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灸对桡骨小头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毕永帅;谢丹

关键词:艾灸, 桡骨小头骨折, 内固定, 肘关节
摘要:桡骨小头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易导致肘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僵硬的情况发生,一旦出现关节僵硬等症状,病人的生活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无论何种治疗方法,保证肘关节的功能正常才是重中之重.中医学认为肘关节功能失常与筋伤有密切关系.艾叶有疏经活络、理气祛寒、散瘀等功用,作用于腧穴可以调控机体的内环境,发挥治疗作用,现代药理也表明艾灸可以产生温热效应,其焚烧后产生的挥发油配合红外线照射能够为细胞再生提供能量,促进VEGF的释放,加速创面修复,促进组织中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加快术后恢复,从而防止术后关节僵硬的发生,有利于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张勤修教授运用川芎茶调散治疗变应性鼻炎医案分析

    从临床实际案例出发,总结张勤修教授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经验及常用方,并从病案中分析其基本辨证论治思想,以期推广川芎茶调散的应用范围,拓宽临床应用中药治疗鼻病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袁书贤;张慧敏;张勤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何天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

    何天有教授临证选穴和手法应用考究,融其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知识灵活选穴组方,并重视传统针刺手法的应用,尤擅用“金钩钓鱼针法”,同时,辅以何氏药物铺灸疗法提高疗效.从局部与整体兼顾、针刺与药物结合两方面综合治疗,终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介绍何天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独特理念和临证经验.

    作者:徐旋;宋忠阳;孙润洁;秦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青龙方加减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小青龙方加减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小青龙方加减方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肺功能指标[大呼吸第1s呼出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免疫细胞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44%,优于对照组的89.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治疗组增幅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FN-y水平较治疗前增高,IL-4水平则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方加减联合特异性免疫对提高小儿过敏性哮喘疗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飞飞;何晓娜;贾圆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陷胸汤合苇茎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对小陷胸汤合苇茎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平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陷胸汤合苇茎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50% (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小陷胸汤合苇茎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柳智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黄芩苷镁盐与黄芩素肠吸收动力学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黄芩苷镁盐和黄芩素的肠吸收动力学异同.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黄芩苷镁盐和黄芩素的含量,计算黄芩苷镁盐和黄芩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单位面积肠吸收量(Abs)和每小时吸收率(P)等肠吸收动力学参数,比较黄芩苷镁盐和黄芩素的肠吸收差异.结果:黄芩素的Ka是黄芩苷镁盐的2.33倍,Abs是黄芩苷镁盐的4.58倍,P是黄芩苷镁盐的3.8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黄芩苷镁盐比较,黄芩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更好、更快.

    作者:许海舰;刘一鑫;宋鸿儒;刘翠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从上焦论治肠易激综合征探析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发病率较高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因素很多,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很大关联,随着环境、生活压力日益增加,该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认为该病病位在肠,多与肝脾相关,多从中下焦论治见效者颇多,然不效者也屡见不鲜.阐述从上焦-心肺的生理、病理及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进行论治,并附医案一则.

    作者:李志远;刘杰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活络骨康丸联合中医干预改善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活络骨康丸联合中医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活络骨康九联合中医干预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有所下降,术后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骨康丸联合中医干预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艾灸对桡骨小头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桡骨小头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易导致肘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僵硬的情况发生,一旦出现关节僵硬等症状,病人的生活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无论何种治疗方法,保证肘关节的功能正常才是重中之重.中医学认为肘关节功能失常与筋伤有密切关系.艾叶有疏经活络、理气祛寒、散瘀等功用,作用于腧穴可以调控机体的内环境,发挥治疗作用,现代药理也表明艾灸可以产生温热效应,其焚烧后产生的挥发油配合红外线照射能够为细胞再生提供能量,促进VEGF的释放,加速创面修复,促进组织中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加快术后恢复,从而防止术后关节僵硬的发生,有利于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毕永帅;谢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从六经气化与气机升降论麻黄升麻汤之理法方药

    麻黄升麻汤为《伤寒论·厥阴病篇》之经典方,其中解表、温中、滋阴、清热四法俱全而显杂乱,后世争议颇多.愚以浅陋之资,认为该方专攻外有寒闭,相火上浮,火灼肺金,阴阳气不相顺接,中阳不足,津血不足,肝木不迭之证,并以六经气化、气机升降及表里一气论该方之用药原理.

    作者:范旦;周祖兵;陈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黄芩苷对CIA大鼠足关节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芩苷(Baicalin)治疗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制备CIA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黄芩苷组(50mg·kg1·d1)、甲氨蝶呤组(0.9 mg·kg-1·W-1),观察膝关节切片进行HE染色及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中炎症因子TNF-α、IL-17、PGE2的表达.结果:与CIA模型组比较,黄芩苷大鼠组关节破坏程度明显减轻,关节炎症因子TNF-α、IL-17、PGE2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芩苷能明显减少CIA大鼠关节中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关节病理损伤.

    作者:陈芳;邵峰;夏帅帅;刘沙;鲜瑶瑶;周俭;曾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欧洲传统医学中的耳针疗法

    耳针是通过刺激耳部特定位置发挥诊断和治疗作用的方法,早的耳针疗法可以追溯至石器时代,古代的中国、埃及、罗马、希腊均有应用历史.耳针是利用反射学原理发挥作用的一种微针灸法,其可能的作用原理是耳部的多功能细胞群储存着全身的基因信息,并对应着身体的特定部位,因此刺激耳部的特定部位可以缓解身体远端的一些不适症状.现代医学已经证实耳针对焦虑症、失眠的疗效,对成瘾症(烟瘾、药瘾)的疗效正在验证之中.简要介绍欧洲传统医学中耳针疗法的起源和理论基础,为耳针的现代化推广奠定基础.

    作者:Luigi Gori;Fabio Firenzuo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灸联合火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火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1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火针、火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疼痛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火罐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双进;齐志峰;贾雪平;张晓瑜;姚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天麻钩藤饮加风药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风药增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加风药(羌活、川芎)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增效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取SD雄性大鼠130只,分为F组(假手术)、G组(正常)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肾性高血压(RHR)大鼠模型,加灌附子汤及激惹方法,制备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A组(天麻钩藤饮十风药(羌活、川芎)组)、B组(天麻钩藤饮组)、C组(卡托普利组)、D组(羌活、川芎)、E组(模型组)五组,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大鼠收缩压(SB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评价其对RHR(肝阳上亢证)大鼠高血压的改善作用.结果:给药后,SBP:A组、B组、C组均较E组血压下降明显(P<0.05),A组比B、C组血压下降明显(P<0.05);ALD:A、B、C、D组均比E组数值低(P<0.05),A组比B、C、D组数值低(P<0.05);AngⅡ:A、B、C、D组水平较E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各组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十风药(羌活、川芎)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其作用优于单用天麻钩藤饮、卡托普利,后两者降压作用相当.其降压作用可能与降低ALD、AngⅡ有关.

    作者:周燕;李正欢;廖慧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祛痰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血糖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瘀祛痰方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索素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俞募配穴法在针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俞募配穴法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总结了近5年来俞募配穴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肖爱俤;李长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热补针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热补针法与西药常规治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运用随机化原则将符合研究要求的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选取中脘、胃俞、双侧足三里、内关等穴位行热补针法针刺,1次/d,连续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每次20mg,2次/d;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每次100mg,2次/d;同时配伍克拉霉素口服,每次500mg,2次/d.两组均接受4周治疗,观测指标为两组患者的上腹痛、腹胀、嗳气和反酸评分,胃镜、快速尿素酶试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尿素呼气试验,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优于对照组的81.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安全性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随访时溃疡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补针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较少,尽管短期效果不如西药明显,但远期疗效较好,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张枫帆;袁博;田亮;王一心;乔翔;张婷卓;李兴兰;杜小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纸塑药袋在医院药房调剂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介绍纸塑药袋调剂方式,对比医院药房现行的其他调剂方式,探讨纸塑药袋摆药方式在书写时间、核对、洁净情况、调剂速度、调剂成本以及机动性的优势.结果发现纸塑药袋调剂在书写时间、核对、洁净情况、调剂速度、调剂成本以及机动性方面较传统调剂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医院药房选择调配模式,需要结合调剂工作量、调剂耗时以及调剂成本等因素进行选择.

    作者:刘敏豪;梅全喜;唐志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治疗踝关节软骨损伤研究概况

    踝关节软骨是由特异的细胞外基质包绕稀少的软骨细胞构成,其缺少供应营养的组织,造成损伤后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常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与不便.近年来,软骨损伤治疗手段逐渐成为骨科临床研究焦点之一.参考目前治疗踝关节软骨损伤的新研究成果及临床实践,结合中医辨证理论及相关经典,从西医、中医及其他等方面对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处于试验阶段的热点,如组织工程治疗等进行总结展望.

    作者:黄峰泉;胡玉洁;池雷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谢萍教授治疗子宫肌瘤经验介绍

    四川省名中医谢萍教授善治妇科疾病,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有独特见解.谢教授认为瘀血内停乃是子宫肌瘤的病机关键,应治以活血化瘀、消癥散结.谢教授消瘤善用药对,相辅相成,动静结合,主张经期仍不暂停消癥,趁胞宫开放之际因势利导,活血化瘀止血,不留瘀,不伤正;在消癥的同时需顾护脾胃,扶正以祛邪;还要注重心理治疗,调摄神志,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春雨;谢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DMS治疗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是临床较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对1例PSP患者采用针刺配合DMS治疗,收到一定疗效.

    作者:倪晨斐;杨丹;魏昌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