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igi Gori;Fabio Firenzuo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后和1个月后随访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PSQ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远期疗效肯定,具有疗效显著、简便易行、无副作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云聪;蒙珊;覃梅丽;谭秋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四川省名中医谢萍教授善治妇科疾病,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有独特见解.谢教授认为瘀血内停乃是子宫肌瘤的病机关键,应治以活血化瘀、消癥散结.谢教授消瘤善用药对,相辅相成,动静结合,主张经期仍不暂停消癥,趁胞宫开放之际因势利导,活血化瘀止血,不留瘀,不伤正;在消癥的同时需顾护脾胃,扶正以祛邪;还要注重心理治疗,调摄神志,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春雨;谢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肾脏病日久易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渐渐破坏,系膜基质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全球纤维化及玻璃样变小球硬化后至小球功能丧失,发展至终末期肾病.马晓燕教授系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肾脏病研究工作30余年,熟读医书,精歧黄之术,仁心仁术,善用中西医结合思想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且疗效突出.马师重视将中医辨证与西医病理学相结合,认为肾脏病日久形成的肾小球纤维化、硬化是浊痰瘀血热毒等结聚肾脏形成的微小癥积.因此马师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过程中喜用且善用散结之品,贯穿本病医治的全过程,常效若桴鼓.
作者:张功;马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活络骨康丸联合中医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活络骨康九联合中医干预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有所下降,术后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骨康丸联合中医干预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是临床较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对1例PSP患者采用针刺配合DMS治疗,收到一定疗效.
作者:倪晨斐;杨丹;魏昌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通过张仲景六经辨证理论辨证脓毒症的发病过程、各阶段的治疗原则及代表方药,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作者:何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加味桑白皮汤联合安宫牛黄丸对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体征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儿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桑白皮汤联合安宫牛黄丸,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PedsQLTM).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喘息、咳嗽、喘鸣音、三凹征等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edsQLT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PedsQLTM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7.02%)与对照组(3.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桑白皮汤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明显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瑞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考察稀红通络提取液的精制工艺.方法:以奇任醇保留率、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比较水提醇沉法、超滤法和ZTC1+1-Ⅱ天然澄清剂吸附法在豨红通络提取液精制中的效果,并且采取单因素考察法,优选出佳除杂工艺条件.结果:ZTC1+1-Ⅱ天然澄清剂的澄清工艺优于水提醇沉法和超滤法.提取液加入5%的B组分ZTC1+1-Ⅱ天然澄清剂,置于50℃的水浴中,以150r/min的速度搅拌,纯化絮凝搅拌时间45min为佳精制工艺.结论: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可用于精制稀红通络提取液.
作者:丁桃红;孙萍;王宝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加减葛根汤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13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加减葛根汤治疗,选取同期80例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降温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解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23%,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1.23%,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减葛根汤治疗外感热病具有降温解热迅速、临床治疗效果良好、高效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柳芬;蒋文伟;钟书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通过系统梳理历代主流本草对桂枝功效及功能主治的相关记载,明晰了桂枝功效发展的演变脉络,整理归纳出桂枝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利水,平冲降逆,补中益气,平肝,散下焦蓄血”的功效,而“补中益气,平肝,散下焦蓄血”的功效未被《药典》载入,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及临床考证.
作者:王玉环;于彩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发病率较高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因素很多,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很大关联,随着环境、生活压力日益增加,该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认为该病病位在肠,多与肝脾相关,多从中下焦论治见效者颇多,然不效者也屡见不鲜.阐述从上焦-心肺的生理、病理及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进行论治,并附医案一则.
作者:李志远;刘杰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瘀血理论及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与应用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近年来相关文献,总结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机理与经验.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表明,活血化瘀法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从循证医学的思维出发,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指导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取得更加显著的疗效.
作者:乔银银;施卫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介绍了曾倩教授论治妊娠恶阻的经验及特色,曾倩教授认为,妊娠恶阻以冲气上逆、胃失和降为主要病机,责之肝脾肾,以调和肝脾、平冲降逆兼顾补肾安胎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特色在于:首选非药物治疗,如耳穴、敷贴等外治疗法;若必须用药物治疗时,用药少而精;服药时注意浓煎,少量频服;若患者呕吐剧烈,必要时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李苏晨;郑小艳;周航;夏宛廷;曾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从临床实际案例出发,总结张勤修教授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经验及常用方,并从病案中分析其基本辨证论治思想,以期推广川芎茶调散的应用范围,拓宽临床应用中药治疗鼻病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袁书贤;张慧敏;张勤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通过介绍纸塑药袋调剂方式,对比医院药房现行的其他调剂方式,探讨纸塑药袋摆药方式在书写时间、核对、洁净情况、调剂速度、调剂成本以及机动性的优势.结果发现纸塑药袋调剂在书写时间、核对、洁净情况、调剂速度、调剂成本以及机动性方面较传统调剂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医院药房选择调配模式,需要结合调剂工作量、调剂耗时以及调剂成本等因素进行选择.
作者:刘敏豪;梅全喜;唐志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测定市售10个生产厂家12批样品栀子金花丸中栀子苷、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并进行聚类分析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溶出度,Agilent Eclipse Plus C18 (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0.1%磷酸),梯度洗脱;以含0.4%SDS水溶液为溶出介质,桨法,900mL介质,100r/min,测定3种成分的溶出度并分别绘制溶出度曲线,采用Ward离差平方和法对各成分的溶出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0个不同厂家样品的栀子苷、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溶出曲线有差异.溶出120min大部分厂家的栀子苷溶出度达到80%以上,其中A、C、I厂均达到了85%以上;大部分厂家的黄芩苷溶出度均达到了70%以上,其中B、I厂的分别达到了83.47%、88.50%;除A、I厂的盐酸小檗碱溶出度达到了70%以上,其余则在30%~60%之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厂家3种成分含量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厂家栀子金花丸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差异较大.
作者:肖娅;张亚超;赵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八邪穴配合后溪穴治疗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中风后手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院内协定常规针刺,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八邪穴配合后溪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MAS(患侧肢体肌张力测定)、FMA(患侧手运动功能测定)、“能力评价表”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AS、FMA及“能力评价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AS、FMA及“能力评价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八邪穴配合后溪穴治疗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手握固症状,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国华;王恩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古典针法在现代临床中的特殊作用和疗效.方法:通过1例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患者在B超监测下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子宫并辅以普通针刺治疗的病例分析,对近年来针刺治疗LUFS的临床研究进行文献回顾,重点关注针灸治疗LUFS的选穴规律、针刺的角度与得气感.结果:针灸能有效降低LUFS发生率,而其中针刺的角度和得气感起着关键作用.另外,苍龟探穴以其针刺角度多、得气感强的特点,能行气、催气,促进排卵.结论:苍龟探穴针法对于促排卵具有明显疗效,为古法新用提供了更多的临床证据.
作者:任继晗;兰颖;黄莉蓉;吴节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麻黄升麻汤为《伤寒论·厥阴病篇》之经典方,其中解表、温中、滋阴、清热四法俱全而显杂乱,后世争议颇多.愚以浅陋之资,认为该方专攻外有寒闭,相火上浮,火灼肺金,阴阳气不相顺接,中阳不足,津血不足,肝木不迭之证,并以六经气化、气机升降及表里一气论该方之用药原理.
作者:范旦;周祖兵;陈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儿童慢性咳嗽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影响患儿生活学习,造成患儿及家长焦虑心理,愈来愈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短、经济压力小、停药后不易反复的优点.回顾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近年来文献资料中关于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成果,以发挥中医药优势,更好地指导临床遣方用药,为中医临床治疗儿童慢性咳嗽探索更有效途径.
作者:周哲;周朋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