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3-2197
  • 国内刊号:42-1727/R
  • 影响因子:0.74
  • 创刊:2005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43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2017年12期文献
  • 何氏药物铺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与针刺配合TDP对照比较,观察何氏药物铺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标准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何氏药物铺灸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VAS评分比较.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铺灸治疗寒凝血瘀痛经疗效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与药物铺灸的药材、灸材、隔灸物作用及温热效应有关.

    作者:马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刺配合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羌活胜湿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除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患者在口服中药后出现腹部不适症状,停药后消失,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刺物理疗法配合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症状消除快,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圣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9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祛痰定喘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西药+祛痰定喘汤治疗)、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中医证候评分及肺功能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定喘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咳嗽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西药联合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FEVI、PEF、FEVI/FVC值.结果:观察组咳嗽患儿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I为(2.26±0.69)L,PEF为(6.15±1.66)L/s,FEVI/FVC为(74.59±7.18)%,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咳嗽患儿具有化痰止咳、温肺化饮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联合利尿排石汤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碎石术联合利尿排石汤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2),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利尿排石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联合利尿排石汤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确切,可有效利用传统中医药优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温针灸配伍中药茶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温针灸配伍中药茶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温针灸配伍中药茶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及冠心病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冠心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下降幅度明显,HDL-C水平上升幅度明显(P<0.05);心功能指标中,观察组患者的LVSd、LVDd水平下降幅度明显,LVSF、LCEF水平上升幅度明显(P<0.05);两组患者冠心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温针灸配伍中药茶饮+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黄芩白芍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黄芩白芍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9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美沙拉嗪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芩白芍汤加减煎服.连服2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及细胞因子IL-10、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A、IgG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细胞因子IL-10、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 10水平明显升高,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芩白芍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调节致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平衡,改善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利于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利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平乐展筋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平乐展筋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乐展筋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28例,共治疗2周.结果:经治疗,患者治愈13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治疗前后不同时段VAS疼痛评分及FD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乐展筋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疗效明显,可有效缓解患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霍乐乐;赵万良;樊金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易层贴敷联合通痹方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易层”贴敷联合通痹方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易层”贴敷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易层”贴敷联合通痹方内服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症状、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易层”贴敷联合通痹方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及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理论指导用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疗效明显,可有效稳定血糖、血脂水平,缓解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舒湘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养肺保元汤治疗COPD合并PIF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养肺保元汤治疗COPD合并PI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PIF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肺保元汤内服治疗,疗程为14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氧分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肺保元汤联合西药治疗COPD合并PIF患者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纠正缺氧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俣;刘良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丹蒌汤剂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对患者24h血压动态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丹蒌汤剂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吲达帕胺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蒌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蒌汤剂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的疗效优于抗压西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卫中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补肺活血胶囊配合艾灸治疗对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配合艾灸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并发肺动脉高压且中医辨证属肺脾肾气虚兼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治疗组(n=36),两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补肺活血胶囊口服配合穴位艾灸治疗,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动脉血气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活血胶囊配合穴位艾灸可有效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血黏度,改善缺氧及临床证候,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翠华;周玉华;代朋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疏肝健脾方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莫沙比利、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胃镜检查结果及满意率等.结果:采用健脾疏肝方中药汤剂治疗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胃镜检查结果及患者满意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反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芳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焦虑症患者分为治疗组(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黛力新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治疗组患者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焦虑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远红外灸热贴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远红外灸热贴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慢性软组织损伤和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270例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远红外灸热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镇痛灸治疗.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9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远红外灸热贴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慢性软组织损伤和痛经等疾病效果确切,且费用少,操作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铁军;唐晓凤;陈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中阴经穴作用浅析

    卒中可致阴阳失衡,加之肝肾阴虚、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终导致筋脉、关节屈伸不利,是中风后偏瘫的主要病因病机.中风后偏瘫缓解期属于“痉证”“筋骨病”的范畴,“病在阳之因者,刺阴之经”,故阴经穴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作用价值较高.临床研究证实,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痉挛肢体关节运动功能、减轻痉挛严重程度,其总有效率在80%以上,痊愈率在0~60%之间.阴经穴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主要可能与其改善大脑与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脑神经递质分泌代谢、减轻中枢神经元凋亡、神经元再塑、调节神经肌电、兴奋刺激周围神经等作用有关.

    作者:杨士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刊至2016年9月,检索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相关随机对照实验(RCT).由两位研究人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RCT,共计6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①症状评分改善总有效率:穴位埋线组优于非穴位埋线组[RR=1.15,95% CI(1.05,1.27),P<0.05]、西药组[RR=1.11,95%CI(1.00,1.24),P>0.05]、穴位敷贴组[RR-1.28,95%CI(1.11,1.48),P<0.05],但仅与非穴位埋线组、穴位敷贴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良事件发生率:本次纳入的8篇文章中仅4篇提及,Meta分析结果示:RR=0.33,95%CI(0.36,2.83),穴位埋线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非穴位埋线组,但95%CI经过等效线,故两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行验证.

    作者:曾斌;杨莎莎;李昕蓉;张勤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药防治中晚期结肠癌化疗副作用研究进展

    化疗对于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发展的逐渐重视,中医药治疗化疗副反应的临床观察及研究逐步深入,为中医药防治化疗副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肖霞芳;魏开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伤寒论》不寐证兼烦躁论证发微

    不寐类病证在《伤寒论》中称“不得眠”“不得卧”,而“烦躁”“燥烦”一词在《伤寒论》中出现频率仅次于“发热”,品读《李克绍医学文集》,体会伤寒大家李克绍论治不寐证兼烦躁.结合《黄帝内经》对“寤寐”的认识和《伤寒论》有关条文,从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八纲辨证,阐发个人体悟.

    作者:张蕾;李宏林;付一程;彭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产品及药膳食疗在广东地区治疗咽喉肿痛中的应用

    广东地处岭南,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冬暖夏热.多潮湿炎热天气,若饮食不当,睡眠不足,很容易令人生“热气”,当地居民易患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咽喉疾病.通过对《广东地产药材研究》《广东地产清热解毒药物大全》等广东地方药物专著,以及中医药膳食疗网(www.zyyssl.com)中常用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中成药、医院制剂、药膳进行调查与归类,深入了解中药产品及食疗药膳在广东地区治疗咽喉肿痛中的应用,为合理科学养生保健提供参考.

    作者:范文昌;陈优生;梅全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胃溃疡研究进展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难治愈、复发率高等特点,目前西药是临床治疗胃溃疡的主要药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在治疗人类和各种动物模型胃溃疡中疗效更为显著,且毒副作用小,具有明显的优势.总结中药治疗胃溃疡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研究,并对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胃溃疡提供参考.

    作者:姜正华;李劲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温病条辨》甘寒法探析

    温病易耗伤人体阴津,法以驱邪与保津,而保津重,诚如“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又救阴为法,吴氏擅通,其常以辛凉、甘寒、甘成以救其阴.总览《温病条辨》,吴氏甘寒之法居多,无论在病邪之初、末,还是在危机中,总不忘以麦冬、生地、玉竹甘寒之品竭保真阴,可谓“滋阴不厌频繁”.从吴氏甘寒法立足,探讨其于三焦中的临活变通,以期指导临床.

    作者:黄超;汪晓敏;杜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近15年艾灸辅助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文献分析

    目的:查阅近15年采用艾灸辅助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研究文献,对艾灸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思路及方法进行整理,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恶性腹腔积液、恶性腹水、癌性腹水及艾灸、灸法、灸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近15年来相关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终有9篇文献纳入分析.结论:经分析,艾灸恶性腹腔积液具有一定的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丹妮;周思远;郑倩华;罗芳丽;李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黄芪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黄芪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且对于治疗哮喘缓解期具有很明显的疗效.总结近10年黄芪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并从传统经典方和现代经验方两方面举例说明,以期对哮喘的临床治疗和新药研发有所启发.

    作者:朱盼;杨程;李泽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常用中药特点分析

    通过检索、整理和归纳CNKI、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文献,从有效文献中总结出使用频率前10位的中药,进而分析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胡海;雷孝勇;陈恒安;徐祖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理虚元鉴》从肺论治虚劳学术特色浅析

    明代汪绮石的《理虚元鉴》为中医临床虚劳证治的专著,对虚劳的辨证、立法、方药均有独到见解,尤以从肺论治虚劳为一大亮点.书中强调,肺为五脏之天,治虚之要脏,直陈虚损百病,皆关乎肺.治疗上主张金水相生,肺肾并举;善用通利,水源不绝;培土生金,苓术并用;金畏火克,知柏当禁.用药上讲究濡润、平和、通利,忌苦寒、克伐、辛热,为虚劳的临证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虚损病、慢性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李颖;蔡亚贤;刘宝森;张继红;刘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雷火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进展

    总结近年来以雷火灸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概况,即单独应用雷火灸以及雷火灸与中药、针刺、穴位注射疗法相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发现雷火灸具有副作用少、价格低廉、操作便捷且疗效确切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同时提出雷火灸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作者:张慧敏;袁书贤;张勤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从“肾藏精”论药膳治疗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人体阴阳失衡的早期体现.肾所藏之精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根本,对人体一身阴阳的调节有着重要作用.肾精亏耗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关键,先天肾精不足、脾胃失养、劳逸失度、七情过激等因素均会导致肾精亏虚,出现亚健康状态.药膳疗法具有耐受性强、口感较好、方便易学、适合长期服用等特点,对亚健康状态的调节具有独特优势.因此,通过药膳疗法调补肾精,可使人体肾阴阳平衡,达到调节亚健康的目的,以肾藏精理论为基础,药膳调补肾精是改善亚健康状态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根;金劲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双柏散外敷治疗早期四肢骨折肿胀疼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早期四肢骨折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1例四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1)与观察组(n=70),对照组患者采用冷敷+安慰剂(淀粉)处理,观察组采用冷敷+双柏散外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肿胀、疼痛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第2天、第3天患肢周径增长长度、第3天瘀斑长径及第1天、2天、3天疼痛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1天、第2天、第3天疼痛早醒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第1天安眠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柏散外敷治疗早期四肢骨折肿胀疼痛疗效肯定,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减少用药干预率,为骨折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者:赵献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并进行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选取14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二聚体浓度分为升高组(治疗组)、正常组(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以两组患者开始治疗前不同血浆D-二聚体浓度值(D-Dimer,D-D)行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以卡方检验对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行分析,对独立预后因素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分析,比较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差异.结果:14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D-D(≤0.55μg/mL)生存期明显高于D-D(>0.55μg/mL)的生存期(P<0.05);在相关临床病理特征方面,T分期(P=0.020)、N分期(P=0.003)显著差异为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因素;在预后方面,T分期(HR=1.852,P-0.001)、N分期(HR=2.146,P<0.001)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明显降低D-二聚体浓度,抑制恶性肿瘤血道侵袭转移,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D-二聚体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的重要预后因素.

    作者:江琳;贾英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外敷促进骨折愈合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对患者骨折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骨折患者按入院编号单双法分为固定组(n=45)和外敷组(n=45),固定组患者实施常规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外敷组患者加用中药外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外敷组患者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固定组,且外敷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胡海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加味温胆汤联合氨氯地平对痰湿体质高血压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加味温胆汤联合氨氯地平对痰湿体质高血压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痰湿体质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味温胆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中医痰湿体质评分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痰湿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温胆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痰湿体质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痰湿体质,降低其血压及血清VEGF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洗胃、导泻、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按床位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各监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监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R、瞳孔直径、SBP及PaO2/FiO2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明显改善患者中毒症状,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文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观察七叶皂苷配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骨科创伤及其术后肿胀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配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骨科创伤及其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科创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加七叶皂苷配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加早期综合干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肢肿胀、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配合早期综合干预对骨科创伤及其术后肿胀疗效明显,可快速缓解患者肿胀、疼痛,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通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关节炎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1.0±0.2)、(0.6士0.1)、(1.3±0.1)、(1.0±0.2),均低于对照组的(1.7±0.3)、(1.6±0.3)、(1.8±0.1)、(2.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晨僵时间、20米行走时间分别为(0.6±0.1)h、(5.0±0.1)s,均短于对照组的(1.5±0.2)h、(6.8±0.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炎指标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江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固本调肺方配合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31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固本调肺方配合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固本调肺方配合益肺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EF、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灸联合固本调肺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宫外孕Ⅱ号方合桂枝茯苓汤治疗异立妊娠42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宫外孕Ⅱ号方合桂枝茯苓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3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医组(n=41)和中西医组(n=42).西医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中西医组患者同时给予宫外孕Ⅱ号方合桂枝茯苓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异位妊娠治疗总有效率及腹痛、阴道异常出血维持时间、包块吸收时间、血β-HCG水平、安全性.结果:中西医组患者异位妊娠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且中西医组患者的腹痛、阴道异常出血维持时间、包块吸收时间、血β-HCG水平优于西医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变化.结论:宫外孕Ⅱ号方合桂枝茯苓汤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酉海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加味真武汤辅助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加味真武汤辅助治疗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30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真武汤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步行距离测试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步行距离测试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优良率为8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相关安全性指标观察未见异常.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真武汤辅助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步行耐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冀雯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费菜果冻制备工艺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费菜果冻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费菜汁、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结合模糊评判法,对配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琼脂、卡拉胶、料液比、白砂糖、柠檬酸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通过分析得出佳配方:白砂糖89,费菜汁0.1L,水0.1L,柠檬酸0.14g,琼脂0.5g,卡拉胶39.结论:该配方费菜果冻综合评分较高,各项指标均符合GB19883-2005质量标准.

    作者:谭小蓉;冉春霞;李洁玉;谭小燕;姜登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Plackett-Burman 合Box-Behnken设计法优选杏苏止咳颗粒流化床制粒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杏苏止咳颗粒流化床制粒的佳工艺.方法:以杏苏止咳颗粒合格率为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杏苏止咳颗粒流化床制粒的主要影响因素;再以颗粒的合格率和休止角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影响流化床制粒工艺的主要因素进一步优化,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二项式拟合,分析预测佳工艺.结果:杏苏止咳颗粒流化床制粒的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75℃,进料速度为47r· min-1,浸膏相对密度为1.138(60℃),物料温度为60℃,风机频率为35Hz,雾化压力为0.4MPa.结论: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法优化杏苏止咳颗粒流化床剞粒工艺科学合理,优选的工艺稳定可靠,为杏苏止咳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谈华明;罗莉;徐瑞超;董自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不同附主铁皮石斛鲜品中甘露糖含量

    目的:比较花盆基质栽培、水泥桩、竹片及4种不同活树附生栽培的铁皮石斛鲜品中甘露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不同附主上的铁皮石斛的甘露糖含量.结果:甘露糖含量由高到低为:龙眼>檀香>花盆>马占相思>水泥桩>降香黄檀>竹片;甘露糖与葡萄糖的峰面积比值为:龙眼>降香黄檀>水泥桩>檀香>马占相思>竹片>花盆.结论:铁皮石斛附主对其甘露糖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张宁南;徐兰芳;徐大平;黄松;林国雄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脑苏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心脑苏滴丸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心脑苏滴丸,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丸重差异、硬度、银杏内酯溶出度及溶散时限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筛选出制备心脑苏滴丸的佳制备工艺.结果:佳工艺为:以PEG 4000:PEG 6000 =4:1为基质,二甲基硅油为冷凝液,药物与基质比为1∶5,15% Poloxamer 188为表面活性剂,滴制温度为85℃,冷凝温度为(20±2)℃,冷凝液高度为40cm,滴距为5cm,滴速为15~20滴/min.结论:心脑苏滴丸为棕色滴丸,表面光滑,色泽均匀,丸重差异与溶出情况理想.优化的工艺条件简单稳定可靠,符合《中国药典》中滴丸剂的质量规定.

    作者:陈柔姬;邓彩云;叶珍珍;崔升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RP-HPLC法测定市售天麻中天麻素和总天麻素含量

    目的:检测广西玉林市药材市场上流通的不同规格等级天麻中天麻素和总天麻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液相色谱柱(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5℃,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3:97).结果:天麻素在0.24~4.8μg选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天麻素和总天麻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3%、100.69%.24批市售天麻的天麻素含量为0.27%~1.47%,均超过2015版药典中0.25%的标准;总天麻素含量为1.97%~5.50%.结论:市售24批天麻样品中的天麻素含量均符合201 5版药典要求;以总天麻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天麻进行品质评价的方法较药典以游离天麻素含量为指标更为合理.

    作者:庞邦斌;银胜高;裴宇燕;韦凯东;秦云蕊;陆居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维C银翘片中挥发油吸附工艺改进

    目的:通过对维C银翘颗粒制备工艺中薄荷油、连翘、荆芥挥发油吸附工艺的改进,达到改善颗粒可压性、解决压片裂片问题、提高片芯质量、改善糖衣片片面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轻质氧化镁、微粉硅胶、磷酸氢钙三种吸附剂分别对薄荷油、连翘、荆芥挥发油进行吸附,优选出既有良好吸附性,又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吸附剂,然后再将该吸附剂吸油后的混合物料加入到其他颗粒中混匀,通过压片工序,考察采用该吸附剂所制得颗粒的可压性,后再将素片包糖衣,通过观察糖衣片片面的外观质量,筛选出适合的吸附剂吸油工艺.结果:以轻质氧化镁作为吸附剂吸附挥发油后,颗粒的流动性、可压性好,在压片过程中无裂片出现,素片质量符合包衣要求,保证了糖衣片片面质量.结论:以轻质氧化镁作为吸附剂吸附挥发油解决了颗粒压片裂片的问题,保证了糖衣片片面质量,且工艺稳定、可靠,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路军;田文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当归中阿魏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当归中阿魏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得到的当归样品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得到的当归样品成分一致,但阿魏酸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要保证当归的质量,必须注重产地初加工方法.

    作者:初丕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灸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验案一则

    高龄求孕、不良的生活方式、沉重的工作生活压力等因素导致不孕症发病率越来越高.黄体功能不全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患者有优势卵泡形成,输卵管通畅,但因卵泡发育不良,内膜生长不佳而不能正常受孕.临床上运用针灸治疗该类患者,可提高激素水平、增加卵泡直径及内膜厚度等,可取得显著的疗效.

    作者:梁路;黄德清;谭惠予;王学乾;杨林;杨丽洁;吴节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带状疱疹验案一则

    临床上,带状疱疹往往采取西药治疗方法,效果不甚显著,后期不良反应也较多.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医疗法广泛用于临床.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良好,举验案一则,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周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相修平教授应黄连温胆汤临证验案

    相修平教授从中医辨证论治出发,善于审症求因,在临证时尤善用黄连温胆汤治疗不寐、郁证、抽动秽语综合征、痫证等疾病,均获良效.

    作者:花晓慧;相修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杨运宽教授针药结合治疗焦虑症经验举隅

    杨运宽教授对焦虑症有独到的认识和体会,其在辨证论治时常遵循“五行共参,五脏同治”的原则,综合审视五脏之间的关系,以肝为中心,兼顾相关脏腑的虚实.其在治疗上多针药合用,组方用药以逍遥散为基础,再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相乘关系,在审视肾、心、脾、肺的虚实盛衰之后予以加减.用针则针对基本病机安神解虑,主穴则取神庭、印堂、内关,针药并用,相得益彰,效果卓著.

    作者:朱昕昀;金红娇;李香蕾;杨运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王健教授从脾胃论治慢性唇炎经验

    慢性唇炎系唇部慢性疾患,西医以激素治疗为主,虽有见效快的优势,但容易反复发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王健教授以脾胃为基础,以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为指导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可供临床参考.

    作者:赵美霞;李冬霞;王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3例急性肾盂肾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体会

    急性肾盂肾炎是常见的一种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多见于大肠埃希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病,用西医的抗菌治疗联合中医的“利湿通淋”治疗,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可明显提高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急性肾盂肾炎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作者:赵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胃石症验案一则

    植物性胃石症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为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若胃石长期存在于胃中可引起溃疡、穿孔、幽门梗阻、肠梗阻等并发症,应引起重视.中医治疗胃石症疗效显著,举例一则,以飨读者.

    作者:孟洁;王杰;刘相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江瑜教授针灸临证经验举隅

    在临床上,疾病由于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其发生发展亦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故“因证论治”结合尤为重要.江瑜教授在临床中非常注重该法运用,每获良效.

    作者:程微尹;沈碧胜;陈波;江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从心-肝-肾轴论治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属中医“血枯”“闭经”范畴,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增加、环境食品的污染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致使女性卵巢早衰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趋于年轻化.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多数高龄妇女要求再生育,因此该疾病的临床诊治也格外受到关注.本文试通过论述心-肝-肾轴对冲任胞宫的影响分析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并阐述益肾疏肝、清心解郁的治疗原则.

    作者:冯凯;陈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四妙散加减内服合金黄散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验案一则

    下肢静脉曲张,中医称之为筋瘤,其病机以气虚为本,湿热下注,毒瘀阻络为标,治以益气通络、化瘀除湿、清热解毒为法.西南属湿热之地,人多感受湿热之邪,发为此病.以四妙散加减内服清热化湿,金黄散外敷消肿止痛治疗该病,内外兼顾,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白雪;王小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补中益气治疗肺癌术后声音嘶哑临床验案

    肺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并发症也较为常见.肺癌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形成的症状、体症,如压迫迷走神经与喉返神经导致的相应症状,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临床上肺癌压迫喉返神经导致的声音嘶哑亦较为常见,采用补中益气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付鹏鹏;阎丽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师多点执业问题与策略研究

    通过梳理医师多点执业模式,整理收集医师执业意向并进行分析,探究目前医师多点执业存在的问题,探讨多点执业自由度与责任风险的关系,提出设计推行医师多点执业保险,以期提出推广医师多点执业、促进医疗资源高效配置的政策建议.

    作者:李悦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中药管理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中药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管理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某基层医院中药房的中药,分析总结中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再次对该中药房的中药进行抽查,分析比较实施管理对策前后的中药管理质量.结果:中药管理对策实施后中药饮片假冒品率、虫蛀率、发霉率、泛油率等不合格率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对策实施后,中药丸剂、颗粒剂、片剂不合格率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有完善中药质量监管体系、通过正规渠道采购中药、提高中药炮制质量、科学贮存中药、提高中药师的专业素养,才能实现基层医院中药管理的规范化,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苏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机理研究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壮族人民原创的治病方法,是壮医特色外治法之一,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有一定的疗效.但因其缺乏规范应用,导致临床疗效良莠不齐.目前,对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机理的研究尚存在一定争议,给壮医药线点灸的规范应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陈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蒙药消肿九味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蒙药消肿九味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口服,n=35)和治疗组(给予蒙药消肿九味散外敷,n=3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UA、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红肿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蒙药消肿九味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塔娜;李常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绵阳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抓住国家宏观政策给中医药行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围绕绵阳的中医药文化特色,推动绵阳中医药文化研究工作.针对绵阳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进行顸层设计,不但能为我市的中医药资源向产业优势转化提供策略支持,助推绵阳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中国科技城与幸福美丽绵阳的建设,还有利于整合绵阳中医药文化资源,推动绵阳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学术发展,促进绵阳地区中医药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对于促进绵阳乃至四川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者:高锋;秦晓明;官菊梅;田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GFAP、SYN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GFAP、SY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正常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处理,于术后1、3、7、14、21、28天6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梗死区域GFAP、SYN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区域相对应区域可见大量的GFAP、SYN标记阳性细胞,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GFAP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增多,SY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GFAP、SY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第14天时GFAP、SY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中药经验方,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有显著疗效.补阳还五汤能促进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等神经组织的后备细胞,并能增强神经突触之间的联系,使神经元发挥正常的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陈晓锋;许志威;何姗姗;张崇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葛根散治疗酒精性肝病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研究葛根散对酒精性肝病模型大鼠TNF-α水平及肝脏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葛根散低剂量给药组、葛根散高剂量给药组,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用生理盐水(1mL/100g/d)灌胃,其余3组制备酒精性肝病模型,用红星二锅头灌胃,1h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用葛根散(1mL/100g/d、2mL/100g/d)灌胃.连续灌服4周后,完整剥离肝脏,制作病理切片,股动脉取血离心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TNF-α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TNF-α含量高,与正常对照组、葛根散高、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散高剂量组大鼠TNF-α含量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散在一定剂量下能够调节TNF-α的分泌水平,减少细胞因子对肝组织的损伤及修复损伤肝组织,提示葛根散对酒精性肝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周桃桃;罗泽红;吴洁珠;杨如霞;熊川;李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安宫牛黄丸对脑梗塞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建立脑梗塞大鼠模型,研究安宫牛黄丸对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中药组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高于西药组及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4天后,中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及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可通过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改善脑梗塞大鼠预后.

    作者:柯军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埃塞俄比亚传统医学实践方法与政策概述

    尽管传统医学在埃塞俄比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代人们对其的了解以及传统医学行医者数量均比较有限,在国内医疗体系中经常被忽视.埃塞俄比亚传统医学不仅关注治疗本身,还注重人体机能、精神、社交等方面健康的维护,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精神疗法、预防疗法、手术疗法等.采用Google、Pubmed、Medicine Online以及埃塞俄比亚国立图书馆数据库,系统性查找关于埃塞俄比亚传统医学以及相关政策的文献,总结得出埃塞俄比亚传统医学需要尽快融入现代医学体系,其可持续发展需要行医者的坚持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任重道远.

    作者:Kebede Deribe Kassaye;Alemayehu Amberbir;Binyam Getachew;Yunis Mussema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