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目的:研究心脑苏滴丸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心脑苏滴丸,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丸重差异、硬度、银杏内酯溶出度及溶散时限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筛选出制备心脑苏滴丸的佳制备工艺.结果:佳工艺为:以PEG 4000:PEG 6000 =4:1为基质,二甲基硅油为冷凝液,药物与基质比为1∶5,15% Poloxamer 188为表面活性剂,滴制温度为85℃,冷凝温度为(20±2)℃,冷凝液高度为40cm,滴距为5cm,滴速为15~20滴/min.结论:心脑苏滴丸为棕色滴丸,表面光滑,色泽均匀,丸重差异与溶出情况理想.优化的工艺条件简单稳定可靠,符合《中国药典》中滴丸剂的质量规定.
作者:陈柔姬;邓彩云;叶珍珍;崔升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总结近年来以雷火灸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概况,即单独应用雷火灸以及雷火灸与中药、针刺、穴位注射疗法相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发现雷火灸具有副作用少、价格低廉、操作便捷且疗效确切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同时提出雷火灸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作者:张慧敏;袁书贤;张勤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祛痰定喘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西药+祛痰定喘汤治疗)、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中医证候评分及肺功能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定喘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焦虑症患者分为治疗组(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黛力新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治疗组患者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焦虑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急性肾盂肾炎是常见的一种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多见于大肠埃希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病,用西医的抗菌治疗联合中医的“利湿通淋”治疗,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可明显提高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急性肾盂肾炎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作者:赵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难治愈、复发率高等特点,目前西药是临床治疗胃溃疡的主要药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在治疗人类和各种动物模型胃溃疡中疗效更为显著,且毒副作用小,具有明显的优势.总结中药治疗胃溃疡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研究,并对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胃溃疡提供参考.
作者:姜正华;李劲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配合艾灸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并发肺动脉高压且中医辨证属肺脾肾气虚兼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治疗组(n=36),两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补肺活血胶囊口服配合穴位艾灸治疗,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动脉血气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活血胶囊配合穴位艾灸可有效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血黏度,改善缺氧及临床证候,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翠华;周玉华;代朋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对患者骨折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骨折患者按入院编号单双法分为固定组(n=45)和外敷组(n=45),固定组患者实施常规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外敷组患者加用中药外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外敷组患者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固定组,且外敷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胡海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黄芩白芍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9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美沙拉嗪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芩白芍汤加减煎服.连服2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及细胞因子IL-10、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A、IgG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细胞因子IL-10、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 10水平明显升高,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芩白芍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调节致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平衡,改善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利于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利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养肺保元汤治疗COPD合并PI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PIF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肺保元汤内服治疗,疗程为14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氧分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肺保元汤联合西药治疗COPD合并PIF患者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纠正缺氧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俣;刘良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早期四肢骨折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1例四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1)与观察组(n=70),对照组患者采用冷敷+安慰剂(淀粉)处理,观察组采用冷敷+双柏散外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肿胀、疼痛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第2天、第3天患肢周径增长长度、第3天瘀斑长径及第1天、2天、3天疼痛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1天、第2天、第3天疼痛早醒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第1天安眠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柏散外敷治疗早期四肢骨折肿胀疼痛疗效肯定,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减少用药干预率,为骨折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者:赵献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蒙药消肿九味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口服,n=35)和治疗组(给予蒙药消肿九味散外敷,n=3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UA、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红肿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蒙药消肿九味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塔娜;李常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羌活胜湿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除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患者在口服中药后出现腹部不适症状,停药后消失,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刺物理疗法配合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症状消除快,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圣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检测广西玉林市药材市场上流通的不同规格等级天麻中天麻素和总天麻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液相色谱柱(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5℃,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3:97).结果:天麻素在0.24~4.8μg选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天麻素和总天麻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3%、100.69%.24批市售天麻的天麻素含量为0.27%~1.47%,均超过2015版药典中0.25%的标准;总天麻素含量为1.97%~5.50%.结论:市售24批天麻样品中的天麻素含量均符合201 5版药典要求;以总天麻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天麻进行品质评价的方法较药典以游离天麻素含量为指标更为合理.
作者:庞邦斌;银胜高;裴宇燕;韦凯东;秦云蕊;陆居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配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骨科创伤及其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科创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加七叶皂苷配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加早期综合干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肢肿胀、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配合早期综合干预对骨科创伤及其术后肿胀疗效明显,可快速缓解患者肿胀、疼痛,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通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高龄求孕、不良的生活方式、沉重的工作生活压力等因素导致不孕症发病率越来越高.黄体功能不全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患者有优势卵泡形成,输卵管通畅,但因卵泡发育不良,内膜生长不佳而不能正常受孕.临床上运用针灸治疗该类患者,可提高激素水平、增加卵泡直径及内膜厚度等,可取得显著的疗效.
作者:梁路;黄德清;谭惠予;王学乾;杨林;杨丽洁;吴节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温病易耗伤人体阴津,法以驱邪与保津,而保津重,诚如“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又救阴为法,吴氏擅通,其常以辛凉、甘寒、甘成以救其阴.总览《温病条辨》,吴氏甘寒之法居多,无论在病邪之初、末,还是在危机中,总不忘以麦冬、生地、玉竹甘寒之品竭保真阴,可谓“滋阴不厌频繁”.从吴氏甘寒法立足,探讨其于三焦中的临活变通,以期指导临床.
作者:黄超;汪晓敏;杜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远红外灸热贴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慢性软组织损伤和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270例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远红外灸热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镇痛灸治疗.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9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远红外灸热贴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慢性软组织损伤和痛经等疾病效果确切,且费用少,操作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铁军;唐晓凤;陈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洗胃、导泻、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按床位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各监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监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R、瞳孔直径、SBP及PaO2/FiO2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明显改善患者中毒症状,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文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不寐类病证在《伤寒论》中称“不得眠”“不得卧”,而“烦躁”“燥烦”一词在《伤寒论》中出现频率仅次于“发热”,品读《李克绍医学文集》,体会伤寒大家李克绍论治不寐证兼烦躁.结合《黄帝内经》对“寤寐”的认识和《伤寒论》有关条文,从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八纲辨证,阐发个人体悟.
作者:张蕾;李宏林;付一程;彭欣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