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化疗对肺结核患者疗效、毒副反应及依从性的影响

黄舒然;葛海波

关键词:肺结核, 中医辨证论治, 毒副反应, 化疗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化疗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痨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化疗进行的治疗干预,增强肺结核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显著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及毒副反应,提升患者的依从性,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痰阻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血瘀痰阻型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中医症状积分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7%,优于对照组的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脑梗死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2016年9月于医院肿瘤科确诊为NSCLC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患者单纯采用GP化疗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28天为1周期,均行4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凝血改善情况,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血浆中CD4+、CD3+、CD4+/CD8+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则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降低,D-二聚体(D-D)升高,观察组数值更低(P<0.05);两组总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临床获益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伤为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NSCLC效果显著,可改善免疫功能,纠正高凝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补气活血法对肛门狭窄合并直肠前突术所致便秘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法对传统手术治疗肛门狭窄合并直肠前突型便秘的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肛门狭窄合并直肠前突型便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传统手术后给予补气活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便秘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愈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第3个月、第6个月便秘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法对传统手术治疗肛门狭窄合并直肠前突导致的便秘有良好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雨;刘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傅青主女科·种子篇》“种子”思想探析

    《傅青主女科》为明末清初傅山所著.其种子篇共载10证10方,至今仍在指导治疗不孕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傅山先生种子之思想精要在于以脏腑辨证为主,首重脾肾,灵活用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以及阴阳关系.其种子辨证之思想、用药之精准值得我们后辈深度研习.

    作者:饶龙;杨鉴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石蜡复合中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石蜡复合中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石蜡治疗,观察组给予石蜡复合中药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个月后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M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MAS评分(1.83±0.76)明显优于对照组(2.55±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石蜡复合中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显著,患儿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石蜡治疗的患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凌一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化石排石汤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药化石排石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化石排石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囊体积缩小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化石排石汤治疗胆结石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小胆囊体积,且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牛祎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魏开建教授运用扶正抑瘤方治疗气阴两虚型肿瘤经验总结

    肿瘤是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魏开建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对肿瘤的诊治经验丰富,认为肿瘤的临床表现形式各异,甚者隐匿,难以察觉,但其本质都是正气亏虚,与痰、瘀、毒、热这四个方面相互杂糅而成.魏教授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肿瘤多以气阴两虚型为主.魏教授灵活运用扶正抑瘤方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肿瘤,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方汉钦;魏开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分析.方法:检索2015年4月-2017年1月期间发生的参麦注射液ADR病例,并通过检索原始文献进行筛选,剔除不同文献重复出现的同一病例以及不相关的病例,对终得到的186例满足条件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参麦注射液ADR在40岁以上的年龄组更多见,男性少于女性;多个系统器官均会出现,皮肤系统的过敏反应居多,过敏反应多于注射前30min发生.结论:参麦注射液ADR复杂多样,临床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谨慎采用.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大监测力度,若有不良反应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

    作者:曾隆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A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消化科确诊为FAPS且中医证型属于寒热错杂型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成两组(各41例).对照组41例采用阿米替林片及谷维素片治疗,观察组41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腹胀、嗳气等症状改善,总症状积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水平更低(P<0.05);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量表)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维度均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3%(29/41),观察组为92.68%(38/41),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FAPS疗效显著,可更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美林;李丹琪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蒙药嘎日迪-13味丸研究进展

    目的:归纳、总结蒙药嘎日迪-13味丸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些年嘎日迪-13味丸临床应用、药理、提取工艺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嘎日迪-13味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关节炎、面瘫等疾病疗效显著,其具有脑组织缺血损伤保护、心肌缺血保护等药理作用.结论:蒙药嘎日迪-13味丸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桂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正交试验优化蛤蚧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蛤蚧蛋白质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蛤蚧蛋白质总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乙醇浸提、超声提取法,分别对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3种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并采用L9(3 3)正交试验设计,确定蛤蚧蛋白质的佳提取工艺.结果:确定蛤蚧蛋白质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乙醇浓度20%,提取时间60min.结论:该提取工艺表现出稳定可行的特点,测得蛤蚧蛋白质提取率为1.04%.

    作者:周蓓;吴丽丽;吴燕春;陈豪;冯莉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原络-络原大接经疗法临床应用解析

    在临床跟师学习过程中,作者有幸在王鹏琴主任医师那里接触到原络-络原大接经疗法.该法疗效显著,从理论基础、临床操作、临证应用、讨论四个部分解析该法,并着重通过临床病例对此疗法的应用进行论证.

    作者:姜瀛;王鹏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温针灸因具有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及经济实用等诸多优势,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脾胃虚寒型的慢性胃炎.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发现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就单纯温针灸、温针灸配合中药疗法、温针灸配合西药疗法及温针灸配合其他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四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超兰;权娜娜;朱天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补阳还五消食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65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补养还五消食汤随证加减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加氟西汀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采用中药补阳还五消食汤随证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SD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脑卒中后抑郁症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92.3%,高于对照组73.9%(P<0.05);精神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仅出现3例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11例.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消食汤随证加减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确切,可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轩红卫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经方方证初探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临床神经内科的疑难杂症,临床上以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颅神经受损及脑脊液呈“蛋白质 细胞分离”现象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一种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其治疗,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治疗、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方法.而中医界多把此病归入“痿证”“痹证”范畴,治疗上主要以针药并用为主;遣方用药方面,多为自拟方或后世方、经验方,目前未见应用经方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文献,试从经方方证角度去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以期深化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识,并为其治疗提供更多的中医诊疗思路.

    作者:付屺瞻;韩祖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灯盏乙素对大鼠肠道瑞舒伐他汀吸收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灯盏乙素对瑞舒伐他汀在大鼠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以HPLC法测定瑞舒伐他汀的浓度,计算瑞舒伐他汀的肠道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吸收系数(Papp).考察灯盏乙素对瑞舒伐他汀在肠道吸收的影响.结果:灯盏乙素联用瑞舒伐他汀吸收速率常数、表观吸收系数与单用瑞舒伐他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给予灯盏乙素不会影响瑞舒伐他汀在肠道的吸收.

    作者:刘建明;郭永梅;杨宇秀;王佳;王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四物汤加减灌肠治疗血虚型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四物汤加减灌肠治疗血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血虚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四物汤加减灌肠结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间隔时间、大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每次排便时间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汤加减灌肠治疗血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排便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肖冰;熊之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服用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并联合糠浴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及糠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近期、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停药3个月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停药3个月后空腹血糖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服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疗效持久、安全,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贻军;胡曾凡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管萼山豆根中生物碱的薄层色谱分析及制备

    目的:探究管萼山豆根中生物碱的薄层色谱(TLC)分析方法,并以此法制备其中的两种生物碱.方法:对管萼山豆根氯仿层总生物碱的TLC展开剂及显色方法等进行研究,采用制备薄层色谱(PTLC)法制备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并用HPLC检测.结果:TLC展开剂为:V(石油醚):V(氯仿):V(甲醇)=5:3:2(氨水饱和0.5h),碘蒸气显色,斑点清晰,不拖尾.用PTLC制备得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结论:建立了管萼山豆根中生物碱的TLC快速分析分离方法,不仅可作为检测、分离及药材鉴定的依据,而且可为柱层析的洗脱条件提供参考.

    作者:姚姝凤;成江;董爱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贾妮副教授辨证治疗多汗症经验

    汗出增多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西医对于单纯性的汗出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调节机体可取得较为良好的疗效.总结归纳了贾妮副教授在临床上治疗多汗症的辨证论治理论与方药,并举例取得良好疗效的病案,为临床治疗多汗症提供参考.贾妮副教授认为治疗多汗症应首辨阴阳虚实,注重调和营卫,平衡阴阳,注意健脾益中,调护中气,细心辨证,斟酌方药配伍.

    作者:倪朋芸;贾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