得良好效果.从吴荣主任医师治疗消渴痹证的方药理论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说明,以指导临床.
作者:达德丽;封歌俊;罗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癫痫是脑病中极为复杂且治疗困难的疾病之一,其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癫痫对脑部损害较大,会引起难以恢复的认知记忆能力损伤.因此,癫痫一直为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针灸防治癫痫在古代即有论述,认为具有良好疗效,但因其多以医家个案为主,并无系统总结,且由于其缺乏实验支持,为现代医学所怀疑.为此,通过对近5年来国内外文献中对针灸治疗癫痫的研究进行总结,系统阐述中医学对癫痫的认识以及针灸治疗癫痫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重点总结电针对癫痫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
作者:吕明惠;武鑫;苏少华;张松江;王晓辉;孙宁宁;高剑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从历代本草典籍记载发现薏苡仁别名、俗名较多,辩识难度大,在一定时期对生活实践,尤其是临床用药带来了不便.通过查阅考证古籍文献,发现了薏苡仁误认为“车前”的线索以及其与“草珠子”混用的初时期,以期为以后深入研究薏苡仁的源流提供帮助.
作者:程斌;蒋时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埋针疗法联合艾灸治疗对改善TKA术后疼痛、早期关节功能及血清PGE2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64膝)TKA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KA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TKA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埋针疗法联合艾灸治疗.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HSS评分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评分,抽血检查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及血清PGE2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及血清PGE2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针疗法配合艾灸治疗对TKA术后早期恢复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周长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降黄散熏蒸治疗湿热蕴蒸型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茵栀黄颗粒及妈咪爱口服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降黄散熏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经皮、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及中医症状积分等.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经皮、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黄散熏蒸治疗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可降低胆红素水平,加快黄疸消退,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且操作简单,经济方便,患儿及家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瑞莲;王晓燕;高雅;何森辉;刘丽平;张艳梅;何洁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同时提取丹参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两种主要活性成分的方法及丹酚酸B的纯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的提取率和药效实验中血液流变参数为评价指标,考察佳提取方法;并进一步用大孔树脂优选出丹酚酸B的优分离纯化工艺.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SFE-CO2萃取法对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明显高于乙醇超声提取;3种提取液都具有较好的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组间比较,乙醇超声提取和SFE-CO2萃取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明显优于不同浓度乙醇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的分离、纯化选用SIPI905大孔树脂,丹酚酸B的大上样量(即比吸附量)为9.20mg/g,洗脱剂为20%乙醇,用量为150mL,总固形物得率为5.56%,丹酚酸B得量占固体物量的64.98%.结论:综合3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率以及药效实验结果,考虑降低成本、简化工艺和质量稳定,宜采用乙醇超声提取;SIPI905大孔树脂具备的优良特性适用于丹参中丹酚酸B的分离、纯化.
作者:邹蔓姝;韩远山;王宇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大健康时代”到来,中医药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契机,同时新时代背景也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有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存在着传统文化底蕴不深、中医经典学习不足、现代科技手段及研究方法掌握不够、临床实践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以及人才培养新要求,对如何深度构建中医药人才培养新体系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了“传统文化+中医思维+现代科技与人文知识+临床能力+N”五位一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思路.
作者:倪昊翔;孙源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瓜子金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以葡萄糖作为标准品,采用苯酚硫酸法建立方法学曲线,用于测定多糖的含量;瓜子金多糖水提工艺研究是以多糖得率和含量为指标,权重各占50%,首先对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考察,以正交设计法(4因素3水平)安排实验,平行对照一份,以确定佳水提工艺和佳水提方法.结果:瓜子金多糖优水提工艺方法:90℃条件下按料液比1:25,提取2h,提取3次.结论:采用加权评分法综合评估瓜子金多糖提取条件的方法科学可行,操作简单,所得产物瓜子金多糖的提取率及纯度均较高,为瓜子金药材及其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作者:许耀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