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络骨康丸联合中医干预改善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临床研究

赵阳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活络骨康丸,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研究活络骨康丸联合中医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活络骨康九联合中医干预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有所下降,术后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骨康丸联合中医干预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喘咳风热闭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肺炎喘咳风热闭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0.0%(40/50)、98.0%(49/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谢萍教授治疗子宫肌瘤经验介绍

    四川省名中医谢萍教授善治妇科疾病,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有独特见解.谢教授认为瘀血内停乃是子宫肌瘤的病机关键,应治以活血化瘀、消癥散结.谢教授消瘤善用药对,相辅相成,动静结合,主张经期仍不暂停消癥,趁胞宫开放之际因势利导,活血化瘀止血,不留瘀,不伤正;在消癥的同时需顾护脾胃,扶正以祛邪;还要注重心理治疗,调摄神志,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春雨;谢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进展

    缺血性中风病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通过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对于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治疗方法,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国莹;马泉;裴正学;祁莉;陈浩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后和1个月后随访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PSQ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远期疗效肯定,具有疗效显著、简便易行、无副作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云聪;蒙珊;覃梅丽;谭秋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灸联合火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火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1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火针、火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疼痛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火罐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双进;齐志峰;贾雪平;张晓瑜;姚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冰教授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肺癌久咳病证经验总结

    肺癌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以咳嗽、咯血、胸闷胸痛为主要症状,肺癌患者大多数有久咳不愈、病势延绵之状.高冰教授认为肺癌久咳是因肺脾肾俱损,五脏六腑气机不畅,肺宣降失司所致,临床上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肺癌疗效较佳.总结高冰教授临证心得,分析探索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肺癌久咳的作用机理.

    作者:彭平华;高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向开维运用微火针配合负罐运动疗法治疗脊源性疾病临床体会

    介绍向开维教授使用微火针配合负罐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退行性脊柱炎的病案,分析其作用机理,为患者提供一种更安全、有效且易于接受的疗法,便于该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珺;向开维;范宏元;赵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艾灸对桡骨小头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桡骨小头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易导致肘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僵硬的情况发生,一旦出现关节僵硬等症状,病人的生活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无论何种治疗方法,保证肘关节的功能正常才是重中之重.中医学认为肘关节功能失常与筋伤有密切关系.艾叶有疏经活络、理气祛寒、散瘀等功用,作用于腧穴可以调控机体的内环境,发挥治疗作用,现代药理也表明艾灸可以产生温热效应,其焚烧后产生的挥发油配合红外线照射能够为细胞再生提供能量,促进VEGF的释放,加速创面修复,促进组织中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加快术后恢复,从而防止术后关节僵硬的发生,有利于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毕永帅;谢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从张仲景六经辨证理论辨治脓毒症

    通过张仲景六经辨证理论辨证脓毒症的发病过程、各阶段的治疗原则及代表方药,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作者:何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陷胸汤合苇茎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对小陷胸汤合苇茎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平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陷胸汤合苇茎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50% (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小陷胸汤合苇茎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柳智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养心汤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养心汤出自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类方·惊》,通过对养心汤组成的药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其治疗疾病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包括心血管系统以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等.养心汤不仅临床效果确切,而且价格低廉,因此备受广大医家青睐,对养心汤的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波;孙天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从六经气化与气机升降论麻黄升麻汤之理法方药

    麻黄升麻汤为《伤寒论·厥阴病篇》之经典方,其中解表、温中、滋阴、清热四法俱全而显杂乱,后世争议颇多.愚以浅陋之资,认为该方专攻外有寒闭,相火上浮,火灼肺金,阴阳气不相顺接,中阳不足,津血不足,肝木不迭之证,并以六经气化、气机升降及表里一气论该方之用药原理.

    作者:范旦;周祖兵;陈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机理探析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根治方法.三伏贴作为传统的特色疗法之一,可有效防治该病.从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出发,通过对三伏贴治疗方法的研究,揭示三伏贴后体内物质水平变化,探讨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西医机制.

    作者:李政杰;陈杨;汤臣建;程施瑞;张迪;贺文华;殷宝;曾芳;董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刺八邪穴配合后溪穴治疗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八邪穴配合后溪穴治疗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中风后手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院内协定常规针刺,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八邪穴配合后溪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MAS(患侧肢体肌张力测定)、FMA(患侧手运动功能测定)、“能力评价表”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AS、FMA及“能力评价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AS、FMA及“能力评价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八邪穴配合后溪穴治疗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手握固症状,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国华;王恩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桂枝功效的本草考证

    通过系统梳理历代主流本草对桂枝功效及功能主治的相关记载,明晰了桂枝功效发展的演变脉络,整理归纳出桂枝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利水,平冲降逆,补中益气,平肝,散下焦蓄血”的功效,而“补中益气,平肝,散下焦蓄血”的功效未被《药典》载入,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及临床考证.

    作者:王玉环;于彩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儿童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进展

    儿童慢性咳嗽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影响患儿生活学习,造成患儿及家长焦虑心理,愈来愈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短、经济压力小、停药后不易反复的优点.回顾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近年来文献资料中关于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成果,以发挥中医药优势,更好地指导临床遣方用药,为中医临床治疗儿童慢性咳嗽探索更有效途径.

    作者:周哲;周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王士雄论治“暑湿”探析

    清代著名医家王士雄对暑湿之为病有独到见解,其反对暑必挟湿之论,提出了暑多挟湿之说.在暑湿的治疗上,其提出在清解暑湿的同时重视顾护脾胃气机,扶正与祛邪并用.对王士雄论暑湿的学术观点进行总结探讨,以供参考.

    作者:刘兰;沈涛;周祖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血糖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瘀祛痰方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索素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某院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为临床合理使用活血祛瘀类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常用于活血祛瘀的6种中药注射剂各抽取100份住院患者的病历,对其给药剂量、溶媒选择、溶媒用量、适应证等情况进行分析;每药均各抽取住院患者20例进行静脉滴注速度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临床存在较严重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如超剂量及超浓度用药、溶媒选择错误、滴速过快等.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和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的规定,合理用药,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降到低.

    作者:郑绘;柯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通脉降浊汤治疗痰浊血瘀型冠心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通脉降浊汤加减治疗痰浊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降浊方加减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降浊汤治疗痰浊血瘀型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降低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珺;王凤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