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马晓燕教授运用散结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经验

张功;马晓燕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硬化, 散结中药, 马晓燕
摘要:肾脏病日久易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渐渐破坏,系膜基质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全球纤维化及玻璃样变小球硬化后至小球功能丧失,发展至终末期肾病.马晓燕教授系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肾脏病研究工作30余年,熟读医书,精歧黄之术,仁心仁术,善用中西医结合思想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且疗效突出.马师重视将中医辨证与西医病理学相结合,认为肾脏病日久形成的肾小球纤维化、硬化是浊痰瘀血热毒等结聚肾脏形成的微小癥积.因此马师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过程中喜用且善用散结之品,贯穿本病医治的全过程,常效若桴鼓.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红通经方加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标志物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红通经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通经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清CRP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临床上多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丹红通经方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患者血清中炎性标志物水平,改善其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茂锡;颜建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艾灸对桡骨小头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桡骨小头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易导致肘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僵硬的情况发生,一旦出现关节僵硬等症状,病人的生活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无论何种治疗方法,保证肘关节的功能正常才是重中之重.中医学认为肘关节功能失常与筋伤有密切关系.艾叶有疏经活络、理气祛寒、散瘀等功用,作用于腧穴可以调控机体的内环境,发挥治疗作用,现代药理也表明艾灸可以产生温热效应,其焚烧后产生的挥发油配合红外线照射能够为细胞再生提供能量,促进VEGF的释放,加速创面修复,促进组织中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加快术后恢复,从而防止术后关节僵硬的发生,有利于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毕永帅;谢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ZTC1+1-Ⅱ天然澄清剂用于豨红通络提取液精制工艺研究

    目的:考察稀红通络提取液的精制工艺.方法:以奇任醇保留率、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比较水提醇沉法、超滤法和ZTC1+1-Ⅱ天然澄清剂吸附法在豨红通络提取液精制中的效果,并且采取单因素考察法,优选出佳除杂工艺条件.结果:ZTC1+1-Ⅱ天然澄清剂的澄清工艺优于水提醇沉法和超滤法.提取液加入5%的B组分ZTC1+1-Ⅱ天然澄清剂,置于50℃的水浴中,以150r/min的速度搅拌,纯化絮凝搅拌时间45min为佳精制工艺.结论: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可用于精制稀红通络提取液.

    作者:丁桃红;孙萍;王宝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血糖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瘀祛痰方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索素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伤寒论》中辨治咳喘条文浅析

    就《伤寒论》中有关辨治咳喘的条文进行浅析并总结其现代临床应用,按类方分为麻黄类方、柴胡类方、桂枝类方、大黄类方和其他类方等.此外,还有不少原文没有注明直接用于咳喘的方药,在后世治疗咳喘的临床实践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者:周帆;郑泽荣;黄年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GC-MS同时测定波棱瓜子脂肪油中4种脂肪酸含量

    目的:建立GC-MS同时测定波棱瓜子脂肪油中4种脂肪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0.25μm×0.25mm × 30m),MS检测器,程序升温,初温180℃,保持5min,以2℃/min升至200℃,然后以15℃/min升至260℃,保持24min.进样口温度280℃,分流比20∶1,流速1mL/min,载气为高纯度氦气,选样量1μL.结果:4种脂肪酸线性范围分别为30.45~174.00μg/mL、10.01~57.20μg/mL、216.44~1236.80μg/mL、25.76~147.20(相关系数均为0.9999);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50%、98.82%、99.16%和97.57%,RSD分别为1.1%、1.8%、1.1%和1.4%.4种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n=3)分别为0.76~3.88mg/g、0.20~1.06mg/g、1.49~24.33mg/g、0.54~3.22mg/g.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专属,重复性好,适用于波棱瓜子脂肪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凌辉伦;刘美琳;张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整理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70例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患者的综合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传统中医综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妊娠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等,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长达3个月的系统治疗后,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2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2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5.7%.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妊娠21人,所占比例为60.0%;对照组发生妊娠16人,所占比例为45.7%.观察组患者妊娠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过程中,中医综合疗法相对于西医疗法更具优势,能够大幅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中医疗法不仅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冬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机理探析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根治方法.三伏贴作为传统的特色疗法之一,可有效防治该病.从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出发,通过对三伏贴治疗方法的研究,揭示三伏贴后体内物质水平变化,探讨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西医机制.

    作者:李政杰;陈杨;汤臣建;程施瑞;张迪;贺文华;殷宝;曾芳;董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冯全生教授基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从肝论治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

    以“肝与大肠相通”理论为支撑,从肝与大肠生理密切相关、病理相互为病认识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并从气机郁滞、气郁化火之肝郁肠闭和木乘脾土、肝经湿热之肝旺肠泄两方面列举冯全生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独到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新思路.

    作者:苏姣;闫迪;苏悦;吴文军;冯全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冰教授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肺癌久咳病证经验总结

    肺癌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以咳嗽、咯血、胸闷胸痛为主要症状,肺癌患者大多数有久咳不愈、病势延绵之状.高冰教授认为肺癌久咳是因肺脾肾俱损,五脏六腑气机不畅,肺宣降失司所致,临床上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肺癌疗效较佳.总结高冰教授临证心得,分析探索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肺癌久咳的作用机理.

    作者:彭平华;高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刺八邪穴配合后溪穴治疗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八邪穴配合后溪穴治疗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中风后手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院内协定常规针刺,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八邪穴配合后溪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MAS(患侧肢体肌张力测定)、FMA(患侧手运动功能测定)、“能力评价表”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AS、FMA及“能力评价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AS、FMA及“能力评价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八邪穴配合后溪穴治疗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手握固症状,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国华;王恩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黄芩苷镁盐与黄芩素肠吸收动力学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黄芩苷镁盐和黄芩素的肠吸收动力学异同.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黄芩苷镁盐和黄芩素的含量,计算黄芩苷镁盐和黄芩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单位面积肠吸收量(Abs)和每小时吸收率(P)等肠吸收动力学参数,比较黄芩苷镁盐和黄芩素的肠吸收差异.结果:黄芩素的Ka是黄芩苷镁盐的2.33倍,Abs是黄芩苷镁盐的4.58倍,P是黄芩苷镁盐的3.8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黄芩苷镁盐比较,黄芩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更好、更快.

    作者:许海舰;刘一鑫;宋鸿儒;刘翠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青龙方加减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小青龙方加减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小青龙方加减方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肺功能指标[大呼吸第1s呼出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免疫细胞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44%,优于对照组的89.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治疗组增幅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FN-y水平较治疗前增高,IL-4水平则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方加减联合特异性免疫对提高小儿过敏性哮喘疗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飞飞;何晓娜;贾圆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加味清耳解毒汤联合吡哌酸滴丸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4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吡哌酸滴丸与加味清耳解毒汤联合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7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吡哌酸滴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清耳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CCE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30%,优于对照组的7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活动限制、医疗资源占用、症状等CC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2周后活动限制、医疗资源占用、症状等CCE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哌酸滴丸联合加味清耳解毒汤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亚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俞募配穴法在针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俞募配穴法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总结了近5年来俞募配穴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肖爱俤;李长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芪元颗粒提取纯化后总皂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芪元颗粒提取纯化后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芪元颗粒提取纯化后总皂苷的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16.577X-0.0084,r=0.999,黄芪甲苷在0.007~0.07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10%,RSD为2.1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可作为芪元颗粒提取纯化后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李霞;梁惠珍;门九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养心汤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养心汤出自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类方·惊》,通过对养心汤组成的药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其治疗疾病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包括心血管系统以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等.养心汤不仅临床效果确切,而且价格低廉,因此备受广大医家青睐,对养心汤的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波;孙天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曾倩教授论治妊娠恶阻经验特色浅析

    介绍了曾倩教授论治妊娠恶阻的经验及特色,曾倩教授认为,妊娠恶阻以冲气上逆、胃失和降为主要病机,责之肝脾肾,以调和肝脾、平冲降逆兼顾补肾安胎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特色在于:首选非药物治疗,如耳穴、敷贴等外治疗法;若必须用药物治疗时,用药少而精;服药时注意浓煎,少量频服;若患者呕吐剧烈,必要时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李苏晨;郑小艳;周航;夏宛廷;曾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医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

    近年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此技术目前仍面临卵巢功能异常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差等问题,以致其临床妊娠率及成功分娩率并不理想,而中医药可从整体上对IVF-ET的治疗过程进行干预,帮助提高IVF-ET术后的临床妊娠率,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流产率,具有明显优势.对中医药在IVF-ET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梦;谢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戴恩来教授从“阳虚”立论治疗前列腺炎经验总结

    前列腺炎非单一疾病,而是以排尿异常、前列腺区域疼痛或者不适以及大便异常等为临床表现的证候群,多因急性发病,经治缠绵难愈后转为慢性.该病属中医“膏淋”“劳淋”范畴.戴恩来教授在临床上从“肾阳虚损,寒滞肝脉”的病机观点出发,在前列腺炎的慢性治疗与病后调理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合戴恩来导师临床有效验案以及近年来关于前列腺炎的治疗进展,突出导师治疗前列腺炎从“阳虚”立论的观点,对中医药的独特诊疗智慧加以分析和发掘,旨在继承名师经验,寻求更好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方法.

    作者:马丽;戴恩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