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病条辨》甘寒法探析

黄超;汪晓敏;杜丽

关键词:《温病条辨》, 甘寒法, 吴鞠通
摘要:温病易耗伤人体阴津,法以驱邪与保津,而保津重,诚如“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又救阴为法,吴氏擅通,其常以辛凉、甘寒、甘成以救其阴.总览《温病条辨》,吴氏甘寒之法居多,无论在病邪之初、末,还是在危机中,总不忘以麦冬、生地、玉竹甘寒之品竭保真阴,可谓“滋阴不厌频繁”.从吴氏甘寒法立足,探讨其于三焦中的临活变通,以期指导临床.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配合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羌活胜湿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除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患者在口服中药后出现腹部不适症状,停药后消失,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刺物理疗法配合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症状消除快,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圣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外敷促进骨折愈合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对患者骨折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骨折患者按入院编号单双法分为固定组(n=45)和外敷组(n=45),固定组患者实施常规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外敷组患者加用中药外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外敷组患者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固定组,且外敷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胡海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加味真武汤辅助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加味真武汤辅助治疗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30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真武汤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步行距离测试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步行距离测试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优良率为8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相关安全性指标观察未见异常.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真武汤辅助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步行耐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冀雯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黄芪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黄芪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且对于治疗哮喘缓解期具有很明显的疗效.总结近10年黄芪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并从传统经典方和现代经验方两方面举例说明,以期对哮喘的临床治疗和新药研发有所启发.

    作者:朱盼;杨程;李泽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杨运宽教授针药结合治疗焦虑症经验举隅

    杨运宽教授对焦虑症有独到的认识和体会,其在辨证论治时常遵循“五行共参,五脏同治”的原则,综合审视五脏之间的关系,以肝为中心,兼顾相关脏腑的虚实.其在治疗上多针药合用,组方用药以逍遥散为基础,再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相乘关系,在审视肾、心、脾、肺的虚实盛衰之后予以加减.用针则针对基本病机安神解虑,主穴则取神庭、印堂、内关,针药并用,相得益彰,效果卓著.

    作者:朱昕昀;金红娇;李香蕾;杨运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伤寒论》不寐证兼烦躁论证发微

    不寐类病证在《伤寒论》中称“不得眠”“不得卧”,而“烦躁”“燥烦”一词在《伤寒论》中出现频率仅次于“发热”,品读《李克绍医学文集》,体会伤寒大家李克绍论治不寐证兼烦躁.结合《黄帝内经》对“寤寐”的认识和《伤寒论》有关条文,从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八纲辨证,阐发个人体悟.

    作者:张蕾;李宏林;付一程;彭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从心-肝-肾轴论治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属中医“血枯”“闭经”范畴,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增加、环境食品的污染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致使女性卵巢早衰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趋于年轻化.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多数高龄妇女要求再生育,因此该疾病的临床诊治也格外受到关注.本文试通过论述心-肝-肾轴对冲任胞宫的影响分析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并阐述益肾疏肝、清心解郁的治疗原则.

    作者:冯凯;陈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胃溃疡研究进展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难治愈、复发率高等特点,目前西药是临床治疗胃溃疡的主要药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在治疗人类和各种动物模型胃溃疡中疗效更为显著,且毒副作用小,具有明显的优势.总结中药治疗胃溃疡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研究,并对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胃溃疡提供参考.

    作者:姜正华;李劲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补肺活血胶囊配合艾灸治疗对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配合艾灸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并发肺动脉高压且中医辨证属肺脾肾气虚兼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治疗组(n=36),两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补肺活血胶囊口服配合穴位艾灸治疗,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动脉血气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活血胶囊配合穴位艾灸可有效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血黏度,改善缺氧及临床证候,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翠华;周玉华;代朋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何氏药物铺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与针刺配合TDP对照比较,观察何氏药物铺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标准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何氏药物铺灸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VAS评分比较.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铺灸治疗寒凝血瘀痛经疗效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与药物铺灸的药材、灸材、隔灸物作用及温热效应有关.

    作者:马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疏肝健脾方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莫沙比利、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胃镜检查结果及满意率等.结果:采用健脾疏肝方中药汤剂治疗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胃镜检查结果及患者满意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反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芳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带状疱疹验案一则

    临床上,带状疱疹往往采取西药治疗方法,效果不甚显著,后期不良反应也较多.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医疗法广泛用于临床.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良好,举验案一则,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周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灸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验案一则

    高龄求孕、不良的生活方式、沉重的工作生活压力等因素导致不孕症发病率越来越高.黄体功能不全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患者有优势卵泡形成,输卵管通畅,但因卵泡发育不良,内膜生长不佳而不能正常受孕.临床上运用针灸治疗该类患者,可提高激素水平、增加卵泡直径及内膜厚度等,可取得显著的疗效.

    作者:梁路;黄德清;谭惠予;王学乾;杨林;杨丽洁;吴节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温病条辨》甘寒法探析

    温病易耗伤人体阴津,法以驱邪与保津,而保津重,诚如“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又救阴为法,吴氏擅通,其常以辛凉、甘寒、甘成以救其阴.总览《温病条辨》,吴氏甘寒之法居多,无论在病邪之初、末,还是在危机中,总不忘以麦冬、生地、玉竹甘寒之品竭保真阴,可谓“滋阴不厌频繁”.从吴氏甘寒法立足,探讨其于三焦中的临活变通,以期指导临床.

    作者:黄超;汪晓敏;杜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丹蒌汤剂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对患者24h血压动态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丹蒌汤剂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吲达帕胺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蒌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蒌汤剂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的疗效优于抗压西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卫中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平乐展筋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平乐展筋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乐展筋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28例,共治疗2周.结果:经治疗,患者治愈13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治疗前后不同时段VAS疼痛评分及FD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乐展筋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疗效明显,可有效缓解患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霍乐乐;赵万良;樊金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江瑜教授针灸临证经验举隅

    在临床上,疾病由于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其发生发展亦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故“因证论治”结合尤为重要.江瑜教授在临床中非常注重该法运用,每获良效.

    作者:程微尹;沈碧胜;陈波;江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GFAP、SYN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GFAP、SY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正常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处理,于术后1、3、7、14、21、28天6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梗死区域GFAP、SYN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区域相对应区域可见大量的GFAP、SYN标记阳性细胞,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GFAP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增多,SY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GFAP、SY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第14天时GFAP、SY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中药经验方,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有显著疗效.补阳还五汤能促进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等神经组织的后备细胞,并能增强神经突触之间的联系,使神经元发挥正常的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陈晓锋;许志威;何姗姗;张崇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理虚元鉴》从肺论治虚劳学术特色浅析

    明代汪绮石的《理虚元鉴》为中医临床虚劳证治的专著,对虚劳的辨证、立法、方药均有独到见解,尤以从肺论治虚劳为一大亮点.书中强调,肺为五脏之天,治虚之要脏,直陈虚损百病,皆关乎肺.治疗上主张金水相生,肺肾并举;善用通利,水源不绝;培土生金,苓术并用;金畏火克,知柏当禁.用药上讲究濡润、平和、通利,忌苦寒、克伐、辛热,为虚劳的临证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虚损病、慢性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李颖;蔡亚贤;刘宝森;张继红;刘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远红外灸热贴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远红外灸热贴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慢性软组织损伤和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270例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远红外灸热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镇痛灸治疗.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9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远红外灸热贴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慢性软组织损伤和痛经等疾病效果确切,且费用少,操作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铁军;唐晓凤;陈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