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养心汤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陈波;孙天强

关键词:养心汤,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摘要:养心汤出自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类方·惊》,通过对养心汤组成的药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其治疗疾病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包括心血管系统以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等.养心汤不仅临床效果确切,而且价格低廉,因此备受广大医家青睐,对养心汤的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桑白皮汤联合安宫牛黄丸对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体征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桑白皮汤联合安宫牛黄丸对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体征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儿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桑白皮汤联合安宫牛黄丸,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PedsQLTM).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喘息、咳嗽、喘鸣音、三凹征等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edsQLT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PedsQLTM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7.02%)与对照组(3.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桑白皮汤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明显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瑞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研究进展

    查阅近年来有关儿童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的文献资料,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临床各个阶段的研究进展,包括发作期、迁延期和缓解期.文献报道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方法较多,临床疗效好.分析了当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在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有:部分临床实验哮喘分期不明确,缺乏中医辨证分型;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较多,缺乏动物实验研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缺乏;各个研究相对孤立,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利于深入阐述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作者:李雅心;杨一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王玉林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经验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该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终末事件.心力衰竭发病率高、病程长、预后差,年病死率高达40%[1].目前该病临床以西医治疗为主,而中医重视辨病与辨证结合施治,提倡中西医相承辅以及个体化诊疗辨治,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及住院率.

    作者:陈其林;刘维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从张仲景六经辨证理论辨治脓毒症

    通过张仲景六经辨证理论辨证脓毒症的发病过程、各阶段的治疗原则及代表方药,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作者:何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丹红通经方加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标志物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红通经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通经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清CRP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临床上多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丹红通经方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患者血清中炎性标志物水平,改善其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茂锡;颜建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016年四川省附子药材及饮片抽验结果质量分析

    目的:调查四川省各市(州)附子的质量状况,分析不合格原因,为提高四川省附子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样检验2016年四川省各市(州)生产企业、经营单位以及医疗机构中附子的质量情况,并进行探索性研究,统计结果,计算不合格率.结果:抽验100批次,86批次合格,合格率为86.0%;1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4.0%.其中造成附子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二氧化硫超标、农药残留量超标、毒性成分含量不合格等.结论:为提升四川省附子质量,需加强附子种植基地建设,完善附子饮片的质量标准,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建设中药材(饮片)追溯体系.

    作者:张文强;吴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灸联合火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火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1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火针、火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疼痛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火罐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双进;齐志峰;贾雪平;张晓瑜;姚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医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

    近年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此技术目前仍面临卵巢功能异常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差等问题,以致其临床妊娠率及成功分娩率并不理想,而中医药可从整体上对IVF-ET的治疗过程进行干预,帮助提高IVF-ET术后的临床妊娠率,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流产率,具有明显优势.对中医药在IVF-ET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梦;谢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ZTC1+1-Ⅱ天然澄清剂用于豨红通络提取液精制工艺研究

    目的:考察稀红通络提取液的精制工艺.方法:以奇任醇保留率、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比较水提醇沉法、超滤法和ZTC1+1-Ⅱ天然澄清剂吸附法在豨红通络提取液精制中的效果,并且采取单因素考察法,优选出佳除杂工艺条件.结果:ZTC1+1-Ⅱ天然澄清剂的澄清工艺优于水提醇沉法和超滤法.提取液加入5%的B组分ZTC1+1-Ⅱ天然澄清剂,置于50℃的水浴中,以150r/min的速度搅拌,纯化絮凝搅拌时间45min为佳精制工艺.结论: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可用于精制稀红通络提取液.

    作者:丁桃红;孙萍;王宝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冯全生教授基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从肝论治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

    以“肝与大肠相通”理论为支撑,从肝与大肠生理密切相关、病理相互为病认识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并从气机郁滞、气郁化火之肝郁肠闭和木乘脾土、肝经湿热之肝旺肠泄两方面列举冯全生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独到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新思路.

    作者:苏姣;闫迪;苏悦;吴文军;冯全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枳椇子及其复方解酒保肝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枳椇子具有较强的解酒保肝活性,可提高酒后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和微粒体乙醇氧化酶(EO)的活性,并可预防肝纤维化、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以枳椇子为主的复方制剂已有应用.对其解酒保肝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垠芸;罗绍忠;陶汝俊;杨洁;徐湘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袁青教授运用调神针法治疗失神经验

    调神针法起源于靳三针,初为一系列用于治疗成人及儿童脑病的穴组.袁青教授在靳三针调神穴组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用于调节患者之神的针法.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外在表现,《灵枢》中认为神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在临床中,患病之人常伴失神,反之亦然.对失神患者,袁青教授提倡通过调神针法调其神来治疗,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调神针法也可用于辅助治疗,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汤景清;王梓楠;袁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喘咳风热闭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肺炎喘咳风热闭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0.0%(40/50)、98.0%(49/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王士雄论治“暑湿”探析

    清代著名医家王士雄对暑湿之为病有独到见解,其反对暑必挟湿之论,提出了暑多挟湿之说.在暑湿的治疗上,其提出在清解暑湿的同时重视顾护脾胃气机,扶正与祛邪并用.对王士雄论暑湿的学术观点进行总结探讨,以供参考.

    作者:刘兰;沈涛;周祖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谢萍教授治疗子宫肌瘤经验介绍

    四川省名中医谢萍教授善治妇科疾病,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有独特见解.谢教授认为瘀血内停乃是子宫肌瘤的病机关键,应治以活血化瘀、消癥散结.谢教授消瘤善用药对,相辅相成,动静结合,主张经期仍不暂停消癥,趁胞宫开放之际因势利导,活血化瘀止血,不留瘀,不伤正;在消癥的同时需顾护脾胃,扶正以祛邪;还要注重心理治疗,调摄神志,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春雨;谢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养心汤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养心汤出自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类方·惊》,通过对养心汤组成的药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其治疗疾病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包括心血管系统以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等.养心汤不仅临床效果确切,而且价格低廉,因此备受广大医家青睐,对养心汤的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波;孙天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伤寒论》中辨治咳喘条文浅析

    就《伤寒论》中有关辨治咳喘的条文进行浅析并总结其现代临床应用,按类方分为麻黄类方、柴胡类方、桂枝类方、大黄类方和其他类方等.此外,还有不少原文没有注明直接用于咳喘的方药,在后世治疗咳喘的临床实践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者:周帆;郑泽荣;黄年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儿童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进展

    儿童慢性咳嗽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影响患儿生活学习,造成患儿及家长焦虑心理,愈来愈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短、经济压力小、停药后不易反复的优点.回顾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近年来文献资料中关于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成果,以发挥中医药优势,更好地指导临床遣方用药,为中医临床治疗儿童慢性咳嗽探索更有效途径.

    作者:周哲;周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卵泡黄素化综合征1例及其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目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古典针法在现代临床中的特殊作用和疗效.方法:通过1例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患者在B超监测下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子宫并辅以普通针刺治疗的病例分析,对近年来针刺治疗LUFS的临床研究进行文献回顾,重点关注针灸治疗LUFS的选穴规律、针刺的角度与得气感.结果:针灸能有效降低LUFS发生率,而其中针刺的角度和得气感起着关键作用.另外,苍龟探穴以其针刺角度多、得气感强的特点,能行气、催气,促进排卵.结论:苍龟探穴针法对于促排卵具有明显疗效,为古法新用提供了更多的临床证据.

    作者:任继晗;兰颖;黄莉蓉;吴节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加味清耳解毒汤联合吡哌酸滴丸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4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吡哌酸滴丸与加味清耳解毒汤联合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7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吡哌酸滴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清耳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CCE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30%,优于对照组的7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活动限制、医疗资源占用、症状等CC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2周后活动限制、医疗资源占用、症状等CCE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哌酸滴丸联合加味清耳解毒汤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亚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