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明惠;武鑫;苏少华;张松江;王晓辉;孙宁宁;高剑峰
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中医药服务贸易受到高度重视,中医药健康旅游被列入国家旅游战略.江苏作为我国的中医药强省、旅游大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机遇空前.从“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相结合的特殊视角出发,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江苏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针对江苏发展医药健康旅游的具体策略,为江苏省立足实际、抓住契机、创新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提供有效参考与借鉴.
作者:陈浩;吴锦仪;阮诗慧;孙源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滇南本草》是地方性特色著作,是当地人民与疾病抗争的智慧结晶.介绍何平教授运用《滇南本草》中的姜味草、马鞭草、山土瓜、蓝花参治疗儿科常见疾病如厌食、紫癜、抽动症等病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黄秋凤;陆毓;郭奎廷;何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陈皮药材和饮片黄酮类成分的特征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理论塔板数按橙皮苷计算应不低于2 000.结果:陈皮、新会陈皮药材与陈皮饮片有7个共有峰,说明有较多相同的成分,新会陈皮较陈皮药材少1个特征峰,陈皮饮片较陈皮药材少2个特征峰,说明陈皮药材与新会陈皮、陈皮饮片的特征图谱存在差异.结论:研究结果为陈皮药材和饮片特征图谱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都盼盼;白宗利;乐智勇;许冬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干燥成熟种子,古称“莨菪子”“横唐”“行唐”等,为大毒中药,方中所用较少,内用剂量唐朝之前多在19以上,唐时期多在19以内,唐朝以后多在0.5g以下.从古至今天仙子在方中用法多样,用量呈递减趋势.查阅古今本草典籍,研究天仙子在古方中的用法用量,对其沿革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现代研究应用天仙子提供参考.
作者:张强;杨志友;王鹤羽;刘秀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大健康时代”到来,中医药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契机,同时新时代背景也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有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存在着传统文化底蕴不深、中医经典学习不足、现代科技手段及研究方法掌握不够、临床实践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以及人才培养新要求,对如何深度构建中医药人才培养新体系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了“传统文化+中医思维+现代科技与人文知识+临床能力+N”五位一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思路.
作者:倪昊翔;孙源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并优化乙醇浸提笃斯越橘花青素的佳工艺条件,为笃斯越橘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笃斯越橘冻干粉为原料,以花青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组合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温度、时间、pH值对笃斯越橘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乙醇提取笃斯越橘中花青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62℃、提取时间60 min、pH=1.50,在此条件下花青素提取率为58.76%,模型的预测值为57.82%.相对误差为0.94%.结论:研究建立的响应面优化工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用于笃斯越橘花青素的提取.
作者:胡立红;孙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名老中医梁栋富认为硬皮病隶属于中医学的“皮痹”范畴,其病因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脾肾阳虚、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标实主要为外感风寒湿邪、痹滞经络,病程迁延则累及诸脏.梁老师提出该病应“标本同治,针药结合”,以“补肾健脾、温经散寒、活血行气”为基本法则.列举梁老师临床医案二则,以飨同道.
作者:陈明芳;陈良华;蒋艺敏;梁栋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以肝郁气滞型亚健康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其睡眠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2例肝郁气滞型亚健康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治疗时间2周.观察治疗前后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参数的不同,并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及组内指标的变化.结果:组间比较:两组在入睡潜伏期、深睡期所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自在入睡潜伏期、觉醒时间、深睡期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肝郁气滞型亚健康失眠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埋针疗法联合艾灸治疗对改善TKA术后疼痛、早期关节功能及血清PGE2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64膝)TKA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KA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TKA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埋针疗法联合艾灸治疗.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HSS评分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评分,抽血检查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及血清PGE2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及血清PGE2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针疗法配合艾灸治疗对TKA术后早期恢复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周长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山药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式制备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分别应用中剂量和高剂量山药多糖灌胃.观察山药多糖对小鼠体重、肝脏指数、白细胞计数变化的影响,并观察小鼠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组小鼠在T9~T15期间体重明显降低,脾脏指数和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5),并且造成严重的脾组织病理学损害.与环磷酰胺组相比,山药多糖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小鼠脾脏指数和白细胞计数明显改善(P<0.05),且肝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中剂量和高剂量山药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肝脾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宋俊杰;范军朝;王莹;郑孝振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辅助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患儿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30例UAC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常规治疗)及对照组(常规治疗)各115例.于治疗前、治疗1周时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及机体免疫功能指标表达情况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TNF-α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可有效改善UACS患儿中医证候及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曹瑶凡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比较热敏灸治疗仪与艾条施灸颈型颈椎病患者所激发的热敏灸感阳性率差异,探讨热敏灸治疗仪代替艾条将热敏灸技术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方法:选取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热敏灸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艾条治疗.两组患者均于热敏化腧穴高发区中所选定的双侧风池(旁)、大椎(旁)3穴区处施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所激发热敏灸感的阳性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阳性率为50.0%,对照组为5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仪能够确切激发出热敏灸感,且与艾条比较无差异.
作者:张雪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曾倩教授为四川省名中医,在中医药调经助孕安胎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对曾倩教授论治滑胎的经验进行总结,曾教授临证时注重肝脾肾功能的协调,主张未孕先防,孕前脾肾双补,兼以调肝;既孕防变,孕后治病与安胎并举;同时调养身心,静以制动.临证时十分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易满;曾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癫痫是脑病中极为复杂且治疗困难的疾病之一,其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癫痫对脑部损害较大,会引起难以恢复的认知记忆能力损伤.因此,癫痫一直为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针灸防治癫痫在古代即有论述,认为具有良好疗效,但因其多以医家个案为主,并无系统总结,且由于其缺乏实验支持,为现代医学所怀疑.为此,通过对近5年来国内外文献中对针灸治疗癫痫的研究进行总结,系统阐述中医学对癫痫的认识以及针灸治疗癫痫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重点总结电针对癫痫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
作者:吕明惠;武鑫;苏少华;张松江;王晓辉;孙宁宁;高剑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苓桂术甘汤组方严谨,配伍得当,广泛应用于肾系疾病的治疗中,各种类型的肾病合并水饮表现时均可应用,且组方灵活,随证加减.米杰教授着眼于此,同时注重顾护脾胃,活血化瘀,补气养阴,辨证施治,药石并用,收效颇著.
作者:潘亚楼;米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性腹泻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主要是针对腹泻症状对症治疗以及采取经验性治疗,远期疗效不佳.中医学把糖尿病性腹泻归于“消渴”和“泄泻”范畴,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为脾虚湿盛、脾失健运而致,通过运用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其他一些疗法(针刺、隔姜灸、耳穴贴压、中药灌肠),并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能从根本上改善其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崔丽;杜丽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由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其病程漫长、缠绵难愈,西医治疗远期疗效欠佳.靳锋主任医师对该病的中医诊治有其独到见解,认为皮下瘀点、瘀斑为辨证之要点,治疗当以凉血活血为大法,兼以宣肺祛风、清热化湿、补益脾肾,临证辨治,辄获显效.
作者:王凡;连粉红;靳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藏医药在认识生命、健康及疾病的过程中形成很多有别于其他传统医药学,同时有其自身独到见解的医药理论及诊疗方法体系,并在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藏医对人体内黄水及黄水病的认识、黄水病的分类及其症状表现、黄水病防治措施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作者:边巴次仁;普穷次仁;陈维武;次仁旺姆;旺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珠子草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探讨其抗病毒和肝保护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不同极性溶剂萃取,提取物用各种柱层析方法,结合制备液相色谱技术进行系统分离,通过波谱解析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木栓酮(2)、珠子草脂素(3)、珠子草次素(4)、珠子草素(5)、β-胡萝卜苷(6)、羽扇豆醇(7)、芦丁(8)、山奈酚-3-O-芸香糖苷(9)、短叶苏木酚(10)、没食子酸(11)、鞣花酸(12)、柯里拉京(13)、老鹳草素(14).结论:木脂素和多酚类成分可能是珠子草临床用于肝病治疗的物质基础.
作者:李晓花;杨文玉;王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测定知母药材中铁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NO3-H2 O2消解知母药材,使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测定铁元素含量.结果:拟合得到工作曲线:A=0.360 3c-0.017 3,相关系数r=0.999 2,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在96.2%~103.1%之间,RSD为2.74%.测得知母药材中铁元素含量为170.8μg/g.结论:湿法消解结合浊点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知母药材中铁元素含量,结果较准确,为知母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妹珍;陈锋烨;冯毅凡;吴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