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养肺保元汤治疗COPD合并PIF临床研究

吴俣;刘良丽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间质纤维化, 养肺保元汤,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养肺保元汤治疗COPD合并PI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PIF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肺保元汤内服治疗,疗程为14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氧分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肺保元汤联合西药治疗COPD合并PIF患者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纠正缺氧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关节炎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1.0±0.2)、(0.6士0.1)、(1.3±0.1)、(1.0±0.2),均低于对照组的(1.7±0.3)、(1.6±0.3)、(1.8±0.1)、(2.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晨僵时间、20米行走时间分别为(0.6±0.1)h、(5.0±0.1)s,均短于对照组的(1.5±0.2)h、(6.8±0.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炎指标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江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理论指导用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疗效明显,可有效稳定血糖、血脂水平,缓解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舒湘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绵阳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抓住国家宏观政策给中医药行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围绕绵阳的中医药文化特色,推动绵阳中医药文化研究工作.针对绵阳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进行顸层设计,不但能为我市的中医药资源向产业优势转化提供策略支持,助推绵阳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中国科技城与幸福美丽绵阳的建设,还有利于整合绵阳中医药文化资源,推动绵阳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学术发展,促进绵阳地区中医药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对于促进绵阳乃至四川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者:高锋;秦晓明;官菊梅;田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RP-HPLC法测定市售天麻中天麻素和总天麻素含量

    目的:检测广西玉林市药材市场上流通的不同规格等级天麻中天麻素和总天麻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液相色谱柱(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5℃,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3:97).结果:天麻素在0.24~4.8μg选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天麻素和总天麻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3%、100.69%.24批市售天麻的天麻素含量为0.27%~1.47%,均超过2015版药典中0.25%的标准;总天麻素含量为1.97%~5.50%.结论:市售24批天麻样品中的天麻素含量均符合201 5版药典要求;以总天麻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天麻进行品质评价的方法较药典以游离天麻素含量为指标更为合理.

    作者:庞邦斌;银胜高;裴宇燕;韦凯东;秦云蕊;陆居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疏肝健脾方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莫沙比利、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胃镜检查结果及满意率等.结果:采用健脾疏肝方中药汤剂治疗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胃镜检查结果及患者满意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反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芳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刊至2016年9月,检索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相关随机对照实验(RCT).由两位研究人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RCT,共计6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①症状评分改善总有效率:穴位埋线组优于非穴位埋线组[RR=1.15,95% CI(1.05,1.27),P<0.05]、西药组[RR=1.11,95%CI(1.00,1.24),P>0.05]、穴位敷贴组[RR-1.28,95%CI(1.11,1.48),P<0.05],但仅与非穴位埋线组、穴位敷贴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良事件发生率:本次纳入的8篇文章中仅4篇提及,Meta分析结果示:RR=0.33,95%CI(0.36,2.83),穴位埋线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非穴位埋线组,但95%CI经过等效线,故两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行验证.

    作者:曾斌;杨莎莎;李昕蓉;张勤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机理研究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壮族人民原创的治病方法,是壮医特色外治法之一,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有一定的疗效.但因其缺乏规范应用,导致临床疗效良莠不齐.目前,对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机理的研究尚存在一定争议,给壮医药线点灸的规范应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陈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观察七叶皂苷配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骨科创伤及其术后肿胀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配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骨科创伤及其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科创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加七叶皂苷配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加早期综合干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肢肿胀、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配合早期综合干预对骨科创伤及其术后肿胀疗效明显,可快速缓解患者肿胀、疼痛,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通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葛根散治疗酒精性肝病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研究葛根散对酒精性肝病模型大鼠TNF-α水平及肝脏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葛根散低剂量给药组、葛根散高剂量给药组,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用生理盐水(1mL/100g/d)灌胃,其余3组制备酒精性肝病模型,用红星二锅头灌胃,1h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用葛根散(1mL/100g/d、2mL/100g/d)灌胃.连续灌服4周后,完整剥离肝脏,制作病理切片,股动脉取血离心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TNF-α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TNF-α含量高,与正常对照组、葛根散高、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散高剂量组大鼠TNF-α含量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散在一定剂量下能够调节TNF-α的分泌水平,减少细胞因子对肝组织的损伤及修复损伤肝组织,提示葛根散对酒精性肝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周桃桃;罗泽红;吴洁珠;杨如霞;熊川;李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四妙散加减内服合金黄散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验案一则

    下肢静脉曲张,中医称之为筋瘤,其病机以气虚为本,湿热下注,毒瘀阻络为标,治以益气通络、化瘀除湿、清热解毒为法.西南属湿热之地,人多感受湿热之邪,发为此病.以四妙散加减内服清热化湿,金黄散外敷消肿止痛治疗该病,内外兼顾,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白雪;王小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丹蒌汤剂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对患者24h血压动态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丹蒌汤剂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吲达帕胺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蒌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蒌汤剂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的疗效优于抗压西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卫中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药防治中晚期结肠癌化疗副作用研究进展

    化疗对于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发展的逐渐重视,中医药治疗化疗副反应的临床观察及研究逐步深入,为中医药防治化疗副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肖霞芳;魏开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外敷促进骨折愈合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对患者骨折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骨折患者按入院编号单双法分为固定组(n=45)和外敷组(n=45),固定组患者实施常规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外敷组患者加用中药外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外敷组患者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固定组,且外敷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胡海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洗胃、导泻、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按床位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各监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监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R、瞳孔直径、SBP及PaO2/FiO2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明显改善患者中毒症状,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文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何氏药物铺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与针刺配合TDP对照比较,观察何氏药物铺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标准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何氏药物铺灸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VAS评分比较.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铺灸治疗寒凝血瘀痛经疗效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与药物铺灸的药材、灸材、隔灸物作用及温热效应有关.

    作者:马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师多点执业问题与策略研究

    通过梳理医师多点执业模式,整理收集医师执业意向并进行分析,探究目前医师多点执业存在的问题,探讨多点执业自由度与责任风险的关系,提出设计推行医师多点执业保险,以期提出推广医师多点执业、促进医疗资源高效配置的政策建议.

    作者:李悦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咳嗽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西药联合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FEVI、PEF、FEVI/FVC值.结果:观察组咳嗽患儿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I为(2.26±0.69)L,PEF为(6.15±1.66)L/s,FEVI/FVC为(74.59±7.18)%,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咳嗽患儿具有化痰止咳、温肺化饮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刺配合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羌活胜湿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除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患者在口服中药后出现腹部不适症状,停药后消失,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刺物理疗法配合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症状消除快,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圣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杨运宽教授针药结合治疗焦虑症经验举隅

    杨运宽教授对焦虑症有独到的认识和体会,其在辨证论治时常遵循“五行共参,五脏同治”的原则,综合审视五脏之间的关系,以肝为中心,兼顾相关脏腑的虚实.其在治疗上多针药合用,组方用药以逍遥散为基础,再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相乘关系,在审视肾、心、脾、肺的虚实盛衰之后予以加减.用针则针对基本病机安神解虑,主穴则取神庭、印堂、内关,针药并用,相得益彰,效果卓著.

    作者:朱昕昀;金红娇;李香蕾;杨运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温针灸配伍中药茶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温针灸配伍中药茶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温针灸配伍中药茶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及冠心病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冠心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下降幅度明显,HDL-C水平上升幅度明显(P<0.05);心功能指标中,观察组患者的LVSd、LVDd水平下降幅度明显,LVSF、LCEF水平上升幅度明显(P<0.05);两组患者冠心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温针灸配伍中药茶饮+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