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研究

宋中原;郭长娥

关键词:脑梗死, 气虚血瘀证, 益气活血通络汤, 中医辨证
摘要: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抓主症辨治内科杂病经验撷要

    通过二则典型临床案例,分析“抓主症”辨治内科杂病的临床辨证要点,提出辨证论治当以病证的前因后果、轻重缓急等为依据确立主症与兼症,结合舌象辨证分型,准确把握疾病的主要病机,随证用药,可以达到执简驭繁提高疗效的作用,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循证依据.

    作者:冼建电;黎海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加减葛根汤治疗外感热病11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减葛根汤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13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加减葛根汤治疗,选取同期80例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降温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解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23%,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1.23%,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减葛根汤治疗外感热病具有降温解热迅速、临床治疗效果良好、高效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柳芬;蒋文伟;钟书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血糖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瘀祛痰方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索素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探讨

    瘀血理论及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与应用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近年来相关文献,总结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机理与经验.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表明,活血化瘀法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从循证医学的思维出发,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指导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取得更加显著的疗效.

    作者:乔银银;施卫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某院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为临床合理使用活血祛瘀类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常用于活血祛瘀的6种中药注射剂各抽取100份住院患者的病历,对其给药剂量、溶媒选择、溶媒用量、适应证等情况进行分析;每药均各抽取住院患者20例进行静脉滴注速度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临床存在较严重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如超剂量及超浓度用药、溶媒选择错误、滴速过快等.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和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的规定,合理用药,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降到低.

    作者:郑绘;柯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后和1个月后随访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PSQ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远期疗效肯定,具有疗效显著、简便易行、无副作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云聪;蒙珊;覃梅丽;谭秋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董湘玉教授采用养阴枣仁安神汤治疗阴虚不寐经验总结

    董老结合前人经验,摸索出治疗不寐病的诸多经验方,董老认为不寐病由多种病因引起,对于阴虚所致的不寐病,自拟常用方“养阴枣仁安神汤”有养阴清热安神的功效,治疗阴虚不寐疗效显著.

    作者:唐玲;陈霞;董湘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卵泡黄素化综合征1例及其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目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古典针法在现代临床中的特殊作用和疗效.方法:通过1例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患者在B超监测下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子宫并辅以普通针刺治疗的病例分析,对近年来针刺治疗LUFS的临床研究进行文献回顾,重点关注针灸治疗LUFS的选穴规律、针刺的角度与得气感.结果:针灸能有效降低LUFS发生率,而其中针刺的角度和得气感起着关键作用.另外,苍龟探穴以其针刺角度多、得气感强的特点,能行气、催气,促进排卵.结论:苍龟探穴针法对于促排卵具有明显疗效,为古法新用提供了更多的临床证据.

    作者:任继晗;兰颖;黄莉蓉;吴节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养心汤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养心汤出自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类方·惊》,通过对养心汤组成的药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其治疗疾病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包括心血管系统以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等.养心汤不仅临床效果确切,而且价格低廉,因此备受广大医家青睐,对养心汤的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波;孙天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马晓燕教授运用散结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经验

    肾脏病日久易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渐渐破坏,系膜基质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全球纤维化及玻璃样变小球硬化后至小球功能丧失,发展至终末期肾病.马晓燕教授系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肾脏病研究工作30余年,熟读医书,精歧黄之术,仁心仁术,善用中西医结合思想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且疗效突出.马师重视将中医辨证与西医病理学相结合,认为肾脏病日久形成的肾小球纤维化、硬化是浊痰瘀血热毒等结聚肾脏形成的微小癥积.因此马师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过程中喜用且善用散结之品,贯穿本病医治的全过程,常效若桴鼓.

    作者:张功;马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张帆治疗肾阴阳两虚型绝经前后诸症临床经验

    绝经前后诸症(绝经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疾病,既往中医学家认为该病的根本病机为肾虚.在西医领域,该病的病因病机目前尚未明确,但一致认为早的变化是卵巢功能衰退.在中医治疗上,既往医家都以补肾滋阴温阳为主,西医治疗则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

    作者:张鑫;张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马鞭草科石梓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论述了马鞭草科石梓属植物的化学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尤其关注它们之中的环烯醚萜苷类与木脂素类成分,以期为石梓属植物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作者:杨勇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活络骨康丸联合中医干预改善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活络骨康丸联合中医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活络骨康九联合中医干预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有所下降,术后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骨康丸联合中医干预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016年四川省附子药材及饮片抽验结果质量分析

    目的:调查四川省各市(州)附子的质量状况,分析不合格原因,为提高四川省附子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样检验2016年四川省各市(州)生产企业、经营单位以及医疗机构中附子的质量情况,并进行探索性研究,统计结果,计算不合格率.结果:抽验100批次,86批次合格,合格率为86.0%;1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4.0%.其中造成附子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二氧化硫超标、农药残留量超标、毒性成分含量不合格等.结论:为提升四川省附子质量,需加强附子种植基地建设,完善附子饮片的质量标准,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建设中药材(饮片)追溯体系.

    作者:张文强;吴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厂家栀子金花丸中栀子苷、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测定和比较研究

    目的:测定市售10个生产厂家12批样品栀子金花丸中栀子苷、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并进行聚类分析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溶出度,Agilent Eclipse Plus C18 (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0.1%磷酸),梯度洗脱;以含0.4%SDS水溶液为溶出介质,桨法,900mL介质,100r/min,测定3种成分的溶出度并分别绘制溶出度曲线,采用Ward离差平方和法对各成分的溶出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0个不同厂家样品的栀子苷、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溶出曲线有差异.溶出120min大部分厂家的栀子苷溶出度达到80%以上,其中A、C、I厂均达到了85%以上;大部分厂家的黄芩苷溶出度均达到了70%以上,其中B、I厂的分别达到了83.47%、88.50%;除A、I厂的盐酸小檗碱溶出度达到了70%以上,其余则在30%~60%之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厂家3种成分含量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厂家栀子金花丸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差异较大.

    作者:肖娅;张亚超;赵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荔枝草研究进展

    荔枝草(Salvia plebeiaR.Br.)在民间常被用于治疗扁桃体炎、肺结核咯血、支气管炎、咽炎等症,疗效显著,近年来诸多学者对荔枝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对荔枝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质量评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姜雪;曲中原;李雪;王一横;李思阳;孔庆新;东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王玉林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经验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该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终末事件.心力衰竭发病率高、病程长、预后差,年病死率高达40%[1].目前该病临床以西医治疗为主,而中医重视辨病与辨证结合施治,提倡中西医相承辅以及个体化诊疗辨治,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及住院率.

    作者:陈其林;刘维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向开维运用微火针配合负罐运动疗法治疗脊源性疾病临床体会

    介绍向开维教授使用微火针配合负罐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退行性脊柱炎的病案,分析其作用机理,为患者提供一种更安全、有效且易于接受的疗法,便于该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珺;向开维;范宏元;赵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GC-MS同时测定波棱瓜子脂肪油中4种脂肪酸含量

    目的:建立GC-MS同时测定波棱瓜子脂肪油中4种脂肪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0.25μm×0.25mm × 30m),MS检测器,程序升温,初温180℃,保持5min,以2℃/min升至200℃,然后以15℃/min升至260℃,保持24min.进样口温度280℃,分流比20∶1,流速1mL/min,载气为高纯度氦气,选样量1μL.结果:4种脂肪酸线性范围分别为30.45~174.00μg/mL、10.01~57.20μg/mL、216.44~1236.80μg/mL、25.76~147.20(相关系数均为0.9999);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50%、98.82%、99.16%和97.57%,RSD分别为1.1%、1.8%、1.1%和1.4%.4种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n=3)分别为0.76~3.88mg/g、0.20~1.06mg/g、1.49~24.33mg/g、0.54~3.22mg/g.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专属,重复性好,适用于波棱瓜子脂肪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凌辉伦;刘美琳;张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DMS治疗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是临床较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对1例PSP患者采用针刺配合DMS治疗,收到一定疗效.

    作者:倪晨斐;杨丹;魏昌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