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冰教授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肺癌久咳病证经验总结

彭平华;高冰

关键词:肺癌, 久咳, 苓甘五味姜辛汤, 高冰教授
摘要:肺癌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以咳嗽、咯血、胸闷胸痛为主要症状,肺癌患者大多数有久咳不愈、病势延绵之状.高冰教授认为肺癌久咳是因肺脾肾俱损,五脏六腑气机不畅,肺宣降失司所致,临床上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肺癌疗效较佳.总结高冰教授临证心得,分析探索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肺癌久咳的作用机理.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曾倩教授论治妊娠恶阻经验特色浅析

    介绍了曾倩教授论治妊娠恶阻的经验及特色,曾倩教授认为,妊娠恶阻以冲气上逆、胃失和降为主要病机,责之肝脾肾,以调和肝脾、平冲降逆兼顾补肾安胎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特色在于:首选非药物治疗,如耳穴、敷贴等外治疗法;若必须用药物治疗时,用药少而精;服药时注意浓煎,少量频服;若患者呕吐剧烈,必要时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李苏晨;郑小艳;周航;夏宛廷;曾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纸塑药袋在医院药房调剂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介绍纸塑药袋调剂方式,对比医院药房现行的其他调剂方式,探讨纸塑药袋摆药方式在书写时间、核对、洁净情况、调剂速度、调剂成本以及机动性的优势.结果发现纸塑药袋调剂在书写时间、核对、洁净情况、调剂速度、调剂成本以及机动性方面较传统调剂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医院药房选择调配模式,需要结合调剂工作量、调剂耗时以及调剂成本等因素进行选择.

    作者:刘敏豪;梅全喜;唐志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养心汤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养心汤出自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类方·惊》,通过对养心汤组成的药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其治疗疾病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包括心血管系统以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等.养心汤不仅临床效果确切,而且价格低廉,因此备受广大医家青睐,对养心汤的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波;孙天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常德贵教授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经验初探

    介绍常德贵教授从三焦气化角度,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经验一则,以期为该病的中医临床提供临证参考.

    作者:吴坤;张永利;谭琨;贾冰洋;张培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欧洲传统医学中的耳针疗法

    耳针是通过刺激耳部特定位置发挥诊断和治疗作用的方法,早的耳针疗法可以追溯至石器时代,古代的中国、埃及、罗马、希腊均有应用历史.耳针是利用反射学原理发挥作用的一种微针灸法,其可能的作用原理是耳部的多功能细胞群储存着全身的基因信息,并对应着身体的特定部位,因此刺激耳部的特定部位可以缓解身体远端的一些不适症状.现代医学已经证实耳针对焦虑症、失眠的疗效,对成瘾症(烟瘾、药瘾)的疗效正在验证之中.简要介绍欧洲传统医学中耳针疗法的起源和理论基础,为耳针的现代化推广奠定基础.

    作者:Luigi Gori;Fabio Firenzuo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通脉降浊汤治疗痰浊血瘀型冠心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通脉降浊汤加减治疗痰浊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降浊方加减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降浊汤治疗痰浊血瘀型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降低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珺;王凤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青龙方加减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小青龙方加减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小青龙方加减方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肺功能指标[大呼吸第1s呼出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免疫细胞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44%,优于对照组的89.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治疗组增幅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FN-y水平较治疗前增高,IL-4水平则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方加减联合特异性免疫对提高小儿过敏性哮喘疗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飞飞;何晓娜;贾圆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从六经气化与气机升降论麻黄升麻汤之理法方药

    麻黄升麻汤为《伤寒论·厥阴病篇》之经典方,其中解表、温中、滋阴、清热四法俱全而显杂乱,后世争议颇多.愚以浅陋之资,认为该方专攻外有寒闭,相火上浮,火灼肺金,阴阳气不相顺接,中阳不足,津血不足,肝木不迭之证,并以六经气化、气机升降及表里一气论该方之用药原理.

    作者:范旦;周祖兵;陈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张勤修教授运用川芎茶调散治疗变应性鼻炎医案分析

    从临床实际案例出发,总结张勤修教授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经验及常用方,并从病案中分析其基本辨证论治思想,以期推广川芎茶调散的应用范围,拓宽临床应用中药治疗鼻病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袁书贤;张慧敏;张勤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丹参提取物原儿茶醛对环磷酰胺致雄性小鼠生殖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丹参提取物原儿茶醛对环磷酰胺致雄性小鼠生殖损伤的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原儿茶醛组共3组,模型组和原儿茶醛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溶液60 mg/kg/d,连续5d;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同时原儿茶醛组给予20mg/kg/d的原儿茶醛溶液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35d.实验结束后分离小鼠睾丸及附睾,计算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测定睾丸组织SOD活性.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小鼠睾丸中D J-1蛋白表达.结果:原儿茶醛能增加小鼠的睾丸指数及附睾指数,保护睾丸的组织形态,增加睾丸中SOD活性,提高睾丸中DJ-1蛋白的表达.结论:原儿茶醛对环磷酰胺致雄性小鼠生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增加睾丸中SOD活性、DJ-1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祝友文;颜欢;符娇兰;尧庆明;安春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白芨多糖抑制HepG2细胞增殖研究

    目的:研究白芨多糖对HepG2增殖的影响.方法:在HepG2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0.5mg/mL、1.0mg/mL、1.5mg/mL的白芨多糖,观察细胞贴壁和形态的变化,采用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分别于0、24h、48h对1.0mg/mL白芨多糖处理的细胞进行基因组电泳和caspase-3 RT-PCR检测,研究白芨多糖是否可以诱导HepG2凋亡.结果:1.0mg/mL以上浓度的白芨多糖对HepG2贴壁有抑制作用,0~1.5 mg/mL白芨多糖不抑制HepG2的分裂,1.0mg/mL的白芨多糖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结论:1.0mg/mL的白芨多糖具有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作用机理可能为抑制细胞贴壁和诱导HepG2细胞凋亡.

    作者:刘铭轩;宋彤彤;叶翀;张洋;史玉恒;代建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抗生素)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Meta分析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有效性.方法:根据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制定检索策略,以中药、汤、剂、饮、散、方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为检索词,在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的主题词字段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方法学质量评价,后对所有研究进行合并统计量分析合成,评价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有效性.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试验组共291例患者,对照组共279例患者,均为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②对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OR合并=4.16,95%CI=52~6.87,P<0.00001,说明中药内服配合以抗生素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的常规治疗方案.结论: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由于纳入文献数、样本含量较少,诊断标准、干预措施、结局评价标准均不统一,方法学描述不足等因素存在,可能使本研究结果产生偏倚,影响论证强度.

    作者:韩丹;于洋;郭晓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桂枝功效的本草考证

    通过系统梳理历代主流本草对桂枝功效及功能主治的相关记载,明晰了桂枝功效发展的演变脉络,整理归纳出桂枝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利水,平冲降逆,补中益气,平肝,散下焦蓄血”的功效,而“补中益气,平肝,散下焦蓄血”的功效未被《药典》载入,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及临床考证.

    作者:王玉环;于彩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张敏建教授运用艾可汤治疗男科疾病经验

    张敏建教授认为社会心理因素在男科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诊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夫妻关系、家庭因素、工作压力及社会环境与勃起功能障碍、不射精症、性欲低下、前列腺痛、不育症等与发病有密切关系.根据该病病因病机发展规律,发现其与中医“肝气郁结”密切相关.张教授独创艾可汤,将疏肝理气法贯穿治疗始终,疗效显著.该方在四逆散基础上加川楝子、延胡索、川芎、乌药、蒲公英等而成,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功效.总结张敏建教授应用艾可汤治疗男科疾病经验.

    作者:曾智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张帆治疗肾阴阳两虚型绝经前后诸症临床经验

    绝经前后诸症(绝经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疾病,既往中医学家认为该病的根本病机为肾虚.在西医领域,该病的病因病机目前尚未明确,但一致认为早的变化是卵巢功能衰退.在中医治疗上,既往医家都以补肾滋阴温阳为主,西医治疗则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

    作者:张鑫;张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何天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

    何天有教授临证选穴和手法应用考究,融其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知识灵活选穴组方,并重视传统针刺手法的应用,尤擅用“金钩钓鱼针法”,同时,辅以何氏药物铺灸疗法提高疗效.从局部与整体兼顾、针刺与药物结合两方面综合治疗,终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介绍何天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独特理念和临证经验.

    作者:徐旋;宋忠阳;孙润洁;秦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儿童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进展

    儿童慢性咳嗽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影响患儿生活学习,造成患儿及家长焦虑心理,愈来愈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短、经济压力小、停药后不易反复的优点.回顾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近年来文献资料中关于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成果,以发挥中医药优势,更好地指导临床遣方用药,为中医临床治疗儿童慢性咳嗽探索更有效途径.

    作者:周哲;周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某院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为临床合理使用活血祛瘀类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常用于活血祛瘀的6种中药注射剂各抽取100份住院患者的病历,对其给药剂量、溶媒选择、溶媒用量、适应证等情况进行分析;每药均各抽取住院患者20例进行静脉滴注速度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临床存在较严重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如超剂量及超浓度用药、溶媒选择错误、滴速过快等.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和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的规定,合理用药,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降到低.

    作者:郑绘;柯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整理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70例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患者的综合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传统中医综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妊娠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等,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长达3个月的系统治疗后,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2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2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5.7%.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妊娠21人,所占比例为60.0%;对照组发生妊娠16人,所占比例为45.7%.观察组患者妊娠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过程中,中医综合疗法相对于西医疗法更具优势,能够大幅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中医疗法不仅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冬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血糖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瘀祛痰方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索素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